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进;李荣华;聂慧
为了探讨胃癌手术较好的麻醉方法,我们比较了单纯全麻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人患者胃癌根治术中循环指标、血糖变化、全身麻醉药用量和术终恢复时间的差异,报告如下.
作者:范胜;刘孟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腰椎穿刺术(腰穿术)是儿科临床常用的检查技术,是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颅内感染的重要方法.近年来有学者对新生儿腰穿采用一次性头皮针代替传统腰穿针,取得较好效果[1].我们把该项技术应用于婴幼儿腰穿,也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柳平;高晓燕;劳金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2年10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46例腹腔镜完全腹膜外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的病例资料,复习文献,总结经验.结果 本组46例病人,年龄49-81岁,平均65.2岁,疝的类型包括双侧直疝15例,一侧直疝另一侧斜疝5例,双侧斜疝26例,其中9例为复发疝,43倒完成腹腔镜完全腹膜外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中转经腹腔腹膜前修补3例,完全腹膜外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成功率93.48%.手术时间75-180min,平均96min.住院时问5-10 d.平均8.5 d.主要并发症为阴囊血清肿或血肿5例(10.87%),术后腹股沟区慢性疼痛1例(2.17%).膀胱损伤1例(2.17%).无手术死亡.随访6个月-5年.术后复发1例(2.17%).结论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双侧腹股沟疝修补术安全,效果好,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祖军;卢榜裕;蔡小勇;陆文奇;江文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内镜下密集套扎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肝癌合并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内镜下密集套扎治疗41例肝癌合并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出血患者,其中32例伴有肝硬化,9例无肝硬化史.生长抑素术后维持3 d.结果 41例全部套扎成功,止血率为100%.只有1例术后早期再出血.结论 内镜下密集套扎联合生长抑素能够有效控制肝癌合并重度食管静脉曲张出血,从而耐受后继肿瘤治疗.
作者:施宏;陈素玉;黄贺;王聚新;谢玲娟;江艳;陈晓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体内超声吸脂术治疗体表较大脂肪瘤及其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18例术前确诊为脂肪瘤患者,行体内超声吸脂术治疗.结果 术后3个月脂肪瘤发生部位局部仍稍有隆起、抽吸不全1例,其余17例术后3个月抽吸部位皮肤光滑平整.患者满意率(17/18)94.4%.随访6~24个月未见复发.结论 应用体内超声吸脂术治疗体表较大脂肪瘤.可以达到微创、安全、并发症少、术后外形满意的效果.
作者:梁敏华;朱格非;麦慧;黄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四维成像作为超声诊断的新技术、新方法应用于临床,为胎儿畸形诊断提供了新手段,尤其是面部畸形及体表畸形,使诊断更为直观、准确.孕期通过超声监测胎儿各部分发育、羊水量和胎盘情况,以此评价胎儿有无畸形和胎儿发育情况已成为产前诊断技术较简便无创伤的手段之一.特别是四维成像图象立体直观,对胎儿运动可实行跟踪扫查,从多个角度观察胎儿体表情况,使诊断更为明确.
作者:陈挂荣;甘柏柳;周霓;吴锡金;梁凤玲;容丽燕;阮俏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经阴道子宫切除术是国内外盛行的符合微创原则的手术方式,具有经阴道而不必开腹、腹壁元瘢痕、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病人满意度高等优点.为了探讨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我们对阴道全子宫切除术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黎德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与传统胆囊切除相比,具有手术切口小、创伤轻、痛苦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是目前临床上使用较广泛的手术方式[1,2].术前充分准备、手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精心护理是治疗成功的基础和保障.现就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廖珍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临床观察表明,术后患者在用镇痛药物治疗的情况下,仍有74%的患者经历不同程度的疼痛[1,2],疼痛治疗与护理已成为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内容.我们从2004年开始对髋关节置换手术患者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探讨髋关节围手术期疼痛专项护理内容对患者手术后康复的积极影响.
