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内镜下套扎-硬化序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观察

陆兆炯;刘福建;贾秋红;关航;石磊

关键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套扎治疗, 硬化治疗, 序贯治疗
摘要:目的 探讨套扎-硬化序贯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近期和远期疗效.方法 对72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进行非同步套扎-硬化序贯治疗,随访2年以上.结果 72例经治疗后,急诊止血率达97.2% (70/72),近期再出血率为1.4% (1/72),曲张静脉消失率达100% (72/72).术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少,套扎治疗后8.3% (6/72)有轻度胸闷、胸痛;硬化治疗后有20.8% (15/72)出现不同程度胸闷、胸痛,有11.1% (8/72)出现发热.所有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均能短期内消失.随访2年,曲张静脉复发率为13.9% (10/72),63.9% (46/72)有门脉高压性胃病加重,远期再出血率为11.1% (8/72),有1.4%(1/72)出现食管狭窄.死亡率为11.1% (8/72),无上消化道大出血死亡者.结论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硬化序贯治疗具有急诊止血率高、曲张静脉消失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早期及远期疗效较好.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手术中二氧化碳气腹对小儿呼吸循环的影响

    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operation,LO)具有局部创伤小、全身应激反应轻、机体扰乱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而在成年患者中广泛应用,在幼小儿童中的应用尚未普及.由于腹腔镜手术需要建立人工气腹和手术体位特殊,可导致呼吸、循环、神经内分泌等一系列生理改变,加之小儿的解剖和生理特点,各器官发育尚不成熟,给术中管理带来许多困难.目前,人工气腹首选的气体是二氧化碳(CO2),气腹可致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增加(高碳酸血症)和腹内压(intraabdominalpressure,IAP)增高,由此可导致一系列生理改变,本文就围术期CO2气腹对小儿呼吸循环的影响作一综述.

    作者:郑剑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并原位回肠重建新膀胱术围手术期护理进展

    作为治疗浸润性膀胱癌的首选疗法,腹腔镜下施行全膀胱切除并在原位用回肠重建新膀胱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肠管暴露时间短、尿道括约肌损伤少、术后肠功能恢复快、患者生活质量高等诸多优点[1].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医生在腹腔镜下施行全膀胱切除并在原位用回肠重建新膀胱手术治疗膀胱癌患者的例数逐渐增多,一方面由于技术的不断成熟,另一方面随着围手术期护理技术的提高,患者手术并发症明显减少,取得满意效果,表明围术期护理质量对治疗效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腹腔镜下行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重建新膀胱术进行术前、术中、术后实施护理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黄英凡;卢杏新;许献霞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对患儿外周血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探讨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手术前后患儿外周血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的变化.方法 将56例腹股沟斜疝的患儿随机分为腹腔镜组(L组)与传统手术组(T组),比较两组患儿术前1d、术后8h、24h、48 h外周血CRP值.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8hCRP均明显高于术前,并且传统手术组高于腹腔镜组;术后24h,腹腔镜组已经下降,而传统手术组仍然高于术前;术后48 h,两组血清CRP回落接近术前水平.结论 腹腔镜小儿腹股沟斜疝高位结扎术引起CRP的变化较小,故对患儿机体的创伤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杨桦;吴鸿根;吴东波;邓洪强;黄红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微创抽吸法除腋臭100例临床分析

    腋臭的非手术疗法主要包括各种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及微波治疗等物理治疗,但其复发率高,不能根治,重度腋臭病人仍需手术治疗.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美容意识的提高,腋臭病人多选择较小瘢痕的微创手术治疗[1].我科采用微创抽吸法治疗腋臭,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应信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地塞米松预处理对老年人腹腔镜手术应激反应及术后复苏的影响

    目的 观察预处理地塞米松对老年人腹腔镜手术应激反应及术后复苏的影响.方法 采用抽签法对择期行腹腔镜结直肠肿瘤根治术的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分为地塞米松预处理组(实验M组)和未用地塞米松预处理组(对照N组),ASA I~Ⅱ级.两组分别在麻醉前30 min(T0)、气腹即刻(T1)、气腹后1 h(T2)、放气腹时(T3)、术毕后2 h(T4)以及术后1 d(T5)5个时点采静脉血3mL,测定皮质醇浓度,并同时观察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对术中、术后复苏时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做对比,观察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M组在T1、T2、T3三个时点检测皮质醇浓度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组组内T1 、T2、T3、T44个时点检测皮质醇浓度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组组内T1、T2、T3 3个时点检测皮质醇浓度与T0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与N组在T1、T2、T3、T44个时点监测MAP比较(P<0.05)以及N组在T1、T2、T3、T44个时点监测MAP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组术后副反应及不良事件为寒战、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皮肤瘙痒,与N组比较M组明显好于N组(P<0.05),M组术中过敏发生情况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地塞米松预处理能保持老年人对腹腔镜手术引起的保护性应激反应,可维持老年患者术中生命征稳定,以及减少术中术后复苏时副反应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龚拯;李雷;栗俊;马利;梁宁;唐莹;刘小青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DHS、LCP与PFNA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目的 分析比较使用动力髋部螺钉(DHS)、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CP)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5例使用DHS、27例使用LCP和24例使用PFNA小切口微创内固定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三组术后疗效.结果 76例获得随访,随访8 ~36个月,平均随访18.8个月.LCP组和PFNA组在术中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和肢体功能恢复优良率方面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口方面PFNA组优于DHS组、LC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DHS、LCP和PFNA内固定均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方法,但LCP和PFNA的临床疗效优于DHS.

