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流行病学及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黄庆炎;睢凤英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血清流行病学, 接种乙肝疫苗, 现报告如下, 疫苗效果, 学生, 免疫效果, 感染情况, 防制对策, 郊区, 嘉兴
摘要:为了解学生中HBV(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情况和接种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以便制定防制对策,1998年9月~1999年6月,我们对嘉兴郊区330名学生进行HBV感染血清流行病学及乙肝疫苗效果观察,现报告如下.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优点已有很多报道,现将我院近2年来用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58例不同类型、不同部位胫腓骨骨折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报告如下.

    作者:程玉银;张桂华;朱求亮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α-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副反应的观察护理

    干扰素是一种具有抗病毒和调节免疫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可明显抑制HBV的复制,是有希望的抗病毒药物之一(1).我科自1998年到2001年用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以下简称乙肝丙肝)98例,取得满意疗效.但因治疗时间长,且α-干扰素对机体的许多靶细胞和靶器官有一定不良反应,而影响治疗进展,应引起临床重视并给予及时处理,现将副反应观察护理简述如下.

    作者:岑瑜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我院自1998年以来应用国产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15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荣佐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复杂性肾结石38例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复杂性肾结石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38例复杂性肾结石分别采取肾盂切开、肾窦内肾盂切开、肾盂肾后唇联合切开、Brodel线切开和肾切除等方法取石.结果:术后残余结石2例,术后复发性结石3例,均经ESWL治疗后而愈,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取石术式才能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杨斌;陆奇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15例小儿TAT过敏的观察与护理

    创伤、特别是污染的伤口易引起破伤风,因而,创伤后早期应用破伤风抗毒素(TAT)成为预防破伤风的常规用药.但笔者从1988年5月至2000年4月,发现15例10岁以下儿童,经接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三联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全程基础免疫后再注射TAT发生过敏反应,现报告如下.

    作者:林秀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老年高血压病护理新进展

    高血压是指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1)(1mmHg=0.133kPa),高血压是慢性终身性疾病,它不仅是造成中风与心脏病发作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且也是引起充血性心力衰竭、慢性闭塞性周围血管性疾病、动脉瘤和肾功能衰竭的病因.由于老年人口逐年增多,高血压已经导致大量的社会健康问题.

    作者:陆多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小切口开窗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X线平片椎间隙定位,硬膜外麻醉,行小切口开窗腰椎间盘髓核摘除,结果:84例中有82例经1~4年随访,优62例,良18例、差2例、优良率97.5%.结论: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早、疗效好,对于单侧下肢症状偏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突出效果尤其显著.

    作者:周云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洛赛克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洛赛克与雷尼替丁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病例随机分A、B组,A组用洛赛克治疗,B组用雷尼替丁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A组溃疡愈合率为97.5%,B组为65.0%,比较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结论: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具有疗效高,疗程短,作用迅速,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宏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尼莫地平联合复方丹参治疗偏头痛近期疗效观察

    近年来国内外应用尼莫地平治疗偏头痛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多为单一用药,而且病例选择和用药的具体方法各异,因而疗效不一.我们采用尼莫地平与阿司匹林联合复方丹参治疗60例偏头痛患者,其近期疗效确切,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增艳;陈庆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双侧输卵管妊娠破裂一例报告

    病例介绍患者邓某某,女,23岁,农民,停经30天,阴道流血12天,下腹剧痛6小时后入院.自述平素月经正常,末次月经为2002年2月3日,3月3日月经来潮,经量较平日少,一直淋漓不净.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下腹剧痛,呈撕裂状,持续性,伴有明显肛门下坠感,无恶心、呕吐、畏寒、发热,因腹痛难忍到当地卫生院就诊,因当地条件有限而转入我院.检查:T 36.5℃,P 88次/分 , R 20次/分 , BP 13.3/ 8.0kPa(100/60mmHg).

