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浅表脂肪瘤的高频超声表现及其病理类型

廉承凯;赵梦;宁岚岚

关键词:脂肪瘤, 高频超声, 病理, 关联
摘要:浅表脂肪瘤是临床上经常见到的良性肿瘤,不同病理类型的脂肪瘤对手术切除的要求不尽相同.对于浅表脂肪瘤的检查首选高频超声,高频超声对其有极高的诊断符合率(不要求提示病理类型),但对提示病理类型的诊断符合率又是怎样呢?本文总结了51例浅表脂肪瘤的高频超声表现及其病理分型,试图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无偿献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是1943年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逐渐递增.它们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查韵[1]、袁梅[2]、张庆庆[3]等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应用于现代临床护理服务工作,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护理效果.对于无偿献血工作而言,了解献血者的各种需要,并有针对性地予以满足,是保留和招募无偿献血人群的至关重要的举措.现将马斯洛需要层次论在无偿献血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介绍如下.

    作者:张兆晴;曾雅静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对血压控制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方式对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 选择就诊的107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按内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每周回院测量血压2~3次,连续观察11个月,观察记录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压稳定44例,血压不稳定11例,对照组患者血压稳定28例,血压不稳定2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06,P<0.01),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方式和习惯,进而降低和平稳患者的血压.

    作者:李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胎膜早破与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胎膜早破与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近半年出生的资料详实的足月新生儿207例,其中胎膜早破组28例,随机选取28例非胎膜早破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及脐血血常规和肝功能全套各项指标,对胎膜早破导致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间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及脐血DBIL、TP、ALB、GLD、A/G、ADA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胎膜早破患儿中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组PLT、TBIL、IBIL较高,与非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胎膜早破组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生率较高可能与其引起隐匿的新生儿感染及缺氧、肝功能受损有关.

    作者:曹凤娥;曾华;刘姿;魏榕;吴曙粤;李素娥;甘娇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275株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肺炎链球菌感染特点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某院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5年间从临床各种标本中分离的275株肺炎链球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分离出的275株肺炎链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利福平、氯霉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莫西沙星有较高的抗菌活性,敏感率高达100%、100%、100%、95.3%、92.0%、84.3%、97.8%.结论 该院分离的肺炎链球菌耐药较严重,临床应根据药敏情况积极联合使用抗生素,注重药物敏感性检测.

    作者:陆静兰;廖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头部γ-刀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探讨头部γ-刀对肺癌脑转移瘤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利用γ-刀治疗肺癌脑转移瘤患者92例,其中单发24例,多发68例,共186个病灶.对28例多发、分散的病灶及7例较大的病灶进行了两次γ-刀治疗.38例脑转移瘤患者进行了γ-刀术前或术后的全脑放疗.结果 随访6~24个月,大部分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有好转,完全缓解42个(22.6%),部分缓解119个(64 %),无变化18个(9.7%),进展7个(3.8%).γ-刀治疗后3、6、12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92.4%、73.9%、41.3%.结论 头部γ-刀治疗肺癌脑转移瘤安全有效,肿瘤局部控制率高,能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对多发且分散的病灶可行两次γ-刀治疗,对较大的病灶行分次治疗,可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

    作者:蒋建文;唐娜萍;陈勇;梁辉;李菊梅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小儿大面积烧伤急救护理体会

    烧伤由于皮肤、组织大面积遭到破坏,体液大量渗出,有效循环血量明显下降,如早期救治不及时,可因休克、继发感染等并发症而死亡.同时由于小儿解剖和生理特点,对损伤后机体的耐受性差.小儿烧伤面积大于10%或者头面部烧伤超过5%,均有发生休克的可能[1].而吸入损伤是目前烧伤的主要死因[2].因此,迅速有效地抢救是控制病情恶化十分关键的一步.

    作者:黄艳群;马巧样;李佩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的脑卒中患者96例,按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按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实施,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平均住院日、住院费用和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焦虑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教育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住院费用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患者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脑卒中患者中实施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可使患者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促进其早日康复.

