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银质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方炯炯;滕居赞

关键词:银质针, 骨性关节炎, 膝, 治疗
摘要:膝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常见多发病,治疗比较棘手.银质针疗法是一种较为特殊的疗法,对膝骨性关节炎具有微创、快速、有效的优点.本文从银质针的作用机制、操作方法、进针点的选取以及治疗方法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整理,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借鉴与参考.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SmartTouch压力导管在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对比SmartTouch压力导管与普通冷盐水灌注Navistar导管进行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8例房颤患者,根据患者的自愿选择,分为对照组(采用Navista导管)和试验组(采用SmartTouch压力导管)各49例.两组均在Carto3三维标测系统下进行双侧肺静脉隔离.收集两组的一般资料、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肺静脉隔离时间、左房建模时间、射频消融时间并进行比较分析.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随访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复发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肺静脉隔离时间、左房建模时间、射频消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X线曝光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均未出现心脏压塞等导管相关的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时,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1年,试验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SmartTouch压力感应导管能减少手术X线曝光时间,降低手术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邓金龙;吴隐雄;卢锋;吴东峰;刘杰;廖钦晨;王舟;于坤;冯社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性黄斑水肿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继发黄斑水肿(CME)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经眼底检查、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及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检查确诊的38例(38眼)BRVO继发CME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1d、1周、4周、8周的佳矫正视力及OCT、FFA检查结果.结果 治疗后8周,视力提高28例(73.68%),视力稳定8例(21.05%),视力下降2例(5.26%).治疗前,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617.5±38.0) μm;治疗后4周,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308.3±110.4) μm;治疗后8周,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为(189.0±36.5)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4例(10.53%)发生一过性高眼压,未见眼内炎、葡萄膜炎、白内障、长期高眼压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激光治疗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继发的黄斑水肿,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裸眼视力,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曾少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TDP治疗仪配合依沙丫啶贴敷预防产后会阴切口感染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依沙丫啶贴敷配合TDP治疗仪预防产后会阴切口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18例经阴道自然分娩产妇按分娩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9例.观察组常规用0.05%安尔碘大棉签消毒会阴后,用依沙丫啶贴敷配合TDP治疗仪照射会阴;对照组按常规用0.05%安尔碘大棉签消毒会阴后用沙丫贴啶敷会阴.比较两组产妇会阴切口肿胀、疼痛及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会阴伤口肿胀、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观察组切口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TDP治疗仪配合依沙丫啶贴敷会阴可有效减轻会阴切口肿胀、疼痛,预防产后切口感染,促进切口愈合.

    作者:杨杏珍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舒适护理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治疗认知度与效能感的影响

    目的 探析舒适护理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治疗认知度与效能感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90例患者为观察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认知度、效能感及心理状态.结果 试验组治疗认知度、效能感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抑郁评分、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确切,不仅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认知度与效能感,还可以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是一种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的护理方式.

    作者:李冬娇;刘晓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关节镜下不同清理方式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 对比关节镜下不同清理方式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0例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两组均在关节镜辅助下进行手术,其中对照组给予普通方法清理,试验组给予磨钻清理术.对比两组手术时间、膝关节VAS评分、Lysholm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时间均超过6个月.试验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膝静息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d、3d,试验组患膝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14 d、30 d、90 d及180 d,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膝关节Lysholm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各时点患膝Lysholm评分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配合磨钻反钻技术治疗膝关节痛风性关节炎具有方法简单、清理速度快、清理干净、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疗效满意.

    作者:朱勇;李艺彬;林建生;徐新强;吴昭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氟比洛芬酯预防肝癌微波消融术后睡眠障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氟比洛芬酯预防经皮肝癌微波消融术后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40例接受经皮肝癌微波消融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患者均接受全凭静脉麻醉及经皮肝癌微波消融术治疗.观察组术后前3d每天9:00、17:00给予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50 mg/次,对照组在相同时点给予等容量脂肪乳注射液.于术后1d、3d、6d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法评价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阿森斯失眠评分量表评价患者的睡眠状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1d、3 d VAS评分、阿森斯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6d时,两组VAS评分、阿森斯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d、3d时,对照组睡眠障碍程度重于观察组(P<0.05);术后6d,两组睡眠障碍情况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1.05% (4/19),对照组为26.32%(5/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比洛芬酯可能通过减轻肝细胞癌微波消融患者术后疼痛而明显减少术后睡眠障碍的发生.

