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永志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一期行鼻中隔成形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2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一期行鼻内窥镜下鼻中隔成形术.结果:经随访6个月~4年,全部病例无术中术后并发症,无鼻中隔穿孔、血肿、脓肿和鼻腔粘连,客观治愈率91.7%.结论:内窥镜手术一期行鼻中隔成形术操作精细准确,无并发症,效果良好,适应证广.
作者:蒋柏桥;周廷材;金剑明;杨志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气囊扩张术治疗吻合口狭窄的效果.方法:根据吻合口狭窄程度选择气囊直径相应的扩张器,在内镜直视下使气囊中心标志环位于狭窄中心,注气压力维持在0.25~0.3mPa,持续5分钟以上.结果:扩张治疗11例次,均成功.狭窄直径均较扩张前增大0.3~0.5cm.术后返酸5例,扩张后局部粘膜出血1例,经镜下给予凝血酶喷洒后,出血停止.结论:该术直观简便,定位准确,成功率高;患者乐于接受,费用降低;能避免X线损伤,能及时观察和治疗术中出血等并发症.
作者:任洪涛;孙述栋;王洪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绝经后阴道流血的病因和诊断.方法:对167例绝经后阴道流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恶性肿瘤、良性疾病及非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出血分别占25.8%、34.2%、40.0%.结论:对绝经后阴道流血者除注重常规的妇科检查外还应采取综合的检查手段,如B超、分段诊刮及宫腔镜等检查,配合活检,尽早明确病因,早治疗可以减少肿瘤的发生率.
作者:卢彩合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观察采用联合治疗的方法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方法:治疗组先用胸腺因子对疣体根部进行封闭,再用高频电灼仪对疣体进行烧灼,然后再用抗病毒药物进行静脉点滴.对照组仅作疣体烧灼术和术后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复发率为10.00%,对照组复发率为58.3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联合治疗在根治锐湿疣,减少复发方面优于其他方法.
作者:黄云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情感激励法是解剖学教学中的一种方法,它能给予学生积极、肯定的情感,激发其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它表明了教师的某种情感倾向和对学生的某种行为的渴望,是对学生积极行为的肯定.
作者:罗明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宫内节育器因其形状、制作材料的不同,种类相当多.由于它的广泛使用,其不良反应日益受到重视.临床上较多见育龄妇女因宫内节育器放置后出现月经过多、频发等,从而停止使用.我所于2001年10月对1996年10月~1998年12月应用165活性金属节育器Ⅱ(因内含有药物,以下简称药环)243例,T形带铜节育器241例及不锈钢圆形金属节育器246例(以下简称钢环)进行不良反应随访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叶美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临床上各种原因引起的长期尿潴留给病人的身心带来了很大的痛苦.我科自2001年以来应用低能量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神经元膀胱所致尿潴留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李晓红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速,社会生活中紧张因素、应激反应增加,使许多人的精神、心理压力增大.
作者:黄华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总结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8月~2002年8月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26例.结果:胆囊部分切除21例,胆囊切除3例,胆囊切开取石胆囊造瘘2例,23例均痊愈,死亡2例,1例术后1年因并发胆囊炎、胆囊结石再次手术.结论: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为一高危手术,胆囊部分切除为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作者:辛同令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我院门诊注射室从1995年以来,对日平均50人次的采血,应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安全快捷,操作方便简单,成功率高,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莉芬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为探讨肝管梗阻综合征(Mirizzi氏综合征)的诊断及治疗方式.方法:对7例病人的治疗及术中并发症加以分析.结果:对比保留颈部胆囊大部切除及传统的胆囊切除治疗Mirizzi氏综合征,前者有明显的优越性.结论:保留颈部胆囊大部切除治疗Mirizzi氏综合征是一种较为安全、成功的手段.
作者:黄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从教材内容的整合取舍、讲透难重点、注重知识的内在联系、化抽象为具体、抓好实训和考核等诸多方面,举例说明针对既繁难又重要的诊断学基础这门课程要注意教学艺术和教学技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陈麒星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盐酸克林霉素预防干槽症的效果.方法:A组采用地塞米松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并与B组单用克林霉素治疗和C组不给药作对照.结果:A组与B组、A组与C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B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地塞米松联合克林霉素预防干槽症优于B组和C组,临床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沈英;柳昌炳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为了解病残儿病因与发病的关系.方法:根据国家计生委制定有关政策法规医学鉴定和外周血染色体培养法进行.结果:78例病残儿患病率高的是智力低下和脑瘫,其次为五官残缺和眼科疾病;染色体异常主要为先天愚型和染色体易位.结论:重视生殖保健,做好产前诊断和围生期保健工作,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措施.
作者:农正祥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耻骨联合分离的发病极少见.1995~2002年11月我院共收治2例,经综合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丽兴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患者女性,50岁,已婚,孕2产1.发现下腹部包块1年,尿频半个月,于1999年10月8日入我院.1年前发现肿物,因无不适,未经治疗;近来自觉下腹包块明显增大,约儿头大,且感小腹坠胀不适,小便频数,无尿痛、尿急,无阴道流液.体格检查:心、肺、肝、脾及肾脏未见异常,外阴、阴道无异常,宫颈轻度糜烂,子宫后位.子宫左侧可触及5个月孕大包块,质硬,活动差,表面高低不平.CT检查:子宫明显左移,左侧见巨大肿块,直径约10cm,内见大片低密度灶.增强扫描密度灶坏死强化.入院诊断:子宫肌瘤(浆膜下)中心坏死.手术所见:子宫峡部向左侧阔韧带突出一约10cm×9cm×6cm的肿物,囊实感,与子宫峡部有蒂相连.子宫大小正常,双侧附件未见异常.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
作者:孙少华;王凤华;焉丽虹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总结假性胰腺囊肿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假性胰腺囊肿的临床资料及治疗经过.结果:囊肿空肠吻合术18例,囊肿瘘管内置金属支架(规格为10mm×4crn)与空肠吻合2例,囊肿瘘管内置硅胶管(4rmm×8cm)与空肠吻合1例,吻合方式均为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囊肿十二指肠吻合术2例,囊肿胃吻合术1例,囊肿单纯切除2例,囊肿并胰尾及脾脏切除1例.外引流术2例,1例继发腹腔感染,死于脓毒血症和多系统器官功能衰竭;1例痊愈,时间长达半年.术后获随访21例,随访时间3个月~9年,除1例因硅胶管引流不畅症状反复发作外,其余病人生活质量良好,无症状复发.结论:假性胰腺囊肿的外科治疗因视囊肿形成时间、大小、部位、彼邻关系以及患者全身综合情况而定.治疗假性胰腺囊肿比较理想的术式是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内引流术强调术中B超定位.
作者:杨景红;梅铭惠;陈谦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近年来国内有些研究报道,氯氮平联合丙戊酸钠治疗精神分裂症有一定的效果(1),但用于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尚属鲜见.
作者:黎艳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多系统、多器官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免疫学上突出的特点是B细胞功能亢进,自发产生大量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和自身抗体.其主要的病理改变是由于大量自身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并激活补体而引起的血管炎症.但确切的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SLE的发病受复杂的遗传、免疫及环境等因素影响,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本文就SLE可能的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作一初步的探讨.
作者:蒋培余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目的:多媒体教学在我校的普及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包括对多媒体设备及教学软件不熟悉;备课准备不充分,多媒体课件形式单一;重视硬件投资建设,轻视多媒体课件开发.这些都需要加以认真对待.
作者:夏满莉;邓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