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秋
棕色合剂止咳祛痰效果显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对口服棕色合剂致过敏者实属少见,也未曾见报道.现将笔者在临床工作20年所遇1例报告如下.
作者:朱瑞芹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回顾性对1988年~2002年15年间996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季节、病因差异及诊断治疗进行了临床分析,以进一步了解其临床特点.认为应以春冬季及中老年作为预防重点,对于已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尽早明确病因诊断,及时治疗.
作者:阮曙京;赵兰爱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病变的发病因素及其与发病年龄的关系.方法:抽取急诊头颅CT扫描且临床资料完整的116例患者,进行年龄分组及病因分类.结果:1~20岁组、21~50岁组以头部外伤为主要发病因素,51岁以上组以脑出血、脑梗死为主要发病因素.结论:急性发病考虑为颅脑疾病患者,应尽早行头颅CT扫描,CT可明确致病因素、病变性质、部位,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作者:卫维德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对256例甲亢患者的观察,较全面地分析其不良心态以及对疾病的影响,提出正确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这样不但密切了护患关系,而且增强了治疗信心,提高了治疗效果.
作者:姚文莉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自制双套管在腹部外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1997年来使用自制双套管引流的45例病例加以分析.结果:发现肝切除术后早期大出血1例,胆漏2例,治愈膈下感染2例,肠漏2例.结论:自制双套管在腹部外科中对术后大出血、胆漏、感染的防治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作者:蒋剑 刊期: 2003年第01期
α干扰素是目前公认的治疗慢性乙肝的有效药物,然而关于其剂量、疗程及应用指征仍有不同见解,笔者曾应用国产rIFNa-1b治疗慢性乙肝28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延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近几年来,随着大专院校生源扩招幅度的快速升级,多数中专卫校生源素质急速下滑,各校为确保招生名额的完成,中招录取分数线只好一降再降.在这降格一求的境况中,我们中专卫校许多解剖老师都有这样的同感:自己在教学耕耘上付出的艰辛比过去多了,而取得的效果却不太令人满意(这里指考题的难度和过去一样,而学生成绩却总难上得去).面对此情此景,我们不能怨天忧人,而应该尊重客观,深刻反思,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开创适合时代发展的培育人才的教改之路.
作者:罗明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癌病人胆囊壁厚度的改变.方法:应用超声显像仪观察胆囊壁厚度.结果: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胆囊壁明显增厚,脂肪肝一般不增厚,肝癌病人大多轻度增厚.结论:急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胆囊壁增厚,与病情呈正比,随病情好转而恢复,为可逆病变;肝癌病人胆囊壁多呈轻度改变,为不可逆病变.
作者:张凤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对24例胃底贲门癌患者,采用5F胃左导管进行胃左动脉插管的介入灌注化疗的方法,取得了明显的疗效.全部病例吞咽困难或梗阻感得到明显改善,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提高了生命质量,延长了生命.认为介入疗法创伤小、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插管位置准确安全、并发症少和疗效高等优点,值得推广使用.介入灌注化疗的存活率与癌肿的早晚、症状的轻重有密切关系,应尽早采用介入疗法.
作者:全海峰;段伯良 刊期: 2003年第01期
慢性子宫颈炎(宫颈糜烂)是女性生殖器官炎症中常见的一种,发病率高,约占已婚妇女的半数以上(1,2),而且和子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根据北京市防癌普查报告,子宫颈无糜烂者仅有0.39%患子宫颈癌,而患宫颈糜烂者却有2.5%患子宫颈糜.宫颈糜烂严重地危害着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因此积极防治本病对保证妇女健康及防治宫颈癌有重要意义.宫颈糜烂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白带增多,有时为慢性子宫颈糜烂的唯一症状,通常为粘稠的粘液和浓性粘液,有时分泌物中可带有血丝和少量血液,也可有接触性出血.由于白带的刺激,可引起外阴瘙痒,下腹部或腰骶部经常出现疼痛.由于子宫糜烂是一种多发病,治疗方法很多,如微波、冷冻、局部用药、电灼等,但疗效都不够理想,不易根治.激光技术在医学上为治疗宫颈糜烂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和途径.我院1999~2001年使用激光治疗仪治疗宫颈糜烂532例,疗效满意,并发症少,现报告如下.