    作者:庞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针刀治疗肩周炎30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入选的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使用针刀疗法治疗,对照组30例使用局部封闭疗法治疗,两组均配合术后功能锻炼,连续对比观察两组治疗1次、治疗2次和治疗3次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疗1次、治疗2次和治疗3次的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刀疗法效果优于局部封闭疗法,在肩周炎临床治疗上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黄连欣;李新洲;农小珍;姚素英;潘丹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桂西地区小儿烧伤原因分析及预防

    目的 探讨桂西地区小儿烧伤原因及特点,以预防和减少小儿烧伤的发生.方法 分析2008~2012年收治的336例0~12岁烧伤患儿发病率,并对年龄、性别、致伤原因、烧伤程度和季节及城乡分布等发病特点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婴幼儿期发病率高,为76.19%,夏秋季发病率为65.77%,农村患儿占76.78%.致伤原因主要以热液烧伤为主,占92.85%,烧伤程度以轻、中度烧伤为主,二者占84.22%.结论 重视小儿烧伤的预防,加强对小儿进行安全监管意识,可降低小儿烧伤的发生率.

    作者:黄志群;陆钢;谷世行;唐强;黄芬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羟基磷灰石义眼座作为目前较为理想的人工眶内植入材料,有效地减少了眶内植入物的手术并发症,改善了术后患者外观[1].自2008年以来我院行羟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患者50例,并给予积极的围手术期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50例(50眼),其中男37例,女13例;年龄19~70岁,平均(32.5±14.5)岁;右眼36例,左眼14例;Ⅰ期33例,Ⅱ期17例;手术方式:Ⅰ式17例,Ⅱ式19例,Ⅲ式1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微孔Φ500 μm和Φ300 μm,球体Φ18~22 mm的天然珊瑚羟基磷灰石义眼座.

    作者:张艳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低纬度地区神经外科病人硬脑膜屏障重建的治疗体会

    目的 分析低纬度地区高湿度环境神经外科手术病人硬脑膜重建对预防脑脊液切口漏的重要性.方法 对2008年以来神经外科开颅手术76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76例病人开关颅及脑内手术处置原则一致,但对硬脑膜的处理分为敞开及严密缝合两种,比较两种处置方法的脑脊液伤口漏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 硬脑膜完整修补的45例病人除1例有引流管口脑脊液漏外,其余均无脑脊液漏导致的伤口愈合不良.而术后硬脑膜屏障不完整的31例病人中,6例出现不同程度脑脊液漏,伤口愈合不良需采取术后附加引流或手术处理延长了住院时间,增加了诊疗费用.结论 我国南方低纬度沿海地区由于空气湿度常年在80%以上,头皮愈合能力相对较差,硬脑膜屏障对隔绝脑脊液促进头皮伤口愈合显得尤为重要,神经外科手术中注重硬脑膜屏障的重建对促进病人愈合有很高的性价比.

    作者:吴京展;吴明伟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急性等容稀释联合血液回收自体输血在RH(D)阴性稀有血型患者外科手术的应用

    目的 探讨急性等容稀释(ANH)联合术中血液回收自体输血在RH(D)阴性稀有血型患者行外科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选择行外科手术RH(D)阴性稀有血型患者20例,全身麻醉后行急性等容稀释联合术中血液回收.观察患者术前(T0)、血液稀释后(T1)、输自体血前(T2)、输回收血后(T3)、输术前采集的全血后(L4)5个时点的HBG、HCT、PLT、APTT、PT和FIB的变化并进行比较.记录ANH时采血量、回收洗涤红细胞量.结果 全部手术患者ANH时采血量平均为(590.00±137.27)ml,术中回收洗涤红细胞量平均(562.50±179.09)ml,输异体血0ml;不同时点的HBG、HCT、PLT、APTT、PT、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PTT、PT在T1与T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T2与T0、T3与T2、L4与T3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仍在正常对照值范围内.HBG、HCT、PLT和FIB在T1与T0、T2与T0、T3与T2、T4与T3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急性等容稀释联合血液回收自体输血可节约血液资源,避免输异体血,解决RH(D)阴性血源稀缺难题,可安全用于RH(D)阴性稀有血型外科手术患者.

