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华
目的:比较电视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和开腹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经临床确诊为未破裂输卵管妊娠97例,随机分成腹腔镜手术组49例和开腹手术组48例.记录术前病史、阳性体征、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门诊复查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与开腹手术组无差异(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高体温、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开腹手术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需使用镇痛剂两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电视腹腔镜保守性手术治疗输卵管妊娠具有术中出血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住院时间短,疼痛轻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春燕;向红云;肖长凤;李力成;申桂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放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应用西药止血、抗感染的同时,按照中医辩证施治,配合中药治疗.结果:经中药三个疗程的治疗,93%(132/142)的病例症状完全消失,IUD得以保留.结论:放环后异常出血,适时辩症施治,中西医联合治疗,能有效地改善症状.
作者:杨秀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病因、影像、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对40例出血性脑梗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出血性脑梗死占同期脑梗死的7.1%,其病因脑栓塞占65%,大面积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占35%.头颅CT检查结果表明,血肿型多见于脑栓塞,非血肿型多见于大面积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结论:脑栓塞和大面积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临床症状加重或治疗后无明显好转者,应在1~2周内进行影像复查,确诊为出血性脑梗死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血肿型预后较非血肿型差.
作者:王建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恶性疟原虫(P.Falciparum)和弓形体(Toxoplasma gondiil)同属医学原虫,同时感染未见报道,本实验室从一持续高热、畏寒、伴进行性贫血病人标本检出恶性疟原虫和弓形体,现报告如下,以引起同行注意.
作者:黄泽亮;田江玲;张在友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我院自1999年1月至2001年12月共收治脾脏损伤病人77例,其中施行脾切除术62例,保脾手术4例,非手术治疗11例.本文就本组脾脏损伤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徐卫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本文收集正常人,冠心病及其他心脏病各50例患者的心电图,观察PtfV1负值异常的分布情况;动态观察21例冠心病心衰治疗前后PtfV1值的变化;认为PtfV1≤-0.03mms者,除外其它病因心脏病,可作为诊断冠心病心电图条件之一.它还可作为判断冠心病左心室负荷变化、评价左心功能不全治疗效果的一项敏感指标.
作者:周中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急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化酶(NSE)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放射分析(IRMA)法测定血清NSE含量和应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测定血清IL-6含量.结果: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3日内血清NSE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两周时(P<0.01);血清IL-6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两周时接近正常(P>0.05);二者呈正相关(P<0.01).结论: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早期血清NSE和IL-6的水平变化与急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表现关系密切.
作者:祁金友;吕天河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通过对63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监测,探讨CO2气腹对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术中监测HR、MAP及血气分析,比较气腹前后各监测值变化.结果:气腹前后PH、BE、PaCO2、HR、VT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PaO2、MAP无显著性改变(P>0.05).结论:CO2气腹可影响呼吸循环,但不会使PaCO2升高到有害程度.
作者:庾俊雄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吉妮宫内节育器(IUD)的使用效果和副反应.方法:吉妮IUD(观察组)250例与同期TCu 220C(对照组)250例进行比较,以评估两组的临床使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在带器妊娠率、脱落率、疼痛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分别<0.05、<0.01和<0.05.结论:吉妮IUD带器妊娠率低、脱落率低,副反应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新型IUD.
作者:简洁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要提高课堂教学吸收率,首先要解决学生主体问题.文章主要探讨如何在妇产科教学中注重学生主体的几个方面,通过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作者:谢红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传统教学早已不能顺应当今世界的发展,积极变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将先进的现代教育理论运用于学科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班级、小组的团队效应,是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型的需要.
作者:洪雪梅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肺炎性假瘤的X线、体层、CT表现及其特征.方法:对3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肺的炎性假瘤病人进行胸部X线片、体层及CT扫描,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假瘤稳定阶段时,多数肿块包膜完整,边界光滑呈球形,病灶急性阶段时,灶周有炎性浸润,无包膜形成,病灶多呈团块状.肿块内空洞坏死,胸膜粘连,长毛刺等征象,对假瘤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认为炎性假瘤术前诊断不能仅靠临床资料,应以X线及CT检查为主,综合分析.
