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敏
目的 应用实时超声造影技术探讨颈动脉斑块显影情况与脑卒中发生的关系.方法 130例患者,其中脑卒中组患者80例,对照组50例,常规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并发斑块者行实时造影剂增强超声造影,观察斑块显影情况.结果 ①脑卒中颈动脉硬化患者软斑(33/68,49%)及混合斑(22/68,32%)所占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21,9%;4/21,19%);②脑卒中患者中颈动脉斑块内显影率(42/68,6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6/2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颈动脉斑块性质及超声造影显影情况与脑卒中发生关系密切.
作者:邬彩虹;郑艳芬;任海波;王觅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之一,建立良好的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基本要素[1].近年来随着血液透析技术在基层医院的广泛开展,外周动脉直接穿刺因操作简单、方便,易于成功,不增加病人的经济负担,而成为基层医院血液透析时临时性血管通路的首选,但是直接动脉穿刺并发症多,穿刺后出现出血、血肿尤为突出[2].我科对直接动静脉穿刺行血液透析的病人采取桡动脉负压穿刺法并与传统桡动脉穿刺法对比,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志丽;马健浩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大子宫切除(子宫≥12周)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下大子宫(12~20周)切除术8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3例均在腹腔镜下成功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43~128 min,平均90 min;术中出血量80~300 mL,平均120 mL;术后住院3~5 d,平均3.5 d;术后膀胱瘘1例,无切口感染,无输尿管、直肠损伤.结论 腹腔镜下大子宫切除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
作者:甘精华;农文政;陈晓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负压引流装置在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开窗减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自行研发的纯钛金属引流管外连硅胶导尿管接负压袋,对12例下颌骨大型囊性病变行开窗负压引流治疗,观察患者局部舒适度、开窗口通畅度、局部反应及疗效指标.结果 12例中除2例因患者未能坚持外接负压引流袋进行负压治疗,而直接改用钛金属引流管维持开窗口减压治疗外,其余10例均能维持佩戴6个月以上,未出现钛金属管脱落现象.开窗口管径及通畅度维持良好,患者主诉舒适度可,局部炎性反应轻,囊腔容积缩小明显,均已完成二期手术,疗效确切.结论 本研究采用的钛金属负压引流装置具有生物相容性好、局部异物反应轻、开窗口维持便利、疗程缩短等优点,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正武;陈进;王洁;郑灵;李冀樱;何晓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是消化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出血原因主要有溃疡、食管-贲门大黏膜撕裂症、杜氏病等.临床经验表明,对该病予以单纯的药物治疗,不但疗程较长,还易引起副作用,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必要时须手术治疗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1].随着内镜治疗技术的发展,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以其创伤小、操作简单、止血速度快、再出血发生率低、并发症少、费用低的优点,逐渐成为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非手术治疗的第一选择.
作者:李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血流动力学监测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急诊室、手术室及ICU,成为危重病人抢救所必备的方法之一[1].中心静脉压(central venous pressure,CVP)是指右心房及上下腔静脉胸腔段的压力,是判断机体容量和心功能的极佳参数,因此成为临床上危重病人抢救治疗常用的监测方法[2].
作者:唐梅宗;吴国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在我国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THA)的病人逐渐增长,随着术后患者活动量的增加,生存期的延长,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的可能性随之增加,处理困难,易产生较多的并发症,THA术后假体周围骨折已经成为欧洲全髋翻修的第三大原因[1],国外文献报道THA术后并发假体周围骨折发生率为0.1%~21%[2].
作者:袁明武;张明;潘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传统静脉输液的静脉选择多选前臂静脉、手背静脉、足背静脉,采取的是向心方向穿刺,但对于病情重、住院时间长,并长期输注高浓度、强刺激性药物的患者,静脉损伤严重,常常只剩下关节附近的静脉或指(趾)静脉比较暴露,这些特殊部位的静脉给临床静脉穿刺带来一定的难度,采用传统的顺行穿刺法成功率不高,针头很难固定,患者关节稍微活动针头就很容易刺破血管造成液体渗出血管外,而采用逆行穿刺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因逆向静脉输液利用了通常情况下不采用的特定部位浅静脉,如手、足背下1/3及腕关节附近的浅静脉,而且易于固定.
作者:张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死亡率极高的疾病[1].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常生活行为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再加之现代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导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2].相关资料显示[3],2000年全国死亡人数731万,而慢性病的死亡人数就达到了近600万人,占82%;其中慢性病中死于心血管疾病者250万[4],占34%,居死亡人数的首位.而且近年来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由于该病不仅死亡率高,而且致残率也居所有卒中类型的首位.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主要以外科为主,合理的手术方案、合适的手术时机及适应证的选择对患者的预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5,6].微创技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运用,不仅减少了患者的创伤,缩短恢复时间,而且减少术中出血量,现就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韦廷求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往往病情危重,尤其是小儿、老人及女性患者在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心衰及营养不良,全身免疫力受到明显影响,再加上心脏直视手术术中的特殊性,术中及术后发生急性压疮的机会相对增多,护理风险高.循证护理是以有价值的、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为证据,提出问题,寻找实证,恰当运用实证,以在某一特定领域作出符合患者要求的护理决策的过程[1].我们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心脏直视手术后患者,积极预防压疮,有效地避免和减少了压疮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家诚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静脉输液治疗中不仅要求护士熟练实施操作,而且要求有很高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多三甲医院成立了静脉治疗小组,但二级医院成立静脉治疗小组的较少.为了规范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降低输液并发症,发挥静脉输液治疗在提高护理质量、降低费用、获取效益等方面中应有的作用,我院2008年2月成立了静脉输液小组,目的在于通过培训和实践,不断提高静脉治疗护理质量.现将我院输液小组的建立与实践报告如下.
