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少波;袁海锋;王美丽;梁健
随着电视胸腔镜技术的日益推广和操作的规范成熟,对肺大泡治疗而言,该术式因其创伤小、复发率低而得到广泛的接受.我院自2006年2月至2009年2月对16例双侧肺大泡行同期胸腔镜手术,取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沈根海;高泉根;吴国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咯血是呼吸系统常见症状,其中以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症和肺癌等常见.年轻患者多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老年人以肺癌常见.我科2000年5月至2008年5月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548例,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燕玲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MMC)及羊膜植入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4例(32只眼)26~55岁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小梁切除术联合MMC及羊膜植入治疗.术后随访6~18个月,观察患者视力、眼压及滤过泡情况.结果 视力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患者术前平均眼压(38.5±7.2)mmHg,与术后18个月平均眼压(16.8±3.9)mmH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有4只眼需药物治疗,11例有功能性的滤过泡.结论 小梁切除术联合MMC及羊膜植入能有效降低眼压,效果良好.
作者:杨铁嵘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11例心脏跳动中Bentall术治疗马凡综合征的经验.方法 采用浅低温体外循环主动脉分流冠状静脉窦逆灌心脏跳动中Bentall手术治疗11例马凡综合征患者,其中合并二尖瓣置换2例.结果 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均无严重心律失常,无神经系统并发症.结论 Bentall手术是治疗马凡综合征的首选方法,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对Bentall手术操作无影响,且对患者的心肌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作者:郭建极;何巍;陈铭伍;郑宝石;冯旭;冼磊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经左听诊三角(在斜方肌下方与肩胛骨下角内侧缘之间的一肌间隙,又称肩胛旁三角)入路胸膜外动脉导管结扎术切口小,因不打开胸膜腔,保持了胸膜腔的完整性,术后不需放置胸腔闭式引流,可以避免胸膜粘连及胸腔积液,无胸背部肌肉损伤,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活动和恢复,尤其对儿童胸廓生长发育十分有利[1].我院2001年6月至2009年4月经左听诊三角入路行胸膜动脉导管结扎术54例,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临床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姚锦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是脊柱外科常见的疾病,其外科手术治疗有效率在60%~85%之间,15%以上的病例症状缓解不明显或术后症状再发、加重,甚至发生椎间盘炎,临床上属于腰椎术后综合征范畴,再手术困难,疗效差[1],且药物保守治疗临床效果不佳.由意大利Marco-Leonardi教授首创的椎间盘臭氧分子消融术治疗LDH不断成熟并推广.我院应用该技术治疗LDH 134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善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在继发性肺曲菌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08年在我院确诊的11例继发性肺曲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 11例患者中男7例,女4例,年龄19~71岁,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患者5例.8例有肺部基础疾病,2例为白血病化疗患者,1例为糖尿病冠心病患者,有肺部基础疾病者存在不同程度低氧血症和通气功能障碍.11例患者均经病理学确诊,8例为经纤支镜肺活检获得病理标本,无并发症发生;3例为经手术获得病理标本.痰培养结果仅2例报告霉菌,1例误报毛霉菌.痰涂片结果均为阴性.结论 纤支镜在继发性肺曲菌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是获取肺部病理标本的重要手段,对于一般情况差、高龄、有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纤支镜检查损伤小、更安全、更适用.
作者:邓静敏;邹小英;柳广南;白晶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脑血管造影术及数字减影下颅内外血管疾病的治疗,已日益普及并在脑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日显重要[1].2005年8月至2009年5月.我们为4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行全脑血管造影及介入治疗,术后严密观察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龙海秋;潘宁萍;伍翠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良性肿瘤,35岁以上的妇女约20%~40%子宫内有肌瘤存在,美国每年约有600 000多人行子宫切除术,其中因子宫肌瘤行切除术的占60%[1].子宫肌瘤已成为影响妇女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腹腔镜微创技术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上有了快速的发展.我院自2005年以来开展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6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东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总结股骨干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股骨干骨折35例进行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以及配合下肢关节功能锻炼器辅助功能锻炼.结果 35例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4.8±2.1)个月;无1例发生髓内钉断裂、畸形愈合;根据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等进行评分,优23例、良9例、可2例、较差1例,优良率为91.4%.结论 通过闭合复位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损伤小、感染率低、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配合下肢关节器治疗可以减少膝关节僵直的发生,是治疗股骨干骨折较好的方法.
