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两种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的比较(附69例报告)

全主见;何承彪

关键词:十二指肠乳头, 内镜, 切开术
摘要:目的:对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成形术和内镜下乳头切开术进行比较,探讨两种术式的适应证.方法:对69例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经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成形术44例,内镜下乳头切开术25例,观察手术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两种术式近期疗效均优良,并发症发生率低,无显著性差异.经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成形术随访38例,复发2例,复发率5.3%,内镜下乳头切开术随访22例,复发12例,复发率54.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8.02,P<0.01).结论:两种术式安全有效,内镜下乳头切开术适用于诊断性手术,经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成形术适用于治疗性手术.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直切口圆骨瓣在神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目的:建议在神经外科手术中选择应用直切口圆形骨瓣开颅法.方法:应用MIDAS-REX气动开颅钻在38例神经外科手术中采用直切口圆骨瓣开颅法.结果:38例手术中,病变均显露良好,肿瘤(血肿)全部切除,术中失血量明显减少,手术持续时间较常规开颅法平均缩短30~50分钟.结论:直切口圆骨瓣开颅法在有条件的医院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王新功;费昶;蒋洪涛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手术45例分析

    目的:探讨电视腹腔镜下行卵巢良性肿瘤手术的适应证及治疗效果.方法:在45例卵巢良性肿瘤病人中,腹腔镜下行囊肿剥出术44例,中转开腹1例.结果: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手术;平均手术时间90min ,平均出血量60ml ,无术后出血、切口感染、脏器损伤及化学性腹膜炎或肉芽肿.结论:腹腔镜下行卵巢良性肿瘤手术切口小,对身体损伤少,机体应激反应小,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应用,但对于肿瘤较大者好行开腹手术.

    作者:朱晓红;刘建中;郁胜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新进展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成,作为头皮针换代产品,近年来在我国广泛应用.国内护理学者对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方法、留置时间、封管技术、临床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此综述如下.

    作者:陆美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Fas及其配体与胃癌的关系研究进展

    Fas系统是近年来受到普遍重视的介导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系统,主要由Fas及其配体(Fasl)构成,Fas与Fasl结合,可向细胞传递死亡信号,引发细胞凋亡.肿瘤细胞通过Fas/Fasl介导体内抗肿瘤T细胞凋亡来反击体内免疫系统,并且通过抵抗Fas/Fasl介导的凋亡成为免疫逃逸部位而逃避免疫系统攻击.近年来,为了阐明胃癌发生过程中细胞凋亡异常的分子机制,对Fas/Fasl系统在胃癌及癌前病变中的表达和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将有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黄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大黄苏打片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不良疗效的初步评价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不良简单易行的治疗方法.方法:8例有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维持性血透患者,在采用碳酸氢盐、聚砜膜每周2次,每次4~5小时血透的基础上,加用大黄苏打片2~5片,每日3次,治疗2个月.结果:8例患者血清白蛋白值均较治疗前上升10%以上,2例上升幅度超过30%;所有患者血红蛋白上升幅度10%以上,3例超过20%;干体重有3例轻度增加;食欲均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达100%.结论:大黄苏打片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营养不良疗效确切,且价格低廉,可作为尿毒症血透患者的常规辅助治疗方法.

    作者:朱进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高血压脑出血112例临床分析

    通过对112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治疗死亡18例,病死率为31%,非手术治疗死亡21例,病死率为38.9%,认为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应掌握好手术适应证,适时行手术治疗,对于出血量及中线结构移位大者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梁枫;高宏杰;江文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耳部多形性腺瘤一例

    耳部多形性腺瘤为耳鼻喉科较少见疾病,我科曾遇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惊鸿;毛向华;胡孔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新式剖宫产术48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新式剖宫产术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新式剖宫产术48例与传统的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50例作术中、术后情况的对比分析.结果:新式剖宫产术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及术后胃肠功能、术后病率等均优于传统的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病率低、住院天数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谷三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尿毒症患者出现低血糖昏迷二例

    病例介绍例1,患者女性,36岁,因面黄、纳差、乏力1年入院.1年前患者开始出现面黄、纳差、乏力,并常在活动后出现心慌、胸闷,院外按慢性胃炎、营养不良性贫血治疗,症状无好转,遂入我院.入院时查体:血压150/95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贫血貌,眼睑及双下肢浮肿,双肺呼吸音粗,心率92次/分,心律规整,心音有力,心尖区闻及柔和的吹风样2/6级收缩期杂音,腹部无异常.B超示少量腹腔积液,双肾慢性损害.血常规:RBC 2.3×1012/L,Hb 72g/L,WBC 9.0×109/L,PLT 100 × 109/L .尿蛋白 + +.血电解质分析和肾功能:K+5.2×109mmol/L,Na+143mmol/L,Cl-100mmol/L,Ca+ +1.95mmol/L,CO2-CP16mmol/L,BUN32mmol/L,Cr786μmmol/L.初步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尿毒症期).入院后当天晚上患者突然出现意识丧失,全身出汗,肢体抽搐.值班医师考虑低钙抽搐,给予50%GS 20ml+10%葡萄糖酸钙10ml静脉推注后抽搐停止,意识转清.给予生理盐水250ml+10%葡萄糖酸钙20ml静脉点滴临近结束时,再次出现意识丧失,肢体抽搐.请上级医师看过患者后,急查血糖1.7mmol/L,遂予50%GS 60ml静脉推注后,继以10%GS 500ml+50%GS 80ml静脉点滴,患者抽搐停止,意识转清,且未再出现类似发作.经综合治疗20天,患者好转出院.

