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应用白细胞滤器的临床效果及输血反应分析

尤建国;苗春桃;朱爱华;王乃生;梁松

关键词:白细胞过滤器, 输血反应
摘要:目的了解使用白细胞过滤器预防发热性非溶血性输血反应(Febrile non-hemolytictransfusion reaction,FNHTR)的效果.方法调查各种血液成份发生FNHTR的情况,将其分为滤白血组、未滤白血组和其他血液成份组,观察各组的输血反应发生率,并进一步与患者的输血状态、输血次数进行综合分析,考察它们之间的关系;使用南京赛尔金(Cellgene)生物医学有限公司生产的RF-I-200×2及RF-Ⅱ-200型一次性去白细胞输血器,在血液出库前1小时内、交叉配血完成后进行血液滤白;询问病人或其家属,了解其输血反应情况,制定输血反应评判标准.结果主要反应是发热及/或皮疹,扣除手术用血影响,滤白组、未滤白组和其它血液成份组输血反应率分别为0.52%、7.96%、1.92%;患者输血次数越多,越易出现输血反应;输注机采血小板较浓缩血小板的输血反应发生率低;应用抗过敏药物可以减轻输血反应程度;血液滤白不能完全阻止输血反应,洗涤红细胞可以避免这一情况;应急输血情况下,适当的加压过滤对血液滤白影响不大.结论使用白细胞过滤器可有效降低输血反应发生率,联合使用抗过敏药物,还可减轻FNHTR的程度,应提倡使用白细胞滤器.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我院自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收治的妇科疾病合并糖尿病需择期手术患者共26例,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手术治疗妇科疾病,术后恢复良好.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金晓晓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在急诊血液净化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总结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在急诊血液净化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经皮颈内静脉穿刺留置双腔导管、建立血液通路,进行血液净化.结果47例均穿刺成功,无1例气胸、动脉损伤,静脉炎和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方便输血、输液及给药,是净化血液、救治急慢性肾衰和药物、毒物中毒的重要手段.

    作者:薛如琴;陈其元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急性自发性气胸20例临床分析

    目的提高急性自发性气胸的诊疗水平.方法先行内科保守治疗,给予抗感染、止咳、镇痛、止血、治疗原发病、吸氧、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胸腔穿刺抽气减压或闭式引流等.结果全组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急性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系常见急症,必须尽早诊治.

    作者:穆桂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IL-4 IL-10及血小板相关抗体IgG IgM的检测和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辅助性T细胞-2(Th-2)相关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与血小板相关抗体(PAIgG、PAIgM)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中的变化和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定量测定技术检测40例ITP患儿和15例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L-4、IL-10水平,同时检测PAIgG、PAIgM的水平,并与ITP患儿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ITP患儿血清中IL-4、PAIgG、PAIgM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均<0.01),ITP病例治疗半年前后血清中IL-4、PAIgG、PAIgM水平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ITP患儿血清中IL-4与PAIgG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63,P<0.05),而PAIgG水平与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呈高度负相关(r=-0.726,P<0.01).结论ITP患儿II-4水平升高,提示Th-2相关细胞因子功能亢进,可能是血小板相关抗体增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作者:郑绍同;孙海平;杨晓春;唐朝贵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微波、中药和干扰素治疗尿道尖锐湿疣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尿道尖锐湿疣适宜治疗方法.方法102例尿道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B组微波伍用中药坐浴浸泡;C组单纯用微波治疗.结果A组治愈率82.6%,复发率17.1%;B组治愈率77.5%,复发率22.5%;C组治愈率22.2%,复发率77.8%.A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波联合干扰素治疗及微波伍用中药坐浴浸泡均是治疗尿道尖锐湿疣较好的方法.

    作者:杜希元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一期切除吻合术28例报告

    目的探讨左半结肠癌伴急性梗阻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一期切除吻合术的28例中,无吻合口漏、腹腔脓肿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发生切口裂开、切开感染各1例.结论一期切除吻合术在急性梗阻性左半结肠癌中的应用是完全可行的.

    作者:肖志强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1131例脐带异常对胎婴儿影响的观察和处理

    目的观察脐带异常对胎婴的影响和处理的对策.方法对1131例脐带异常的孕产妇进行分娩、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的调查,并与无脐带异常者进行比较.结果脐带异常的各项指标均高于无脐带异常者,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均<0.01.结论孕期定期检查,产前B超胎心监护,利用产程图,头位、臀位评分娩分法指导分娩方式,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林清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58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的疗效.方法对58例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钙0.4ml,每12小时作脐周腹部皮下注射1次,连续10天为1疗程;并对另外58例急性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加复方丹参16ml静滴,每日1次,连用10天为对照.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51.72%,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痊愈率31.03%,总有效率为82.76%,治疗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进展型脑梗死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朱建国;朱宝欣;刘苏东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健康教育在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脑损伤后遗偏瘫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提高偏瘫患者的疗效、减少后遗症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将健康教育运用在偏瘫康复护理中,受到病人的好评,使患者在身心各个方面都得到护理,现将实施方法及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小珍;曹彩珍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外科手术治疗(附三例报告)

    目的探讨阴茎背深静脉包埋手术治疗静脉性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例静脉性ED患者施行阴茎背深静脉包埋术,术后进行临床效果随访.结果术后3个月首次随访,3例静脉性ED患者均获得良好的勃起效果,性交满意.继续随访半年以上,至今仍能保持上述效果.结论阴茎背深静脉包埋术对治疗静脉性ED是有效的、新的手术方法.

