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回顾性分析

郭柳薇

关键词: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形态学特征, 难治性贫血
摘要:目的进一步认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形态学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例MDS患者确诊时的细胞形态学改变以及症状、体征、伴发疾病等临床资料.结果 MDS多见于老年人,起病隐匿,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病态造血,骨髓内外铁明显增多;95%的患者发生贫血,其中85%为重度贫血;65%患者全血细胞减少;80%患者血小板减少;60%患者合并其他疾病.结论 MDS为多发于老年人的难治性贫血,病态造血是诊断MDS的关键.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新福菌素配合放射治疗鼻咽癌近期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新福菌素在鼻咽癌放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60例首诊鼻咽癌患者为治疗组,在放射治疗基础上加用新福菌素0.3 mg静滴,每天1次,5天一疗程,连用3个疗程,对照组60例首诊鼻咽癌患者单纯放射治疗.照射剂量鼻咽肿瘤70~74 GY/7~7.5 W,颈部治疗量68GY,预防量50GY.结果鼻咽肿瘤在50 GY和70 GY时的消失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0.0%、96.7%和40.0%、80.0%,二者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过程中发生白细胞下降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60.0%和50.6%,两者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新福菌素与放射治疗联合具有协同和增敏作用.

    作者:梁平;李济培;王洪乾;何晓洪;甘赞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骨盆骨折诊疗技术应用现状

    骨盆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0%~22.1%[1],随着交通事故伤和高空坠落伤增多,较严重的骨盆骨折有增多趋势,这类创伤并发症多,死亡率可高达5%~25%[2],临床救治面临许多困难,本文就骨盆骨折分类方式、诊断方法、创伤评估应用、救治要求、外固定内固定技术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韦仕战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百色市年度计划免疫黄牌警告制度实施效果评价

    计划免疫黄牌警告制度是广西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摸索出的一种能有效促进计划免疫工作发展的措施,按政府对计划免疫工作的重视程度、经费投入、机构人员设置、督导检查等方面量化评分,对评分不合格的县给予黄牌警告,以促进各级政府、部门提高对计划免疫工作的重视和支持.2004年11月份,自治区卫生厅组织对百色市两个县申请黄牌脱帽进行考核评估,结果均通过评审,达到了解除黄牌警告的条件.黄牌警告制度的实施对百色市计划免疫工作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为进一步了解计划免疫的成效,现对百色市2004年计划免疫黄牌警告制度实施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柳智豪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新生儿颅脑损伤监护措施进展

    由于高龄初产妇和巨大胎儿的比例不断增高,产伤致新生儿颅脑损伤(包括颅内出血和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病例有逐年上升趋势.此类伤后病理生理过程变化复杂,脑血流灌注不足,脑组织缺血缺氧及有害递质增加,常导致继发性脑损害,患儿致残、致死率很高.如何加强对新生儿颅脑损伤造成的继发性脑缺血缺氧致脑损害的干预和监护,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改善患儿的预后,是当前医护专家值得关注的问题.新生儿颅脑损伤监护的内容涉及范围很广,包括创伤系统、氧气供应、血压恢复、颅内压监测、营养和药物等多方面.本文就供氧、颅内压和脑灌注压等方面的国内外监护技术进行综述.

    作者:李玉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71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菌及药敏试验的分析

    目的了解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和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痰培养,筛出致病菌后进一步鉴定到种.结果下呼吸道感染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各菌属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有差异.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菌种类繁多,耐药性不同,应重视监测.

    作者:马文国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Ⅲ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6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Ⅲ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方法随机采用CAF或CMF方案对60例Ⅲ期乳腺癌进行新辅助化疗3个周期.结果在CAF方案中,原发灶有效率83.3%,腋窝淋巴结有效率86.7%.CMF方案中原发灶有效率46.7%,腋窝淋巴结有效率63.3%.CAF方案化疗效果均明显好于CMF方案(P<0.01).结论新辅助化疗可明显缩小乳腺癌阳性结节,降低分期,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CAF方案优于CMF方案.

    作者:邱超学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膝关节僵直功能锻炼方式的改进及护理

    膝关节僵直畸形,是由于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或下肢骨折后,常因感染、手术、石膏固定等原因而引起股四头肌与周围粘连或关节内血肿机化而发生粘连造成的,其临床表现为膝关节活动度减少或消失.传统的功能锻炼方法是人工被动活动加主动锻炼,患者因疼痛剧烈难以配合,收到的效果并不理想.我科于2003年 6月开始采用下肢HT-C型关节功能恢复器,即持续被动运动(简称CPM)辅助功能锻炼,同时加强临床护理,与传统方法对比,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许敏昭;覃志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高血压危象和影响高血压因素的临床研究概况

    高血压危象是临床急症和内科中常见的一组急重症,需要立即治疗,以减少靶器官的损害.现将高血压危象及影响血压因素等治疗问题综述如下.

    作者:李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云克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0例临床观察

    云克(99锝-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99Tc-MDP),是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一种核素类新型药物.由于其独特疗效,现已逐渐被广大临床医师所接受.本研究主要观察云克治疗RA的疗效.

