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群
1901年Willem Einthover 发明了弦线电流计,提供了记录心电活动的可靠的直接方式.1910年,弦线电流计从实验研究进入到临床.1928年,我国董承琅教授在北京协和医院开创了心电图诊断工作,从此心电图的检查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
作者:夏明凯;李绍清;黄超龙;张小勇;邱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静脉输液是治疗各种疾病常用、主要的给药途径,效果显著.然而,由于药液的性质、浓度、输注的速度、患者本身的原因(如躁动、全身状况及局部血管条件)、护理人员操作经验等因素,致使一些患者在输注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渗漏,导致局部肿胀、疼痛,这不仅给患者增加了痛苦,而且也影响了抢救、治疗及护理工作的正常运行.过去采用冷热敷、硫酸镁湿敷、马铃薯外敷、海带湿敷[1,2]、封闭等方法治疗有一定效果,但操作起来烦琐甚至还增加患者痛苦.
作者:崔彩萍;李凤莲;玉敏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率约为1/100,是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1],而宫内宫外同时妊娠非常少见,临床报道较少.笔者曾诊治3例宫内外同时妊娠,现报道如下.
作者:陆梅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全程陪伴对分娩产妇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拟阴道分娩的600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0例,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进展、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及分娩并发症等.结果 观察组产程明显缩短,产后出血减少,阴道助产和剖宫产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全程陪伴分娩能加快产程进展,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出血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
作者:赖国玲;张红侠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逐年增加,有效控制糖尿病已引起广泛重视.糖尿病药物治疗主要包括胰岛素治疗和口服降糖药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低血糖反应,有报道低血糖超过6小时,即发生不可逆的脑组织损伤.因此,提高护理人员对低血糖反应的认识和处理能力,能有效预防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低血糖反应的发生,现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05 年12月收治的40 例糖尿病并低血糖症原因分析及护理总结如下.
作者:黄丽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葛根素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91例急性重度酒精中毒的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组(n=46)和对照组(n=45),对照组应用纳络酮治疗和常规治疗,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组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其他治疗和对照组相同,观察两组患者神志恢复时间以及5 h后头痛、头晕、四肢无力症状.结果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组和对照组神志恢复时间分别为60.2±8.4 min和102.3±10.5 min,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5 h后头痛、头晕、四肢无力等症状患者数分别为13.04%(6/46) 和33.33%(15/4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抢救急性重度酒精中毒患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秦立红;孙东兴;董广苏;王广军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手术室是医院对病人进行手术、检查、治疗和抢救的重要场所,手术室空气环境的洁净程度直接影响病人的伤口愈合和健康,也是引起医院感染和交叉感染的重要因素[1].研究表明,手术室空气细菌含量与手术切口感染率呈正相关.因此,研究分析手术室空气细菌的来源,并采取科学的技术和措施降低其含量,有效控制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已成为医学界的研究热点.现将国内关于手术室空气细菌来源及其控制方法的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张培丽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麻疹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呼吸道传染病,是儿童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在预防接种麻疹疫苗之前,几乎所有的人均患过麻疹;全球早就认识此病给社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作者:郑宾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意外事故所致的肛管直肠损伤、医源性肛管直肠损伤及难产分娩所致的直肠肛管损伤是常见的直肠肛管损伤的原因,前者在近年来有增加趋势,且多数合并有骨盆骨折、膀胱尿道伤及盆内大出血等.直肠肛管有其特殊的解剖生理特点,伤后局部污染严重,如处理不当,易导致直肠周围间隙或盆腔感染,重者可危及生命,后期还可能引起肛门狭窄、失禁及肛肠瘘等严重后果.随着院前急救时间的逐渐缩短及抢救措施的不断改进,我们对46例直肠肛管损伤患者进行早期清创,彻底止血,清除异物,修补破损,有效引流,合理地实施粪便转流术,术后早期适当扩肛,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参胜;陈利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计划免疫是控制和消灭危害儿童健康的传染病的重要方法,城市流动儿童的管理一直是计划免疫工作的难点[1],因此为了解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状况,提高流动儿童计划免疫合格率,现对在我院预防接种的流动儿童的计划免疫状况分析如下.