    作者:古广年;祝慧青;张玉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两种剂量氨甲喋呤治疗异位妊娠的比较

    目的:探讨超大剂量氨甲喋呤(Methotrexate MTX)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 .方法 :60例患者分大剂量MTX 1.0mg/(kg·d) qod × 4静滴 ,次日甲酰四氢叶酸钙(CF)0.1mg/(kg·d) qod × 4肌注解毒(A组) ,超大剂量MTX 1.5mg/(kg·d) qod × 4静滴 ,CF 0.15mg/ (kg·d) qod×4肌注(B组)进行比较.结果:B组较A组能明显缩短崖-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降至正常范围的时间,减少住院天数,提高治疗成功率(P<0.05).结论:超大剂量氨甲喋呤治疗异位妊娠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方彩云;梁江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海安县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及预防控制措施

    目的:分析1984年~2002年海安县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和评价预防控制措施.方法:开展病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海安县狂犬病病人分布于17个乡镇,犬是主要传播宿主(92.31%),1984年~2002年9月报告的26例狂犬病病例平均潜伏期35天,平均病程4天,其中42.31%的犬等动物致伤者未经任何医学预防性处置.结论:严格犬类管理,规范伤口处理,接种狂犬病疫苗和抗狂犬病血清是防治狂犬病的关键措施.

    作者:刘冠红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伊曲康唑治疗念珠菌性前列腺炎57例

    我们于2001年4月~2002年11月采用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伊曲康唑治疗57例念珠菌性前列腺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葛恒康;邵成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自制双套管在腹部外科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制双套管在腹部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997年来使用自制双套管引流的45例病例加以分析.结果:发现肝切除术后早期大出血1例,胆漏2例,治愈膈下感染2例,肠漏2例.结论:自制双套管在腹部外科中对术后大出血、胆漏、感染的防治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蒋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甲亢病人不良心态分析和心理护理实施

    目的:对256例甲亢患者的观察,较全面地分析其不良心态以及对疾病的影响,提出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这样不但密切了护患关系,而且增强了治疗信心,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姚文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大学扩招后,如何上好中专卫校解剖课

    近几年来,随着大专院校生源扩招幅度的快速升级,多数中专卫校生源素质急速下滑,各校为确保招生名额的完成,中招录取分数线只好一降再降.在这降格一求的境况中,我们中专卫校许多解剖老师都有这样的同感:自己在教学耕耘上付出的艰辛比过去多了,而取得的效果却不太令人满意(这里指考题的难度和过去一样,而学生成绩却总难上得去).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不能怨天忧人,而应该尊重客观,深刻反思,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开创适合时代发展的培育人才的教改之路.

    作者:罗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宫颈糜烂的效果评价

    慢性子宫颈炎(宫颈糜烂)是女性生殖器官炎症中常见的一种,发病率高,约占已婚妇女的半数以上(1,2),而且和子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根据北京市防癌普查报告,子宫颈无糜烂者仅有0.39%患子宫颈癌,而患宫颈糜烂者却有2.5%患子宫颈糜.宫颈糜烂严重地危害着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因此积极防治本病对保证妇女健康及防治宫颈癌有重要意义.宫颈糜烂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白带增多,有时为慢性子宫颈糜烂的唯一症状,通常为粘稠的粘液和浓性粘液,有时分泌物中可带有血丝和少量血液,也可有接触性出血.由于白带的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下腹部或腰骶部经常出现疼痛.由于子宫糜烂是一种多发病,治疗方法很多,如微波、冷冻、局部用药、电灼等,但疗效都不够理想,不易根治.激光技术在医学上为治疗宫颈糜烂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和途径.我院1999~2001年使用激光治疗仪治疗宫颈糜烂532例,疗效满意,并发症少,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维红;王晓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外科急腹症的观察与护理

    外科急腹症占普外科的50%左右,且急腹症发病急、痛苦大、变化快,如不及时处理,常可引起不良后果,甚至造成死亡,因此加强对急腹症的观察与护理,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有利于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自2001年至2002年,我院普外科共治疗急腹症78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贾文敏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两种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术的比较(附69例报告)

    目的:对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成形术和内镜下乳头切开术进行比较,探讨两种术式的适应证.方法:对69例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经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成形术44例,内镜下乳头切开术25例,观察手术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两种术式近期疗效均优良,并发症发生率低,无显著性差异.经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成形术随访38例,复发2例,复发率5.3%,内镜下乳头切开术随访22例,复发12例,复发率54.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8.02,P<0.01).结论:两种术式安全有效,内镜下乳头切开术适用于诊断性手术,经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成形术适用于治疗性手术.

    作者:全主见;何承彪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996例临床分析

    回顾性对1988年~2002年15年间99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季节、病因差异及诊断治疗进行了临床分析,以进一步了解其临床特点.认为应以春冬季及中老年作为预防重点,对于已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明确病因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阮曙京;赵兰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 浅谈中专护生的职业素质培养

    医学科学发展、医学模式的更替,护理观念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体现了医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对护理领域的全面渗透.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及护士角色的转变,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途径来拓宽护生的知识结构,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

    作者:欧宗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