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87例临床分析

牙韩年

关键词:阑尾炎, 腹腔镜切除术, 儿童
摘要:阑尾炎是小儿常见急腹症,小儿因大网膜发育不全,不能起到足够的保护作用,且患儿不能清楚地提供病史,往往病情发展快且较重,穿孔率、并发症及死亡率较高[1].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腹部微创外科常用的手术之一.我院自2010年1月起将腹腔镜应用于小儿阑尾切除术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目的 探讨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的管理方法及特点.方法 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4例,采用浅低温、中度血液稀释、股静脉-股动脉转流的CPB方法,CPB期间严密观察监测泵压和中心静脉压,加强各项监护,积极配合术者处理并发症.结果 4例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麻醉效果尚满意.3例CPB过程满意,1例在CPB期间出现静脉引流欠佳和低血压,经调整股静脉导管有所好转.结论 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可采用股静脉-股动脉转流的CPB方法,CPB期间需加强监护及防治各种并发症.

    作者:黄国勇;黄爱兰;张学刚;梁宁;李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腹腔镜联合内镜在结直肠良性占位病变治疗中的应用

    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及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收治结直肠良性占位病变74例,采用传统开腹方法治疗53例,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21例,现将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比较如下.

    作者:邓修民;邓春燕;孙凯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带锁髓内钉、AO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和比较胫骨骨折患者分别使用带锁髓内钉、AO钢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1位胫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带锁髓内钉治疗组(Ⅰ组)41例,AO钢板治疗组(Ⅱ组)40例,对两组病人的临床疗效和术后并发症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两组病患的骨痂形成时间、下肢承重时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术后感染率等.结果 Ⅰ组和Ⅱ组的骨痂形成时间分别为(3.07±0.64)月、(3.19±0.67)月,下肢承重时间分别为(2.35±0.69)月、(3.89±0.71)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7.58±3.18)月、(10.85±3.24)月,术后感染率分别为2.44%、25%,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分别为0.00%、15.00%,骨不连接发生率分别为0.00%、2.50%,两组间比较其中骨痂形成时间、骨不连接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治疗效果、下肢承重时间、骨折平均愈合时间、骨折愈合率、术后感染率、深静脉血栓形成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其内固定牢固,防旋性能较好;与AO钢板内固定治疗相比,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操作简单,对胫骨骨折血供局部破坏小,更有利于促进骨折愈合,临床治疗效果较AO钢板好.

    作者:农家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手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肺癌根治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的术后影响.方法 选择52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ⅠB~ⅢA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7例)与对照组(25例).两组病例均进行肺癌根治术以及术后4个周期的化疗,其中观察组术中在纵隔淋巴引流部位植入125I粒子,观察术后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53(CA153)、糖类抗原199(CA199)的水平以及肿瘤局部控制率在不同时期的变化.结果 术后3个月两组病例肿瘤标志物水平比术前明显下降.组内术后不同时间段、各组间术前、术后各时间段血清中肿瘤标志物水平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2个月,在有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肿瘤局部控制率观察组(89.47%)高于对照组(56.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根治术联合125I粒子植入,对存在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可以减少术后局部复发,延长无瘤生存期.

    作者:莫绍雄;杨小平;吴军;韦懿桐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30例的MRI分析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40%~70%[1].因此早期诊断和识别该病,对避免漏诊和误诊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对通过病原学检查和临床表现,分析其MRI影像学的特征,以期提高对该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罗纯;胡瑞婷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静脉留置针在妇产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具有可长时间静脉留置、不易脱出血管、较小的血管刺激性、可随时进行输液治疗的优点,因而避免了反复穿刺的痛苦,提高了抢救效率,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1].近年来,我科将静脉留置针技术应用于妇产科危重患者的护理,使患者避免了治疗过程中需要反复多次穿刺注射的痛苦,既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患者满意度,也减轻了护士工作量,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梁曼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改良光导气管导管在人体模型气管插管训练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自制改良光导气管导管在人体模型体上进行气管插管训练的性能及应用前景.方法 在普通气管插管导管的结构基础上,选用软硬适中的优质塑胶材料进行制作,将光导纤维植入导管体管壁,光导纤维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连接分光器和聚光器,导管外接口端固化自带光源发出光线,经分光器、光导纤维、聚光器照亮导管前端区域,使插管过程气道照明充足.按临床常用气管导管的规格、消毒标准制作出光导导管.抽取该院急诊科医师8人在人体模型身上进行气管插管训练,每人插管100次,记录人均一次插管成功率、人均每次插管时间,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87~96例,人均93.5例;成功率为87%~96%,人均93.65%;人均每次插管时间(11.59±0.38)s.对照组一次插管成功83~95例,人均89例;成功率为83%~95%,人均90.03%;人均每次插管时间(13.14±0.38)s.两组同性指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制改良光导气管导管操作便捷、一次插管成功率高、耗时短,值得临床探讨.