作者:蒙晓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中寒颤患者血硒(Se)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及其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对52例腹部手术中出现寒颤患者(实验组)的血硒和NO含量进行测定,并与48例腹部手术中无寒颤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 实验组血Se 118.46±54.9 μg/l较对照组低(P<0.01);实验组 NO 83.5±42.6 μmol/l较实验组高(P<0.01).结论 低硒可能影响机体的抗氧化能力,从而对手术的适应能力差,因而术中出现寒颤.
作者:梁寒晖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克隆低氧诱导因子-lα (HIF-1α) cDNA,为进一步研究HIF-1α基因在肿瘤基因治疗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 从健康成人外周血液中提取总的RNA,利用特异性引物,用两步法进行RT-PCR扩增出约2500 bp的HIF-1α cDNA,与T载体连接后转化感受态细胞DH5α,建立HIF-1α的cDNA克隆.结果 RT-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一条清晰特异扩增带,长2500 bp;cDNA经酶切鉴定证实为人低氧诱导因子1α基因.结论 成功克隆HIF-lα cDNA,为进一步研究HIF-1α奠定了基础.
作者:陈森洲;王险峰;骆耐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胎儿先天畸形又称胎儿出生缺陷,其较早的概念是指解剖结构的变异,现今广义概念亦包括功能缺陷、代谢、遗传以及行为发育异常,本文所指为解剖结构异常.超声作为无创伤性诊断技术,在妊娠15~18周即可实时观察胎儿的各个部位及脏器,对产前胎儿生长发育的评价及畸形的诊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收集自2005年1月至2006年11月经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及临床证实的67例胎儿畸形的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吴钟凤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腹部手术后,腹膜、腹腔脏器会有不同程度损伤,因其自然修复作用,绝大多数先后发生局部粘连或肠粘连,但是,无手术史肠粘连也并不罕见.笔者自1995年至今的10余年来在2家基层医院所进行的各种腹部手术中,共发现肠粘连238例,其中无既往手术史者49例(20.6%).现将该组患者发生肠粘连的不同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作者:牟顺初 刊期: 2007年第05期
梅毒是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病程长、临床症状复杂多样的慢性传播疾病,尤其是其不典型的皮肤损害极易与其他疾病混淆,造成误诊、漏诊.我科对2005年1~12月门诊35例早期梅毒患者采用血清学及病理学诊断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廖烈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常规对300例经手术切除的甲状腺良性疾病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筛选出微小癌病例,应用光镜观察其形态、特点.结果 300例患者共检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16例,检出率为5.3%,具有诊断意义的主要组织学特征为毛玻璃状(透明)细胞核、核沟、核内假包涵体、纤维性间质反应或砂粒体.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为乳头状癌变型的特殊表现,常与其它良性疾病伴发,需在外检时细致、系统地多取材,仔细阅片,以免造成漏诊,引起医疗纠纷.
作者:余鹏飞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乙型肝炎是常见的传染病之一,其病毒携带者是重要的传染源,因此从业人员的乙肝病毒感染情况将会对易感人群造成很大的威胁.为了解从业人员乙肝病毒携带情况,我们对近年来进行健康体检的14104名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有关血清学检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月凤;黄晓慧;陆春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宫颈病变是指宫颈区域发生的各种病变,包括炎症、损伤、肿瘤、畸形等,是育龄妇女的常见病与多发病.我科自2006年2~12月用高频电波刀(LEEP)对60例各类宫颈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经随访至今近期疗效满意,且对于宫颈癌的早期发现与诊断方面有较大的临床价值.现将临床使用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江辉;徐念奴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由于创伤和手术、饥饿及感染等原因,可以引起严重的代谢改变,病人常会发生严重的负氮平衡和免疫功能低下[1],从而增加了感染的发生率和其他并发症的机会,使病残率和死亡率升高.因此,营养支持成为重型颅脑损伤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近年来,人们对完全肠外营养(TPN)的不足和肠内营养(EN)优点的认识,早期EN作为严重创伤的治疗手段逐渐被重视.现就早期EN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的进展作一简单综述.
作者:罗前颖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骨纤维结构不良或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是一组以骨纤维变性为特征的类肿瘤疾病,约占肿瘤疾病的7%[1].骨纤维结构不良可发生于全身任何骨骼,既可单发,也可多发,可累及一骨或多骨,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从2002年~2005年6月,我们采用自体髂骨联合BMP移植骨材料修复骨纤维结构不良1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毓金;陆敏安;韦玮;谢克恭;潘生才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