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加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盛友芬

关键词:腹腔镜, 子宫肌瘤, 肌瘤切除术, 子宫动脉阻断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加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126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腹腔镜下子宫动脉阻断术加子宫肌瘤切除术,对照组单纯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复发情况及性激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FSH、LH、E2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2月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子宫动脉阻断术加肌瘤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能够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复发率,且不影响卵巢功能.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EUS-FNA和EBUS-TBNA联合诊断纵隔病变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细针吸活检术(EUS-FNA)和气管超声内镜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联合诊断纵隔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6例影像学检查提示纵隔病变的患者行EUS-FNA或EBUS-TBNA,穿刺标本均行病理和细胞学检查.结果 16例患者穿刺成功率100%,未发生明显并发症.联合应用EUS-FNA和EBUS-TBNA的诊断率为81.3%(13/16),其中行EUS-FNA2例,诊断率为100% (2/2);行EBUS-TBNA 14例,诊断率为78.6% (11/14).16例通过穿刺诊断的患者中,有11例得到明确组织分型,细胞学和病理学诊断率分别为81.3% (13/16)和68.8% (11/16).通过离心后细胞块免疫组化检查,可使组织分型诊断率提高38.5%(5/13).结论 联合应用EUS-FNA和EBUS-TBNA能扩大穿刺技术对纵隔病变的诊断范围,提高诊断水平.离心后的细胞块免疫组化检查可提高EUS-FNA和EBUS-TBNA的诊断率和组织分型的诊断率.

    作者:刘爱群;葛莲英;叶新青;耿芳芳;李丽梅;沈妍华;刘立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以真菌性食管炎为首发症状的艾滋病患者临床特点及内镜分析

    目的 探讨以真菌性食管炎为首发症状的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内镜下特征.方法 对该院2005年1月至2013年5月胃镜检查诊断为真菌性食管炎的165例患者进行门诊随诊、病史调查及进一步追踪检查.结果 165例患者中证实以真菌性食管炎为首发症状的艾滋病23例,其中真菌性食管炎Ⅰ级4例,Ⅱ级13例,Ⅲ级6例,临床表现以胸骨后灼热感、疼痛感不适为主.结论 内镜及实验室检测确诊真菌性食管炎患者,排除食管病变、抗生素激素滥用等病因后,应警惕艾滋病可能,以期早发现、早防治,防止疾病进一步传播.

    作者:赵丽静;唐少波;张平;刘晓琴;黄冬梅;梁玉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手术对持镜助手的配合要求

    腹腔镜手术已成为外科手术中常见的一种方式,甚至已成为某些手术的标准.一台腹腔镜手术成功与否,不仅需要主刀医生精湛的技术和一助医生密切的合作,也需要持镜助手默契的配合.而目前在临床中,大部分持镜助手是年轻的住院医生或研究生,甚至实习生,而他们几乎均未进行专业的持镜培训,这极大影响了腹腔镜手术的进程.因此,本文从腹腔镜手术术前、术中、术后三方面对持镜助手的配合要求做一简要论述.

    作者:祝鹏;王伟军;王毅;胡志前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老年人脑血管意外偏瘫侧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目的 探讨老年人脑血管意外后偏瘫侧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脱位的原因、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方法 脑血管意外后偏瘫侧股骨颈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脱位8例患者,6例麻醉下手法复位,1例手法复位失败后行手术切开复位加后侧结构加固修复术,1例反复脱位后行翻修术.结果 8例患者治疗后随访1年半至5年,所有患者均无再发脱位.结论 脑血管意外后患者偏瘫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脱位是由于术前、术中、术后因素综合影响术后髋关节假体的稳定性,而假体位置安装不良及术后周围软组织失衡是术后髋关节脱位的主要原因.围手术期充分的手术准备及积极的预防可减少术后脱位的发生率.

    作者:郭沂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静脉腔内激光在下肢静脉性溃疡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溃疡行静脉腔内激光治疗的效果.方法 通过顺行下肢深静脉造影明确引起溃疡的病因,继而对34例(35条)下肢静脉溃疡采用静脉腔内激光+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膝上大隐静脉主干抽剥术进行治疗,左髂总静脉球扩4例,溃疡处植皮2例.结果 术后下肢静脉曲张均消失,溃疡6~45 d愈合.随访28例,时间4 ~56个月,1例复发.结论 消除下肢浅静脉的淤积和反流是治疗下肢静脉性溃疡的关键.静脉腔内治疗不仅可有效消除浅静脉曲张,还可运用合适的方法闭合交通支静脉,防止复发.

