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T型离断疝囊的TAPP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

黄俊;蔡小勇;雷宇;靳小建

关键词:复发性腹股沟疝, T型离断, 免剥离, 腹腔镜
摘要:目的 总结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TAPP)中T型离断疝囊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手术经验,探讨手术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35例行T型离断疝囊的TAPP术治疗既往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的复发性腹股沟斜疝患者,术中在内环口位置行T型离断疝囊,旷置远端疝囊及既往补片,重新放置补片,记录患者手术成功例数、术后住院时间、疼痛指数评分(VAS)、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术后住院时间1 ~6(1.67±1.24)d.术后尿潴留3例(2.22%),腹股沟区血清肿6例(4.44%),无肠道损伤、阴囊血肿;所有病例均获随访,电话或信件随访6~48(24±8)个月;术后腹股沟区慢性疼痛4例(2.96%),无再次复发病例.结论 T型离断疝囊的TAPP术式安全、可靠,由于高位T型离断疝囊,避免剥离既往手术创面,旷置原补片,使得手术更为简单安全,有临床推广价值.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NKX2.5基因突变与广西壮族人群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的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NKX 2.5基因突变与广西壮族人群先天性心脏病(CHD)房间隔缺损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DNA测序技术,对30例广西壮族CHD房间隔缺损患者(CHD组)以及30例非CHD患者(对照组)的NKX 2.5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和侧翼序列进行突变检测,并对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分析单个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与CHD房间隔缺损的关系.结果 所有CHD房间隔缺损患者NKX 2.5基因均未发现突变,而在基因第二外显子区域发现1个SNP位点,位于上游606位碱基c.606G >C,属于同义突变.两组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KX 2.5基因突变与广西壮族CHD房间隔缺损患者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该基因上的606G>C的SNP与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之间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简永远;许展毓;冯旭;郑宝石;覃家锦;谢晓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路径化健康教育在甲状腺结节患者射频消融术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并分析甲状腺结节患者行路径化健康教育对射频消融术后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行甲状腺射频消融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各35人,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疼痛感及健康教育满意度情况.结果 经路径化健康教育后,试验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疼痛感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的健康教育满意度为71.43%,试验组健康教育满意度为91.42%,试验组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甲状腺射频消融术患者行路径化健康教育,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作者:龙彩霞;王龙;陈志江;文玉琼;黄碧珠;陈红梅;蓝颖茹;吴燕平;赖水青;邝建;余桂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社区-家庭双元联动护理干预对PCI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社区-家庭双元联动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术后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常规服药和定期复诊,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社区-家庭双元联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心理干预效应、生活质量、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与护理满意度等.结果 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SAS、SDS评分无明显改变(P>0.05).干预前,两组生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间领域及主观感受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四个领域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再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社区-家庭双元联动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术后依从性,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术后康复,值得推广和运用.

    作者:邓秋兰;钟美容;包艳;王强;潘晓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T型离断疝囊的TAPP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临床经验

    目的 总结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TAPP)中T型离断疝囊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手术经验,探讨手术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35例行T型离断疝囊的TAPP术治疗既往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的复发性腹股沟斜疝患者,术中在内环口位置行T型离断疝囊,旷置远端疝囊及既往补片,重新放置补片,记录患者手术成功例数、术后住院时间、疼痛指数评分(VAS)、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术后住院时间1 ~6(1.67±1.24)d.术后尿潴留3例(2.22%),腹股沟区血清肿6例(4.44%),无肠道损伤、阴囊血肿;所有病例均获随访,电话或信件随访6~48(24±8)个月;术后腹股沟区慢性疼痛4例(2.96%),无再次复发病例.结论 T型离断疝囊的TAPP术式安全、可靠,由于高位T型离断疝囊,避免剥离既往手术创面,旷置原补片,使得手术更为简单安全,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俊;蔡小勇;雷宇;靳小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护理风险管理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风险管理模式进行临床护理工作的情况和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164例患者,于2016年开始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因而以此为时间界限进行分组划分,实施前的即为对照组82例,未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后的即为观察组82例,采用护理风险管理,就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情况和效果进行分析和统计.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护理差错发生率(10.97% vs 1.22%)、护理质量评定达标率(80.49%vs 100.0%)以及护理总满意度(79.27% vs 97.56%)方面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护理风险管理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临床护理服务,能够有效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魏艾;庞倩;骆丽芳;赖晓丹;欧阳莉娜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液囊空肠导管在危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研究