作者:陈敏;李艳玲;黄农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腹腔镜不但可以帮助诊断,还可在腹腔镜下进行手术和治疗.但腹腔镜器械精密度高,结构复杂,用后的清洗消毒难度大,比较昂贵,一般的医院难以购买多套手术器械,存在供需矛盾.因此,导致临床腹腔镜清洁消毒灭菌工作不到位,影响医疗质量和患者的医疗安全.本文就我院目前腹腔镜器械清洗消毒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进行探讨.
作者:刘琼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我院对20例膜部室间隔缺损患者进行封堵器封堵术,取得了理想的疗效,现将封堵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2005年4月至2007年9月在我科接受国产Amplazer封堵器治疗的20例膜周部室隔缺损患者共20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龄3-27(11.3 ±6.83)岁,体重11-65(23.68 ±8.65)kg.
作者:王凤灵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无碍美观等优点,为广大患者接受.但随着腹腔镜手术应用范围的拓宽,操作难度的增加,腹腔镜手术的并发症不容忽视.我院2000年3月至2007年12月开展腹腔手术560例,发生并发症38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覃丽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下咽癌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术后发生咽瘘率在3.2%~38.6%[1],但同时并发肠瘘者少见.2008年1月10日,我科成功治愈1例下咽、食管上段癌全喉切除、胃代食道术后并发咽瘘、肠瘘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月敏;黄玉英;李凤提;黄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风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的特点.急性期的治疗对于患者病情的转化和预后至关重要,是减少病死率、减轻致残程度的关键.祖国医学的针刺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近年来针灸治疗中风的研究逐步深入,治疗手段日益丰富,疗效逐渐提高.
作者:岳进;李荣华;聂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除术(PPH)治疗重度痔病的相关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我院60例重度痔病患者采取PPH的治疗方法,选择同期进行Milligan手术的患者50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后的各项指标.结果 PPH组的手术时间、痔核脱出、VAS评分、住院天数、肛门失禁、肛门狭窄、术后复发情况和随访满意度明显优于Mitligan组,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EPH手术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疗效明显、患者痛苦小、康复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海鹏;田小林;郭芸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下全结肠、直肠切除术在治疗家族性大肠息肉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9例行经腹腔镜下全结肠、直肠切除术的家族性大肠息肉病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10~540 min,术后24~36 h即有排便、排气,无腹腔出血、肠梗阻、腹内脏器损伤、吻合口瘘、尿潴留等并发症出现.保留肛门者术后半年内大便次数增多,5~20次/d,半年后减少至3~6次/d.其中1例行回肠直肠吻合术者术后1年复查再发直肠息肉,在电子肠镜下切除,随诊至今无复发.1例直肠癌患者术后1年出现肝脏转移致全身多器官衰竭死亡.结论 腹腔镜下全结肠、直肠切除术微刨、美容、痛苦轻,胃肠功能恢复快,切口和肺的并发症少,肠粘连、肠梗阻发生率低,是安全可行的.
作者:苏雪彤;庞黎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创伤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常见疾病,创伤本身引起的局部损害以及抢救创伤附加的损害(包括手术、外固定、牵引制动)等即为引发深静脉血栓栓塞(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直接诱因.DVT主要发生在下肢,早期发现和治疗非常关键.我院2005年7月至2008年6月收治骨科创伤病人4685人,其中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病例36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李志光;何世聪;朱汝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腹腔镜已广泛应用于妇科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具有组织创伤小、治疗时问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将腹腔镜在妇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叶秀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我院2005年1月至2008年5月应用YLl型针侧脑室穿刺及使用由Medtronie公司提供的腰穿持续外引流系统(EDMS)行腰穿持续外引流治疗脑室出血21例,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宁锦龙;刘洪光;黄剑峰;钟向球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我院自2005年至2007年采用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作为交腿皮瓣修复对侧小腿下1/3、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共1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莫冰峰;梁斌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