    作者:庞德春;廖振南;周习慧;徐锐;杜林;褚立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28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脑出血是颅内血管自发破裂而引起的疾病,作为中风的一个亚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15%的中风患者死于脑出血,且导致大部分幸存者残疾[1].高血压是原发性脑出血重要的危险因素[2].近年来,高血压发生的群体不再局限于老年人,越来越多的青年及中年人也易患上高血压,加之我国老龄化的加速,促使脑出血的发生率也逐年增高.

    作者:陆美菊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同一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双侧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体会

    目的 分析探讨同一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双侧小儿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自2005年1月至2011年1月治疗的小儿双侧腹股沟疝180例,采用同一腹横纹小切口手术治疗双侧小儿腹股沟疝.结果 本组病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5~40min,平均25min,术后并发症7例,发生率为3.8%,其中阴囊血肿4例(2.27%),经穿刺抽出积血后痊愈,术后疝复发3例(1.6%),均为单侧复发,经再次手术治愈.结论 采用同一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双侧小儿腹股沟疝,通过改进传统手术方法,减少手术切口,具有手术安全性好,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基层医院临床借鉴应用.

    作者:邓洪强;吴鸿根;潘云;何纯刚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宫术宁胶棒联合异丙酚用于无痛人流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宫术宁胶棒联合异丙酚用于未生育妇女早孕无痛人流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例未生育妇女要求门诊无痛人流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在静脉注射异丙酚之前宫颈放置宫术宁胶棒,对照组仅静脉注射异丙酚,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度、手术时间、人流综合征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镇痛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宫颈软化扩张程度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宫术宁胶棒联合异丙酚应用于未生育妇女能够促进宫颈松弛,镇痛效果良好,手术时间缩短,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低,操作简单,适合推广.

    作者:陆袖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微波热疗对手术切口愈合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微波热疗对手术切口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住院的手术病人3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0例,给予局部换药治疗和应用抗生素治疗等常规处理,观察组1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手术切口局部微波热疗.连续治疗7天,观察两组手术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7天后观察组的切口愈合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 微波热疗能较好的促进术后切口愈合.

    作者:农玉梅;李朝亮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短期营养支持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

    目的 研究短期营养支持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6月~2012年5月入住ICU病房的46例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饮食)和观察组(给予营养支持)各23例,比较治疗前及治疗两周后淋巴细胞亚群以及免疫球蛋白的相关指标.结果 治疗两周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各相关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IgG、TLC、CD4及CD4/CD8值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其中IgG、TLC、CD4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短期营养支持可改善COPD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张义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瑶药穴位止痛敷贴联合氨酚羟考酮治疗中度癌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瑶药穴位止痛敷贴联合氨酚羟考酮治疗中度癌痛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208例住院伴有癌痛的患者,按WHO疼痛分级标准共筛选出110例中度疼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采用瑶药穴位止痛敷贴联合氨酚羟考酮治疗,对照组54例采用单药氨酚羟考酮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两者分别为91.1%和75.9%,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氨酚羟考酮需要加量的患者及需要吗啡解救的患者的比例均较对照组低,分别为19.6% VS 37.0%和10.7% VS 2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瑶药穴位止痛敷贴联合氨酚羟考酮更能有效地控制中度癌痛,瑶药穴位止痛敷贴有协同止痛作用,能减少氨酚羟考酮的剂量,减少吗啡的使用,未增加全身不良反应,局部反应轻微,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梁丹;黄显实;莫艳芳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西结合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 将24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6例给予内服中药白草青肺饮、自体血封闭穴位、自配的颠倒洗剂(含有甲硝唑、氯苯那敏、维生素B6等)治疗;对照组118例口服美满霉素、螺内酯、维生素B6、外用0.025%迪维霜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随访一年后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随访一年,治疗组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白草清肺饮、自体血穴位封闭及中西药配剂外用联合治疗寻常痤疮疗效确切.

    作者:李家晓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TSRH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TSRH固定系统治疗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45例脊柱骨折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比较术前与术后神经功能情况、Cobb角、伤椎后突角、矢状面指数.结果 术后神经功能情况、Cobb角、伤椎后突角、矢状面指数与术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SRH固定术在治疗脊柱骨折方面效果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黄劲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