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福英;蒋林彬;韦日明;吴群英;王凌宇;吴昱颖
先天性巨结肠又称为无神经节细胞症[1],是小儿较为常见的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在新生儿期主要表现为胎便排出延迟、腹胀、呕吐等低位肠梗阻症状;儿童表现为顽固性便秘、腹胀、消瘦.该病可影响生长发育,应尽早实施手术治疗.
作者:陆小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自从我国加入WTO后,全球一体化的进程逐渐加快,对外交流逐渐增多.为此,我国教育部要求各高等院校逐步开展双语教学,我院领导对此很重视并提出一些建议,但双语教学在我国尚属实验阶段,尚无现成的教材和教学大纲可循,目前主要用于理论教学.随着国际交往和学术交流日益频繁,医学英语的交流不仅运用于学术报告、学术会议和涉外医院,也逐渐运用于教学医院.
作者:农绍军;黄群;梁庆祖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我院自2003年3月以来应用Herbert螺钉治疗MasonⅡ型桡骨头骨折21例,术后早期指导主动运动,并配合CPM锻炼、局部冷敷等康复措施以预防肘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翁峰标;沈鹏程;蒋富贵;徐能;李建强;金小平;朱晓东 刊期: 2007年第06期
高血压病是以高血压为主伴有其他临床症状的综合征,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病,并且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高血压病中,脑动脉是较早较易受累的血管之一,可表现出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经颅多谱勒超声(TCD)是一种非创伤性、简单易行的、可作动态观察的检查方法,能直接记录大脑动脉环大分支的颅内血流动力学的改变,检查结果能帮助了解高血压病患者脑部血流动力学的改变和病变程度.本文对150例高血压病患者经颅多谱勒超声检测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韩峰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阴道置米索前列醇和宫颈插管术两种方法的人工流产效果及对孕妇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自愿行人工流产的204例孕妇分为两组.观察组106例于人流手术前3 h 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400 μg.对照组98例手术前12 h置14~16号导尿管至宫颈管内.观察宫颈松弛程度、手术时间、术中疼痛情况、术中出血量等.结果 观察组宫颈软化扩张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中腹痛,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经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可使子宫颈变软,宫口扩张,减轻术中疼痛,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
作者:冯玉珠;罗琳雪;张萍;黄秀菊;黄霞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鼻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鼻内窥镜手术(ESS)的广泛开展,其技术日趋成熟、手术治愈、好转率显著提高.现将我科近年来300例有完整资料患者的疗效进行随诊和分析,借以总结我们开展ESS以来的临床体会,并报告如下.
作者:杨军;李晓波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肩周炎是常见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病程较长,治疗时间久,治疗时疼痛.缩短治疗时间,提高疗效是近年来探讨的问题.2005年6月以来,我院采用臂丛阻滞痛点局部封闭60例,并与口服药物治疗的60例比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莫伦华;庾俊雄;林高翔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非典型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 将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两组,23例非典型性心肌梗死为A组,55例典型性心肌梗死为B组,对比两组临床特点. 结果两组的梗死部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的确诊时间长于B组(P<0.01),误诊率、病死率高于B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P<0.05或0.01).结论 非典型性心肌梗死多见于老年人,确诊时间晚,误诊病例多,住院病死率高.
作者:杨舟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经内镜热极治疗是通过热极探头与组织接触后释放热能,使局部组织和血管凝固、坏死、炭化而达到治疗目的.我院对40例胃镜检查证实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内镜热极止血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前置胎盘的类型、阴道出血状况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将89例前置胎盘患者分为两组,43例边缘性前置胎盘者为A组;46例部分性、完全性前置胎盘者为B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其妊娠结局.结果 B组初次出血及诊断时孕周均明显小于A组(P<0.05或0.01);而产前出血发生率、出血次数及大出血例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有产前出血者其诊断及分娩时的孕周、新生儿体重均显著低于无出血者(P<0.01);急诊剖宫产率显著高于无出血者(P<0.01).结论 前置胎盘患者妊娠结局有很大的差异,其类型及产前出血状况与妊娠结局不是恒定关系.
作者:陆梅年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在眼部的主要并发症,病变以视网膜反复出血为特点,对视力影响极大,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
作者:莫小勤;黄丽群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氧气湿化瓶是临床患者吸氧必不可少的工具,氧气湿化瓶被污染严重的可引起患者呼吸道感染,因此引发院内感染问题已逐渐引起广大医护人员重视,做好湿化瓶消毒和保存是预防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环节[1].