    作者:李术榕;柏莉莹;黄运里;赵二贤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PBL教学模式在口腔修复临床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与思考

    目的 观察PBL教学模式应用于口腔修复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口腔修复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将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招收的28名受训医师设为A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培训;将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招收的55名受训医师设为B组,采用PBL教学模式培训.在培训结束出科考核时,以问卷调查和出科考核的方式对比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B组中90.91% (50/55)受训医师对PBL教学模式持肯定态度,而A组受训医师对传统带教模式持肯定态度的只有53.57% (1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受训医师的理论考核成绩及技能考核成绩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口腔修复临床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PBL模式明显优于传统带教模式.

    作者:刘光雪;钟爱喜;潘小波;彭利辉;卢其芳;潘美贞;李荣婷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内镜食管扩张术及支架植入术治疗食管狭窄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内镜食管扩张术+支架植入术治疗食管狭窄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52例食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在内镜食管扩张术+支架植入术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实施围术期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支架植入成功率以及胸骨疼痛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支架植入成功率为100.00% (26/26),高于对照组的57.69% (15/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2.31%(11/26),高于观察组的15.38% (4/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内镜食管扩张术+支架植入术治疗食管狭窄期间,配合围术期护理,可明显提高支架植入成功率,减少胸骨疼痛等并发症,从而有利于食管狭窄患者的病情好转与恢复.

    作者:杨寿芳;宋雅琼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382例接受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ISR的发生情况进行统计,与未发生ISR的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探讨ISR的危险因素.结果 382例患者行PCI术,共植入支架555支,其中40例患者出现ISR.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合并糖尿病、hsCRP> 12 mg/L、支架数量、支架直径、支架长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合并糖尿病、hsCRP浓度、支架直径、支架长度、支架数量为IS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SR在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的发生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其中支架直径、长度、数量是IS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合并糖尿病、hsCRP水平高也会影响ISR的发生,应引起临床重视,给予相应干预,以降低ISR发生率.

    作者:李家海;曾凡鹏;吴杨武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3D打印定位导板在齿状突骨折螺钉内固定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3D打印定位导板在齿状突骨折螺钉内固定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62例为观察对象,利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齿状空心加压螺钉置钉术,试验组实施3D打印定位导板辅助空心加压螺钉置钉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融合效果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置钉准确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骨折愈合率低于试验组,螺钉断裂、松动发生率高于试验组(P<0.05).结论 AndersonⅡ型齿状突骨折术中采用3D打印定位导板固定螺钉具有操作简单方便、置钉准确、创伤小、出血量少、骨折融合率高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钟鸣亮;陈荣春;陈云生;叶书熙;陈勤;刘宁;卢志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支气管套囊监测小囊压力引导双腔管插管的临床教学应用

    目的 探讨支气管套囊监测小囊压力引导双腔管插管的临床教学应用.方法 选择实习医学生20人进行双腔管插管的临床教学指导.选择4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支气管套囊压力组和传统方法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支气管套囊测压小囊压力法和传统插管方法进行双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导管就位和气道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 支气管套囊压力组一次就位成功率高于传统方法组,插管至对位完毕时间少于传统方法组(均P<0.05).两组插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套囊压力组气道损伤发生率低于传统方法组(P<0.05).结论 支气管套囊测压小囊压力引导双腔管插管是一种安全、简易、有效的双腔管插管方法,实习医学生更易于掌握,可将其纳入双腔管插管的临床教学内容中.

    作者:黄剑峰;陈丽妮;冼海燕;黄子津;侯小琼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肝癌动脉介入栓塞和灌注化疗术后的优质护理分析

    目的 探讨对肝癌患者行动脉介入栓塞以及灌注化疗术后给予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30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选择优质护理方式.对两组肝癌患者生存质量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1.33%)低于对照组(90.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肝癌患者完成肝癌动脉介入栓塞以及灌注化疗手术后选择优质护理方式进行临床护理,于生理、心理、社会以及环境评分几方面获得显著提高,生存质量明显改善,安全性,促进了肝癌患者的预后能力.

    作者:宋雅琼;杨寿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68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吸痰,研究组给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研究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PaCO2随时间变化趋势不明显(P时间>0.05);分组与时间无明显的交互作用(P交互>0.05).研究组PaO2、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组间<0.05);PaO2、Sa02随时间变化趋势不明显(P时间>0.05);分组与时间无明显交互作用(P交互>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71%(5/34),低于对照组的32.35%(11/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能有效改善患儿血气指标,减轻对患儿支气管黏膜的损伤,有效降低肺内感染、肺不张等不良事件发生率.

