学术投稿

伴新月体形成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分析

唐军龙;唐盛;覃建宏;刘芸芳

关键词:肾小球肾炎, 新月体, 临床症状, 病理类型
摘要:目的 探讨伴新月体形成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310例肾脏疾病患者,其中伴新月体形成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92例.将92例病例按新月体形成累及肾小球的比例分为A组(累及肾小球比例>10%,50例)和B组(累及肾小球比例≤10%,42例);比较患者的临床症状、病理类型.结果 确诊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伴新月体形成92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血尿、蛋白尿,血尿以镜下血尿为主(89.1%),肉眼血尿占10.9%,蛋白尿>1 g/d占58.7%;26.1%患者血肌酐>133 μmol/L,65.2%患者伴有高血压;54.3%患者新月体形成累及肾小球比例> 10%;IgA肾病82例(89.1%),膜性肾病5例(5.4%),2型新月体性肾炎2例(2.4%),膜增生肾小球肾炎2例(2.4%),局灶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1.2%);82例IgA肾病患者中,以局灶增生性IgA肾病(58.7%)为主;两组高血压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肌酐> 133 μmol/L、蛋白尿>1 g/d、血尿>30个/高倍镜的比例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血肌酐、蛋白尿水平及血尿红细胞数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伴新月体形成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其病理类型以IgA肾病多见,临床症状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为主;新月体形成累及肾小球的比例对机体的临床症状、病情及预后均有一定的影响.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儿童手部深度烧伤整形治疗进展

    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手部遭受烧伤的概率较大,烧伤后手功能的恢复是临床治疗的重要评价指标,采用合理的治疗措施以恢复患者手功能有着重要的意义,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烧伤畸形,提高患者的生活、工作能力[1,2].儿童手部烧伤在临床中亦较为常见,其中深度烧伤所占比例不小.

    作者:陆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百色地区46例恙虫病临床特征分析

    恙虫病是由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国内主要流行于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近年来广西百色地区恙虫病发病率较往年升高,现对我院收治的46例恙虫病的临床特征分析如下.

    作者:丘海先;覃后继;覃雪英;陆春雷;黄美金;邓凤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腹腔镜保守手术联合GnRH-a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伴不孕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分析单纯腹腔镜保守手术联合GnRH-a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伴不孕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9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进行腹腔镜保守手术术后的随访资料,按术后是否使用GnRH-a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单纯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共65例,术后鼓励患者生育;观察组为腹腔镜保守手术联合GnRH-a治疗共34例,术后于首次月经第1天给予GnRH-a 3.75 mg皮下注射,之后每28天皮下注射GnRH-a 3.75 mg,连用3个月.全部患者随访12~24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盆腔疼痛缓解情况、复发率和妊娠率.结果 观察组盆腔疼痛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复发率(11.76%)低于对照组(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的总妊娠率为33.33%,其中观察组妊娠率为44.12%,高于对照组的27.6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Ⅰ~Ⅱ期患者的妊娠率分别为45.45%和36.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和对照组Ⅲ~Ⅳ期患者的妊娠率分别为43.48%和18.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保守手术联合GnRH-a治疗卵巢巧克力囊肿较单纯腹腔镜保守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盆腔疼痛症状,降低复发率,对于Ⅰ~Ⅱ期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术后联合GnRH-a治疗并不能提高妊娠率,故应于术后尽快受孕,而对于Ⅲ~Ⅳ期卵巢巧克力囊肿患者,术后使用GnRH-a联合治疗可以提高妊娠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皎;玉丹;杨爱茵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3S理念教育模式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支持、技巧、自信(support,skill,self-confidence,3S)理念健康教育模式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11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应用3S理念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出院时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干预后1年服药依从性和出院后1年的复发率.结果 干预前两组疾病知识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疾病知识评分均较干预前提高(P<0.05),但观察组提高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1年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年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3S理念健康教育模式能有效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提高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和康复的技能水平,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其服药依从性,对稳定病情、降低复发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黄艳娇;宋永洪;郑舒容;陈虹妗;李琴芳;钟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PBL与C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教学中的优劣对比

    PBL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CBL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导向的教学法,两种教学方法在医学教育中均已广泛使用.PBL教学法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 1969年首先提出,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基础,旨在锻炼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等,该教学法促进学生开放式探究,锻炼自我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着力培养全面学习及批判性思维[1].

    作者:吴标良;覃晓洁;王民登;黄庆;何明杰;郑爱甜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变化及其与全身炎症反应的关系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变化及其与全身炎症反应的关系.方法 纳入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在呼吸内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COPD患者共135例,将患者分为急性加重期组(n=89)和稳定期组(n =46),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各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C)、淋巴细胞计数(LC)、红细胞分布宽度(RDW)、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C反应蛋白(CRP).结果 稳定期组的NC、NLR及CRP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0.01),急性加重期组进一步升高(P<0.05或<0.01);急性加重期组及稳定期组的MPV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急性加重期组低于稳定期组(P<0.01);各组间PDW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在急性加重期组及稳定期组中,NLR与RDW、CRP呈正相关(P<0.01),而与MPV呈负相关(P<0.01).结论 NLR可作为评估COPD全身炎症反应状态的指标.

