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内镜下多结构微创手术治疗结构异常性鼻窦炎的临床研究

卢宣桦

关键词:结构异常性鼻窦炎, 鼻内镜, 多结构微创手术
摘要:目的 探究对结构异常性鼻窦炎行鼻内镜多结构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结构异常性的鼻窦炎患者24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47例,对照组96例.实验组患者采取在鼻内镜下行多结构微创手术根治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手段.术后1个月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共有78例患者痊愈,9例患者经治疗后好转,9例患者治疗结果不满意,总体有效率为90.62%.实验组共有125例患者痊愈,17例患者经治疗后好转,5例患者治疗结果不满意,总体有效率为96.60%.结论 多结构微创手术治疗结构异常性鼻窦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颅内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技术发展现状

    血管内治疗方法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颅内动脉瘤,但其应用于血管内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尚不明确,尤其是其再次出血、复发和再通问题.本文就颅内宽颈动脉瘤血管内治疗方法的技术、并发症及其防治等进行综述.

    作者:胡北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EUS-FNA和EBUS-TBNA联合诊断纵隔病变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吸活检术(EUS-FNA)和气管超声内镜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联合诊断纵隔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6例影像学检查提示纵隔病变的患者行EUS-FNA或EBUS-TBNA,穿刺标本均行病理和细胞学检查.结果 16例患者穿刺成功率100%,未发生明显并发症.联合应用EUS-FNA和EBUS-TBNA的诊断率为81.3%(13/16),其中行EUS-FNA2例,诊断率为100% (2/2);行EBUS-TBNA 14例,诊断率为78.6% (11/14).16例通过穿刺诊断的患者中,有11例得到明确组织分型,细胞学和病理学诊断率分别为81.3% (13/16)和68.8% (11/16).通过离心后细胞块免疫组化检查,可使组织分型诊断率提高38.5%(5/13).结论 联合应用EUS-FNA和EBUS-TBNA能扩大穿刺技术对纵隔病变的诊断范围,提高诊断水平.离心后的细胞块免疫组化检查可提高EUS-FNA和EBUS-TBNA的诊断率和组织分型的诊断率.

    作者:刘爱群;葛莲英;叶新青;耿芳芳;李丽梅;沈妍华;刘立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介入治疗小儿左冠状动脉左室瘘1例报告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心室瘘的介入治疗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国产肌部的室间隔封堵器对1例左冠状动脉左室瘘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结果 介入封堵成功,即刻患儿临床症状改善,随访3个月,患儿心脏较前缩小,生活质量改善.结论 介入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创伤小,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雷先强;易容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CT引导下放射性粒子125I治疗恶性肿瘤围手术期的护理

    目的 探讨CT导引下125I植入术后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与护理方法.方法 对接受125I植入术的26例恶性肿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探讨和总结.结果 26例患者顺利完成125I粒子植入,术后病情稳定,2~6个月随访无毒副反应发生,无粒子迁移、排出,22例肿瘤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术后1个月复查CT大直径缩小1/2者7例,缩小1/3者16例,3例无明显改变,在6~12个月随访中24人带瘤生存,2人死亡.结论 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是治疗实体肿瘤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积极的心理疏导,术中的紧密配合,严密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治,是手术成功和顺利恢复的关键所在.

    作者:袁惠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加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加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12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加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单纯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复发情况及性激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FSH、LH、E2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术加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复发率,且不影响卵巢功能.

    作者:盛友芬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手术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行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73例患者中,35例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手术(腹腔镜组),38例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开腹手术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切口长度、出血量等.结果 与开腹手术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长、住院费用较高(P<0.05),而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尿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较短(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出血量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黄安振;曾庆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疗效探讨

    目的 评价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7例胆囊结石患者经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术后对症处理,口服双氯芬酸钾镇痛,观察疗效及随访.结果 47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术前腹痛、腹胀、消化不良等临床症状消失或明显改善,切口愈合好,无远期并发症.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患者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并可保留有功能的胆囊,降低胆囊切除术后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赵海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结直肠癌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对免疫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腹腔镜手术组40例,传统开腹组40例.分别在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4天、术后第7天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法检测CD4+、CD8+及NK细胞的变化.结果 传统开腹组与腹腔镜手术组CD4+、CD8+及NK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两组CD4+含量明显下降,4d后均恢复到术前水平,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 CD8+无明显变化,术后4d两组CD8+均下降,术后7d开腹组明显低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NK开腹组显高于腔镜组(P<0.05),随后两组逐渐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比开腹手术小.

    作者:赖添武;赵权;徐奎;莫志和;林坤娟;黄敏;林世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手术对持镜助手的配合要求

    腹腔镜手术已成为外科手术中常见的一种方式,甚至已成为某些手术的标准.一台腹腔镜手术成功与否,不仅需要主刀医生精湛的技术和一助医生密切的合作,也需要持镜助手默契的配合.而目前在临床中,大部分持镜助手是年轻的住院医生或研究生,甚至实习生,而他们几乎均未进行专业的持镜培训,这极大影响了腹腔镜手术的进程.因此,本文从腹腔镜手术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对持镜助手的配合要求做一简要论述.

    作者:祝鹏;王伟军;王毅;胡志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护理进展

    介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手术方法、术前护理,常见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和护理、术后管道护理进展,为进一步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供指导.