    作者:曾革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青年人急性心肌梗死32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但近年来青年人AMI发病率有上升的趋势.笔者就本院收治的32例青年人AMI分析如下:

    作者:果海;赵玉彤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42例的护理

    异位妊娠是一种常见的妇产科疾病,近年来由于炎症性疾病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增多,宫内节育环的广泛使用及反复人工或药物流产,使得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显著上升(1).异位妊娠药物的保守治疗已日益受到重视,我科运用米非司酮对未破裂或流产型内出血少的异位妊娠予以保守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赖珍霞;袁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宫内妊娠误为异位妊娠原因分析

    目前,异位妊娠发生率逐年上升,多数临床医生在诊治的过程中,尤其是宫内妊娠与异位妊娠难以区别时多倾向于异位妊娠,造成临床的误诊.如延误诊断轻则增加患者的痛苦,重则危及生命,鉴于上述原因,现将我院近5年宫内妊娠误为异位妊娠的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其误诊原因及减少误诊的对策.

    作者:王月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急诊科面临挑战的对策

    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加强医院基础建设,加快医疗技术人才培养,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形成医疗卫生市场的良性循环环境,满足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这是主持医疗卫生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医疗卫生界同行们所共识的.我们医院急诊科在医院领导的重视下,敢于面对现实采取有效的对策取得可喜的进步,下面谈谈工作的一些体会.

    作者:邓耀环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生脉散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生脉散注射液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人经抗心衰治疗症状改善后停药,后给予生脉散注射液一个疗程,测定给药前后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左室射血分数(EF)、心输出量(CO)、短轴缩短率的变化值.结果:左室容积及射血功能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脉散注射液连续应用一段时间后,可改变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的左室射血功能和左室构型.

    作者:徐凤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基层医院抢救严重多发伤的体会

    目的:总结基层医院抢救严重多发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41例严重多发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经正确处理后,134例多发伤病人治愈出院,7例死亡.结论:基层医院应充分利用早期接诊病人诊治的优势,尽早判断伤情并复苏;多发伤的处理应真正做到先重后轻、先急后缓.

    作者:杜丹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盖中盖治愈腹股沟斜疝一例

    腹股沟斜疝在临床上很常见,占腹外疝的90%,大多数发生在男性,右侧多于左侧.病因以腹壁抵抗力降低为主,腹内压升高常为其诱因.临床表现为腹股沟区的可复性肿块,偶有胀痛,肿块在咳嗽、劳动、站立以及小儿哭闹时易出现,平卧或手按后能消失,压迫内环增加腹压,肿块不突出,检查外环,嘱病人咳嗽,指尖有冲击感.腹股沟斜疝除发生疝嵌顿或引起其他严重并发症,以及非手术治疗无效时,需选择手术治疗外,一般以非手术治疗为先,方法:1岁以内的婴儿常用外缠人造海棉的棉纱束压迫腹股沟内环;其他年龄段常白天使用特制的疝带压迫.虽疝带压迫和手术治疗均有效果,但过于麻烦.笔者曾用补钙方法治愈腹股沟斜疝1例,方法简单.以往文献、报刊尚未见有报道过,现报告如下,以供各同仁探讨.

    作者:叶会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老年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居家护理

    居家卫生保健护理是连续性、综合性健康照护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在个人家庭居住的场所提供的医疗护理服务,其目的在于增进和维持恢复病人健康,预防延缓病情发展,减少合并症,防止疾病复发和再入院治疗的有效方法,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农荣闪;黄佩娟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80例治疗分析

    目的:通过对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治疗,探讨其预后.方法:采用急症手术、延期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三种方法治疗颅内血肿80例.结果:经治疗的所有患者死亡率为8.8%,总残废率为21.3%.结论:伤后有颅内血肿存在的病人,不一定有意识障碍,首次头颅CT无血肿者可发生迟发性血肿,手术治疗要掌握时机,不轻易放弃.非手术治疗应掌握指征,临床医生对病情的观察至关重要.

    作者:赵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三磷酸腺苷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TP)静脉注射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有效剂量及安全性的关系.方法:26例自发PSVT患者,肘静脉为给药部位,以2.5mg、5mg、7.5mg、10mg为起始剂量,若前一剂量无效,以2.5mg为递增量至10mg止,如仍无效,则递增至15mg及20mg,直至PSVT终止或因副反应较重不能耐受.结果:终止PSVT所需剂量小2.5mg,大15mg,终止全部PSVT所需ATP平均剂量为8.35mg±2.71mg.静脉注射ATP后的副反应随ATP剂量增大而增高.结论:采用个体化用药原则,以5mg ATP为起始剂量终止PSVT的累积有效率为48%,效果较好且无明显的副反应,认为推荐此剂量为起始的递增用药方法可终止PSVT发作.

    作者:甘苏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