    作者:韦令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奈福泮用于前列腺术后镇痛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奈福泮用于男性前列腺术后静脉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行前列腺切除术患者81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n=27),奈福泮组(Ⅰ组)、奈福泮+芬太尼组(Ⅱ组)、芬太尼组(Ⅲ组), 镇痛药液为;Ⅰ组奈福泮0.4 mg·ml-1,Ⅱ组奈福泮0.4 mg·ml-1+芬太尼2 μg·ml-1,Ⅲ组芬太尼5 μg·ml-1.镇痛持续输注剂量为3 ml·h-1, 追加剂量为1 ml,锁定时间为15 min.PCIA静脉维持时间3天,观察病人镇痛效果(采用AVS评分)、镇静评分(用SS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镇痛评分术后各时段3组间比较相似(P>0.05). SS (sedatin score) 评分:术后24、48 h Ⅱ、Ⅲ组与Ⅰ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恶心发生率Ⅱ、Ⅲ组明显高于Ⅰ组(P<0.05、P<0.01),Ⅲ组呕吐发生频率多于Ⅰ组(P<0.05).结论奈福泮用于男性前列腺术后静脉镇痛效果满意,且不良反应少,利于术后恢复.

    作者:黄锦益;黄凤形;唐任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无创通气在AIDP呼吸肌麻痹中的疗效观察

    目的评价无创正压机械通气在急性炎症性脱髓鞘多发性神经病(AIDP)呼吸肌麻痹抢救中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AIDP患者在常规治疗下呼吸困难逐渐加重时,加用无创正压机械通气,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通气30分钟后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明显改善.2 h后症状基本缓解,呼吸频率明显下降(P<0.01), PaO2明显改善(P<0.01),PaCO2明显下降,总有效率92.85%.面罩耐受性均良好.结论无创正压机械通气的早期应用是抢救AIDP呼吸肌麻痹的简单、有效、易接受的治疗方法,有可能成为AIDP呼吸肌麻痹的第一线治疗.

    作者:周光焰;郑大伟;吴宗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出血性脑梗死19例临床危险因素分析

    脑梗死是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出血性脑梗死(HI)是脑梗死的一个特殊类型,近年来随着CT及MRI在临床的普遍应用,以及抗凝与溶栓治疗的广泛应用,HI呈现增加的趋势,临床上常常表现为脑梗死原有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治疗困难,病死率高.探讨HI的危险因素,以期对其进行防治,有十分重要意义.2000年1月~2004年10月,我院经临床及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梗死326例,其中HI 19例,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周龙平;覃远生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胃冠状静脉及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护理

    经皮肝穿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O)是经皮肤肝脏穿刺至肝内门静脉分支,选择性地进行胃冠状静脉插管,用栓塞材料闭塞血管,达到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的一种介入性治疗方法,是控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大出血的一种有效的止血方法[1].门静脉高压症脾肿大严重者往往有脾功能亢进,部分性脾栓塞治疗(PSE)可作为脾切除手术的替代疗法,又可保持脾脏所具有的功能[2].2003年6月至2005年1月我院将二者联合应用(双介入)治疗1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效果满意,因手术操作技术难度大,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蔡元雪;滕海青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超高倍显微镜观察尿红细胞形态的意义

    血尿是泌尿系统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诊断比较困难.我们应用超高倍显微镜观察尿红细胞形态来鉴别肾小球性血尿和非肾小球性血尿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柳华;覃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亚低温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在意外事故中,颅脑损伤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特别是重型颅脑损伤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居高不下.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0月使用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43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文斌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PICC插管与CVC插管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应用的比较

    目的比较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和锁骨下静脉插管(CVC)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中的优劣,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观察记录PICC患者59例和CVC患者52例的一次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及并发症.结果 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4.9 %,CVC组为98.1%,P>0.05;PICC组平均操作时间为10 min ,CVC组为21 min,P<0.01;PICC组并发症为3.4%,CVC组并发症为23.1%,P<0.01 .结论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无差异,而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ICC具有节省时间和人力、并发症低、病人痛苦时间短,满足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的需要,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黄凤形;黄芳艳;韦桂源;黄曲云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58例慢性肾盂肾炎疗效观察

    慢性肾盂肾炎目前主要采用抗生素联合用药治疗,但复发率高,不良反应较多.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盂肾炎58例,取得较好疗效,复发率低,不良反应较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舟文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慢性荨麻疹是皮肤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因病程长、过敏源常不易确定,发病无明显规律而难以彻底治愈.咪唑斯汀(Mizolastine 皿治林)是一种新型的抗组胺药,为了评价其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安全性,笔者于2003年1~12月,用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并与西替利嗪作对照,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玉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宫腔镜手术两种麻醉方法的比较

    目的观察宫腔镜手术中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及骶神经阻滞两种麻醉方法的麻醉效果.方法将50例需要行宫腔镜检查及手术的患者分成两组, A组25例采用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B组25例采用骶神经阻滞麻醉.结果两组术中HR、SpO2 及MAP下降幅度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骶神经阻滞麻醉无呼吸抑制、皱眉或肢体扭动等发生,麻醉效果明显好于丙泊酚芬复合太尼静脉麻醉(P<0.05).结论骶神经阻滞麻醉在宫腔镜手术中麻醉效果好,实用、简便,对患者影响较小.

    作者:黄伟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硫酸吗啡控释片结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癌疗效观察

    2001年~2005年2月,我们应用硫酸吗啡控释片(美菲康)结合放疗治疗骨转移的中重度癌痛80例,取得满意镇痛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彪;黄世庆;张倬彬;梁谨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