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气管息肉致纵隔气肿一例

林光平

关键词:支气管肿瘤, 息肉, 纵隔气肿, 个案报告, 误诊, 临床, 国内
摘要:气管息肉是一种少见的良性支气管肿瘤,国内外仅见少数个案报告[1].由于临床较少见,常常被误诊.气管息肉致纵隔气肿更为罕见,现将我院2001年收治的1例支气管息肉致纵隔气肿报告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164例分析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病情较顽固,具有反复性,当患者抵抗力下降时,还可急性发作,直接影响妇女身心健康.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对慢性盆腔炎164例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楚红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31例胆漏病人的治疗体会

    目的为提高胆漏病人的治疗效果,探讨胆漏的合适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2月~2002年12月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胆漏的原因、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非手术治疗22例,手术治疗9例,均治愈.胆漏的发生率为0.83%.结论胆漏的发生与解剖、炎症、手术有关,胆漏发生后应根据胆漏量大小、病情轻重选择非手术或手术治疗.

    作者:梁启生;钮兰平;陈海勇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四胞胎极低体重儿的抢救及护理体会

    2001年我科收治1例四胞胎,经住院50天治疗,康复出院3人.现将本例四胞患儿的抢救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郝香兰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护理进展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病人的冠状动脉并发粥样斑块破裂出血,血管腔内血栓形成,使冠脉闭塞而引起心肌严重缺血、坏死,是心脏病中严重、危害性大的疾病之一.现代医学治疗AMI是建立在心梗的发病机制之上的,即在AMI起病早期(3~6h内)应用溶栓疗法,及时溶解冠状动脉内血栓,使心肌得到再灌注,从而挽救濒死的心肌或缩小心肌坏死的范围[1],这是八十年代以来治疗AMI的大进展.

    作者:杨晓珊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伊曲康唑达克宁栓治疗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伊曲康唑与达克宁栓联合治疗念珠菌外阴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用伊曲康唑与达克宁栓联合治疗.对照组50例,单用达克宁栓治疗.两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的治愈率为94.0%,对照组治愈率为50.0%.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伊曲康唑与达克宁栓联合治疗念珠菌外阴阴道炎具有缩短疗程,提高疗效,降低复发的作用.

    作者:张秀英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格列美脲治疗Ⅱ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新型口服降糖药-格列美脲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对64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12周的格列美脲治疗观察.结果与基础值比较,格列美脲治疗12周后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两小时血糖(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有显著下降,分别下降3.03mmol/L、6.57mmol/L、2.99%.格列美脲降低FBG、PBG、HbA1C的有效率分别为89.1%、87.8%、84.4%.结论格列美脲对肝肾功能无不良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型磺酰类降糖药物.

    作者:孟信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妊娠并发脐带绕颈分娩方式的探讨

    目的探讨妊娠并发脐带绕颈的处理方法.方法对妊娠合并脐带绕颈1周及2周以上产妇405例与妊娠无脐带绕颈产妇107例的妊娠结局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结果妊娠合并脐带绕颈1周与妊娠无脐带绕颈产妇的分娩方式无明显差异,妊娠合并脐带绕颈2周以上与妊娠无脐带绕颈产妇的分娩方式有明显差异.结论妊娠合并脐带绕颈2周以上的应放宽剖宫产指征.

    作者:张新芳;赵虹霞;陈文湘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的麻醉探讨

    目的探讨不做气管插管静脉麻醉下声带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30例ASAⅠ-Ⅱ级患者,在不做气管插管,静脉应用芬太尼和硫贲妥钠全麻,在支撑喉镜下进行声带手术,术中全程监测入室后、诱导后、置入支撑喉镜时、置入喉镜后5min、退出喉镜时、清醒时SBP、HR、SPO2的变化情况及麻醉效果.结果上支撑喉镜时SBP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诱导前后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HR在上喉镜时即刻下降,与诱导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SPO2在置入喉镜后5min时个别下降与诱导后比较差异非常显著,经加大氧流量SPO2回升.术中无燥动、无喉痉挛或气管痉挛,术后苏醒快而平稳,无并发症.结论在充分供氧的前提下,术前应用足量阿托品,在不插管静脉全麻下行支撑喉镜下声带手术,术后清醒快、副作用少,不失为一种较为安全的麻醉方案.

    作者:刘德爱;曹万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超高龄急性阑尾炎90例临床分析

    目的研究超高龄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超高龄急性阑尾炎病人90例,并与同期青中年急性阑尾炎90例进行对比.结果超高龄急性阑尾炎病人女性多于男性,常伴多种并存症,临床表现不典型,就诊时间晚,误诊率高,坏疽穿孔率高,并发症多见,病死率较高.结论及时手术仍是超高龄急性阑尾炎有效的治疗措施.