    营养支持是危重症患者治疗和康复的一项重要措施,对重症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方式在身体模拟生理活动、维持胃肠道的菌群均衡、减少胃肠道的缺血坏死、减低脓毒血症发生率、减少住院费用、住院时间等各方面均明显优于肠外营养方式.重症患者的肠内营养主要通过放置鼻空肠营养管(包括液囊空肠导管)来实现,研究和探索床旁无创放置液囊空肠导管的方法,对提高放置成功率和准确性等方面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卢国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封管热合机在血液成分制备中热合方法的改良

    目的 探讨提高封管热合机在血液成分制备中的工作效率.方法 对封管热合机的操作方案、使用方法进行优化改良和观察对比.结果 改良后所需热合时间为20分21秒,较常规方法的热合时间39分42秒减少.结论 改良的封管热合方法工作效率高,比常规热合方法更省时,使作业环境较整洁有序,对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以及预防与减少差错有益.

    作者:禹亚丽;杨雪;刘易娟;刘丽娟;李聚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杂交”去分支联合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主动脉弓部瘤的应用研究

    目的 观察“杂交”去分支联合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技术治疗主动脉弓部瘤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8例主动脉弓部瘤患者进行“杂交”去分支联合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手术分两步完成后,评价该方法围术期死亡率、并发症以及术后6~48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 全组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有2例患者出现1型内瘘,重新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术后内瘘消失;全组患者生存良好,未出现截瘫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应用“杂交”方法治疗主动脉弓部瘤具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叶仕高;石俊杰;郑晓宇;陈文;覃建颖;刘永春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喉癌术后气道湿化的临床研究

    为防止喉癌患者手术创面水肿或喉部肿瘤压迫气道而引起呼吸困难,常需行气管切开手术,而气道的改变易造成下呼吸道感染和气道阻塞等严重并发症.有效的气道湿化方案是喉癌术后护理的关注重点之一,对降低喉癌术后气管切开并发痰液潴留、痰痂形成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喉癌患者术后气道的改变及气道相关并发症、喉癌患者术后气道湿化液的选择、气道湿化方法、气道湿化的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总结阐述,供临床参考.

    作者:黄玉英;李湘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老年骨性椎管狭窄的临床研究

    目的 评价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老年骨性椎管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老年骨性椎管狭窄患者4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3例.观察组接受椎间孔镜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随访一个月,对两组治疗前后腰椎活动功能进行JOA测评并计算改善指数,判定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观症状、日常活动受限度以及总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腰椎活动功能改善优良率为87.0%,高于对照组的69.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老年骨性椎管狭窄术后腰椎活动功能恢复优于传统手术,治疗效果较理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昭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特点及治疗现状

    孟氏骨折是一种严重的肘部复合性损伤,由于漏诊误诊或治疗不及时容易导致儿童孟氏骨折发展成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如治疗不当会失去一期复位的机会,进而造成肘关节屈曲功能和前臂旋转功能障碍及骨折畸形愈合,随着年龄增长、其症状不断加重,不仅治疗困难,而且预后不佳,对患者正常肢体发育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本文就近年来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杨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PBL教学在血液系统疾病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传统的课堂教学法是一种被动教学方法,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在血液科的临床课堂教学中引入以问题为基础(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教学模式,可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解决问题,提高其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PBL教学病例体系建设、学习问题的构建、检索工具和工具书的运用等也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作者:章忠明;李桥川;赖永榕;邓东红;程鹏;庞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高龄多发肋骨骨折行手术切开纯钛肋骨爪内固定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高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行切开纯钛肋骨爪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多发性肋骨骨折患者6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非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纯钛肋骨爪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ICU监护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胸壁稳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纯钛肋骨爪内固定术治疗高龄多发肋骨骨折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提高胸壁稳定率.

