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窒息新生儿血糖心肌同功酶的检测及意义

王功僚

关键词:新生儿, 窒息, 血糖, 心肌同功酶
摘要:目的:检测新生儿窒息后血糖、心肌同功酶(CK-MB),为临床抢救治疗窒息儿和判断预后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41例窒息儿6小时内测定血糖、CK-MB,并分为轻、重度窒息两组加以对照.结果:41例窒息儿中,重度窒息组血糖、CK-MB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P<0.01).结论:在抢救和治疗窒息患儿时应严密监测血糖、严格掌握葡萄糖输入浓度、速度和液量.血糖值、心肌损害程度与窒息程度成正比,血糖愈高预后愈差.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田阳县2000年县、乡村级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效果分析

    医疗卫生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了探讨和改进我县各级医疗卫生单位的消毒基本情况,以便及早发现问题,提高消毒质量,防止医源性感染和医院内感染,进一步提高我县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我站消杀灭科于2000年对全县129家县、乡村级医疗卫生单位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现将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覃凤旋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肝性胸水92例临床分析

    文章对92例肝性胸水患者作临床分析,其临床特点是以大量胸水为主(60.9%),右侧居多(84.8%),常与腹水并存;胸水出现前及吸收后常无胸痛,少量胸水一般无明显症状,大中量胸水可出现肺组织受压表现;胸水量可随腹水量减少或消失,胸水检查多为漏出液,反复频繁大量抽胸水可诱发肝性脑病.认为胸穿抽液常在大量胸水严重影响心肺功能的情况下采用,肝性胸水为肝硬化晚期的一种表现,故预后较差.

    作者:侯宜威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新生儿窒息的预防与抢救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优生优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因助产技术不当,分娩过程中羊水或胎粪的吸入引起的窒息,在临床上占的比例不少.本文通过本院51例新生儿窒息的调查分析,因分娩过程中羊水或胎粪吸入引起的窒息占首位.针对病因进行预防,适时正确的接产方法,及时处理新生儿第一口呼吸至关重要.可有效地预防和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迅速有效的复苏,有效地降低因窒息引起的损伤和死亡.

    作者:叶优芬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胫骨中下段骨折自体髂骨植骨术的护理

    胫骨中下段骨折在长管状骨骨折中为常见,由于该部位解剖特殊,骨折后血供应不良,采用自体髂骨植骨术与精心护理,是防止骨不连的可靠方法,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椎管注药加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近年来本人采取内用椎管注药、外用手法推拿八法治疗腰椎盘突出症5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龚毓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误诊六例分析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T3及T4分泌过多所致高代谢综合征、甲状腺肿、突眼征,但在中老年人中表现常不典型.不典型症状为主要表现以及基层医生对甲亢缺乏认识,均易被误诊.本组收集1999~2000年我院收治及在门诊诊治的甲亢病人共58例,误诊6例,误诊率为10.34%.为了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现分析如下.

    作者:宋明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的一种常见病,主要由缺氧或产伤所引起,临床以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和(或)抑制症状及呼吸障碍为主要特征.现将对本病患儿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农雪鹃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脐带扭转31例分析

    对脐带扭转31例进行临床分析,指出脐带扭转可使脐血血运迟缓,使胎儿发生宫内窒息,完全扭转可发生脐血血流阻断导致胎儿宫内死亡.分析发现脐带扭转周数越多,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机会越大,本组胎儿窘迫率为45.16%,扭转<10周,胎儿窘迫率为20.00%,扭转10~20周为30.00%,扭转>20周为81.80%.认为目前对脐带扭转的诊断仍缺乏特殊的手段,强调加强围产期的监测,如发现临产后胎心异常应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

    作者:吴碧;赵秀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急性脑中风86例诊治分析

    造成病人死亡或症状持续24小时的局部脑血管病变称中风,发病急剧,死亡率高.降低脑中风发病率的关键,在于确定其危险因素,积极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它们的影响.我院经CT检查确定急性脑中风86例,现将临床诊治分析如下.

