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家庭支持对初产妇产后康复及育婴效果的影响

陈洪波

关键词:家庭支持, 初产妇, 产后康复, 育婴效果
摘要:目的 探索家庭支持对初产妇产后的康复情况和育婴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生产的初产妇112名,随机分为家庭支持组和对照组各56例,家庭支持组给予更多的家庭指导,引导家属更多地参与到初产妇的产后支持和育婴当中,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支持.结果 家庭支持组的初产妇对产后家庭保健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初产妇(P<0.01).家庭支持组的婴儿抚触技术的应用率、母乳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患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支持能够帮助初产妇更好地掌握产后自我护理和康复知识,帮助初产妇更好地对婴儿进行照顾,促进产妇的恢复和婴儿的健康成长,对产妇的心理和生活质量都有较大的提高.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家庭支持对初产妇产后康复及育婴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索家庭支持对初产妇产后的康复情况和育婴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住院生产的初产妇112名,随机分为家庭支持组和对照组各56例,家庭支持组给予更多的家庭指导,引导家属更多地参与到初产妇的产后支持和育婴当中,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支持.结果 家庭支持组的初产妇对产后家庭保健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初产妇(P<0.01).家庭支持组的婴儿抚触技术的应用率、母乳喂养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新生儿患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支持能够帮助初产妇更好地掌握产后自我护理和康复知识,帮助初产妇更好地对婴儿进行照顾,促进产妇的恢复和婴儿的健康成长,对产妇的心理和生活质量都有较大的提高.

    作者:陈洪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速效救心丸短期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5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速效救心丸短期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速效救心丸口服,每次6粒,每天3次.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口服,每次8粒,每天3次.治疗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速效救心丸短期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朱俊先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胸腰椎骨折伤椎植骨置钉内固定术的护理体会

    胸腰椎骨折是脊柱外科的常见病,多伴脊髓损伤需要手术,使伤椎复位固定及椎板减压,以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我科自2008年5月~2012年12月采用伤椎植骨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33例,治疗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曾丹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防风通圣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防风通圣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口服防风通圣颗粒,每天2次,每次3 g,连续治疗28天.对照组口服酮替芬片,每次1 mg,每晚1次;氯雷他定片,每次10 mg,每日1次;雷尼替丁胶囊,每次150 mg,每日2次,连续治疗28天.采用症状和体征总积分(total symptom score,TSS)法评估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3例患者出现恶心、纳差,对照组患者有30例出现嗜睡或口干症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防风通圣颗粒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肯定,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郭伟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117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117例患者的资料.结果 115例成功建立通道,一期取石106例,二期取石9例,一期清石率为90.6%;手术时间55~150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量40~400 ml,2例建立通道时大出血,1例拔除肾造瘘管时出血量大,8例拔除肾造瘘管时见少量血尿;术后感染5例;住院时间6~10天,平均8天.结论 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是安全、有效的上尿路结石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取石效果好、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邓春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肝胆改变的超声检测

    目的 探讨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患者肝胆改变的超声影像学表现.方法 对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研究组)进行B超检测,同时抽取同期未患精神病的常规健康体检者120例(对照组)进行B超检测,观察两组肝胆的超声改变.结果 研究组B超肝胆异常率为40.00%,脂肪肝发生率为21.67%,对照组肝胆异常率为12.50%,脂肪肝发生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B超检测能明确显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后患者脂肪肝等的变化,能及时为临床的服药治疗提供超声诊断学依据.

    作者:韦秀湘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C反应蛋白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在脑梗死中的相互关系.方法 对65例脑梗死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Hcy、hs-CRP测定,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硬化程度,并测定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将脑梗死组患者分为斑块组和无斑块组进行对比.结果 脑梗死组患者血浆Hcy、hs-CRP及IMT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稳定斑块组Hcy、hs-CRP、IMT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Hcy与hs-CRP、IMT呈正相关(P<0.01).结论 血浆Hcy、hs-CRP与颈动脉硬化及斑块形成有关,均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作者:张家盆;仇圣刚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心静脉及动脉穿刺留置导管采血途径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经中心静脉及动脉穿刺留置导管采血在危重症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住院的手术和急危重症患者28例,采用同一时间自身对照的方法,根据采血部位的不同将血液采样标本分为静脉血研究组(留置导管组)和对照组(传统采血组)、动脉血研究组(留置导管组)和对照组(传统采血组),每组各采样(静脉血或动脉血)25份,共100份.静脉血检验指标为肾功能、电解质、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动脉血检验指标为血气分析,记录锁骨下静脉穿刺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动脉采血对照组一次穿刺失败率、局部血肿发生率.结果 两组静脉血肾功能、电解质、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计数等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动脉血血气分析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穿刺术对照组一次穿刺失败率和局部血肿发生率分别为24.0%(6/25)、32.0%(8/25).锁骨下静脉穿刺术研究组未见气胸、动脉和神经损伤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经中心静脉及动脉穿刺留置导管采血检验,其结果准确可靠,无二次损伤、穿刺疼痛和局部血肿之忧,可操作性和重复性强、快速便捷,尤其适用于重大抢救手术麻醉、老年、急危重症患者特别是意识清醒患者的抢救治疗.