    作者:黄秀华;覃慕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微创腋下垂直小切口在肺叶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保留胸肌的腋下垂直小切口在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施行肺叶切除术的73例患者,分为腋下垂直小切口组(40例)和传统后外侧切口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胸引管引流量、开始离床活动时间、止痛剂使用量、肺功能指标变化、住院天数等.结果 与传统后外侧切口相比,微创腋下垂直小切口术后患者肺功能损伤小,离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切口疼痛明显减轻,止痛剂使用量小,患者满意度较高.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留置时间和术后胸管引流量无差异.结论 腋下垂直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对患者创伤小、安全、术后疼痛轻、肺功能保护较好、恢复快.

    作者:梁书增;程辉;周谦让;张雪梅;张琮琮;丁峰;张全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150例,随机分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组(80例)和动力髋螺钉组(7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透视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9±5)min,显著短于动力髋螺钉组的(73±7)ain;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组的平均失血量为(120±19)mL,显著少于动力髋螺钉组的(320±23)mL;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为(2.5±1.0)周,显著短于动力髋螺钉组的(6.5±2.0)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平均透视时间及术后优良率这两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技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出血量,有效避免出血过多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波;颜昌义;贺军;粱越飞;杨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关节镜治疗膝关节病合并囊肿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病以及膝关节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收治的60例膝关节病变合并囊肿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应用关节镜对患者的膝关节内滑膜、软骨、韧带等进行局部手术治疗,对照组则进行常规的开放性手术治疗,对患者进行6 ~ 10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病情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关节镜微创手术治疗膝关节病变合并囊肿的效果良好,具有手术时间短、安全性高、对患者危害小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文刚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品管圈在提高小儿微创手术术前禁饮禁食依从性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品管圈活动在小儿微创手术术前禁饮禁食的应用效果,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确保手术如期进行.方法 选择择期行微创手术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前口头告知方法,实验组采用品管圈护理工具指导和规范术前护理方法,对比观察两组手术患儿术前禁饮禁食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100例患儿禁饮禁食成功率达到1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小儿微创手术术前禁饮禁食中使用品管圈管理工具指导护理活动,能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达到较好的护理效果,提高了小儿术前禁饮禁食的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杨巧玲;黄莹;蒋雨秀;王静;黄萍;梁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髓核腰椎间盘成形术的手术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手术护理干预对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髓核腰椎间盘成形术的影响.方法 选择实施射频消融髓核术的患者72例,按照就诊时间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手术护理的基础上采取术前、术中、术后的整体护理,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术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实施手术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有助于患者更好配合手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古建燕;莫莉莉;丁源;李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宫角妊娠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对宫角妊娠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经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证实的21例宫角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超声声像图检查结果显示为典型孕囊型8例,不典型孕囊型4例,包块型9例.18例与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诊断相符,符合率85.71%(18/21),超声误诊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例,宫内妊娠1例,附件畸胎瘤1例.结论 超声对宫角妊娠的诊断是一种可靠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对临床决策治疗方案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林丽华;韦舒静;谢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在青光眼中的应用

    随着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的完善,其在临床的应用渐渐普及.OCT具有较高的分辨率、重复性好,已成为诊断和监测青光眼进展的重要工具.尤其对青光眼早期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青光眼的随访亦有重要价值.

    作者:唐秀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动脉栓塞术治疗急性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动脉栓塞术治疗急性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26例大咯血患者,通过介入动脉血管内栓塞治疗彻底栓塞引起出血的责任血管,观察患者的咯血情况.结果 26例患者均操作成功,24例咯血完全控制,2例患者在栓塞术后1周内再次出现咯血,行二次介入栓塞治疗后出血停止,3个月内均未见复发,一次栓塞有效率92.3%(24/26),总有效率为10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安全、有效、微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长广;惠华;谭悦;肖荣;王李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和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患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或胆囊炎患者分成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A组,n=40)和二氧化碳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B组,n=40),全程护理干预下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切孔感染、术后肩部疼痛;术前和手术30 min及手术结束10min PaCO2、PetCO2、Paw、pH;术前术后IL-6、PT;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 80例手术全部成功,B组术后6例肩部疼痛,A组无肩部疼痛;B组手术30 min及手术结束10 min PaCO2 、PetCO2Paw均高于A组,而pH降低;B组术后24 h IL-6高于A组、PT低于A组(P<0.01);B组住院费用比A组高(均P <0.05).结论 科学严谨、全程规范而具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是提高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蓝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及微血管密度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4)和微血管密度(MVD)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选择收治的大肠癌患者36例,取大肠癌组织作为观察组,相同患者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检测VEGFR-2表达和MVD计数,并分析两者与大肠癌患者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VEGFR-2在癌变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8.3% (21/36),显著高于正常组织22.2% (8/36),且与浸润深度增加、远处转移和淋巴转移显著相关;MVD在癌变组织中的计数为(28.6±9.4)个/HP,显著高于正常组织(10.5±3.9)个/HP,且与组织学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远处转移和淋巴转移显著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肠癌组织中VEGFR-2表达和MVD计数高,二者皆可提示大肠癌侵袭转移.

    作者:李欣;罗爱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