    作者:高文常;吴妮芳;覃凤州;王斌;覃家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微创手术治疗子宫瘢痕妊娠对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及意义

    目的 研究微创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对孕妇再次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150例CS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手段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组,每组50例,A组行腹腔镜下CSP病灶清除及修补术,B组行阴式CSP病灶清除及修补术,C组行清宫术.对比分析三组CSP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月经复潮时间、总住院费用、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半年超声检查情况以及三组患者再次妊娠结局.结果 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手术时间及总住院费用:A组>B组>C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C组>A组>B组.3组患者月经复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明显低于A组的26.00%、C组的38.00% (P <0.05).术后6个月超声检查提示A组、B组切口处厚度明显优于C组.3组自然分娩率、剖宫产率、正常妊娠状态、再次子宫瘢痕妊娠率、稽留流产率及输卵管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未妊娠率明显低于A组、B组(P<0.05);A组、B组未妊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可将腹腔镜及阴式CSP病灶清除及修补术作为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优选方案,对于阴道条件好者,可首选阴式CSP病灶清除及修补术,其具有恢复时间更短、切口愈合更佳、术后再次妊娠时发生CSP的概率更低的优势.

    作者:曹变娜;王慈英;李芳;罗明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外渗的预防护理进展

    CT增强扫描在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碘对比剂通过高压注射静脉给药,因其粘滞性大、渗透压高,受血管弹性、操作技术等客观条件的影响,静脉注射过程中可能发生外渗,如何预防碘对比剂的外渗以及外渗后的应急处理,近几年来相关学者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碘对比剂加温处理、充分评估血管、选择合适留置针、生理盐水预推法的应用等是重要的预防措施,发生外渗后需按照分级采用规范的处理.

    作者:冯冬梅;冯谢平;李耀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自由体位联合硬膜外腔镇痛在自然分娩中的综合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自由体位联合硬膜外腔镇痛在自然分娩中的综合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有阴道试产条件初产妇16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A、B组两组,每组80例.A组采用自由体位联合硬膜外镇痛分娩,B组采用自由体位分娩.观察两组产妇产程时间、疼痛等级评分、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会阴侧切率、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 A组的第一、第二产程、总产程均短于B组,疼痛等级评分远优于B组,会阴侧切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产程、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初产顺产产妇实施自由体位联合硬膜外腔分娩镇痛的综合应用效果相对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开娟;许尹丽;文蓉;辛衍健;陈思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提高创伤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临床带教教学质量的探讨

    医学生毕业后面临的第一个重要教育阶段是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对创伤骨科的临床带教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应从多方面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包括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操作的学习,丰富教学形式,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重视基本功训练、影像学学习及文字书写,同时重视医德医风建设等,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规培学员临床综合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作者:谭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快速康复的护理进展

    胃癌患者术前通常因消化道受损而表现出程度各异的营养不良状态以及水电解质紊乱.术后则受到持续胃肠减压、禁饮、禁食等措施的影响而处于营养缺乏状态,电解质丢失较为严重.胃癌术后保留部分胃肠功能或胃肠功能基本正常的患者,临床应以肠内营养为首要的营养支持方式.近年来快速康复理念在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相关护理研究较为活跃,对此作一综述,为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伍银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陀螺刀立体定向放疗联合全脑放疗治疗多发脑转移瘤的临床研究

    目的 分析陀螺刀立体定向放疗(SRT)联合全脑放疗(WBRT)治疗多发脑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76例多发脑转移瘤(2~4个病灶,病灶大直径≤4 cm)患者,其中接受SRT治疗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SRT联合WBRT治疗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颅内肿瘤局部控制率、颅内远处复发率和总生存率.结果 两组客观缓解率、转移瘤局部控制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颅内远处复发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12个月,观察组为13个月,两组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SRT与WBRT +SRT治疗脑转移瘤(2~4个病灶)有相似的生存期,局部控制率相仿,但颅内远处复发率增加,需要及时治疗.

    作者:蒙富斌;王洪乾;高扬;苏善宁;朱均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糖尿病高危足的防护研究现状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下肢血管神经病变、血糖控制不良、局部感染和动态足底压力异常增高所致.糖尿病足的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是一类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对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能使糖尿病足的发病率减少,相应的护理措施也可使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农月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