    作者:倪良宏;王祥魁;赵春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与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在该院进行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人150例,随机分为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组(80例)和动力髋螺钉组(7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透视时间、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9±5)min,显著短于动力髋螺钉组的(73±7)ain;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组的平均失血量为(120±19)mL,显著少于动力髋螺钉组的(320±23)mL;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为(2.5±1.0)周,显著短于动力髋螺钉组的(6.5±2.0)周,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在平均透视时间及术后优良率这两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技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出血量,有效避免出血过多引发的一系列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波;颜昌义;贺军;粱越飞;杨超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手术疗效比较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行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73例患者中,35例行腹腔镜辅助直肠癌根治手术(腹腔镜组),38例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开腹手术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切口长度、出血量等.结果 与开腹手术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较长、住院费用较高(P<0.05),而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尿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较短(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具有出血量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作者:黄安振;曾庆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急诊专科护士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PCI的护理干预

    目的 探讨急诊专科护士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PCI)的护理干预对保证急救路径快速有效实施的作用.方法 选取97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例实施由急诊专科护士护理干预的急诊急救护理路径,对照组回顾性收集按常规护理患者的相关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急诊科的滞留时间、就诊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Door-to-Balloon)、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在急诊科的滞留时间、就诊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Door-to-Balloon)、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实施由急诊专科护士护理干预的急诊急救护理路径,保证了抢救快速有效进行,缩短了患者在急诊科滞留时间、就诊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Door-to-Ballon)及住院时间.

    作者:李建芳;卢艳飞;粱琼丹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和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对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将80例患胆囊结石、胆囊息肉或胆囊炎患者分成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A组,n=40)和二氧化碳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B组,n=40),全程护理干预下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切孔感染、术后肩部疼痛;术前和手术30 min及手术结束10min PaCO2、PetCO2、Paw、pH;术前术后IL-6、PT;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 80例手术全部成功,B组术后6例肩部疼痛,A组无肩部疼痛;B组手术30 min及手术结束10 min PaCO2 、PetCO2Paw均高于A组,而pH降低;B组术后24 h IL-6高于A组、PT低于A组(P<0.01);B组住院费用比A组高(均P <0.05).结论 科学严谨、全程规范而具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是提高免气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重要保障.

    作者:蓝芳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鼻内镜下多结构微创手术治疗结构异常性鼻窦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对结构异常性鼻窦炎行鼻内镜多结构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结构异常性的鼻窦炎患者243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47例,对照组96例.实验组患者采取在鼻内镜下行多结构微创手术根治法;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手段.术后1个月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共有78例患者痊愈,9例患者经治疗后好转,9例患者治疗结果不满意,总体有效率为90.62%.实验组共有125例患者痊愈,17例患者经治疗后好转,5例患者治疗结果不满意,总体有效率为96.60%.结论 多结构微创手术治疗结构异常性鼻窦炎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卢宣桦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介入治疗小儿左冠状动脉左室瘘1例报告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心室瘘的介入治疗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国产肌部的室间隔封堵器对1例左冠状动脉左室瘘患者进行介入治疗.结果 介入封堵成功,即刻患儿临床症状改善,随访3个月,患儿心脏较前缩小,生活质量改善.结论 介入治疗先天性冠状动脉瘘创伤小,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雷先强;易容松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血液透析与血液滤过对终末期肾病中性粒细胞活性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血液透析(HD)与血液滤过(HF)治疗过程中、治疗后对中性粒细胞(PMN)活性的影响及对溶质的清除效果.方法 从180例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中随机选取20例观察比较这两种血液净化方式治疗前、刚过透析器后、治疗结束后对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NAP)的活性及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尿酸(UA)、血磷水平.结果 HF组治疗过程中NAP积分下降率均高于HD组,且以刚过透析器后积分的下降率为明显.HD组BUN、Scr、UA的下降率均高于HF组(P<0.05).两组血磷下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较HD更能改善中性粒细胞的活性,且以刚过透析器后的影响为显著.但HD对小分子毒素的清除效果比HF更佳.

    作者:房娴;周红卫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微创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微创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8例胫骨远端骨折病人,其中男20例,女8例,行微创手术后给予针对性综合护理措施,观察疗效.结果 28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行微创手术后肢体功能恢复良好,住院时间缩短5~8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微创手术并辅以严格的术后护理,对胫骨远端骨折的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肢功能恢复快.