作者:张富东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脐带脱垂时间长短与围生儿情况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脐带脱垂58例的发生原因,脱垂时间的长短及围生儿窒息、死亡的关系.结果:脐带脱垂时间越短新生儿预后越好,脱垂时间越长新生儿窒息、死亡率越高.结论:脐带脱垂与围生儿死亡率有密切的关系,胎儿生存和窒息情况取决于脐带受压的程度,对有可能发生脐带脱垂,应及时予以有效的处理.
作者:刘小红 刊期: 2002年第05期
血栓性静脉炎是指静脉内腔的炎症,同时伴有血栓形成,以出现疼痛、肢体肿胀、浅表静脉曲张、皮下可扪及条索状肿物为主要临床表现.近四年来,笔者运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血栓性静脉炎49例,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志明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与透明质酸(HA)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免法测定30例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并进行治疗前后的HA检测.结果:经统计分析,高胆红素血症治疗前HA含量较治疗后明显增高,也较对照组高P<0.01.结论:高胆红素血症与HA有关,感染越重,肝功能受损越重,HA越高,可作为该疾病诊断的一参考指标.
作者:朱余德;秦亚娟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未产妇孕13~14周引产的效果,以减轻受术者的痛苦.方法:对47例孕13~14周未产妇要求终止妊娠者序贯应用米非司酮及米索前列醇,胎儿排出后行清宫术钳出胎盘,不能自行排出胎儿者于应用米索前列醇6小时后实施钳刮术.结果:47例胎儿自然排出44例,占93.6%,行钳刮术3例.术中宫颈扩张充分,组织易于钳出,出血少,术时短,病人安静,术后月经按期恢复.结论:二药配合钳刮术用于未产妇孕13~14周终止妊娠简便、安全,效果良好,无远期并发症.
作者:于扣珍 刊期: 2002年第05期
信息时代网络环境下的现代医学图书馆馆员应具有广搏的知识,一定的学识和专业知识的文化素质,较强的观察、分析、判断和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能力素质,是一个合格的信息导航员、组织者、传播者,是医院开展循证医学的取证员、宣传员.
作者:裘雅贤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观察甲硝唑塑化液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的疗效.方法:采用甲硝唑化塑化液根尖部小量导入治疗50例患者,共53个患牙.结果:治疗后1个月成功率为92.4%,3年成功率为90.4%.结论:甲硝唑塑化液根尖部小量导入是治疗难治性根尖周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辛华章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研究血小板参数与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血细胞自动分析仪检测急性轻型胰腺炎和急性重症胰腺炎的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急性轻型胰腺炎患者血小板参数发病时无明显变化,1周后PLT亦无升高,而MPV和PDW显著性升高(P<0.05);急性重胰腺炎患者发病时PLT显著性降低(P<0.05),MPV和PDW显著性升高(P<0.05),1周后PLT显著性高,但MPV和PDW无明显变化.结论:急性轻型胰腺炎和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明显不同,能反映病情的发展,可帮助判断预后和指导治疗.
作者:郭锐;蒋浩波;孙星光;陈兴祥;徐庆雷 刊期: 2002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阴茎折断伤诊治的佳方法.方法:对19例阴茎折断伤患者的诊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中,彩超确诊18例(94.7%),阴茎海绵体造影1例;8例采用传统的冠状沟近侧环状切口,11例采用改良的阴茎折断处半环形切口.1例(5.3%)形成纤维瘢痕,导致阴茎勃起时疼痛,经局部封闭治愈.结论:彩超检查是诊断阴茎折断伤简单、可靠、无创的方法,早期手术治疗是减少阴茎折断伤并发症的佳治疗选择,而改良术式优于传统术式.
作者:李绍棠;彭浩;娄斌 刊期: 200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