    作者:覃小武;韦东;李林峰;蒙向铖;张海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滤器置放预防及治疗导管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滤器置放在预防与治疗导管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UEDVT)中的效果.方法 对2010年5月至2012年8月该院11例导管相关性UEDVT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人均行彩超及静脉造影确诊.应用抗凝、放置上腔静脉滤器防止肺栓塞、置管溶栓等治疗.结果 本组11例UEDVT患者均拔管成功,术后均未发生急性肺栓塞,随访2年,1例死于原发肿瘤,其他10例均无栓塞后综合征、滤器相关性并发症等发生,疗效满意.结论 对导管相关性UEDVT患者,只要掌握滤器置放指征、手术技巧、器材选择等,能够有效防止急性肺栓塞,避免严重手术并发症.

    作者:易小宇;余雷;刘智勇;覃汉德;冯智博;张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诊疗进展

    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pontaneousisolated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dissection,SISMAD)是指不合并主动脉夹层,而单独出现的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夹层.SISMAD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血管疾病,发病率低,国内外报道病例较少.近年来,随着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和人们认识的提高,报道明显增多,现复习相关文献,对SISMAD的诊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左江伟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呋喃西林滴鼻液合用盐酸多西环素治疗酒渣鼻的疗效观察

    酒渣鼻又叫玫瑰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1],多发于中年人面部和鼻部,其发病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可能与局部血管舒缩神经失调导致毛细血管长期扩张有关,毛囊虫及局部反复感染是发病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嗜酒、辛辣、高温及寒冷刺激、情绪激动、内分泌失调均为致病因素.红斑期酒渣鼻是酒渣鼻各期分型中的早期,表现为颜面中部皮肤潮红,伴随发丘疹及毛细血管扩张,部分有脓疱.我科应用呋喃西林的滴鼻液外搽配合口服盐酸多西环素治疗92例酒渣鼻患者,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志锦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在腹腔镜下行单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患儿60例,ASA Ⅰ~Ⅱ级,按随机方式分为A组(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组)和B组(全麻插管组),每组30例,观察气腹效果、术后清醒时间,连续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血氧饱和度(SpO2).结果 两组患儿手术时间(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苏醒时间(min)A组短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气腹后HR、MAP、PetCO2比气腹前明显升高(P<0.05),A组和B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氟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用于小儿腹腔镜疝气手术是可行和安全有效的.

    作者:黄景贤;何二宁;甘伟耀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维持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施行腹腔镜手术病人8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分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气管插管成功后实验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静脉泵注维持麻醉,对照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维持麻醉,根据术中需要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松.术毕停止静脉泵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BP、HR、SPO2及麻醉效果、手术持续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长40 ~90 min,术中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满意,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维持,术中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术后自主呼吸恢复快,清醒快,拔管时间短.

    作者:莫子林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非小细胞肺癌中Survivi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的研究

    目的 探讨Survivin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8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以及60例癌旁肺组织中Survivin 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 Survivin在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7.75%(55/80),在NSCLC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为41.6%(25/60),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Survivin基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在不同的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检测肺癌组织中Survivin的表达,可作为判断肺癌转移和分期以及预后的指标.

    作者:覃国亮;马广耀;冼磊;陈铭伍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应用健康教育处方预防双J管移位的效果探讨

    双J管又名猪尾巴管,表面光滑、多孔、内径大,主要有内引流和内支架的作用,广泛应用于肾盂、输尿管开放性手术和泌尿外科腔内手术中…[1],多在放置1~6个月后拔除或更换[2],在医院观察1周左右即可出院,之后再按医师的嘱咐回院拔除.患者放置双J管期间过多活动可引起双J管向下滑入膀胱或向上回缩到输尿管内[3口],影响疾病的康复.因此,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使其掌握带管期间活动度及管道移位处理办法就显得非常重要.我科利用健康教育处方对留置双J管患者进行预防管道移位的宣教,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燕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膝关节镜下采用两种自体材料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在膝关节的韧带损伤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伤后不能自愈,若不及时进行修复,将会产生明显的关节不稳,继发半月板和关节软骨的损伤退变,导致膝关节骨关节炎,从而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1].以往开放手术重建前交叉韧带已经基本被关节镜手术取代,膝关节镜下行重建前交叉韧带可完全恢复关节的运动功能,疗效满意[2].目前采用的自体重建材料主要有中1/3髌韧带、双股半腱肌腱半膜肌腱两种,对两者的疗效说法不一.本文分别采用两种移植材料重建前交叉韧带,比较分析两者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辉贤;磨惠君;甘炜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手术室实习护生外科手消毒效果监测与管理