    作者:刘娟;姚淑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胸骨上段小切口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总结经胸骨上段小切口行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选取经胸骨上段小切口行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置换术的9例瓣膜性心脏病患者为微创组;选择同期经胸骨正中切口进行相应手术的9例患者为传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经胸骨上段小切口心脏瓣膜置换术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 微创组9例患者手术全部成功,其中主动脉瓣置换术7例(2例使用生物瓣),二尖瓣置换术1例,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主动脉瓣环扩大+主动脉瓣置换术1例,植入主动脉瓣膜型号19~25 mm,无1例延长手术切口.术后无死亡患者,无出血及胸部切口愈合不良,术后出现右侧胸腔积气和右侧胸腔积液各1例,均经胸腔引流后治愈出院.与传统组相比,微创组手术时间、体外循环(CPB)时间和主动脉阻断(ACC)时间稍延长(P<0.05),但并不延长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和ICU入住时间(P>0.05),且术后引流量和总输血量减少(P<0.05),皮肤切口长度及术后住院时间缩短(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患者术后随访1 ~13个月,心脏彩超提示人工瓣膜未见明显异常,心功能恢复至Ⅰ级.结论 经胸骨上段小切口行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置换术可以取得与经胸骨正中切口同样的效果,但创伤更小,失血和输血更少,术后恢复更快.

    作者:刘胜中;谭今;向波;蒋露;蒋钦;魏大闯;刘科;于涛;黄克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一次性海藻扩张棒在宫腔镜术前宫颈预处理中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一次性海藻扩张棒在宫腔镜手术前宫颈预处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因不规则子宫出血、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宫腔粘连、宫腔内异物残留等实施宫腔镜手术的患者10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4例.研究组术前5 min给予常规消毒外阴、阴道后顺宫腔方向置入一次性海藻扩张棒进行宫颈预处理;对照组手术前一晚10:00 pm、术日晨6:00am给予络合碘清洗外阴后于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0.2 mg进行宫颈预处理.观察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宫颈扩张情况.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为(19.10 ±5.2)min,术中出血量为(25.10±8.5)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0.20±6.8) min及(45.30±11.5)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宫颈扩张有效率为96.30% (52/54),高于对照组的81.48% (4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术前采用一次性海藻扩张棒进行宫颈预处理可使宫颈管软化、扩张良好,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覃丽锦;覃晓;赵琼娴;黄秀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精囊囊肿切除术的观察研究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精囊囊肿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例接受腹腔镜下精囊囊肿切除的患者,年龄26 ~59岁,平均42岁;囊肿直径3~6 cm,平均4.2 cm;左侧4例,右侧5例;其中2例合并同侧肾脏缺如.麻醉后分别于左右髂前上棘内上方2 cm处置入trocar,继而行分离及囊肿切除.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30 ~ 110 min,平均60 min;术中出血量20~100 mL,平均30 mL;住院时间4~10d,平均6d;术后留置腹腔引流管1根,术后第二天引流量减少后拔除.所有患者术后均恢复顺利.随访6个月至7年,症状缓解,囊肿无复发,所有患者术后勃起及射精功能均无异常.结论腹腔镜下治疗精囊囊肿具有安全性高、效果好、创伤小、恢复快、切口美观等优势,可作为治疗精囊囊肿的首选方法.

    作者:胡宝利;赵振华;朱朝阳;李铁强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脑内血肿清除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其中42例接受硬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43例接受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脑内血肿清除术的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血肿清除率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生活质量(GQOLI-74)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周、2周的NIHSS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H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65%(2/43),明显低于对照组21.43% (9/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术后2周GQOLI-74评分均明显增高,且观察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脑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具有血肿清除率高、并发症少等优势,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冯裕修;李友健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腭部涎腺肿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腭部涎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60例腭部涎腺肿瘤患者为观察对象,其中对照组30例良性肿瘤采取手术切除方式治疗,观察组30例恶性肿瘤采取手术切除联合放化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30.00% (9/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良性腭部涎腺肿瘤采取单一手术治疗,可有效减少其复发率;而对恶性肿瘤采取手术联合放化疗治疗,具有明显疗效.

    作者:李匡政;江义霞;范晓升;任倩;颜子毅;曹放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腹腔镜下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低位直肠癌患者160例为观察对象,其中采用腹腔镜行ISR手术的患者80例为观察组,接受开腹ISR术的8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复发率等情况,观察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病理结果及TNM临床分期等,统计5年转移及生存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肛门功能Kirwan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5年局部复发率、5年远处转移率、5年总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行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可以达到完全切除肿瘤的治疗效果,且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胃肠功能恢复快,疗效确切.

    作者:王昆;雷云安;周延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集束化护理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胃食道病变患者60例,按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单数为观察组,双数为对照组,每组30例.行ESD治疗后,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集束化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变情况.结果 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躯体功能、机体疼痛、生命活力、心理健康、总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以上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伤口迟发性出血、穿孔、消化道狭窄、腹胀便秘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可以显著提高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廖秋玉;何翠玲;黄燕华;谢明丽;李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