作者:陆文忠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近年来,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刀治疗慢性宫颈炎在临床上应用广泛[1,2],并取得了满意效果,但术后阴道排液多,创面脱痂后出血,愈合时间长,且阴道为有菌感染,易使部分患者再感染,需重复治疗.自2007年3月至2008年12月,我院在宫颈电环切除术后联合应用湿润烧伤膏治疗80例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宝满;韦育红;龚坚;黄澎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咽吸引法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咽炎的疗效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2例鼻咽癌放疗后鼻咽炎患者在鼻内镜下行鼻咽吸引法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鼻咽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口鼻臭和鼻塞、多脓涕等,并用评分法记录,评定疗效,治疗结束后复查鼻咽CT.结果 治疗后鼻咽黏膜充血肿胀和分泌物症状明显改善2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94%(30/32);口鼻臭患者治疗后有27例症状消失,5例明显减轻,有效率达100%(32/32);21例伴鼻塞多脓涕患者治疗后15例症状消失,3例减轻,3例无变化,有效率达86%(18/21).复查鼻咽CT显示并发分泌性中耳炎6例,慢性鼻-鼻窦炎8例.结论 鼻内镜下鼻咽吸引法可以明显减轻口鼻臭和鼻塞、多脓涕等症状,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咽炎的有效方法,同时可减少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和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生.
作者:陈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具有防旋转、固定强度高、中心载荷及骨折愈合率高、患者能早期行走等优点,鉴于价格因素,目前国产带锁髓内钉为治疗股骨干骨折首选.然而因远端锁钉操作困难而影响手术进程,提高股骨带锁髓内钉远端锁钉的一次成功率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自2002年1月至2007年12月,笔者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69例,除早期4例一次锁钉失败外,其余均一次锁钉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覃平;韦浩;韦伟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青光眼是常见的致盲性疾病之一,以眼压升高、视神经萎缩和视野缺损为特征,其发生、发展及预后都与心理状态息息相关.我国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病率为0.21%~1.64%,40多岁以上的人群的发病率约为2.5%,而青光眼致盲的人数占全体盲人的5.3%~21%[1].
作者:周冬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鼻咽癌病人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的口腔反应.方法 62例鼻咽癌病人分为调强放疗组30例和常规放疗组32例.常规放疗采用面颈联合野+下颈前切野放疗,缩野后改用面颈缩野及上颈部电子线放疗,放疗量:鼻咽部DT 70 Gy/2 Gy/35 F,颈部治疗量DT 70 Gy,预防量DT 50 Gy~60 Gy;调强放疗组鼻咽及上颈部采用全程IMRT技术照射,下颈部和锁骨上靶区采用颈前切野常规技术照射,治疗剂量95%PTV/60 Gy/2 Gy/30 F,95%GTV/70 Gy/2.12 Gy/33 F,腮腺受量V50%<35 Gy,下颈前切野放疗至DT 50 Gy~60 Gy.结果 调强放疗组的口干反应多为1级、2级,口腔黏膜反应多为1级、2级,无3级反应,而放疗组的口干反应多为2级、3级,口腔黏膜反应为2级、3级.调强放疗组的口干、黏膜反应明显轻于放疗组(P<0.05).结论 调强放疗可明显减轻鼻咽癌病人放疗的口干及口腔黏膜反应,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作者:何晓洪;潘昌冰;蒙富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近年来,腹腔镜在妇科手术中得到广泛开展.我院于2007年9月至2008年9月,应用电视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48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卢金玲;蒋志峰 刊期: 2009年第04期
风湿性心脏病是一种反复发作、进行性发展的疾病.临床上一般将心胸比率>0.70者称为巨大心脏,这类患者往往因术前全身情况差,心肺功能严重受损,而致术后并发症多,手术死亡率高[1].微创心脏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MICS)是上个世纪后期提出来的临床新概念,其核心理念是减轻心脏手术创伤.目前公认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也是一种新的微创手术[2].
作者:罗玉华;李细森;黄灵;韦水金;罗姣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急诊胃镜下金属钛夹治疗Dieulafoy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4例胃镜下确诊的Dieulafoy病在内镜下行金属钛夹止血治疗.结果 14例Dieulafoy病出血患者均止血成功,即时止血率达100%.结论 内镜下金属钛夹对Dieulafoy病出血止血效果确切.
作者:黄家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全被膜抗返流食管支架在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应用.方法 选择20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进行食管支架治疗.在胃镜下置入全被膜抗返流食管支架,1个月后取出支架,观察症状、贲门通畅及胃食管反流情况,并随访8~30个月.结果 本组患者的支架置入与取出均能顺利完成,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吞咽困难均明显缓解.术后不同程度地胸骨后疼痛4例,异物感3例,用止痛药后可以缓解.所有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 被膜抗返流食管支架治疗贲门失弛缓症具有操作方便、并发症少、安全、近期疗效好等特点,其中远期的疗效及支架的置入时间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作者:唐少波;袁海锋;王美丽;梁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核医学科病房多设在独立的建筑物内,因其开放型放射性的特点,核医学科的护士在这种特殊环境中工作,面临着可能受到放射性辐射对自身机体造成损害的危险,工作中承受着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压力.如不及时疏导及正确处理,将影响身心健康及工作效率.护士如何做好自我防护,使放射性辐射造成的损害减到小,并利于患者的康复,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我科自2005年11月至2007年11月共完成各类放射性治疗1 367例,能较好地调整自己心态,圆满完成各项护理工作,现就我们在工作中如何做好自我防护的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刘小梅;李亚范;李俊红;彭素琼;刘云芳;廖一红 刊期: 2009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