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文常;吴妮芳;覃凤州;王斌;覃家武
目的 总结腹腔镜经腹腔腹膜前修补术(TAPP)中T型离断疝囊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手术经验,探讨手术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35例行T型离断疝囊的TAPP术治疗既往无张力疝修补术后的复发性腹股沟斜疝患者,术中在内环口位置行T型离断疝囊,旷置远端疝囊及既往补片,重新放置补片,记录患者手术成功例数、术后住院时间、疼痛指数评分(VAS)、术后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术后住院时间1 ~6(1.67±1.24)d.术后尿潴留3例(2.22%),腹股沟区血清肿6例(4.44%),无肠道损伤、阴囊血肿;所有病例均获随访,电话或信件随访6~48(24±8)个月;术后腹股沟区慢性疼痛4例(2.96%),无再次复发病例.结论 T型离断疝囊的TAPP术式安全、可靠,由于高位T型离断疝囊,避免剥离既往手术创面,旷置原补片,使得手术更为简单安全,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俊;蔡小勇;雷宇;靳小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经皮椎间孔镜(TESS)治疗腰椎神经根孔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20例腰椎神经根孔狭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VAS评分、腰椎JOA评分、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VAS评分、腰椎JO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 (2/60),对照组为11.67%(7/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神经根孔狭窄症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有利于患者预后,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
作者:蒙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在临床的成功应用给越来越多的不孕症夫妇带来福音.然而,在体外受精联合胚胎移植辅助技术治疗过程中仍有50%左右治疗周期出现反复种植失败(repeated implantation failure,RIF),原因与子宫内膜容受性有关.如何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有效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近年有研究表明:血小板富集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宫腔灌注治疗具有促进子宫内膜增殖,改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临床妊娠结局的作用,可作为提高RIF患者临床妊娠率的一种安全、经济、有效方法.
作者:王巍;马海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医学生毕业后面临的第一个重要教育阶段是住院医师规范培训,对创伤骨科的临床带教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应从多方面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包括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操作的学习,丰富教学形式,利用先进的教学方法,重视基本功训练、影像学学习及文字书写,同时重视医德医风建设等,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规培学员临床综合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作者:谭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通过“互联网+”职业健康的新模式,对院内医护人员发生下肢静脉曲张的高危人群进行基线调查.方法 组建专题研究小组,讨论工作方案,设置问卷内容,线上完成对临床护士、手术科室医生数据采集,统计数据并分析.结果 完成院内681份问卷的有效采集,其中护士618人,医生63人;女性626人,男性55人;下肢静脉曲张症状发生率为77.83%(530人),其中护士是发生下肢静脉曲张的高危人群的主体(X2=14.670,P<0.05).结论 利用问卷星作为基线调查工具,可快速调研医护人员下肢静脉曲张防护及发病率状况.临床护士仍是下肢静脉曲张的高发人群,发病率水平较高,且自身防护和治疗的干预均处于较低水平.
作者:莫丽平;李建民;汪莉;农幸明;黄婷;罗倩;宾玉兰;卢军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提高封管热合机在血液成分制备中的工作效率.方法 对封管热合机的操作方案、使用方法进行优化改良和观察对比.结果 改良后所需热合时间为20分21秒,较常规方法的热合时间39分42秒减少.结论 改良的封管热合方法工作效率高,比常规热合方法更省时,使作业环境较整洁有序,对降低生产和管理成本以及预防与减少差错有益.
作者:禹亚丽;杨雪;刘易娟;刘丽娟;李聚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良性输尿管狭窄作为泌尿外科的常见病,其发病与损伤、缺血、感染、结石及先天性因素有关.随着腔镜技术的普及,医源性损伤成为良性输尿管狭窄发生的原因.输尿管损伤后狭窄与局部瘢痕相关因子的参与,大量成纤维细胞增生,细胞外基质中胶原、蛋白多糖等物质过度沉淀,导致输尿管壁纤维化及瘢痕形成.同时,输尿管损伤后尿液的外渗也促进了纤维瘢痕形成,加速输尿管狭窄的发生.对于良性输尿管狭窄的治疗,目前腔内各种治疗,包括输尿管支架置入扩张术、输尿管镜狭窄扩张术、输尿管球囊扩张术、输尿管狭窄(电刀、冷刀、激光)内切开术、输尿管记忆金属支架置入术等已取代传统的开放手术,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
作者:刘勇刚;孙毅海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康复训练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就诊的86例脑瘫患儿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并结合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中医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儿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及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大幅度运动、适应行为、语言能力、社交能力和精细控制方面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联合康复训练能够有效提升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临床疗效显著,可在脑瘫患儿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作者:杜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对于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给予院内综合护理及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103例初次诊断为胃癌,首次接受治疗,且择期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试验组(54人)与对照组(49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常规知识宣教,试验组给予院内综合护理及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两组均在入院及出院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患者状态,比较两组不良情绪改善情况、临床状态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试验组术后排气时间、初次下床时间、拔管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SAS、SD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尸<0.05).出院时,两组的SAS及SDS评分较入院时降低(P<0.05),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 (6/54),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4% (1/49),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58,P=0.151).结论 对行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实施院内综合护理及院外延续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减少住院时间等,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疗效,减轻患者的疾病痛苦,是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院内和院外护理中有效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苏金玲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立体定向下颅内血肿钻孔置管引流术中、术后护理管理方法.方法 4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量<100 mL,行立体定向微创钻孔置管引流术,术中进行护理干预和术后加强护理管理.结果 48例患者均顺利进行血肿钻孔置管引流,手术时间30~ 105 min,平均手术时间60 min;术后置管时间3~7d,平均5.5d;平均住院18d.术后颅内再出血而进行开颅手术3例,神经功能缺损致残9例,出现呼吸道并发症死亡2例,其余患者恢复良好.结论 术前器械物品准备充分,术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熟练掌握手术进程及正确安装定向仪等是手术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术后引流管的引流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梁燕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二十一世纪外科领域的新理念并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2016年国际ERAS协会推荐了ERAS在妇科/妇科肿瘤的应用指南,推进了ERAS在妇科领域的发展.但ERAS在妇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较少,为了让妇科临床护士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ERAS理念,现将ERAS在妇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