    作者:蒋玉洁;罗维贵;许建国;黄霞;林剑勇;韦中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前列腺体积与大尿流率、IPSS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前列腺体积与大尿流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BPH患者共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尿动力学检查、经直肠超声检查及IPSS,根据Qmax结果的不同分为A组(Qmax≤10 ml/s)91例、B组(Qmax=11~15 ml/s) 38例、C组(Qmax> 15 ml/s) 21例.结果 150例患者Qm缸平均为(8.1 ±2.5) ml/s,TPV平均为(46.7±13.4)ml,TZV平均为(28.9±7.2) ml,IPSS评分平均为(23.5±6.4)分.B组TPV、TZV、IPSS评分低于A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TPV、TZV、IPSS评分明显低子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TPV、TZV、IPSS评分低于B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Qm缸与TPV、TZV呈显著负相关(P<0.05),IPSS评分与TPV、TZV呈显著正相关(P<0.05),Qmax与IPS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前列腺体积与大尿流率、IPSS明显相关,前列腺体积越大,患者大尿流率越低,下尿路症状越严重.

    作者:吴清国;黄向华;覃斌;李长赞;季汉初;梁阳冰;梁毅文;张剑歌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FN和MMP-14蛋白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鼻咽癌组织中纤维连接蛋白(FN)和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56例鼻咽癌标本作为观察组,18例鼻咽炎标本作为对照组,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标本中FN和MMP-14的阳性表达情况,并分析二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基底膜FN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低于鼻咽炎组织,间质FN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鼻咽炎组织(P<0.05或0.01),而MMP-14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鼻咽炎组织(P<0.01);基底膜FN和MMP-14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年龄、性别无显著性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相关(P<0.01);基底膜FN和MMP-14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0.478,P=0.000).结论 MMP-14的高表达及FN的异常表达在鼻咽癌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唐微;孙奇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上颌窦良性病变手术治疗新进展

    上颌窦良性病变是耳鼻喉科比较常见的疾病,一般包括上颌窦囊肿、真菌性上颌窦炎、鼻息肉、内翻性乳头状瘤、慢性鼻窦炎、出血坏死性息肉及各种良性肿瘤等,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以往采用传统的柯-陆式手术进行开放式治疗,损伤大,因此寻求新的手术方法尤为重要.本文对目前常用的手术治疗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覃宏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多元化健康教育在桂西地区糖尿病患者应用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在桂西地区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16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多元化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后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遵医行为改善情况、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血糖(2 h PG)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糖尿病知识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得分均较干预前提高(P<0.01),但观察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两组遵医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遵医行为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FPG、2hPG水平均较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FPG、2h PG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或<0.01),但观察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 多元化健康教育能提高桂西地区糖尿病患者掌握疾病相关知识,遵医行为明显改善,血糖控制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伟;蒙连新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研究进展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致残因素之一,资料显示其发病率可高达50%~80%,其中30% ~ 40%为无症状者[1].DPN的类型包括全身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局灶性单神经病变、非对称性多发局灶性神经病变及多发性神经根病变等,其中以全身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为多见[2],患者发病后可出现麻木、疼痛、痛觉过敏、肌无力或萎缩等,给患者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深入研究DPN的发病机制,对推动其临床诊断与防治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有关DPN的发病机制及诊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李廷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广西百色市2010~2014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对广西百色市2010~2014年手足口病(HFMD)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制定有效科学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4年百色市手足口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4年百色市手足口病共上报126 976例,各年上报例数分别为21 076例、11 109例、30 314例、19 961例、44 516例,年均发病率为716/10万;重症1181例(6.6/10万),死亡46例(0.25/10万);2014年发病率高,达1256/10万,重症855例(24.11/10万),死亡17例(0.47/10万);全年均有病例发生,3~7月份为发病高峰;年龄主要分布在0~3岁儿童,共107 675例,占84.79%;男性发病率为432.74/10万,女性发病率为283.59/10万,男女发病比为1.52:1.结论 百色市手足口病疫情呈隔年上升趋势,流行趋势异常严峻,特别是2014年发病例数、重症数趋于全国较高水平.