    作者:邓小华;戴正明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血脂异常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脂代谢异常与2型糖尿病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65例血脂代谢异常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68例血脂正常2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发生情况.结果2型糖尿病伴血脂代谢异常的患者大多肥胖(73.85%),脂肪肝及心脑血管病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脑血管病是糖尿病的主要死因.结论血脂异常是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并发症发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减肥降脂对降低血脂异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施志雄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膝关节僵硬粘连松解术后应用CPM的护理

    膝关节僵硬是下肢创伤后期的并发症之一,一般与伤后下肢长时间超过膝关节的外固定或膝关节损伤后未能及时功能锻炼有关,膝关节僵硬可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我科从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共收治50例,均行膝关节粘连松解术,术后使用CPM下肢关节器辅助功能锻炼,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袁碕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伤寒肠穿孔24例手术前后的观察和护理

    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并发症多,其中以伤寒肠穿孔较常见,病情危急凶险,治疗上以手术为主.

    作者:禤玉善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成功治疗35例颅内感染的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35例颅内感染病人的救治经验.方法对我科收治的颅内感染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治疗经验.结果35例颅内感染病人均成功治愈,无一例因感染死亡.结论颅内感染的早期发现,早期足量应用抗生素,腰穿或腰大池持续引流脑脊液,鞘内注射抗生素,营养支持,增强免疫功能是成功治愈的有效办法.

    作者:王魁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Orion锁定型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

    目的总结Orion锁定型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的手术配合经验.方法对颈椎损伤并截瘫行颈前路减压、植骨并应用Orion锁定型颈椎前路钢板内固定术的20例进行护理和手术配合.结果术后所有病例植骨均完全愈合,疗效满意.结论手术室护士只有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熟悉各种医疗器械的用途,术中得力有效的配合,科学分工,密切协作,才能确保手术的成功.

    作者:朱金早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2例分析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2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资料显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剖宫产术中过分清理宫腔有重要关系.结论如果剖宫产术中能加强切口保护,术中防胎盘剥离不全,避免过分宫腔清理能预防和减少该症的发生.

    作者:王晓峰;夏华琼;吴庆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偏头痛间歇期脑血流变化分析

    目的探讨偏头痛间歇期脑血流变化.方法对60例偏头痛患者用经颅多普勒检测颅内动脉血流速度,并与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比较.结果偏头痛组血流速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痉挛动脉支数越多,头痛发作频率越高,每次发作持续时间越长(P均<0.01).结论偏头痛患者间歇期存在着颅内动脉痉挛.

    作者:叶竹辉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132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的发生率、诊断及处理.方法对132例ICP病例分治疗组80例和未治疗组52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组无围产儿死亡,而且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明显少于未治疗组.结论对ICP的早期诊断,及时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是降低围产儿病死率的关键,也可以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作者:邵兰英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不同血压模式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频域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血压模式高血压患者的心率变异(HRV)频域变化特征、相互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确诊高血压患者120例,按不同血压模式分成两组,分别对两组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杓型组昼夜LF均显著高于非杓型组(P<0.01).非杓型组与杓型组比较,日间LF显著减低(P<0.05)说明非杓型组患者日间交感神经受损;夜间LF/HF显著降低(P<0.01),但昼夜LF成分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交感神经张力昼夜平衡,夜间交感神经与迷走神经均受损;HF显著低于杓型组,说明迷走神经受损更严重;LF/HF比值昼夜无差异(P>0.05),说明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张力保持基本平衡.结论心率变异频域监测对高血压的协助诊断、指导用药、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等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作者:徐霞君 刊期: 2003年第06期

  • 海洛英依赖者肝功能与血及尿常规的观察

    目的检测海洛英(Heroin)对机体肝功能与血、尿常规的影响.方法采用日立7060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美国迈瑞公司HC-2022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韩国盈东生物有限公司生产的尿液分析仪检测尿常规.结果有25.7%的海洛英依赖者ALT升高、8.1%TP低于正常水平、13.5%GGT升高、24.3%LDH升高,血常规RBC<4.0×1012/L者有13人,尿常规检出白细胞者占18.6%.结论证实海洛英依赖者不仅易感染传染性疾病,更重要的是对人体重要组织器官产生重大影响.

    作者:丁小平;李家桐;黄国英;秦莲 刊期: 2003年第06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