作者:陈永娟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肺癌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30例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患者(胸腔镜组),对照组为30例开放手术的患者(开胸组),比较二组患者的手术一般项目、术后拆线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肿瘤复发率、死亡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拆线时间、术后并发症、肿瘤复发率、死亡率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胸腔镜组的患者失血量与住院天数低于开胸手术组.结论 只要把握得当,胸腔镜手术能达到与开胸手术一致的肿瘤根治效果,并具有微创、恢复迅速的优点.
作者:伍达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前行宫腔镜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准备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1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其中80例作为研究组,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前进行了宫腔镜检查并做相应治疗,随后进入IVF-ET周期;另外80例患者未行宫腔镜检查而直接行IVF-ET,作为对照组.对研究组的宫腔镜检查结果及两组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经宫腔镜检查,异常宫腔占61.25%;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新鲜周期移植种植率分别为27.96%、15.06%,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2.55%、22.86%;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冻融胚胎移植种植率分别为27.69%、13.79%,临床妊娠率分别为42.42%、20.00%,研究组新鲜周期移植及冻融胚胎移植胚胎着床率与临床妊娠率均明显高于B组.结论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前行宫腔镜检查有重要的临床诊疗价值,对于女方输卵管因素性不孕、原发性不孕同时不孕年限>5年以上,或继发性不孕同时不孕年限>3年以上准备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患者,术前常规做宫腔镜检查可以提高临床妊娠率.
作者:胡肖玲;马海兰;李美玲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在B超实时定位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留置透析导管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将80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需要留置透析导管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常规根据颈内静脉解剖特点经验性进行颈内静脉穿刺留置透析导管,B组采用B超实时定位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留置透析导管.观察两组置管成功率、穿刺一次成功率以及穿刺点血肿、渗血的发生率,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 A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50%,总成功率80%,术后穿刺点血肿、渗血的发生率20%.B组40例患者一次穿刺置管成功87.5%,总成功率100%,术后穿刺点血肿、渗血的发生率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B超实时定位引导下行颈内静脉穿刺留置透析导管,能明显提高置管的成功率,减少穿刺的次数及并发症.
作者:徐志坚;吴积新;蔡永林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颈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CTA)的佳的扫描参数和技术要点,提高图像质量.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50例临床疑似颈动脉或椎动脉患者均采用智能追踪触发扫描和延时扫描(18~25 s)两期颈部CTA检查,并对所有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运用两期不同扫描参数的颈部CTA均能不同程度地显示颈动脉和椎动脉异常血管的类型、位置、大小,但智能追踪触发扫描阳性率比较高,图像质量优于延时扫描.结论 正确掌握好颈部CTA的技术操作及多种重建方法的综合运用,可提高颈部CTA的图像质量及对颈部疾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韦玲群;韦学;韦翠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 对该院2004~2011年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4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47例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获得成功,1例中转开腹.2例肝内胆管残留结石,均于术后6周经T管窦道行胆道镜取净残石.全组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及结石复发.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具备典型的微创手术特征,且保留了Oddi括约肌的完整性,术后并发症少,远期疗效满意,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李永传;谷振光;史经汉;滕勇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腹股沟疝是普通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可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传统的腹股沟疝修补术后复发率为10%~15%[1].随着对腹股沟区解剖、生理功能、疝发生机制的认识不断完善和更新,人工补片的应用、无张力修补技术的普及,以及微创技术的迅速发展,经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广泛开展,腹股沟疝的诊断和治疗都取得满意效果.本文对腹股沟的微创诊疗研究综述如下.
作者:黄达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结肠息肉是指结肠黏膜受到炎症或是慢性刺激造成突出于结肠黏膜表面的一种赘生物[1];此种息肉可以单发或多发,初期往往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多出现血便、脓血便且逐渐增多,甚至导致癌变发生[2].我们于内镜下利用高频电凝治疗结肠息肉,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陈海东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小儿大肠息肉是大肠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便血为其主要临床表现.由于儿童结肠镜价格较昂贵,很多综合医院不具备,这给便血患儿的诊治带来一些困难.我院于2008年10月至2012年3月使用成人电子结肠镜对反复便血患儿行结肠镜检查,共发现结肠息肉28例,同时予高频电凝切除,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韦树理;何咖鲒;陈秀秉;饶官华;邹尤宝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肺叶切除术是治疗肺部疾病特别是早期肺癌常用的手术方法,以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为代表的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肺癌的新型手术方式.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共为9例肺部疾病患者成功施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作者:陈波;陈军;甘耐炎;韩胜富;宁宇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