    作者:罗立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检测与临床应用

    目的:检测良、恶性肿瘤患者血液中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的含量,并分析评价其在肿瘤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TSGF-癌症快速诊断试剂盒定量检测30份良性肿瘤、123份恶性肿瘤及152份缝康体检的血清标本中TSGF含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恶性肿瘤患者TSGF的含量为71.8±11.83u/ml,敏感性为79.67%;良性肿瘤患者TSGF含量为55.0±9.09u/ml,健康对照组为56.9±7.2u/ml.恶性肿瘤组与良性肿瘤组、健康对照组的比较有显著差异(t值分别为7.267和12.68,P均<0.01).结论:血液中TSGF定量检测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是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的良好指标;由于检测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健康人群肿瘤普查.

    作者:岑柳仙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失血性休克的输液管理问题

    失血性休克是外科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症,多发生于胃十二指肠溃疡伴发大量出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肝脾破裂、异位妊娠出血等之后,病情急,必须急诊救治,因此,迅速而有效地补充血容量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2000年1月~12月成功救治失血性休克10例,现将抢救过程中输液管理问题总结如下.

    作者:农玉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黑斑息肉病恶变带癌长期生存一例

    黑斑息肉病又名Peutz-Jegher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家族性显性遗传性疾病.息肉可分布于整个胃肠道,一般认为属错构瘤性质,癌变机会不大.笔者发现1例4岁出现症状,8岁已癌变,第1次术后带癌生存5年无病情变化的患儿,特报告如下:

    作者:贺昕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外伤后不全瘫的手术治疗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伤前可有可无明显自觉症状,外伤后(包括轻度外伤,X线片无骨折或脱位)可出现严重脊髓神经症状或不全瘫.既往对此类患者多采用保守治疗,疗效较差.1999年2月至2000年12月我们对5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外伤后,经X线检查无骨折脱位的高位不全瘫患者作颈椎后路单开门减压术,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茂;赵新健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Miles手术的护理体会

    Miles于1908年描述了低位直肠癌(距肛缘7cm内)的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1),至今,Miles手术仍是治疗肛管、直肠癌的定型手术.虽然人工肛门会使病人感到不快,当了解到其远期效果后,一般均可接受.洛卡特犹麦利1917年首先提出肠造口的护理,近年来,国内对Miles手术后肠造口及其他并发症的护理已逐渐重视(2,3).1994年8月~2001年3月我院行Miles手术20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田秀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应用超声扫描脑血管治疗仪治疗脑梗塞的护理

    脑梗塞是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1).由于脑供血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脑软化,致残率极高.我科自2000年10月至2001年4月在药物治疗脑梗塞的基础上,配合使用CZT-9A超声扫描脑血管治疗仪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是脑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新成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丽华;梁慧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鼻咽癌首诊眼科21例分析

    对鼻咽癌首诊眼科21例进行临床分析,指出鼻咽与眼眶及颅底在解剖结构上相毗邻,鼻咽癌合并有眼部症状较为常见,临床表现为突眼、复视、视力障碍、视乳头水肿等.认为是癌细胞侵犯眼眶,损害颅脑神经所致,鼻咽癌出现眼部症状,提示癌细胞已侵犯颅中窝,对不明原因的眼肌麻痹、视力障碍、上睑下垂、复视等症状,应考虑为鼻咽癌侵犯眼部的可能,进一步对鼻咽部的检查.

    作者:谢锋云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症76例疗效观察

    我们自1999年12月以来,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眩晕症,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韩增灿;曹秀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体会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代谢性或内分泌疾病等的发病情况.方法:通过采血检测新生儿促甲状腺素、苯丙酸等的变化,筛查先天性缺血性疾病.结果:筛查858例,查出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1例,发生率为0.1%,怀疑苯酮尿症2例.结论:新生儿疾病筛查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新生儿先天性疾病,提高人口素质.

    作者:彭向琼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注射ZT胶治疗腹外疝

    目的:探讨腹外疝保守治疗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腹外疝病人在麻醉下行注射ZT胶,粘堵疝管,术后观察6小时左右,3天后门诊复查.结果:ZT胶固化后能与组织产生较强的粘接强度,并可刺激肌肉纤维组织增生达到粘堵疝管,总有效率达98%.结论:注射ZT胶治疗腹外疝疗效确切,不用手术、不需住院、痛苦小,确实是一种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翟军;翟启洪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机械通气联合纳络酮在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早期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已有多种抢救措施,但重度中毒病死率仍较高,尤其是早期并发呼吸衰竭者.近年来我们对此类患者除采取常规措施外,及时进行机械通气,并在此基础上加用纳络酮抢救,取得比较满意疗效,现将诊治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陈勇星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