    作者:黄世梧;林泉;陈哲;张绍权;潘树强;唐维骏;廖智勇;陆艳;韦振东;陈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手法整复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人胸腰椎骨折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越来越多的骨质疏松症并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病人要求治疗,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方法主要是卧床休息、佩戴支具、镇痛及局部治疗、药物改善骨质疏松、功能锻炼等,但对老年人来说,卧床并发症会更危险;越来越多的病人不能接受长期卧床及在床上大小便.2010年8月至2011年12月,我科采用传统手法复位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人胸腰椎骨折10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勇飞;田亚伟;岑明;刘振颖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经皮肾穿刺微造瘘输尿管镜治疗上尿路结石112例

    目的 探讨经皮肾穿刺造瘘输尿管镜取石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单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224例.按患者入院时间顺序编号,单号为观察组(n=112),术前2 d行患侧肾穿刺造瘘术后再行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双号为对照组(n=112),单纯行输尿管镜下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后高体温、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尿常规和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观察组的术后高体温明显低于对照组,在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尿常规和血常规恢复正常时间上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上尿路结石患者先经皮肾穿刺造瘘再行取石术,术后恢复效果更好.

    作者:农礼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基层医院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阑尾炎87例临床分析

    阑尾炎是小儿常见急腹症,小儿因大网膜发育不全,不能起到足够的保护作用,且患儿不能清楚地提供病史,往往病情发展快且较重,穿孔率、并发症及死亡率较高[1].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腹部微创外科常用的手术之一.我院自2010年1月起将腹腔镜应用于小儿阑尾切除术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牙韩年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小切口与常规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小切口与常规后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行单侧全髋置换术治疗患者49例,其中25例患者采用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全髋置换术,24例患者采用常规后外侧入路全髋置换术.比较两组手术切口长度、髋关节Harris评分、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止痛药用量、术后引流量、并发症等.结果 小切口组切口长度为(10.49±1.36)cm,常规组为(17.27±1.46)cm;手术时间小切口组为(117.80±15.89)min,常规组为(94.79±13.79)min;术后曲马多用量小切口组为(0.78±0.42)g,常规组为(1.14±0.39)g;小切口组术后24 h引流量为(265.84±67.34)mL,常规组为(311.50±86.38)mL;术后6个月髋关节Harris评分,小切口组为(89.44±5.75)分,常规组为(85.67±6.29)分,以上各指标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术中失血量为(193.24±60.1)mL,常规组为(215.21±52.32)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切口后外侧入路全髋置换术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的手术入路,但是需严格把握适应证,并且对技术水平有一定要求.

    作者:施能槐;朱展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成人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79例报告

    腹股沟斜疝是多见的腹外疝,占腹股沟疝的85%~95%,为外科常见病[1].手术治疗是成人斜疝唯一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传统的方法是张力修补,因其扰乱了腹壁局部原有的生理解剖结构,使患者易出现术后伤口疼痛、有牵扯感,恢复慢,且复发率高.如何克服传统疝修补方法存在的这些不足,成为了外科医学界亟须攻克的问题.1989年美国外科医生Lichtenstein提出的无张力疝修补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回顾分析我院自2006年2月至2011年8月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斜疝79例,报告如下.

