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护理进展

杨晓珊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 静脉溶栓, 冠状动脉, 粥样斑块, 医学治疗, 血栓形成, 血管腔内, 心肌坏死, 溶栓疗法, 破裂出血, 冠脉闭塞, 发病机制, 再灌注, 心脏病, 危害性, 动脉内, 应用, 心梗, 溶解, 缺血
摘要:急性心肌梗塞(AMI)是病人的冠状动脉并发粥样斑块破裂出血,血管腔内血栓形成,使冠脉闭塞而引起心肌严重缺血、坏死,是心脏病中严重、危害性大的疾病之一.现代医学治疗AMI是建立在心梗的发病机制之上的,即在AMI起病早期(3~6h内)应用溶栓疗法,及时溶解冠状动脉内血栓,使心肌得到再灌注,从而挽救濒死的心肌或缩小心肌坏死的范围[1],这是八十年代以来治疗AMI的大进展.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淤胆型病毒性肝炎109例分析

    对109例淤胆型病毒性肝炎分析发现:淤胆型肝炎的临床表现有时错综复杂,早期易误诊,误诊率达9.2%.因此,临床医师必须十分注意病史的采集和细致地体检,有的放矢应用辅查技术,将所得结果加以综合分析,降低误诊率.选择性应用激素和苯巴比妥,可缩短疗程,效果较好.

    作者:李亚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大血管损伤18例诊治分析

    目的为探讨大血管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对大血管损伤18例的诊治过程进行分析,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开放性损伤17例,闭合性损伤1例,入院时有休克13例,血管断裂2例,破裂16例,有动静脉瘘3例.大血管损伤多位于体腔或组织深部,损伤后多不易被察觉;颈部及肢体大血管损伤多伴有局部或肢体远端肿胀,搏动性肿块,缺血;腹腔内大血管损伤常伴有多脏器损伤或后腹膜血肿.治愈16例,死亡2例.结论治疗上应早期建立多条静脉输液通道,及早手术探查,修复损伤血管.

    作者:唐安球;覃建论;莫武文;王敏;龙华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伊曲康唑达克宁栓治疗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与达克宁栓联合治疗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用伊曲康唑与达克宁栓联合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达克宁栓治疗.两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4.0%,对照组治愈率为50.0%.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伊曲康唑与达克宁栓联合治疗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具有缩短疗程,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的作用.

    作者:张秀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39例急性心肌梗死院内死亡原因的探讨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院内死亡的相关因素.方法对289例AMI患者中39例住院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梗死多累及前壁,死亡时间多在发病1周内;老年患者、大面积梗死、再梗死者病死率高;死亡的主要原因为:泵衰竭、心脏骤停及心脏破裂.结论尽早防治AMI,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面积,改善心功能,以达到降低AMI住院期间的死亡率.

    作者:李祖祥;陈凤云;桂庆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儿科门诊退热药物的应用分析

    目的分析探讨小儿常用的几种退热药物的疗效.方法对180例发热患儿进行年龄分组,分别记录用药后30min,60min,120min体温下降的人次数,降温后持续的时间,并计算其百分比,对3组患儿进行疗效评比.结果安乃近组退热起效快,80%~90%能在60min内退热,但降温后持续时间较短,需重复用药;而康司达组起效虽不及A、B组,但持续时间较长,且副作用较少;复方氨基比林组起效介于A、C两组之间,而且副作用较多.结论按年龄特点进行有选择的应用退热药物,对患儿的依从性,退热疗效方面有一定的帮助,并且可避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鲍木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成年人安氏Ⅰ类错(牙合)牙列严重拥挤的正畸治疗

    错(牙合)牙列拥挤,严重影响颜面美观和咀嚼功能.本院对成年人安氏Ⅰ类错(牙合)合牙列严重拥挤1例进行正畸治疗,获得较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辛华章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气管息肉致纵隔气肿一例

    气管息肉是一种少见的良性支气管肿瘤,国内外仅见少数个案报告[1].由于临床较少见,常常被误诊.气管息肉致纵隔气肿更为罕见,现将我院2001年收治的1例支气管息肉致纵隔气肿报告如下.

    作者:林光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肝素超声雾化佐治新儿生感染性肺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肝素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采取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肝素50IU/kg@次,加入20ml生理盐水中,12小时超声雾化一次,5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素超声雾化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无明显毒副作用,用药简便,疗效较满意.

