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纤维蛋白原与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关系分析

莫化时

关键词: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 纤维蛋白原, 血脂
摘要: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与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关系.方法测定53例SAE患者(SAE组)与2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纤维蛋白原、血脂.结果 SAE患者的纤维蛋白原、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纤维蛋白原增高与SAE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纤维蛋白原与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的关系分析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原与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SAE)的关系.方法测定53例SAE患者(SAE组)与2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纤维蛋白原、血脂.结果 SAE患者的纤维蛋白原、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纤维蛋白原增高与SAE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作者:莫化时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亚低温治疗中并发症产生的原因及预见性护理

    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顽固性高颅压、广泛脑水肿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高热等病人的治疗,疗效确切.亚低温使用得当,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治疗时间过长或直肠温度低于30℃时则易产生并发症[1].我院从2003年7月~2004年7月进行亚低温治疗共26例,其中引起各种并发症7例,通过加强护理,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李予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寰椎后路侧块螺钉内固定研究进展

    骨折、脱位、先天畸形等许多情况都可以导致寰枢椎不稳定,使高位颈髓处于高危状态,有必要行寰枢椎的融合术,而植骨融合的成功有赖于坚强的内固定.以往常用的后路钢丝(Brooks技术和Gallie技术)或者椎板夹(Halifax技术)固定稳定性较差;经关节突螺钉固定(Magerl技术)虽然比较牢固,但是此技术难度较大,并发症比较多,而且相当一部分寰枢椎不稳定病人不适用Magerl技术而不得不行枕颈融合术.近年来有些学者开始使用一种新型的寰枢椎后路内固定技术,即经后路于寰椎侧块内打入螺钉通过与枢椎椎弓根螺钉以钉棒或钉板系统相连接固定寰枢椎[1~4].其中较为关键的是经后路于寰椎侧块内打入螺钉的技术.现将有关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何晓君;赵铁山;戴嘉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肾病综合征与血液流变学关系的探讨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流动性、粘稠性、凝固性和变形性及其影响因素的新兴学科,其异常主要表现为血液粘度的增高,从而对血液循环,尤其是对微循环产生显著影响.为此,我们对8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进行了检测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任光;郭鹏威;唐习强;韦莹慧;潘云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彩色多谱勒超声诊断脐带绕颈临床意义

    脐带绕颈(VCAN)是指脐带缠绕胎儿颈部,约占脐带缠绕的90%以上.脐带绕颈的常见原因是脐带过长和胎儿活动过于频繁,而绕颈的周数与脐带的长度密切相关[1].VCAN是造成胎儿宫内窘迫或迟入盆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及早诊断对围产期健康和指导分娩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程晓君;郭永军;许鹏;杨立兵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转移性肝癌的时辰化疗现状

    肝脏是人体恶性肿瘤常发生转移性病变的器官之一.除少数手术治疗外,大多数只能行肝动脉栓塞化疗、肝动脉结扎或全身化疗、放疗等.1996年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机构时辰化疗中心(EORTC CTG)开展大规模多中心的时辰治疗试验,治疗效果和毒副作用均比常规化疗好,在国外已引起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和研究.从对胃肠道恶性肿瘤伴肝脏转移的时辰化疗结果看,时辰化疗在治疗肝转移瘤的地位将随着研究的深入而加深[1].

    作者:韦忠恒;汪建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5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0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用尼莫地平20 mg,3次/日,对照组用654-2,10 mg,3次/日,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对治疗头痛发作的疗效和对降低头痛发作频率的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不良反应少.结论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

    作者:郭效仍;刘军侠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技术愈来愈受到教师和学生的欢迎.它为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带来勃勃生机.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理论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广大教师能自行设计制作课件,标志着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水平不断提高.将多媒体技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显而易见.但是,任何一种教学手段都有其特点,必须针对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采用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与其他教学手段相互配合,才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根据我院使用多媒体的实际情况和高校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作者:韦叶生;覃志坚;邓益斌;黄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布比卡因小剂量吗啡单次注入硬膜外术后镇痛临床观察

    术后镇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业已证明其可抑制机体的应激反应,利于术后病人循环、呼吸的稳定,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康复质量.病人自控镇痛(PCA)治疗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然而因其费用较高,在基层医院难以普及,为此,我们选择60例硬膜外麻手术病人经硬膜外单次注入布比卡因复合小剂量吗啡进行术后镇痛,效果较好,总结如下.