    作者:韦常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血压脑出血床边微创穿刺引流术的护理体会

    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之一,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及致残率.传统开颅清除血肿手术创伤大,患者耐受差,费用高,治疗效果不够理想.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脑出血的有效方法.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对4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引流术治疗,经过精心护理,临床效果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清莲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及生育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卵巢功能及生育功能的影响.方法 监测104例子宫肌瘤患者术前、术后生殖内分泌激素水平变化,B超监测卵巢排卵功能及术后诊刮内膜活检了解子宫内膜情况.分析46例患者术后受孕能力及产科情况.结果 栓塞术后FSH、LH及E2水平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67例40岁以下患者术后半年行经前子宫内膜诊刮,病理结果提示子宫内膜均呈分泌相.46例有生育要求患者中,29例自然受孕,4例流产(3例胚胎停育)和4例早产,余21例常规产检监测胎儿发育和产前筛查均未见异常妊娠至足月.足月顺产3例,足月剖宫产18例,剖宫产术中见原肌瘤明显缩小、肌瘤完全消失及原肌瘤钙化局限仅留痕迹.2例产后出血(9.52%),19例子宫产后复旧良好(90.48%).新生儿评分除早产1例外余均高于8分,平均体重3.23 kg.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对卵巢功能无明显影响;子宫内膜影响于半年后基本恢复;对受孕、母体及胎儿影响不大.

    作者:谭毅;李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小针刀的临床应用现状

    小针刀疗法是建立在解剖学和经络学基础上的一种疗法,他吸收了西医外科的新成果,将中西医两种基本理论融为一体,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是医学领域的一次革命,是新一代医学的诞生.现将小针刀的发展简史和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作者:刘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无痛胃镜下摘除上消化道息肉64例体会

    消化道息肉是癌前期状态,及早发现、及早处理是关键.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日益成熟,对大部分上消化道息肉都可采用内镜下治疗,而在无痛胃镜下进行治疗,更加容易操作.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我院消化内科开展无痛苦胃镜下成功治疗上消化道息肉64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陆兆炯;刘福建;杨军雄;关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1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tat基因重组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目的 构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tat基因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PCR)法从缺失pol基因的重组HIV-1基因组pNL4-3中扩增tat基因;将PCR获得的tat基因片段和pSecTag2B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分别用Hind III酶切;pSecTag2B载体片段经小牛碱性磷酸酶去磷酸化后,用T4 DNA连接酶将tat基因与pSecTag2B载体片段连接过夜并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提取阳性克隆质粒进行Hind III酶切鉴定,并利用Nco I酶切鉴定克隆的tat基因反向.后选取正向tat基因克隆质粒送基因测序.结果 PCR扩增产物在1%琼脂糖凝胶上约320bp位置出现条带,与预期的324bp大小一致;经Hind III和Nco I分别酶切鉴定,获得2个正向克隆;正向克隆经测序,克隆的tat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登记的HIV-1 tat基因100%同源.结论 本研究方法可以成功地构建HIV-1 tat基因分泌型真核表达载体.

    作者:赵丽娟;陈源红;唐华英;韦红玉;曾怡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负压封闭引流在骨筋膜室综合征中的应用

    骨筋膜室综合征(OCS)是四肢创伤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以小腿为常见[1],前臂的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率排在第二位,但其他部位及医源性 OCS也不少见[2].在对其治疗过程中一旦确诊骨筋膜室综合征,必须即刻行筋膜切开术,这样有助于保全患肢及加速患肢功能恢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的应用是近些年来筋膜切开术后伤口处理的方法之一,它在改善创面微循环,促进肉芽组织生长,降低感染率方面有显著的优势.

    作者:黄铭图;王鹏云;黄永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NOX4在高肺血流肺动脉高压大鼠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 观察NADPH氧化酶4(NOX4)在高肺血流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中表达的变化,探讨NOX4在高肺血流性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分流4周组、分流8周组、分流11周组,通过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分流法建立高肺血流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检测模型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室肥厚指数(RVI),RT-PCR检测大鼠肺组织中NOX4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随着分流时间的延长,各分流组大鼠逐步出现了右室肥厚、平均肺动脉压升高等肺高压的表现,肺组织中NOX4 mRNA表达亦逐步增强.结论 高肺血流肺动脉高压大鼠肺组织中存在着NOX4的显著表达,NOX4参与了高肺血流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作者:黄维佳;覃家锦;何巍;戴霞;冯旭;郭建极;冼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腹腔镜下腹腔外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102例体会

    随着微创技术的日益发展及患者对美观的更高要求,微创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小儿外科.2006年1月至2010年8月,我们对10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行腹腔镜下腹腔外疝囊高位结扎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晓远;莫世源;黄东;谭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