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秀芳
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ANFH)也叫无菌性坏死,是骨科比较常见的疾病,治疗起来比较困难,保守治疗往往难以获得满意效果.近年来,我院针对成人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病机制(主要为股骨头供血小血管阻塞、髓内高压、血流淤滞),应用介入治疗的方法直接从患髋股骨头供血血管内灌注溶栓,予活血化瘀、扩血管药物,以达到疏通股骨头微小血管、增加血流量、供养充足、修复坏死骨的目的,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作者:莫深;林益良;梁丽芳;韦雪连;盛国全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及较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方法,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结石清除率高、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本文对MPCNL的发展及通过经皮肾镜治疗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毕革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生物瓣膜置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242 例心脏瓣膜疾病患者接受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生物瓣置换术,其中心功能分级(NYHA )Ⅰ级15例,Ⅱ~Ⅲ级190例,Ⅳ级37例;心胸比例0.6~0.7者138例,0.5~0.6者55例,≥0.7者49例;合并心房颤动185例,合并糖尿病25例,感染性心内膜炎32例.行二尖瓣置换146例,其中三尖瓣成形36例;主动脉置换术22例;二尖瓣加主动脉置换49例;再次瓣膜置换25例.术后病人通过电话和门诊随访.结果 本组病人住院期间死亡10例,死亡率为4%(10/242),术后心率过缓3例,并发呼吸道感染10例,低心排综合征4例,肾功能不全3例.术后随访190例,死亡5例,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175例,Ⅲ级10例.结论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下施行生物瓣膜置换效果良好,手术安全可行,尤其适用于重症瓣膜病变及巨大心脏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冯旭;何巍;郑宝石;谢晓勇;石俊杰;吴熙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的应用为颅内血肿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1],其以创伤小、愈合快、费用低等优点成为神经外科常见的手术方式.术后病人不仅头上有多条脑室引流管,大部分还留置有胃管、尿管、气管套管及深静脉置管等,并且置管时间长,多为1周以上,增加了护理难度.病人的躁动、意识不清,是意外拔管的高危群体,影响了手术的效果,增加了病人的不适,甚至威胁到病人的生命.我科2009年6月以来采用系统的管道风险管理对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的患者进行管道护理,明显降低了病人拔管率,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爱金;卢国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该院120例胎儿进行了产前检查,观察是否存在先天性心脏畸形.结果 以上120例胎儿中共存在10例心脏畸形患儿,检测出有9例胎儿存在先天性心脏畸形,漏诊1例,漏诊患儿为房间隔缺损,在出生后经过超声心动图复查核实.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可以在产前发现大多数的胎儿心脏结构异常,对于产前胎儿心脏畸形的诊断具有意义.
作者:殷红霞;刘江泽;陈海燕;罗丽;李华贵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乳腺纤维瘤是临床上常见的乳腺良性肿瘤,常见于20~25岁青年妇女,多为单发性.纤维腺瘤好发于乳房的外上象限[1],其发生与雌激素的刺激有密切关系,因此很少发生在月经来潮前或绝经后.我院于2008年1月至2011年2月采用乳晕小切口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共47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明新周;明新求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我科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应用无痛肠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各期内痔、混合痔患者6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5例患者,其中男性45例,女性20例,年龄 18~78岁,平均(48±2.5)岁,病程1周至30年.
作者:余绪锋;黎振林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s, CIN)包括宫颈不典型增生和宫颈原位癌,是一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癌前病变,反映了宫颈浸润癌发生中的连续性和进展性过程.因此及时发现并治疗CIN能对宫颈癌的发生起到预防的作用.采用宫颈锥切术对CIN患者兼有诊断和治疗的作用[1].宫颈锥切术是一种妇产科中切除子宫颈的手术,呈圆锥状切下一部分宫颈组织,既可以作为病理检查,确诊宫颈的病变,也能对宫颈病变起到治疗作用.
作者:卢丽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人体脊椎受到外界不同因素或外力的作用,引起组织或解剖上的破坏并出现局部症状或全身反应,常表现为脊柱骨折、脱位等,严重的脊椎骨折、脱位可使脊神经受压、挫裂或横贯伤,造成部分或高位截瘫,甚至死亡的危险.因此,对疑有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应给予高度重视,在正确判断伤情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有效的现场救护,确保搬运方法正确,避免救护和转送不当造成脊髓继发性损伤,减少截瘫和死亡发生率.
作者:农丽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卵巢良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53例卵巢良性肿瘤患者在 B超引导下经腹行肿瘤穿刺、抽液并注入无水乙醇.结果 53例穿刺抽液注药成功.穿刺后经1、3、6个月的复查,治愈51例,治愈率达92.23%;另2例手术治疗证实为多房性囊肿.治愈的51例继续随访,3例在3年内复发,均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者.结论 B超引导下经腹穿刺硬化治疗卵巢良性肿瘤定位准确,患者依从性高,操作简单易行,创伤小,费用少,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华蟾素是我国传统生物药材中华大蟾蜍干皮的水化萃取制剂.近年来随着对华蟾素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深入研究,已证实华蟾素具有强心、抗肿瘤、抗病毒、麻醉、止痛、促进骨髓增生的作用,并可调节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1],但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静脉滴注局部出现红、肿、疼痛等现象,使病人难以忍受和坚持治疗.笔者对部分使用华蟾素注射液的患者局部外用利多卡因凝胶,可有效预防静脉刺激症状,现总结如下.
