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雷玲;石安华;贾勇;许力跃

关键词:病理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摘要:病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学科,也是中医院校中的一门主干课程.病理学教学主要由理论课教学和实验课教学组成,而实验课是掌握病理知识和技能的重要一环,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的观察,获得对病变直接的感性认识,验证、加深和巩固对理论课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但历年来学生普遍反映,实验课枯燥乏味,形式单一,内容多,时间短,显微镜下病变复杂难辨,泾渭难分,课后对于某些病变还是一头雾水,印象模糊.我校针对病理学实验教学,从完善实验条件、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教学内容等多方面入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报告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的疗效.方法 将56例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加银杏达莫注射液20 ml静脉滴注,每天1次;对照组24例,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16 ml治疗,连用4周.对比观察视力改善、眼底出血吸收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的视力改善、眼底出血吸收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组的视力提高更明显,眼底出血吸收更快.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效果良好.

    作者:麻华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胰岛素抵抗与慢性肾衰竭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观察肾衰竭(CRF)时胰岛素抵抗的情况及其与血脂、肾功能、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测定38例CRF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的空腹血糖(Glu)、胰岛素(INS)、胰岛素抵抗指数(ISI)、肌酐(Scr)、尿酸(UA)、血脂等指标.结果 CRF组ISI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4.13±0.62)对(-3.85±0.47),取自然对数值,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CRF组ISI的自然对数值与Scr、TG、UA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CRF时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可能与肾功能减退、高TG血症和高尿酸血症等因素有关.

    作者:徐维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肾上腺素气管插管内泵入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血氧的影响

    目的 观察肾上腺素气管插管内泵入对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血氧的影响.方法 将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并气道压力增高的患儿51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26例在气管插管内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肾上腺素;对照组25例常规使用呼吸机.两组均监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CO2)、血氧饱和度(SaO2)、血压(BP),心率(HR)的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PaO2 、SaO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而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用药前后患者BP、HR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气管插管内泵入肾上腺素能降低气管插管病人的气道阻力而改善先心病术后患者血氧,且局部用药较安全,对BP、HR无明显影响.

    作者:蒋芝英;陈向芬;叶宁;李月玲;莫莉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 用东芝TBA1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58例脑梗死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较正常人显著升高(P<0.01),异常检出率达86%以上.结论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其水平变化可作为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及其预后判断依据.

    作者:王小芳;李馨;谢朝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妊娠中晚期孕妇心电图200例分析

    心电图是孕期保健的常规检查,可以进一步了解妊娠期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预防妊娠并发症的发生,保障孕产妇、胎儿、新生儿健康.现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产前门诊检查及住院分娩孕妇200例心电图资料,与同期在我院体检的200例健康妇女心电图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探讨其临床意义及相应处理措施.

    作者:雷亚妮;杨玉珍;张载轼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三伏药贴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159例疗效观察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小儿在一年内发生感冒、咳嗽、乳蛾、哮喘、肺炎喘嗽等肺系疾病次数频繁,超出正常范围.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特点是常年反复发作,每次发病症状较重,病程较长,直接影响小儿的健康和生长发育.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与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如何防治本病,目前仍无特异性良法.我们采用小儿易于接受的三伏贴(在三伏天里运用特配的中药敷贴于特定的穴位)防治本病,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红玲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无心脏病史机体严重损伤患者心肌酶谱分析

    目的 观察无心脏病史而机体严重损伤患者心肌酶谱的变化.方法 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63例无心脏病史而机体严重损伤患者的心肌酶谱(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羟丁酸脱氢酶)进行连续测定,观察其值的变化,并作治疗前后的比较分析.结果 在受到严重损伤时机体处于高度应激状态,其心肌酶谱异常升高,经治疗后,心肌酶谱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无心脏病史而机体严重损伤患者经心肌酶谱连续监测及改善心功能的治疗,有利于机体得到有效控制和改善.

    作者:司建红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效果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将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按传统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音乐干预和健康行为干预.结果 观察组的焦虑、抑郁、便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便秘的发生率.

    作者:马泽萍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法舒地尔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法舒地尔注射剂对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标准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93例,随机分两组,两组均予吸氧、抗血小板聚集、扩冠、抗凝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法舒地尔注射液60 mg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输注,每日2 次.两组均治疗14 d.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为89.4%、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为89.4%,均优于对照组的65.2%、63.1%(P<0.01).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无不良反应.结论 法舒地尔注射剂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安全、有效,可降低心绞痛的发生.

    作者:廖驰林;梁东;潘国州;黄梦照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浅议护生实习质量提高途径

    临床实习是护生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途径,是护生向护理专业角色转变的开始.同时,也是护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新形势下如何提高护生临床实习的质量,是护理教学工作者一直在探讨的课题.结合多年来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体会,笔者认为,提高护生实习质量,端正专业态度是前提,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是基础, 改进带教方法是关键,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是保障.简述如下.

    作者:张晓坤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经肛门改良Soave I期拖出根治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巨结肠

    先天性巨结肠是一种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儿正常进食、排便、生长发育的先天畸形,是全球小儿外科关注的热点.1948年White和Zueler应用组织化学方法证实病变肠段无神经节细胞存在.同年,Swenson和Bill用X射线检查确定狭窄段缺乏蠕动,采用直肠切除、结肠拖出与肛管吻合术治疗先天性巨结肠,随后,Swenson法成为其他术式发展的基础[1].