    作者:罗振吉;磨勇华;苏小妮;胡炳全;何开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对农村初产妇产褥期营养保健知识认知影响研究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农村初产妇产褥期营养保健知识认知的影响.方法将116例农村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农村初产妇进行针对性、系统化的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结果 实施健康教育后,两组产妇对产褥期营养保健知识认知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观察组提高更明显(P<0.01).实施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初产妇对健康教育方式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健康教育前两组初产妇营养保健知识来源途径由高到低前6位依次是母亲、网络电视、书刊杂志、朋友和同事、家婆、医护人员.两组各个知识来源途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初产妇的知识来源由高到低前6位依次是医务人员、书刊杂志、母亲、家婆、朋友同事、网络电视;对照组初产妇的知识来源由高到低前6位依次是医务人员、书刊杂志、母亲、网络电视、朋友同事、家婆.两组比较,观察组从医务人员、书刊杂志获得营养保健知识的百分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分别为18.942和10.637,P均<0.01),其他途径来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农村初产妇进行针对性、系统化健康教育,不仅能提高产妇对健康教育方式的满意度,而且能提高产褥期营养保健知识的认知程度,重视并自觉进行产褥期保健,从而有效预防产褥期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母婴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农玉蝶;陆柳雪;陆青梅;黄秀永;何丽;黄飞菊;廖琴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SPECT肺灌注显像与CT扫描诊断放射性肺损伤的对比研究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比较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术(SPECT)肺灌注显像与CT扫描在诊断放射性肺损伤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16只新西兰白兔右肺单次照射40 Gy制作放射性肺损伤模型,照射前随机选取2只实验兔肺CT扫描和SPECT肺灌注显像,照射后6周和12周分别行肺CT扫描和SPECT肺灌注显像,12周后观察肺病理变化.结果 照射前实验兔肺CT和SPECT肺灌注显像无异常.6周时1只实验兔右肺CT出现毛玻璃样影像,左肺无明显异常,其余实验兔CT无异常;SPECT肺灌注显像未见放射性稀疏缺损区.12周时2只实验兔肺CT中右肺出现局部斑片样改变,左肺纹理增多,其余14只兔两肺纹理增多;SPECT肺灌注显像右肺均呈现放射性稀疏缺损,SPECT肺灌注显像和肺CT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00%(16/16)、12.5%(2/1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0).12周时病理学显示,两组实验兔右肺大量炎症细胞浸润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左肺少量炎症细胞浸润和轻度肺泡充血.结论 SPECT肺灌注显像诊断放射性肺损伤较CT敏感度高.

    作者:芦玉婷;王坚;李毅;孙苏平;徐龙宝;范光磊;潘昌杰;张旭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植物状态的认识转变和治疗预后的研究进展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急救医学的发展,危重病人的死亡率大幅度下降,而植物状态的患者急剧增多.近年来随着神经科学研究的进展,人们对植物状态的认识有许多新的转变.笔者结合植物状态近年的科学研究及临床实践,现就植物状态相关概念、意识状态的评估、病因病理及治疗预后综述如下.

    作者:武桥;高励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性糖尿病足38例治疗探讨

    目的 探讨序贯治疗老年性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7月至2013年6月间收集的38例老年性糖尿病足患者,予以基础疾病治疗、创面有效清创、负压封闭引流(VSD)以及较大创面行植皮修复等序贯治疗措施.结果 18例患者术后应用VSD,创面14~30天愈合;20例较大创面患者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行中厚皮片移植,继续应用VSD治疗,其中18例患者植皮成活,创面愈合好,2例患者广泛软组织炎症并发跖骨骨髓炎感染扩散危及生命,创面未愈行截肢治疗,所有患者随访1~ 6个月,愈合后创面未再破溃.结论 对老年性糖尿病足采取序贯治疗措施能显著提高糖尿病足治愈率.

