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华;戴正明
文章回顾性分析B超引导经皮穿刺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肾囊肿72例84个囊肿的体会.认为B超导向经皮穿刺治疗肾囊肿方法简单,创伤小,效果好,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禁忌证,谨慎、细心操作,可以避免并发症,是目前治疗肾囊肿的首选方法.
作者:黄精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胸腰椎骨折患者易引起胃肠蠕动减弱或消失而发生腹胀,影响原发病的康复,通过对72例患者运用隔姜灸神阙解除胸腰椎骨折后腹胀的治疗体会,认为采用隔姜灸神阙使热气内注,通过经络传导起到疏通经络,调整胃肠气机,使阴阳气血调和,达到胃肠蠕动恢复、消除腹胀之功效.
作者:封志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比较葛根素与硝酸甘油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予葛根素40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1次/天静脉点滴,10天为1疗程;对照组予硝酸甘油5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1次/天静脉点滴,10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87.5%.结论葛根素在扩冠、改善心肌缺血症状上同硝酸甘油效果无显著差异.但葛根素还有降脂及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史明娟 刊期: 2003年第06期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骨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40%~70%,如不及时防治,一旦栓子脱离原发部位,可引起急性肺栓塞而危及生命.
作者:尤霞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对目前常用的三种方法检测阴道念珠菌结果进行比较.方法共检测标本255例,每例患者取拭子3支,分别进行直接生理盐水涂片、革兰染色涂片和增殖培养,拭子使用顺序随机更换.结果三种方法检出率分别为:直接生理盐水涂片法14.90%,革兰染色法23.14%,增殖培养法27.84%.结论革兰染色法具有快速、简便、检出率高等特点,适宜于基层医疗单位推广应用.
作者:袁国萍;张卫军;李勤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脂代谢异常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65例血脂代谢异常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68例血脂正常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发生情况.结果2型糖尿病伴血脂代谢异常的患者大多肥胖(73.85%),脂肪肝及心脑血管病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脑血管病是糖尿病的主要死因.结论血脂异常是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并发症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减肥降脂对降低血脂异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施志雄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60例由高血压脑出血、硬膜外血肿硬膜下血肿采用微创清除术治疗的结果进行分析,区别不同病因所致的颅内血肿在治疗过程中的共同点及不同点.结果高血压性脑出血36例中,24小时内完全清除血肿8例,2天内完全清除血肿12例,5天内完全清除血肿16例;术后存活31例,死亡5例.损伤性颅内血肿24例均完全恢复正常.结论采用微创清除术治疗颅内血肿具有创伤小、见效快,恢复好,适合在有CT机的基层医院开展.
作者:贾文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药理实验是药理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与经验,就如何提高药理实验课的质量进行论述.
作者:邓仕年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发生率、诊断及处理.方法对132例ICP病例分治疗组80例和未治疗组52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无围产儿死亡,而且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明显少于未治疗组.结论对ICP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围产儿病死率的关键,也可以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作者:邵兰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通过分析53例迟发性损伤性颅内血肿(DTIH)的临床资料,认为DTIH发生可能与凝血机制异常、脑部受伤的部位和程度以及年龄体质因素有关,其诊断主要靠头颅CT结合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应依据血肿量、部位、占位效应与意识状态综合评定,开颅血肿清除术是主要方法.
作者:包聿祥;陈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99年6月至2003年6月29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均采取手术治疗,全部痊愈出院.结论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手术治疗为首选、安全的治疗方式.
作者:李昊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不同血压模式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HRV)频域变化特征、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确诊高血压患者120例,按不同血压模式分成两组,分别对两组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杓型组昼夜LF均显著高于非杓型组(P<0.01).非杓型组与杓型组比较,日间LF显著减低(P<0.05)说明非杓型组患者日间交感神经受损;夜间LF/HF显著降低(P<0.01),但昼夜LF成分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交感神经张力昼夜平衡,夜间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均受损;HF显著低于杓型组,说明迷走神经受损更严重;LF/HF比值昼夜无差异(P>0.05),说明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张力保持基本平衡.结论心率变异频域监测对高血压的协助诊断、指导用药、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等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作者:徐霞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洗胃是临床常用的急救护理措施,目的是尽快清除胃内毒物,减少其吸收.所有的教科书中均是讲成人洗胃的操作方法,在现实中婴幼儿中毒洗胃非常多见,婴幼儿因不懂事,常发生误食毒物的情况.一旦发生,将危及患儿生命.本文就婴幼儿中毒洗胃的特点谈几点体会:
作者:张金琴;刘苏平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总结Orion锁定型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对颈椎损伤并截瘫行颈前路减压、植骨并应用Orion锁定型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的20例进行护理和手术配合.结果术后所有病例植骨均完全愈合,疗效满意.结论手术室护士只有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熟悉各种医疗器械的用途,术中得力有效的配合,科学分工,密切协作,才能确保手术的成功.
作者:朱金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婴儿肠炎是细菌或病毒感染而引起的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多流行于夏季.细菌(或病毒)通过水和食物经口进入肠道生长繁殖,产生毒素使肠细胞分泌亢进,引起腹泻,常常导致脱水及酸中毒,如处理不及时或不当,可危及患儿生命.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现将本院收治的26例小儿肠炎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作者:吴瑞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2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资料显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剖宫产术中过分清理宫腔有重要关系.结论如果剖宫产术中能加强切口保护,术中防胎盘剥离不全,避免过分宫腔清理能预防和减少该症的发生.
作者:王晓峰;夏华琼;吴庆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伴急性梗阻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的28例中,无吻合口漏、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发生切口裂开、切开感染各1例.结论一期切除吻合术在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中的应用是完全可行的.
作者:肖志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了解使用白细胞过滤器预防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Febrile non-hemolytictransfusion reaction,FNHTR)的效果.方法调查各种血液成份发生FNHTR的情况,将其分为滤白血组、未滤白血组和其他血液成份组,观察各组的输血反应发生率,并进一步与患者的输血状态、输血次数进行综合分析,考察它们之间的关系;使用南京赛尔金(Cellgene)生物医学有限公司生产的RF-I-200×2及RF-Ⅱ-200型一次性去白细胞输血器,在血液出库前1小时内、交叉配血完成后进行血液滤白;询问病人或其家属,了解其输血反应情况,制定输血反应评判标准.结果主要反应是发热及/或皮疹,扣除手术用血影响,滤白组、未滤白组和其它血液成份组输血反应率分别为0.52%、7.96%、1.92%;患者输血次数越多,越易出现输血反应;输注机采血小板较浓缩血小板的输血反应发生率低;应用抗过敏药物可以减轻输血反应程度;血液滤白不能完全阻止输血反应,洗涤红细胞可以避免这一情况;应急输血情况下,适当的加压过滤对血液滤白影响不大.结论使用白细胞过滤器可有效降低输血反应发生率,联合使用抗过敏药物,还可减轻FNHTR的程度,应提倡使用白细胞滤器.
作者:尤建国;苗春桃;朱爱华;王乃生;梁松 刊期: 2003年第06期
目的提高急性自发性气胸的诊疗水平.方法先行内科保守治疗,给予抗感染、止咳、镇痛、止血、治疗原发病、吸氧、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胸腔穿刺抽气减压或闭式引流等.结果全组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急性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系常见急症,必须尽早诊治.
作者:穆桂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学校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其培养的途径主要有:加强领导,正确引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严格教学环节的指导和管理;加强考核评估工作;支持和鼓励教学改革;大胆使用青年教师等.
作者:黄岳 刊期: 200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