    作者:吕昌恒;李玉峰;唐海洲;黄玮昕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凯西莱治疗抗痨所致药物性肝炎的疗效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阿托莫兰,TAD)联合凯西莱治疗抗痨所致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诊断为抗痨所致药物性肝炎102例,均停用抗痨药物,积极配合内科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分组治疗.随机分成三组(治疗组和对照A组及对照B组)每组34例;对照A组为凯西莱0.2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每日一次静滴;对照B组予TAD 1.6 g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每日一次静滴.治疗组予凯西莱和TAD联合治疗,剂量同对照组,每日一次静滴.三组的支持治疗相同.疗程均为4周.治疗完成后进行评价.结果 三组治疗前后肝功能(SB、ALT)比较,治疗组肝功能改善显著(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2%,对照A组总有效率为55.88%,对照B组总有效率为58.82%,三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疗效更好.结论 TAD联合凯西莱治疗抗痨药物所致药物性肝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作者:张喜;吴德华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微波辐射对雄性生殖系统损伤的研究进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微波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军事、通讯信息、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医疗和科学研究等领域, 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方便和益处.微波治疗仪器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正成为研究的焦点和热点.微波指频率为300 MHz~300 GHz,相应波长为1 m~1 mm范围内的电磁波,目前,移动电话电磁辐射的发射频率大多为800~1800 MHz,属微波波段.

    作者:蒋远春;江少波;孙洁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不育症患者精浆细胞因子IL-2、IL-10的检测与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精浆中IL-2、IL-10细胞因子对男性生殖的影响.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对120例不育男性和50例正常生育男性精浆细胞因子IL-2、IL-10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不育症组精浆IL-2水平均高于正常生育组(P<0.05);而IL-10水平均低于正常生育组(P<0.05),其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结论 精浆中IL-2、IL-10细胞因子水平与男性不育症关系密切,其含量变化可反映生殖系统的免疫状态和感染情况.

    作者:张梁;黄涵;邓巧莹;刘积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冷极射频消融治疗肝癌3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冷极射频消融(RFA)治疗肝癌的疗效、适应证和并发症.方法 对30例肝癌患者共57个实质性肿块行冷极射频消融治疗,术后观察病人的主要症状、AFP及肝功能变化、B超和CT检查.结果 肿块直径小于5 cm的完全消融(complete ablation,CA)率为86.96%(20/23),大于5 cm为20.59%(7/34),其中大于10 cm的均为不完全消融或部分消融;射频后大多数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无中转手术、皮肤烧伤、气胸等,术中有16.67%(5/30)出现疼痛和13.33%(4/30)出现恶心,术后20.00%(6/30)出现显性黄疸,46.67%(14/30)出现发烧,几乎所有的病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转氨酶升高.结论 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但应慎重进行.

    作者:胡正操;彭育欢;李永杰;陈素梅;孔红梅;叶涛;卢雄;陈芳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血糖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胰岛素缺乏引起的机体对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实验室显著的改变是血糖升高.血糖测量仪器有多种多样,按检测时受创伤的程度可分为接触痛苦式血糖检测仪,近无伤害血糖浓度检测仪和无创伤血糖浓度检测仪[1].血糖传统检测方法是从体内抽取血液进行生化分析,这属于有创检测,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容易造成各种体液传染性疾病传播.近年来出现的无创检测技术及连续监测技术进行血糖浓度检测的新技术,这种方法改变了传统检测方法的弊端,使用方便.本文将血糖检测技术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关文锦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102例腹部手术寒战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并分析腹部手术发生寒战的原因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102例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2)采用常规术后护理;干预组(n=50)采用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血压、心率、体温、氧饱和度、引流量、寒战发生时间及持续时间.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病人发生寒战时间推迟,持续时间短,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正常,引流量少,病人感觉舒适(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对腹部手术寒战病人实施护理干预,能减轻病人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病人康复.

    作者:仝晓;袁士玲;朱玉珠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同时性原发性双乳硬癌一例诊治体会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是指双侧乳腺同时或先后发生的独立的原发癌灶.若双侧乳腺癌发生且时间间隔<6个月者,称为双侧同时性乳腺癌( bilateral synchronous breast cancer,BSBC),而发生时间间隔>6个月者,则称为双侧异时性乳腺癌(bilateral asynchronous breast cancer, BABC).我科2009年收治1例同时性原发性双乳硬癌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梁盛辉;韦恺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超声筛查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和漏诊分析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 分三个阶段进行胎儿超声筛查,对7283例孕12周以上的孕妇进行常规超声检查,记录胎儿畸形的超声检查结果,与分娩、引产后及部分尸解后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经分娩、引产后及部分尸解后证实的胎儿畸形57例,超声检出54例,检出率为7.41‰,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4.74%,漏诊 3例,漏诊率为5.26%.结论 超声检查安全方便,无创伤,重复性好,在胎儿畸形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已成为产科诊断胎儿畸形的首选方法.

    作者:黄巧燕;张棣;钟雪 刊期: 2009年第06期

  •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手术治疗的护理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先天性胆道疾病,以腹痛、腹部包块、黄疸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一经确诊需尽早手术,以减少胆道感染,阻塞性黄疸并发胆汁性肝硬化等并发症[1].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8年6月手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18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8例,男4例,女14例;年龄18个月至12岁,平均7.2岁.术前有间歇性黄疸者17例,腹痛及腹部触及包块者12例,患者均经B型超声或CT检查确诊为先天性胆总管囊肿.

    作者:尹秀芬;谭李军 刊期: 2009年第06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