    作者:许建荣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传染病住院患者对礼仪式护理的需求与对策

    我国加入WTO以后,医疗市场将更加开放,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患者对医疗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需要医生精湛的医术,还需要得到高质量的护理服务[1].礼仪式护理服务将愈加引起人们的重视,病人对美感的要求也更高.大量资料表明,患者在住院期间的美感效应与患者的康复密切相关[2].而护士正是这美感效应的源动力.为了解传染病患者对礼仪式护理的需求程度以及如何开展礼仪式护理工作,我病区对126例住院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慧娟;李小潘;黄桂香;梁君飞;黄月春;黄花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老年肺结核122例临床表现及X线分析

    目的分析老年肺结核的 X线临床特征,提高对老年肺结核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二年122例老年肺结核患者的胸片、CT片、结核痰检,并证实经临床治疗好转.结果结核病灶在三个肺野以上的达64.8%(79/122)例.结核病变性质以浸润增殖为主60.7%(74例);有16.3%(20例)痰中找到抗酸杆菌.结论传统的 X线胸片是诊断老年肺结核的关键,结合痰菌检查,可提高老年肺结核的临床诊断.

    作者:黄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11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联合检测4种自身抗体的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抗RA54抗体、抗Sa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意义.方法用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抗RA54抗体、抗Sa抗体,免疫比浊法检测RF.结果抗CCP、抗RA54、抗Sa抗体和 RF对RA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是95.5%(63/66)和41.4%(55/116),90.9%(60/66)和30.2%(35/116),93.9%(62/66)和36.2%(42/116),80.3%(53/66)和49.1%(57/116).在59例RF阴性RA患者中,16例(27.1%)抗CCP抗体阳性,14例(23.7%)抗RA54抗体阳性,19例(32.2%)抗Sa抗体阳性.4种抗体中任何两种抗体同时阳性的诊断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是98.5%(65/66)和46.6%(54/116).而当3种或3种以上抗体阳性时,特异性可达100%(66/66).结论 4种抗体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对RA的诊断特异性,有助于早期RA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张建明;穆原;金民;金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栓溶二聚体分析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近年来关于本病相关因素的报道较多,但与血液流变学及栓溶二聚体的关系报道较少.为了解颈椎病患者与血液流变学及栓溶二聚体的关系,笔者对243例颈椎病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农正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急性脑血管病患者院内外康复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医院内和医院外(社区或家庭)康复的效果.方法将急性脑血管病患者120例分为两组,家庭康复组60例,院内常规康复组60例,分别进行有计划的康复训练治疗.结果两组康复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较早出院,由神经康复小组指导,在社区(家庭)继续康复治疗是可行的.

    作者:孙克英;扈林;张燕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现状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严重的全身多脏器损伤性疾病,病情凶险,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经过了100多年的研究,特别是近20年来,经过内外科医师的共同努力,治愈率已达85%.个体化治疗方案已基本达成共识,早期尽可能采用非手术治疗,外科治疗仍是重症急性胰腺炎后期及并发症的重要手段,现就SAP的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唐安球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联合疝修补术治疗前列腺增生症并腹股沟疝15例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常并发腹股沟疝,1998年10月~2003年12月,我们对15例BPH并发腹股沟疝的患者同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及无张力疝修补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林川;王建琼;邓若平;桂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雪上一枝蒿中毒的急救护理

    雪上一枝蒿中毒者较少见.我院于2003年5月至2004年1月收治2例,经医护人员采取及时有效措施而抢救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海燕;王琼;黎金玲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老年性急性胆囊炎外科治疗体会

    急性胆囊炎(Acute cholecystitis)系由细菌、结石和化学刺激等引起的急性胆囊炎症疾病.而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因常伴有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机体抵抗力低,临床症状不典型,病情发展迅速,并发症和病死率较高,属高危病人[1].我科于1996~2002年共收治此类病人58例,经过积极的支持治疗,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进行治疗,结果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严浩然;浦涧;韦建宝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衰临床观察

    我院ICU自2002年以来使用呼吸机进行有创通气治疗抢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合并呼衰患者24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刘春峰;徐爱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外周神经损伤手术探查的疗效观察

    目的分析外周神经损伤的原因及疗效.方法外周神经挫伤、卡压、粘连进行松解41例,神经断离或神经瘤切除,在显微镜下用7-0无创缝合线行神经外膜缝合26例,神经移植4例.结果经6个月~2年随访,按国际统一标准评定:M4S4属优,M3S3为良,M2S2可,M1S1属差,其中优38例,良23例,可8 例,差2例,优良率为87.3%.结论外周神经损伤手术治疗应及早进行,好在3个月内,神经吻合和神经移植好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对神经功能恢复有益.

    作者:徐志强;戴国鹏 刊期: 2005年第01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