作者:黄兰英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8例(96个椎体)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单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术前、术后72 h、6周、1年疼痛VAS评分、Oswstry功能障碍指数、椎体后凸Cobb′s角变化,以及术后1年内再次骨折情况.结果 随访1年,所有患者术后疼痛均缓解,术前、术后72 h、6周、1年VAS评分分别为7.53±1.21、3.21±1.30、3.01±1.06、2.54±1.10;ODI值分别为81±9.31、32.9±7.3、32.5±8.31、31.0±6.9,两项指标手术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X线片测量椎后突Cobb′s角略有变化,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内有11例相邻椎体发生骨折.结论 单侧穿刺椎体成形术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的优点,术后即可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患者正常生活功能,是治疗新鲜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朱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十二指肠瘘(duodenal fistula)是临床上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分内瘘和外瘘,外瘘又可分为残端瘘和侧壁瘘,可引发机体全身和局部病理生理紊乱.目前对于该病还没有很好的诊治手段,其病死率在目前仍高达25%以上[1].十二指肠瘘的原因包括医源性、创伤性和合并其他疾病,其中医源性约占80%,其次是创伤约占10%,其他较少见的原因为肿瘤、结核、克罗恩病及放射性等病理因素.
作者:林荣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对鼻饲管置入困难的危重患者于纤维支气管镜下协助置管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187例常规鼻饲管置入困难的危重患者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协助导引和明视置入鼻饲管,统计置管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 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协助导引置管1次成功者135例,无明显鼻咽部黏膜损伤等并发症;纤维支气管镜明视置管52例,1次成功49例,3例改用纤维支气管镜协助导引置管成功.结论 对鼻饲管置入困难者,纤维支气管镜协助导引置管或纤维支气管镜明视导引置管,可显著提高置管成功率而局部并发症无明显增加.
作者:陈林;刘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评价用16G和18G两种不同直径的活检针行B超引导下肾活检的取材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196例肾功能正常的肾小球疾病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18G针者110例,另一组使用16G粗针者86例.对两种不同直径的活检针行肾活检所获肾组织的肾小球数量及术后肉眼血尿及肾周血肿的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 ①粗、细活检针组取得的组织肾小球数分别为 28.16±12.23 及16.18±7.56,粗针组多于细针组(P<0.05);②肉眼血尿发生率粗针组为3.49%,细针组为1.8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肾周血肿发生率粗针组为10.47%,细针组为6.36%,粗针组高于细针组(P<0.05).结论 16G粗针肾活检取材效果优于18G细针,但肾周血肿发生率高于细针组,应根据患者情况谨慎选择活检针.
作者:杨桢华;伍巧源;霍冬梅;王成玉;黎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患者共30例,应用Seldinger技术,行双侧子宫动脉插管,观察确认导管置于子宫螺旋动脉内后,进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1~6个月观察患者有无临床症状及肌瘤体积的变化.结果 子宫动脉栓塞术后肌瘤体积明显缩小,月经量逐渐恢复到正常,贫血状态、疼痛及压迫症状减轻,能保留子宫原有的正常生理功能.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
作者:廖东林;樊志勇;黄汝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CR系统与传统屏/胶组合摄影在子宫输卵管造影的检查方法、成像质量和诊断价值对比.方法 随机抽取近几年在该院进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的患者34例,分别在CR系统与传统屏/胶组合摄影下行子宫输卵管造影,并对所有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传统屏/胶组合因图像质量欠佳无法做出相对准确的统计,CR系统对34例病例共68条输卵管可以清楚统计:通畅24条,通而不畅7条,近端阻塞16条,远端阻塞21条.结论 CR系统作为替代传统屏/胶组合成像的一种技术,具有可与普通X线照片(传统屏/胶组合摄影)无法相比拟的成像质量和信息量.
作者:黄迪开;谭莉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在肺结核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约3%~6%的人伴发骨与关节结核,而脊柱结核约占骨与关节结核的48%,当脊柱结核发生在承重的下腰椎时,造成了脊柱失稳、脊髓神经损伤,是导致生活、劳动能力丧失的重要原因.近年来,脊柱结核的发病人数随肺结核的再燃有了增长的趋势.在手术治疗的选择上,适当入路及内固定对脊柱结核的治疗尤其重要,对下腰椎稳定性的恢复起到关键影响[1].我院2006年8月至2012年1月收治下腰椎结核患者28例,均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同时进行一期前路结核病灶清除、取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进行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硕;周铁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手术室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科室,也是工作任务繁重、难适应的场所,其工作环境、性质、节奏、护理技术操作与病房相比是截然不同的,其服务的对象是需要进行手术治疗的弱势群体,是一个全能科室.而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有关手术室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要求他们在有限的2~3周的学习时间内尽快熟悉手术室的工作环境及性质,掌握常见手术的基本配合方法是有一定困难的,因此有些护生产生胆怯、恐惧心理.
作者:韦敏玲;梁建华;张雪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目的 体外培养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MGC-803,并比较两种细胞周期分布情况及侵袭能力.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两株细胞的周期分布情况;采用涂有Matrigel胶的Transwell小室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和MGC-803进行体外侵袭实验,通过检测穿过小室的相对细胞数量比较两株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 SGC-7901在G0/G1期、S期、G2/M期的分布百分比分别为(63.74±3.40)%、(30.23±2.70)%、(6.03±0.70)%;MGC-803在G0/G1期、S期、G2/M期的分布百分比分别为(62.94±6.13)%、(28.67±7.76)%、(8.39±1.69)%,两胃癌细胞株对应的周期时相分布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SGC-7901和MGC-803穿过涂抹有Matrigel胶的聚碳酸酯膜的细胞数分别为65.67±6.03和94.5±3.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GC-803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强于SGC-7901,而两株细胞在对应的周期时相分布情况则无明显差异.
作者:马鹏飞;陈俊强;刘金禄;王震 刊期: 201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