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智力低下病因学的研究概况

农正祥

关键词:智力低下, 病因学, 社会经济环境, 严重危害, 先天畸形, 身心健康, 防治工作, 代谢缺陷, 产前诊断, 遗传, 学科, 概况, 儿童, 措施
摘要:智力低下(MR),是遍及全世界的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的一类疾患.近年来,由于对防治工作的重视,在多学科间的合作、遗传代谢缺陷和先天畸形的产前诊断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善等一系列措施下,对MR的病因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现将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右江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肾病综合征28例的护理

    肾病综合征是由于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高,以致大量血浆蛋白随尿排出而引起的症候群.其临床特征为全身高度水肿、高蛋白尿、高胆固醇血症、低蛋白血症,分为单纯性肾病(类脂性肾病)、肾炎性肾病及先天性肾病.本征是儿科常见病,部分病例具有病程迁延、常易复发或反复、依赖激素、易出现并发症等特点,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治疗成功率已明显提高,现将我科1995年1月~2000年12月间收治的28例肾病患儿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立勤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25例临床分析

    多脏器功能衰竭(MOF)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或器官同时或先后出现致病性功能损害,病死率高达60%~100%(1,2).我院自1989年2月~1999年2月收治因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30例,死亡25例,病死率为83.3%.现对死亡25例患者分析如下.

    作者:吴泽钦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加强护生的临床实习带教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临床实习是护理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必经途径.如何提高护生带教质量,护理部着重抓几个关键环节:领导重视,一名副主任负责抓教学管理工作,做好实习前教育;完善教学管理系统,执行护理部、护士长、带教老师三级负责制;对带教老师严加管理和严格要求;各项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目标,并按目标完成实习带教工作;定期评教评学;严格训练,实习过程抓理论考核和护理技术操作训练及考核,使学生掌握过硬本领,教学质量有显著提高,培养出具有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过硬的实用型护理人材.

    作者:游晓燕;钟小青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93例报告

    目的:总结老年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5年间符合老年ACST诊断标准病例93例的诊疗过程.结果:老年ACST的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不符,易在胆道结石基础上并发,机体反应低下,易合并内科疾病,病程进展快,休克发生率高,易发生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治疗,提倡早期手术,保证胆道引流手术的有效性和彻底性,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争取行去除病灶的彻底手术,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作者:朱晓东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大剂量茵陈结合西药护肝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

    目的:报道大剂量茵陈结合西药护肝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护肝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茵陈蒿汤治疗,对比观察临床症状和血清总胆红素(SB)、谷丙转氨酶(SALT)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症状缓解SB、SALT复常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大剂量茵陈结合西药护肝治疗急性黄疸性肝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段朝红;蒋灵玲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骨科出院前病人的护理体会

    骨科病人在疾病基本痊愈或平稳后,部分病人可以出院回家休养.但出院并非意味着治疗护理工作的全面结束,而只是初步完成第一疗程.出院后的治疗、护理、休养、锻炼等,对疾病终痊愈、功能康复都起着重要作用.为了使病人在出院后的治疗,护理得以正常延续而不间断,我们对即将出院的病人开展下列护理工作.

    作者:黄丽霞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脐带扭转31例分析

    对脐带扭转31例进行临床分析,指出脐带扭转可使脐血血运迟缓,使胎儿发生宫内窒息,完全扭转可发生脐血血流阻断导致胎儿宫内死亡.分析发现脐带扭转周数越多,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机会越大,本组胎儿窘迫率为45.16%,扭转<10周,胎儿窘迫率为20.00%,扭转10~20周为30.00%,扭转>20周为81.80%.认为目前对脐带扭转的诊断仍缺乏特殊的手段,强调加强围产期的监测,如发现临产后胎心异常应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

    作者:吴碧;赵秀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钱山熊胆胶囊治疗慢性肝炎48例疗效观察

    近年来我院用钱山熊胆胶囊治疗慢性肝炎48例,并与同期同类患者40例进行对照,在临床症状改善、ALT恢复正常及降低胆红素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山水;张柏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新生儿机会菌败血症67例诊治报告

    近年来由于细菌病原学的变迁,机会菌败血症日趋增多,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我院1992~2000年收治的67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金水;陈代进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急性心肌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配合

    溶栓疗法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重要方法之一.我科从1996年2月~2000年6月对18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人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作者:罗桥英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三种会阴侧切缝合方法效果的观察

    目的:寻找会阴侧切好的缝合方法,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方法:将传统与改良的侧切缝合方法的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改良的缝合术减低了术后感染的发生.结论:改良的会阴侧切缝合术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红梅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胫骨中下段骨折自体髂骨植骨术的护理

    胫骨中下段骨折在长管状骨骨折中为常见,由于该部位解剖特殊,骨折后血供应不良,采用自体髂骨植骨术与精心护理,是防止骨不连的可靠方法,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黄萍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血液净化救治急性中毒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25例

    目的:探讨血液净化治疗中毒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25例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行血液净化治疗.结果:治疗组病死率为76.0%,对照组为88.9%,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器官损害愈多,病死率越高.结论:及早行HP或HD治疗可降低MOF的病死率.

    作者:马胜银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应用超声扫描脑血管治疗仪治疗脑梗塞的护理

    脑梗塞是缺血性脑卒中,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1).由于脑供血障碍使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脑软化,致残率极高.我科自2000年10月至2001年4月在药物治疗脑梗塞的基础上,配合使用CZT-9A超声扫描脑血管治疗仪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是脑血管疾病治疗领域的新成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丽华;梁慧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田林县基本消灭疟疾后的监测结果分析

    田林县是以微小按蚊为主要媒介的恶性疟和间日疟混合流行的疟疾高发区之一.1991年经自治区组织专家考核,确认达到基本消灭疟疾标准.1992年起展开了防止疟疾复燃与巩固发展灭疟成果工作.现将1992年~1999年疟疾监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凌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广西百色地区1996~2000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结果分析

    广西百色地区1996~2000年15岁以下儿童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报告共91例,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1.77/10万、2.08/10万、1.90/10万、1.03/10万和0.71/10万,临床符合病例4例,发病年龄以1~3岁儿童为主,季节分布明显,主要集中在5~9月份.全地区历年14天内双份合格粪便标本采集率较低,各年分别为66.7%、71%、77%、85%和63%.2000年AFP监测系统工作质量有所下降,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高建华;覃云鹏;江超穗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克氏针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36例体会

    锁骨骨折在基层医院是常见病,约占骨外伤的10%左右.我院1990年元月~2001年5月对36例锁骨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劳建业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阿拓莫兰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1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拓莫兰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病例随机分组设立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疗法相同,治疗组在原疗法基础上加用阿拓莫兰注射液静滴,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5.0%,对照组92.6%,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组在症状缓解、体征改善、降低转氨酶及退黄时间较对照组快,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阿拓莫兰是慢性乙型肝炎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药物,能明显缩短病程,防止肝炎恶化.

    作者:陈三峰;余颖;徐立群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参麦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28例临床观察及护理

    1998年8月以来,我院应用参麦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28例,并给予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玉兰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轻型颅脑损伤迟发颅内血肿68例报告

    目的:报告轻型颅脑迟发颅内血肿68例的临床诊治情况.方法:按昏迷计分法(GCS)评定损伤程度,≥13分者采取保守疗法,83.8%(57/68)施行手术治疗.结果:保守治疗治愈率为72.7%,按GCS评价标准,手术治疗良好率为71.9%.结论:早期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尽早手术可改善预后.

    作者:钱何布;何文干;潘云;张卫 刊期: 2001年第05期

右江医学杂志

右江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