作者:毛丽莉;梁翠娟;梁亮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PE)联合血液灌流(HP)治疗蜂蛰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疗效.方法 对13例蜂蛰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先进行血浆置换,然后给予血液灌流治疗,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次数4~6次,出院时肾功能及尿常规均恢复正常或大致恢复正常,无一例死亡.结论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灌流是治疗蜂蛰伤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行之有效的方法.
作者:陆恩峰;方如美;罗仕云;刘周;韦宇儿;周刊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以药物治疗的必要性以及术后辅以孕三烯酮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5例,将术后接受孕三烯酮治疗的25例设为治疗组,不接受孕三烯酮治疗的20例设为对照组.治疗组于术后第7天开始服孕三烯酮2.5 mg/次,每周2次,连用3~6个月,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8.0% ,复发率12.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复发率为45.0%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辅以孕三烯酮治疗是必要的和有效的,治疗效果确切,能降低复发率.
作者:韦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选择72 h内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治疗组应用银杏达莫治疗,对照组应用脉络宁治疗.于治疗14天前后分别进行血、尿、心电图等安全性检查,临床疗效评估采用NIH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 治疗后两组NIH评分、Barthel指数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两组均无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明显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安全有效,为急性脑梗死的理想用药.
作者:赵钧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扩增人幽门螺杆菌(Hp)热休克蛋白A(HspA)编码基因并构建其重组表达载体,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并在E.coli BL21中表达,为疫苗的开发奠定了基础.方法 利用PCR技术从Hp基因组DNA中扩增热休克蛋白A(HspA)基因片段,目的 基因经SacⅠ和XhoⅠ双酶切、纯化后,插入pET32a(+)载体.以含目的 基因片段的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并表达.结果 经PCR、酶切、测序分析表明,插入的基因片段为Hp HspA编码基因,与GenBank报道的相比较,核酸同源性达98%.经SDS-PAGE分析,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33 KD,其中目的 蛋白的分子量约为13 KD.结论 成功地克隆并表达了Hp HspA编码基因,为HspA蛋白质疫苗的研制和快速诊断试剂盒的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郭金英;陈彦;刘靳波;姜习新;陈曼;涂植光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尿激酶小剂量、长疗程给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5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25例在常规方法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20万U/日,溶于100 ml 生理盐水于30分钟内静脉滴注,连用14日,于治疗第14日和治疗后第1个月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第14日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两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性(P<0.05).结论 尿激酶小剂量、长疗程给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安全方便.
作者:王登平;黄旭;范金虎 刊期: 2007年第06期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交通暴力所致的粗隆下骨折也越来越多.1996年AO/ASIF开发了股骨近端钉(PFN)作为治疗不稳定性粗隆间、粗隆下骨折的髓内固定器械.2007年1月至2007年5月,我们骨科收治并行PFN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35例,粗隆下骨折3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玉春;戈涛;杨运发 刊期: 2007年第06期
激活全血凝固时间测定(ACT)监测肝素水平能准确有效地提供临床数据,使体外循环手术得以顺利进行,是心内直视手术全身肝素化的重要监测手段,简便易行,已被广泛应用于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我院近几年来进行65例体外循环手术,均用ACT监测指导肝素的用量,获得很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有关经验总结如下.
作者:何柳;区凌冰;周小青 刊期: 2007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脂联素水平变化,比较不同体重指数(BMI)者脂联素水平差异,探讨其与糖尿病的关系,并对受其影响的相关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将77例T2DM患者分为非肥胖组26例(NF组),肥胖组51例(F组).另取18例正常体检者作为对照(N组).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脂联素,放射免疫法检测连接肽(CP),采用TOSHIBA TBA-120FR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空腹血糖(FPG)、血脂、C反应蛋白(CRP).结果 所有T2DM患者血浆脂联素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F组血浆脂联素明显低于NF组(P<0.01);简单典型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除NF组脂联素与MBp无显著相关性,F组和所有T2DM者的脂联素与TG及FPG亦无显著相关性之外,其他因素与脂联素均呈显著负性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所有T2DM者LDLC、CP、MBp与脂联素相互影响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NF组LDL-C、CP、BMI与其相互影响意义有显著性(P<0.05);而F组LDL-C、BMI、MBp与其相互影响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0.01).结论 血浆脂联素水平降低是T2DM、高血脂、肥胖、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血浆脂联素在T2DM、高血压、高血脂等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陈宽林;周青;王建 刊期: 200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