    作者:莫静;何晓娟;莫霓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丹参预防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丹参预防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胆石症行ERCP术患者31例,ERCP术后常规给予常规鼻胆引流、抗感染、抑制胰酶分泌等治疗;于ERCP术前及术后1d,予丹参注射液250 mL,每日2次静点.分别于术前、术后3h、24h抽血,检测血淀粉酶、脂肪酶水平、24hC反应蛋白(CRP).结果 发生高淀粉酶血症10例,无胰腺炎发生.结论 丹参对ERCP术后预防高淀粉酶及胰腺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韦良宏;陈海东;宁琳;韦良鹏;苏东兴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VATS与开胸手术治疗胸外伤的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胸外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胸外伤患者42例作为VATS组,采用VATS手术进行治疗,另选取同期行开胸手术治疗的胸外伤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胸管引流量、胸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差异.结果 VATS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VATS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与开胸手术相比,VATS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泽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动脉栓塞术治疗急性大咯血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动脉栓塞术治疗急性大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26例大咯血患者,通过介入动脉血管内栓塞治疗彻底栓塞引起出血的责任血管,观察患者的咯血情况.结果 26例患者均操作成功,24例咯血完全控制,2例患者在栓塞术后1周内再次出现咯血,行二次介入栓塞治疗后出血停止,3个月内均未见复发,一次栓塞有效率92.3%(24/26),总有效率为100%,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安全、有效、微创,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长广;惠华;谭悦;肖荣;王李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行肝切除的对比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肝切除(LH)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方法 将行肝切除的80例病人,分入腹腔镜组(LH组)和开腹肝切除组(OH组),比较两组手术病人的平均切口长度、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禁食时间、术后止痛药用量、术后住院天数、有无并发症及术后血象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及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切口长度、禁食时间、止痛药用量、术后住院天数及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比例的升高LH组明显小(少)于OH组(P<0.01);术后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血清总胆红素(TBIL)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H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长于OH,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H组术后出血1例,胆漏1例;OH组发生出血1例.结论 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前提下,与OH相比,LH是安全的,而且创伤更小.

    作者:陈永军;蔡小勇;卢榜裕;江文枢;黄玉斌;雷宇;蒙元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诊断宫角妊娠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对宫角妊娠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经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证实的21例宫角妊娠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前超声声像图检查结果显示为典型孕囊型8例,不典型孕囊型4例,包块型9例.18例与术中所见和术后病理诊断相符,符合率85.71%(18/21),超声误诊为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例,宫内妊娠1例,附件畸胎瘤1例.结论 超声对宫角妊娠的诊断是一种可靠的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对临床决策治疗方案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林丽华;韦舒静;谢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超声消融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影响超声消融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因素.方法 对32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一次性超声消融治疗,同时记录患者术中不良反应.术前及术后第2天所有患者均行盆腔MRI平扫+增强检查,计算不同肌瘤大小、位置、类型的肌瘤消融率.结果 ①32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均顺利完成超声消融治疗,术中均发生不适反应,但无需治疗,无不良后果.②肌瘤消融情况分析:消融前MRI检查显示32例患者大径≥10 mm肌瘤共132个,术后增强MRI显示其中91个肌瘤完全或大部分无强化.不同肌瘤类型及位置与肌瘤消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肌瘤大小的肌瘤消融率不同(P<0.05).结论 超声消融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无创方法,影响多发性子宫肌瘤能否完全消融的主要因素是肌瘤的大小.

    作者:张璇;彭松;陈锦云;张瑞涛 刊期: 2014年第03期

  • 结直肠癌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对免疫功能影响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传统开腹手术与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结直肠癌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腹腔镜手术组40例,传统开腹组40例.分别在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4天、术后第7天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法检测CD4+、CD8+及NK细胞的变化.结果 传统开腹组与腹腔镜手术组CD4+、CD8+及NK术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两组CD4+含量明显下降,4d后均恢复到术前水平,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 CD8+无明显变化,术后4d两组CD8+均下降,术后7d开腹组明显低于腹腔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NK开腹组显高于腔镜组(P<0.05),随后两组逐渐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比开腹手术小.

    作者:赖添武;赵权;徐奎;莫志和;林坤娟;黄敏;林世雨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