    作者:罗秀状;陆献蒿;罗海静;梁英;李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上消化道固有肌层间质瘤内镜治疗进展

    上消化道间质瘤(GIST)是一类胃肠道间叶源性肿瘤,目前普遍认为其起源于Cajal间质细胞.1983年Mazur等首次提出胃肠道间质瘤的概念并逐渐为人们所认识.GIST的确诊主要依赖于病理学证据和免疫组化标记,但因GIST一般起源于固有肌层,位置深,经内镜活检一般钳取不到需要的组织,因此其诊断主要依据内镜、超声内镜及CT、MRI等影像学检查来判断.为明确其组织学性质,以完整切除肿瘤,近年来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发展,经内镜治疗胃肠道间质瘤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多种治疗手段和方法.笔者就上消化道固有肌层GIST各种内镜治疗方法的适应证、疗效、风险及内镜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喻文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依达拉奉对心脏骤停患者血清TNF-α、IL-1β、IL-10及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对心脏骤停患者血清TNF-α、IL-1β、IL-10及脑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收治的68例心脏骤停经心肺复苏恢复自主循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34例患者在心肺复苏后未给予任何药物处理,依达拉奉组34例患者在心肺复苏后给予依达拉奉处理.观察两组患者复苏后即刻、复苏后3h、复苏后12h、复苏后24 h、复苏后48 h、复苏后72 h的TNF-α、IL-1β、IL-10水平,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脑功能分级评价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复苏后即刻TNF-α、IL-1β、IL-10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3h、复苏后12h、复苏后24h、复苏后48 h、复苏后72 h两组的TNF-α、IL-1β均显著升高(P<0.01),IL-10均显著降低.依达拉奉组患者复苏后3h、复苏后12 h、复苏后24h、复苏后48 h、复苏后72 h的TNF-α.、IL-1β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IL-10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或0.01).依达拉奉组患者的脑功能分级评价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依达拉奉能有效地降低心脏骤停经心肺复苏成功后患者的血清TNF-α、IL-1β等促炎性细胞,而增加IL-10等抑炎因子,减轻脑组织的损伤.

    作者:林菁;邱建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人工全髋置换与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置换与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40例进行股骨头置换,B组40例进行人工全髋置换,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情况,通过电话或者门诊随访18个月,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P<0.01),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P<0.01),术后引流量少于B组(P<0.01).A组发生假体脱位以及假体松动的百分率显著低于B组(P<0.01),术后关节疼痛率显著高于B组(P<0.05),可起身后立即行走的百分率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 股骨头置换适用于高龄耐受性较差,对术后功能恢复要求不高者.

    作者:赖英静;贾世青;刘昌生;陈涛;张翔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鼻中隔穿孔修补术式的研究进展

    鼻中隔穿孔系指各种原因导致鼻中隔的任何部位形成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永久性穿孔,使两侧相通[1],是临床上并不少见的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鼻塞、鼻干、反复鼻出血、有臭味或呼吸时伴有哨声、头痛、干痂多等,部分患者出现鼻窦炎或萎缩性鼻炎.

    作者:韦凤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糖代谢异常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糖代谢异常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对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糖耐量试验(OGTT)的268例患者,按照OGTT结果分为正常糖耐量组(NGT组)36例、葡萄糖调节异常组(IGR组)140例、2型糖尿病组(T2DM组)92例.所有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并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比较不同糖耐量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结果 NGT组、IGR组、T2DM组在性别、年龄、VLDL-C水平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G、TC、LDL-C、CRP水平按NGT组、IGR组、T2DM组依次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HDL-C水平按NGT组、IGR组、T2DM组依次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糖代谢异常患者在积极控制血糖的同时,积极干预炎症反应,对延缓AS的进展,预防远期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有着积极意义.

    作者:谭学新;林国聪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Sandwich教学法在临床生化检验理论课教学中的应用

    Sandwich教学法是一种在小班教学中,穿插小组讨论、交叉学习、学习汇报、教师总结等,使师生间、生生间不断交流、沟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自我学习思考以及探索新知识能力的新型教学方法[1].近年来,我们将Sandwich教学法应用于临床生物化学检验的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发现其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增进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教学效果非常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邓益斌;韦叶生;罗艳红;王春芳;黄跃斌;费世杰;邹佳峻;何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单克隆抗体靶向制剂及其治疗克罗恩病肛瘘的新进展

    克罗恩病(Crohn disease,CD)又称为局限性肠炎、节段性肠炎、慢性肠壁全层炎等[1],早在1932年Crohn、Ginzterg和Oppenheime就对本病进行了归纳性报道[2],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本病定名为CD[3].病变常累及全胃肠道,包括口腔至肛门,还可累及胃肠外器官,呈节段性或跳跃性分布,临床上以慢性、进展性、反复发作的非特异性、溃疡坏死性炎症,伴有肉芽组织增生、纤维化和瘘管为病理特征[4].

    作者:黄甫达;李天资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干预在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50例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75例,对照组按照造影护理常规实施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聚焦解决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检查结束后SCL-90评分的变化,造影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和一次性造影成功率.结果 除偏执外,检查结束后两组SCL-90评分均有所改善,但干预组各因子得分改善优于 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患者一次性造影成功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聚焦解决模式干预能有效改善子宫输卵管造影检查患者的心理状况,减少造影过程中的不良反应,保证造影的顺利完成,提高一次性造影成功率.

    作者:黄忠清;杨军克;黄筠洋;岑炳奎;黄茂华;杜茂云;黄恒青 刊期: 2015年第03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