    作者:秦志强;张承飞;张啸;赵乐;晏吉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妊娠期糖尿病与代谢综合征之间关系的研究概况

    近来社会的发展很快,导致某些疾病迅速出现,例如妊娠期糖尿病(GDM).GDM是指以妊娠期间首次发现的糖耐量减低为特征的病症[1],是产科常见的疾病之一[2].该病的原因较为复杂,妊娠期孕妇身体利用葡萄糖的量增加,导致空腹血糖降低;妊娠期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胎盘产生孕激素、催乳素和糖皮质激素等;胰岛素拮抗激素;孕妇的肾糖阈降低;妊娠促使糖尿病显性.这些都是导致GDM 的一些原因.孕妇胰岛素分泌增加可诱发妊娠期糖尿病.

    作者:谢晓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访视需求调查

    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理实践基础的第一阶段,其作为手术室实施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已成为不可缺少的部分[1].有研究显示术前访视能减轻择期手术患者的心理、生理应激反应,而患者的心理状态是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2].为探讨手术患者对术前访视的需求,自2013年1月起,我院手术室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需求调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岑善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纳洛酮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4月收治的90例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性脑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作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均显著改善(P<0.01),研究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 纳洛酮治疗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肺性脑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曾其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聚乙烯醇止血海绵应用于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聚乙烯醇止血海绵填塞在鼻内镜鼻窦手术后的效果.方法 收集耳鼻喉科行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的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术后采用聚乙烯醇止血海绵填塞,对照组45例应用碘仿纱条填塞,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填充后渗血量、术后反应、填塞物拔出后出血量以及术口愈合情况方面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术口愈合44例,愈合率为97.78%,对照组愈合32例,愈合率为71.11%,观察组术后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1),填塞材料对观察组的影响(有眼部症状、进食有影响)较对照组轻(P<0.05或<0.01).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填充后渗血量、拔出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P<0.01).结论 鼻内镜鼻窦手术后应用聚乙烯醇止血海绵填塞,操作简单,可减少手术时间和填充后渗血,术后反应轻,拔出后出血少,术口愈合好,是一种良好的鼻内镜鼻窦手术填充材料.

    作者:黄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妊娠早期诊断中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剖宫产瘢痕妊娠早期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68例经手术或/和病理证实的剖宫产瘢痕妊娠病例,总结其主要临床表现、超声特点.结果 所有患者宫腔正常部位未见到孕囊,在子宫下段切口瘢痕处可见孕囊或包块,根据其超声特征分为两型:孕囊型(46例) 和混合回声包块型(22例).结论 超声是早期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有效手段,对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实施治疗有指导作用.

    作者:袁君;杨红梅;郑丽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早期重症病例体会

    目的 探讨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手足口病早期重症病例的疗效.方法 将100例手足口病早期重症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常规给予甘露醇脱水、炎琥宁抗病毒、甲基泼尼龙抗炎和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IVIG)静脉滴注,1 g·kg-1·d-1,连用2天.治疗48 h后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并统计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为(5.1±1.5)d,对照组为(6.5±1.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早期重症病例疗效好,可显著减轻患儿症状,缩短病程,安全有效.

    作者:黄廷读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上尿路结石微创治疗的研究进展

    泌尿系结石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可分为上尿路结石(肾、输尿管)与下尿路结石(膀胱、尿道).上尿路结石发病率为86%,远高于下尿路结石,其传统治疗方法为开放式手术,随着微创技术尤其是输尿管镜和经皮肾镜的逐渐推广及改进,近年来上尿路结石的治疗已转为以微创手术为主,主要有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输尿管镜碎石术(URL)、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及腹腔镜切开取石术(RUL)等.现就上述微创手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新进展作一综述如下.

    作者:陆高庆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药熏蒸治疗湿疹瘙痒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协定中药处方熏蒸治疗湿疹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湿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抗过敏药:地氯雷他定分散片和外用醋酸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观察组只采用中药熏蒸治疗,1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两个疗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中药熏蒸法治疗湿疹瘙痒优于常规西药口服和外用治疗.

    作者:罗荔东;肖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