    作者:朱晶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白血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探讨

    目的探讨白血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情况.方法45例白血病患者清晨空腹取静脉血5ml,采用SA-B型血液流变电脑诊断仪检测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并分析其改变情况.结果发现CML组有明显血液流变学异常,表现在全血还原比粘度上升,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及刚性指数增加,血小板粘附率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纤维蛋白质、血沉方程K值正常,而纤维蛋白原等血浆因素对此影响不大;AL组血小板数量减少,血小板粘附率下降.结论研究结果可为白血病患者是否进行抗凝治疗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陈新贵;龚玉萍;肖新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超高龄急性阑尾炎90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超高龄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超高龄急性阑尾炎病人90例,并与同期青中年急性阑尾炎90例进行对比.结果超高龄急性阑尾炎病人女性多于男性,常伴多种并存症,临床表现不典型,就诊时间晚,误诊率高,坏疽穿孔率高,并发症多见,病死率较高.结论及时手术仍是超高龄急性阑尾炎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佘晓春;吴琼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196例新生儿住院原因及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住院原因及死亡原因的总结分析,提高对新生儿疾病的认识和防治水平.方法抽取2001年1月~2002年11月期间在我科住院的196例新生儿病历,进行住院原因及死亡原因的统计.结果新生儿黄疸为常见的住院原因;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肺炎为常见的死亡原因.结论重视围产期保健,是减少窒息发生,提高新生儿生存率及生存质量重要措施.

    作者:曹凤娥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概况

    上消化道出血为临床上常见的急症.国内统计资料表明,常见病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1].发病率约为36/10万,病死率高达8.0~13.7%.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大量止血药物及新技术的应用,上消化道出血可以得到满意的控制,病死率下降.

    作者:钟少葵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室性早搏QRS波群宽度的临床意义

    室性早搏(VPB),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它可以是器质性心脏病的一种表现,也可见于正常人,但是正确鉴别对于其诊断和治疗的意义不同.本文对VPB病人的心电图进行分析,旨在阐述VPB的QRS波群宽度的临床意义.

    作者:汪为民;程晓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870名儿童贫血情况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本地区城市独生子女营养性缺铁性贫血情况,分析贫血原因.方法对本院幼儿园870名儿童进行体检,血红蛋白测定.结果870名儿童有55名贫血,贫血率为6.3%,其中轻率贫血52名,占贫血人数的94.5%,中度贫血3人,占贫血人数的5.5%,无重度贫血儿.结论有效的防治缺铁性贫血,可提高儿童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育水平.

    作者:陈文芬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原发性肺癌并肾损害52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癌致肾损害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5年来52例肺癌并肾损害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肿癌并肾损害以单纯性蛋白尿为主要表现占57.7%,单纯性血尿占3.8%,肾病综合征占3.8%,氮质血症占32.8%.结论肾损害可为肺癌的早期表现,对中老年者应高度警惕肺癌的可能.

    作者:王静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大肠癌合并糖尿病的围手术期护理

    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时外科治疗棘手,但若准备充分,妥善处理,同时加强护理,病人亦能顺利度过围手术期,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我院自1997年6月~2003年6月对46例大肠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许巧云;丁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硬膜外注射芬太尼抑制子宫牵拉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硬膜外注射芬太尼抑制子宫切除术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将子宫切除术病人48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经硬膜外注药组和经静脉注药组,比较观察两组在麻醉过程中牵拉反应情况.结果芬太尼硬膜外注射组术中内脏牵拉反应明显低于静脉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93,P<0.05.结论硬膜外注射芬太尼能有效地抑制子宫切除术的牵拉反应.

    作者:庾俊雄;熊威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阳和汤治疗米库利奇氏病一例

    米库利奇氏病为一种双侧对称性泪腺和腮腺慢性炎症疾患[1].病因尚不明了,目前亦无特效治疗方法.笔者按中医辨证,以温阳补血,散寒通滞法,用阳和汤加味治疗1例,疗效较满意.

    作者:李景巍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截肢手术的护理体会

    截肢术是指通过手术切除失去生存能力、没有生理功能、危害人体生命的部分或全部肢体.我院自1997年~2002年共施行截肢术17例,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李小娥;覃丽玲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例

    经皮穿刺切吸椎间盘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Percutaneous lumbar diskectomy PLD)是一新的介入方法,1975年Hijikata首次报道此项疗法后,国内逐渐推广使用.自1990年以来,陆续有这项新技术的报道,我院从1995年开始,应用济南龙冠的电动式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4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赵马根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