作者:高维红;王晓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通过对112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治疗死亡18例,病死率为31%,非手术治疗死亡21例,病死率为38.9%,认为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应掌握好手术适应证,适时行手术治疗,对于出血量及中线结构移位大者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作者:梁枫;高宏杰;江文龙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环形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赘生型皮桥整形处理的总结分析,提高对此手术的认识和技术水平.方法:对128例患者行环形混合痔分段外剥内扎术后赘生性皮桥整形术,观察其修复效果.结果:128例中修复良好125例,手术成功率为97.7%.结论:皮桥整形修复的好坏与手术者的技术、经验密切相关.
作者:王鹏;冯金干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医学科学发展、医学模式的更替,护理观念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体现了医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对护理领域的全面渗透.为适应形势的发展及护士角色的转变,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和途径来拓宽护生的知识结构,提高护士的职业素质.
作者:欧宗梅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珠海地区大肠息肉、大肠癌流行病学的变化.方法:对我院近十年行结肠镜检查的4221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近5年大肠肿瘤、息肉发病率各年龄组均分别高于前5年,且各年龄组发病率的起伏呈正相关,P<0.05.②前5年或后5年,除≥61岁组大肠癌发病率高于息肉外,余各年龄组结肠息肉发病率均高于大肠癌,P<0.05;≤30岁组与31~40岁组相比,大肠肿瘤与息肉的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③息肉电凝摘除后全瘤活检癌变发现率(10.5%)明显高于肠镜下息肉活检(4.5%),P<0.05;息肉电凝摘除后定期随访的患者中,早期癌变发现率(70.0%)明显高于普通人群(20.0%),P<0.05,④在≤30岁的大肠癌患者中,恶性度高的肿瘤所占比例(66.0%)明显高于≥60岁的老年人(26.6%),P<0.05.结论:珠海地区近年来大肠息肉、大肠癌(尤其是青年人)发病率明显增加,普及结肠镜检查及随访是降低结肠癌发病率和病死率的安全有效方法.
作者:陈渝萍;曲洁新;龚飞跃;汪丽安;郑梅兰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分析输尿管结石并发肾积水病例的临床症状和治疗特点,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15例均经静脉尿路造影和B超检查确诊,根据结石的大小和并发症的严重程度,分别采用手术切开取石和体外震波碎石术治疗.结果:经手术治疗的6例均能完整取出结石,经体外震波碎石的9例也有不同程度的排石,肾积水明显减轻.结论:及早解除输尿管梗阻是防治肾积水,避免肾功能损害的关键.
作者:黄继文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对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成形术和内镜下乳头切开术进行比较,探讨两种术式的适应证.方法:对69例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和随访,经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成形术44例,内镜下乳头切开术25例,观察手术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两种术式近期疗效均优良,并发症发生率低,无显著性差异.经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成形术随访38例,复发2例,复发率5.3%,内镜下乳头切开术随访22例,复发12例,复发率54.5%,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18.02,P<0.01).结论:两种术式安全有效,内镜下乳头切开术适用于诊断性手术,经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成形术适用于治疗性手术.
作者:全主见;何承彪 刊期: 200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胫前色素斑的病因及治疗.方法:收集分析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效果观察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胫前色素斑的主要原因是长期高血糖,引起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紊乱及毛细血管高压,加上低蛋白血症所致.结论:防止糖尿病患者胫前色素斑的发生,首先要控制血糖,其次要防止局部外伤的刺激.
作者:邹利元;欧阳芳 刊期: 2003年第01期
耳部多形性腺瘤为耳鼻喉科较少见疾病,我科曾遇1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惊鸿;毛向华;胡孔旺 刊期: 2003年第01期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由先进的生物性材料制成,作为头皮针换代产品,近年来在我国广泛应用.国内护理学者对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方法、留置时间、封管技术、临床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对此综述如下.
作者:陆美林 刊期: 2003年第01期
原发性肝癌是指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癌肿,简称肝癌.近几年来,肝癌发病率急剧上升,由于早期症状隐匿,一旦发现病期往往处于中、晚期,失去手术的良好机会.随着健康体检及各种健康宣教的开展,以及健康知识的普及,使肝癌得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介入治疗作为放射学充分显示出创伤小、疗效高的优点.我院自1996年起引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HC),但术后的进一步治疗问题往往被忽视,导致很快复发,近期疗效尚可,远期疗效差.因此,于2001年开展了原发性肝癌TACE后辅以射频热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而这其中护理配合起着重要的作用.现就原发性肝癌TACE后辅以射频热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赵文英 刊期: 200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