    外科手消毒是指外科手术前医护人员用肥皂、洗手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1].参加手术人员因外科手消毒方式不正确或不彻底,可导致细菌传播而造成手术感染[2].实习护生是医院的一类特殊群体,其外科手消毒的执行情况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我院是教学医院,每年都有来自不同护理院校的护生进入临床实习,我科属特殊区域,要求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在带教老师的指导及带教下上台参加手术配合,为了解实习护生的外科手消毒执行情况,我科与院感科配合,先后分6批对实习护生进行了外科手消毒调查取样,旨在为寻找相应的带教及监督管理方法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敏玲;苏庆娇;骆如香;陈云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连续骶管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在腹腔镜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连续骶管阻滞复合静脉麻醉在腹腔镜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麻醉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80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随机分为全麻插管组(A组)和连续骶管阻滞复合静脉麻醉组(B组),每组40例,观察不同麻醉方法下小儿在切皮前、切皮时、气腹时、气腹后20 min、术毕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同时记录患儿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入PACU滞留的时间.结果 与切皮前相比,切皮时、气腹时、气腹后20 min的MAP和HR波动幅度A组较B组大(P<0.05),术后A组较B组在PACU滞留的时间长,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高,术后躁动发生明显增加(P<0.05).结论 连续骶管阻滞复合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下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麻醉效果确切,术后恢复快而平稳,并发症的发生减少.

    作者:陈淼岚;周瑞仁;唐小曼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在异位妊娠中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也称宫外孕,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1].由于对性知识的缺乏,人工流产率呈显著上升态势,从而导致我国女性出现异位妊娠的发生率高达2%[2]并持续升高.当发生异位妊娠时,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止异位妊娠破裂大出血及继发感染的关键,若得不到及时处理,极有可能使患者的生育能力受到损伤,严重者危及生命安全.因其临床表现与其他疾病有许多相似之处,部分患者临床症状与体征不典型(如无明显停经史、无阴道流血),容易导致误诊.因常规腹部超声局限性,我院近年来对此类患者开展经阴道超声检查,效果甚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蒙秋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云南白药联合桂林西瓜霜在宫颈环形电切术后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云南白药联合桂林西瓜霜在宫颈环形电切(LEEP)术后创面处理的效果.方法 167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Ⅰ~Ⅲ级)患者采用LEEP治疗,并随机分为术后未用药物促进宫颈愈组(对照组)83例和采用云南白药联合桂林西瓜霜喷剂喷洒宫颈局部组(观察组)84例.观察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排液量,宫颈创面感染及宫颈管狭窄等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排液量、宫颈创面感染及宫颈管狭窄均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云南白药联合西瓜霜能有效地减少LEEP术后阴道出血时间、排液量、宫颈创面感染及宫颈管狭窄,方法简单,值得推广.

    作者:廖丽敏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动态血糖监测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动态血糖监测(CGM)下应用胰岛素泵(CSII)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14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为CGM联合CSII组(简称“双C”组),B组为常规强化应用胰岛素(CSII组),C组每天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组),比较治疗3d的日内平均血糖(MBG)、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记录治疗2周后血浆C反应蛋白(CRP)、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β细胞分泌指数(Homa-IS)、血糖达标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的情况.结果 3组患者经治疗3d后的MBG以A组、B组较C组下降更明显(P<0.01),A组的MAGE显著低于B组和C组(P<0.01).Homa-IR、CRP以A组、B组较C组下降更明显(P<0.01或P<0.05),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FIns、FCP、Homa-IS以A组、B组较C组升高更明显(P<0.01),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糖达标所需时间及所需胰岛素用量比较C组>B组>A组(P<0.01或P<0.05).A组在动态血糖监测时间段低血糖事件发生43次,无症状性低血糖37次,B组低血糖事件发生11次,C组低血糖事件发生14次.结论 CGMS监测CSII治疗T2DM的治疗达标时间更短,血糖波动更少,血糖达标时所需胰岛素量更少,胰岛β细胞功能的改善和CRP的降低明显优于MSII,且容易发现无症状性低血糖,较MSII疗效、安全性更好.

    作者:梁慧;张萍;蓝海云;刘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率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 探讨影响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病例20例共26指进行分析.对指端缺损重建感觉的成功率与患者的年龄、瓣膜大小、神经嫁接、损伤水平、受伤类型、指位等6个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多因素的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影响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率相关因素中,年龄、瓣膜大小、神经嫁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损伤水平、受伤类型、指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分析显示,年龄、瓣膜大小、神经嫁接为影响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率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重建感觉指动脉终末背侧支逆行岛状皮瓣成活率影响因素中,年龄、瓣膜大小、神经嫁接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作者:卢忠存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