作者:周甘雨 刊期: 2018年第04期
孟氏骨折是一种严重的肘部复合性损伤,由于漏诊误诊或治疗不及时容易导致儿童孟氏骨折发展成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如治疗不当会失去一期复位的机会,进而造成肘关节屈曲功能和前臂旋转功能障碍及骨折畸形愈合,随着年龄增长、其症状不断加重,不仅治疗困难,而且预后不佳,对患者正常肢体发育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及时、有效的治疗.本文就近年来儿童陈旧性孟氏骨折的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杨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麦默通(MMT)治疗乳腺良性肿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10例MMT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访6个月间的预后状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 =286)和预后不良组(n=24).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及围术期情况,使用logistics回归分析MMT治疗乳腺良性肿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①多发肿块者、肿块边界不清晰者、肿块大直径>2 cm者、血肿形成者、术后瘀斑形成者的MMT治疗后预后不良率更高(P<0.05);②经logistics回归分析:肿块数量多发、肿块边界不清、肿块大直径>2 cm及血肿形成是MMT治疗乳腺良性肿块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肿块数量、肿块边界、肿块大直径及血肿形成是MMT治疗乳腺良性肿块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应用MMT治疗乳腺良性肿块时应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作者:邹云东;刁秀莲;陈宝洁;刘祥彦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彩超在甲状腺癌(T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46例拟诊为T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彩超)和计算机断层扫描(CT)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彩超、CT与病理检查结果的符合率及诊断价值差异,观察两种诊断方法的关联性和优势性.结果 彩超诊断敏感度、对乳头状TC及TC分型诊断总符合率均低于CT,对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符合率则高于CT(P<0.05).彩超与CT诊断准确度、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CT诊断关联性和优势性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阳性检出率低于CT(P <0.05).结论 彩超诊断TC具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特异度,与CT诊断关联性良好,对颈部淋巴结转移诊断较CT更具优势,且诊断无辐射,重复性好,于TC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乔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胃癌患者术前通常因消化道受损而表现出程度各异的营养不良状态以及水电解质紊乱.术后则受到持续胃肠减压、禁饮、禁食等措施的影响而处于营养缺乏状态,电解质丢失较为严重.胃癌术后保留部分胃肠功能或胃肠功能基本正常的患者,临床应以肠内营养为首要的营养支持方式.近年来快速康复理念在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的相关护理研究较为活跃,对此作一综述,为早期肠内营养护理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伍银娇 刊期: 2018年第04期
为防止喉癌患者手术创面水肿或喉部肿瘤压迫气道而引起呼吸困难,常需行气管切开手术,而气道的改变易造成下呼吸道感染和气道阻塞等严重并发症.有效的气道湿化方案是喉癌术后护理的关注重点之一,对降低喉癌术后气管切开并发痰液潴留、痰痂形成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喉癌患者术后气道的改变及气道相关并发症、喉癌患者术后气道湿化液的选择、气道湿化方法、气道湿化的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总结阐述,供临床参考.
作者:黄玉英;李湘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比较神经内镜锁孔入路与传统术式治疗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行神经内镜锁孔入路术治疗(观察组)和行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各62例颅内血肿患者,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窗直径、血肿清除率)及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颅内感染、应激性溃疡、颅内积气、再出血等)差异,检测两组术前及术后2d时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差异.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窗直径、住院期间并发症总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血肿清除率则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d时,血清MMP-9、IL-6水平均较术前升高(P<0.05),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 神经内镜锁孔入路术对颅内血肿的手术效果优于传统术式,且能在改善术后炎症反应的同时,提高手术安全性,于患者预后有利.
作者:李熠;韦云锐;韦承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主要由下肢血管神经病变、血糖控制不良、局部感染和动态足底压力异常增高所致.糖尿病足的发病率、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是一类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对糖尿病高危足患者实施有效的预防措施,能使糖尿病足的发病率减少,相应的护理措施也可使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作者:农月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在基层医院开展开放式后入路完全腹膜外无张力疝修补术(TEP)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接受开放式后入路TEP术的92例患者为观察组,另选择接受传统无张力疝修补术,且一般资料与观察组均衡可比的55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随访6~24个月,观察复发等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过程均顺利.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24个月均无睾丸萎缩、坏死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无疝复发.结论 开放式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便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作者:李培 刊期: 2018年第04期
自1868年德国学者Kussmaul完成世界上第一例硬式内镜检查至今,内镜技术迅猛发展,不断完善革新,经历了硬式内镜、半可曲式内镜、纤维内镜、电子内镜等几代内镜装备的变革,使得内镜的诊断作用获得了巨大的提升.而内镜下治疗技术的出现,则使消化内镜的应用产生了革命性突破.
作者:刘冰熔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