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敏娟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是一种良性妇科病变,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是引起盆腔疼痛和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囊肿破裂已成为一种新型的妇科急腹症.本文收集32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作者:韦秋群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枸橼酸莫沙必利和尼莫地平联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的临床价值.方法 100例确诊为DG患者随机分为3组,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尼莫地平治疗38例,并与单用莫沙必利及单用吗叮啉治疗者进行比较.结果橼酸莫沙必利和尼莫地平联合治疗DG疗效高于单用莫沙必利及单用吗叮啉(P<0.05或P<0.01),枸橼酸莫沙必利疗效优于吗叮啉(P<0.01).结论枸橼酸莫沙必利是治疗DG的较好药物,枸橼酸莫沙必利和尼莫地平联合应用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理想而有效的方法.
作者:黄明生;兰锦桃;詹昌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丹参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浆异构前列腺素的影响.方法对5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予鲁南欣康注射液治疗,测定治疗前后的血浆内异构前列腺素的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予丹参注射液治疗后血浆内异构前列腺素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治疗心绞痛作用机制与抗自由基损伤有关.
作者:吕如飞;黄国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女性输卵管结扎术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绝育手术,手术方式有多种,但术式的选择对术后避孕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以及手术时间长短均有直接影响.对采用哪种结扎术更简单、有效、术后并发症少,一直是临床工作者探讨的问题.我们对抽心法和麦氏改良法两种术式进行临床对比和效果追踪,总结如下.
作者:张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靶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引起的综合病征.其中90%以上为2型糖尿病.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口服降血糖药目前仍是主要方法,传统的磺酰脲类和双胍类疗效有限,随着对糖尿病生理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近几年又研制出多种作用机制的新型药物及口服胰岛素制剂,现简述如下.
作者:牛立强;张芳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病例介绍患者30岁,孕4产2,未行避孕.2000年1月24日5:40分因停经40天,腹痛3天,加重4小时而入院.
作者:黄志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评价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分辨率超声探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经阴道观察子宫内膜形态、回声情况、血流状态、测量内膜厚度及病变处的阻力指数,对63例子宫内膜病变进行诊断并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敏感性为100%,其中粘膜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萎缩性内膜炎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达到100%,子宫内膜癌和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率分别达到83.3%和81.8%.结论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诊断的敏感性和诊断符合率高,特别是在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及临床处理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吴玮;李健;郭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不仅给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带来困难,也影响了术后视力的恢复.现将42例患者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中晶状体后囊破裂的临床特点总结如下.
作者:赵军;谭少健;梁皓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用脐静脉血治疗重肝患者难与血小板功能低下的临床价值.方法用一次性塑料采血袋密闭式采血法收集健康足月顺产的胎盘脐静脉血,ACD抗凝,送检HBsAg、抗HCV-IgM、抗HIV、KT及细菌培养,阴性者为合格脐血,进行交叉配血,经静脉输注给同血型的重肝患者.治疗组2周内输注脐血8单位;对照组2周内输注同量新鲜血两组综合治疗相同.观察治疗前后两组病人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功能4项指标:血小板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LT、MPV、PCT及PDW).结果脐血移植后治疗组的血小板功能指标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脐血可改善血小板功能低下,有良好的临床治疗作用.
作者:程昌盛;杨红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8例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治疗的患者应用rHuEPO,按80~120 U·kg-1·W-1,分2~3次皮下注射,观察12周,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及肾功能变化,同时观察临床症状及副作用.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结束后Hb、Hct均显著升高(P<0.05),肾功能无明显变化,贫血症状明显改善,显效率71.4%、总有效率96.4%,无严重副作用.结论 rHuEPO治疗慢性肾衰竭非透析患者贫血疗效好,使用安全.
作者:吴杰;何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气管插管是抢救呼吸心跳骤停、呼吸衰竭、窒息、呼吸肌麻痹和呼吸抑制疾病患者的重要手段.能否迅速成功地插管并在短时间恢复通气与供氧,是抢救能否成功的关键.现将1999年1月~2003年12月急救气管插管129例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乃远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冠状动脉造影是判断冠状动脉病变范围和严重程度的准确方法,具有诊断明确、创伤小、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但由于该技术属创伤性手术,有可能发生各种并发症,如处理不当会影响患者的康复.我科于2002年起对120例老年患者实施了冠状动脉造影术,对其发生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取得了一定经验,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秀练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胰岛素加硫酸镁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给予抗血小板,对症等综合治疗.治疗组(6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通胰岛素16~20 U、25%硫酸镁20 ml,每日1次,连用2周.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38%(62/65)和83.33%(59/60) ,两组比较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 = 4.86,P<0.05).结论胰岛素、硫酸镁联用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理想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罗清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研究脑中风病人入院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对康复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 93例急性脑中风病人入院时接受了NDS评分,并在出院前评估了Fugl-Meyer评分和Bathel指数.结果 NDS评分高(≥18.6分)组病人的Fugl-Meyer评分和Bathel指数均明显优于NDS评分低(<18.6分)病人的Fugl-Meyer和Bathel指数(P<0.01或<0.05).结论对入院时NDS评分低的脑中风病人,康复处方设计应更有针对性,增加训练时间,提高训练频度.
作者:段晋宁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腹部外科的一项新技术,具有切口小,损伤小、手术疤痕小、出血少、术后疼痛轻微,粘连发生率低,手术时间短与恢复快等优点,已被绝大多数患者所接受.我院自2002年10月至2003年9月共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40例,现将手术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易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前国内外的许多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眼球运动障碍[1].我们对1998年1月1日到2003年12月31日住院治疗的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眼球运动情况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春辉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静脉麻醉后肠镜检查患者的依从性及对肠镜操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接受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56例,其中自愿接受麻醉的72例为观察组,予手背静脉推注异丙酚(1.5 mg/kg),未接受麻醉的84例为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操作,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前、检查中、检查结束后5分钟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值,操作时间,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操作过程中HR、BP较对照组降低(P<0.05或<0.01),Sp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操作时间及完成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1),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异丙酚用于结肠镜检查安全可行,可增加患者的依从性,明显减少痛苦和不良反应.
作者:张锡迎;邓淑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残角子宫为女性生殖器较少见的畸形.残角子宫妊娠是指受精卵着床和发育于残角子宫的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误诊率高,剖腹探查前确诊率小于5%[1];残角子宫妊娠的胎儿可因胎盘功能不全而死亡,临产时常因与阴道不通而致子宫破裂,若能及时发现而行剖宫产术,可获得活婴.现将我院收治一例残角子宫过期妊娠死胎报道如下.
作者:陈明换;林家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目的观察阿托品联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对胆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胆绞痛93例随机分为两组,在抗感染的基础上,治疗组用阿托品0.5~1 mg加地塞米松5~10 mg静脉注射,每日1次.对照组单纯用阿托品0.5~1 mg静脉注射,两组均连用3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62.22%,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0.8%,对照组则为33.3%,但均可耐受.结论阿托品联合地塞米松静脉注射佐治胆绞痛具有止痛迅速,疗效高,不良反应少的优点,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可以加强阿托品的解痉作用.
作者:黄利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AITD)重要的致病作用是其患者体液免疫紊乱.寻找甲状腺自身抗体,探索其致病机理及防治方法成为比较热门的课题.迄今为止,研究已发现AITD患者体内存在十多种甲状腺自身抗体,并对一些抗体的研究有较明确的结果[1].现综述如下.
作者:罗章伟 刊期: 200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