    作者:佘晓春;吴琼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应用

    自80年代以来,随着应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制备肿瘤单克隆技术的不断成熟,出现了大量的抗肿瘤的单克隆抗体,并与同时出现且日新月异的免疫学检测技术(RIA、IRMA、ELISA、CLIA、IFA、TRFI-A等)相结合,发展了众多的肿瘤标志物检测项目并不断地应用于临床,已成为肿瘤患者的一个重要检查指标,现将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应用近况作一综述.

    作者:徐秋节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重症脑炎危险期的几个关键性护理问题

    重症脑炎患者病情危重,如不及时救治和细心护理,死亡率极高,特别是在病情变化快的危险期.因此,护理人员熟悉护理关键性问题,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帮助病人度过危险期,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现将近三年我科收治的20例重症脑炎在危险期的几个关键性护理问题总结如下.

    作者:周金细;黄秀香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大血管损伤18例诊治分析

    目的为探讨大血管损伤的诊治经验.方法对大血管损伤18例的诊治过程进行分析,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开放性损伤17例,闭合性损伤1例,入院时有休克13例,血管断裂2例,破裂16例,有动静脉瘘3例.大血管损伤多位于体腔或组织深部,损伤后多不易被察觉;颈部及肢体大血管损伤多伴有局部或肢体远端肿胀,搏动性肿块,缺血;腹腔内大血管损伤常伴有多脏器损伤或后腹膜血肿.治愈16例,死亡2例.结论治疗上应早期建立多条静脉输液通道,及早手术探查,修复损伤血管.

    作者:唐安球;覃建论;莫武文;王敏;龙华麟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卡介苗素注射液佐治老年人肺炎

    目的探讨卡介苗素注射液佐治老年人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卡介苗素注射液2ml/次,每周3次;对照组用青霉素静脉点滴,每日2次;均以14天为一疗程,其他综合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5.0%,对照组为55.0%,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程度较轻.结论卡介苗素注射液是辅佐治疗老年人肺炎有效的药物.

    作者:黄朝阳;杨继昌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气管息肉致纵隔气肿一例

    气管息肉是一种少见的良性支气管肿瘤,国内外仅见少数个案报告[1].由于临床较少见,常常被误诊.气管息肉致纵隔气肿更为罕见,现将我院2001年收治的1例支气管息肉致纵隔气肿报告如下.

    作者:林光平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阿奇霉素穿琥宁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20例

    目的了解乳糖酸阿奇霉素联用穿琥宁对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用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500mg及注射用穿琥宁800mg静脉滴注,每日1次,对照组用舒巴坦-头孢派酮,每次2g,每8~12h静脉滴注1次,均以7~14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人均住院8 5±1.5d,对照组人均住院12.5±1.5d,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注射用乳糖酸阿奇霉素联用穿琥宁是治疗医院获得性肺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作者:黄英明;黄朝阳;曾榆婷;陈章谷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肺动脉栓塞32例的临床特征及诊断思路

    目的提高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意识和诊断技术.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基础疾病、诱因、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以及诊疗及预后情况.结果32例肺动脉栓塞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主要病因,病死率34.4%;误诊率75%;误诊与肺动脉栓塞的临床表现特异性不高.结论医生的诊断意识不强和诊断水平不高有关,提高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意识和诊断水平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作者:张小勇;夏明凯;邱汉婴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青年人脑梗死35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青年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和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青年人脑梗死的病例资料.结果35例中,治愈11例,好转19例,无效3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85.6%.结论对青年人脑梗死及时有效地进行危险因素的干预和病因治疗,可以大程度地降低其发生率、复发率、改善预后,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作者:尹勇;凌梅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

    目的总结应用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该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35例,其中创伤性缺损28例,感染性溃疡创面2例,肿瘤、瘢痕切除术后创面各2例;急诊手术修复20例,择期手术15例.结果创口一期愈合30例,二期愈合5例;皮瓣坏死1例,部分坏死3例.术后随访3个月~1年,手功能及外形满意.结论前臂骨间背侧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因其血管解剖恒定、厚簿适中、质地好、不牺牲前臂主要供血动脉,是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皮瓣.

    作者:李浪;李锦荣;赵双奇;许亚军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硬膜外注射芬太尼抑制子宫牵拉反应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硬膜外注射芬太尼抑制子宫切除术牵拉反应的效果.方法将子宫切除术病人48例随机分为芬太尼经硬膜外注药组和经静脉注药组,比较观察两组在麻醉过程中牵拉反应情况.结果芬太尼硬膜外注射组术中内脏牵拉反应明显低于静脉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93,P<0.05.结论硬膜外注射芬太尼能有效地抑制子宫切除术的牵拉反应.

    作者:庾俊雄;熊威威 刊期: 2003年第03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

    通过对临床87例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观察及护理,总结治疗急性有机磷中毒得关键要点,使有机磷中毒患者有良好的预后及转归,为本病的具体治疗护理积累经验.

    作者:赵不思;闫晓丽;张丹青 刊期: 2003年第03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