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工气道吸痰的护理现状

吴青蔓

关键词:人工气道, 气道吸痰,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道分泌物, 吸痰护理, 吸痰操作, 气管切开, 临床护士, 护理现状, 护理技术, 呼吸通道, 操作不当, 并发症, 综述, 生命, 清除, 疗效, 患者, 国内, 导管
摘要: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鼻或口插入气管或气管切开所建立的呼吸通道,吸痰操作是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措施.建立人工气道期间,吸痰是临床护士基本的一项护理技术,吸痰不及时或操作不当会造成诸多并发症,影响疗效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国内外对人工气道吸痰护理进行了大量研究,现将有关吸痰的护理现状综述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实验室人员对艾滋病的防护措施

    实验室工作人员直接或间接接触到各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因素,如各种化学试剂、病人的血液和体液、分泌物等.目前艾滋病在全球蔓延,我国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人数正在迅速增加,艾滋病对实验室人员潜在性危险因素随之增多,因此,实验室人员的自我防护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笔者谈谈实验室人员对艾滋病的自我防护.

    作者:覃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及对策

    全子宫切除术是妇科常开展的手术.子宫切除与性有关,是患者深层次的难以启齿的隐私,容易产生一些特有的生理障碍.为此,探索一种适合子宫切除患者健康教育的方法è是临床护理工作的目标.笔者2005年1月至2006年1月对200例住院行子宫切除患者进行了健康知识内容需求状况调查,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甘雨;唐莉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金双岐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金双岐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病人随机分为金双岐治疗组及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根据年龄餐时服用金双岐片1~3片,3次/d,疗程1周.对照组,餐时服用乳酶生片5片,3次/d,疗程1周.结果2组患儿均完成规定的疗程,金双岐治疗组治愈率(94.0%)高于对照组(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双岐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安全有效.

    作者:谭绍葵;林洪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D-二聚体检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

    D-二聚体(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它的生成或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近十多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充分证实了D-二聚体检测已成为临床诊断血栓性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在临床诊断各种疾病中,对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冠状动脉疾病、肝脏疾病、恶性肿瘤以及产科疾病等等.本文对D-二聚体的基础理论,常用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黄作群;覃桂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信息化管理在消毒供应室的应用体会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管理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为了适应当前信息化管理的形势,我院于2003年应用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随着计算机网络在医院逐步应用,各种系统软件、版本相应而生,为了满足医院和科室的需要,我科在2005年6月配备了计算机并安装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子系统--供应室信息管理系统,它使供应室各类物品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发放、库存的情况一目了然,统计精确、速度快,从而提高供应室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为医院高质量服务提供保障.

    作者:叶建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手术室安全管理的探讨

    手术室是进行手术治疗和抢救病人的重要场所,手术室安全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病人的生命安危,也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的提高.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科学,有效的安全护理管理措施,才能使护理人员自觉的用法律意识约束自己,强化安全护理意识,树立安全第一,严格遵循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到防患于未然,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刘琼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的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通过使用多导睡眠仪对32例单纯高血压(HT)患者、38例HT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进行氧减饱和指数(ODI)和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HI)监测分析,比较组间睡前和晨起血压变化.结果HT合并OSAS组AHI及ODI显著高于单纯HT组及对照组(P<0.01),该组有更低的血氧饱和度(P<0.01),HT合并有OSAS与单纯HT组睡前血压无明显差异(P>0.05),晨起血压HT合并有OSAS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OSAS引起的夜间低氧血症可能是高血压病因之一.

    作者:雷华芝;李玉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2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的护理

    换血疗法是新生儿治疗高胆红素血症(NICU)迅速且有效的方法,其能迅速降低体内过高的间接胆红素浓度,防止核黄疸[1].我院新生儿科2000年3月至2006年1月对20例NICU患儿进行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疗法治疗,取得较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春凤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对168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同时作颈动脉超声和冠脉造影检查,根据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和非冠心病组(对照组),观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结果随着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增加,颈动脉内膜(IMT)的厚度和斑块发生率增加,斑块的严重程度也增加.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对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春丽;邝日禹;黄其昌;曾凤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护理领域医疗纠纷的引发因素及防范措施

    医疗纠纷是指病人或家属认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实施了错误的诊断、治疗、操作、导致病人出现了不良后果而与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发生争议[1].医疗纠纷可以分为医疗性纠纷和非医疗性纠纷两大类,但却涉及医学、社会学、经济学、法律学等众多方方面面的问题.临床上大量的医疗纠纷并非纯属医疗事故,真正的医疗事故仅占医疗纠纷的10.0%[2].面临日益复杂化的医疗纠纷,应以预防为主.以下谈谈在护理活动中常见引发医疗纠纷的因素及防范措施.

    作者:韦咏坊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人性化服务在呼吸内科病房的应用

    护理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护理所崇尚的人文精神是一种以尊重为核心的人道伦理意识的精神.而护理实践中的人文精神主要通过护理的内外和软硬环境所需要的人性氛围及护士个人的素养和品德来体现.这是一种对护理真善美追求过程的认识和情感.人文精神是整体护理的理论和导向,是整体护理的内在动力,而整体护理刚是人文精神的具体实践和应用.我科于2005年1月由护理部组织做为人文关怀全院试点科室之一,体现人文精神的护理服务理念,在护理实践中,其主导作用日益凸显,现总结如下.

    作者:梁云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心理干预

    慢性乙型肝炎是临床上一种常见而多发的疾病,它具有传染性较强,病程长,不易治愈,预后较差的特点,从而给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较大危害.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疾病的发展的全过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具有心理健康水平低下的特点,是应该给予心理护理的高危人群[1].心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是一种良好的支持疗法.下面就近年对乙肝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进行大量的调查结果,现综述如下.

    作者:李灵;张志雄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难度较大,并发症多.我院1998~2005年共收治闭合性十二指肠损伤患者20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秦新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预防气管内插管心血管反应的研究现状

    自1895年Kirstein首次借助喉镜行气管内插管,1913年Jackson正式确立以直接喉镜完成气管内插管的理论,至今气管内插管在临床麻醉、急诊抢救、呼吸支持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尤其是心血管反应,在窥喉和气管插管过程中,表现为血压急剧升高(收缩压平均升高6 kPa)、心率增快、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此反应对原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缺血性或瓣膜性心脏病、高龄、病 重及心功能受损的患者常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在插管过程中死亡.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这方面研究较多,现就这一反应的发生机制及预防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何二宁;胡振快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系统饮食干预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

    近年随着剖宫产术越来越多应用于临床,而由于手术麻醉等因素而需术前及术后的禁食,同时由于产妇知识缺乏等导致饮食不当,影响泌乳量及时间、纯母乳喂养率、产后恢复等问题,为了使剖宫产术后产妇能够顺利康复、新生儿能健康的成长,我们采取了一系列的饮食护理措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黄仕善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恶性胸液中诊断性生化标志物

    恶性胸腔积液的代表为癌性胸腔积液,其终确诊为癌性胸腔积液仍需靠胸水中查到癌细胞,以及胸膜病理检查,但胸液中癌细胞检测的阳性率不高.胸液中某些生化标志物如胸液中瑞粒酶、核仁组成区嗜银染色(Ag-NoR)、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DNA含量分析,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尿激酶受体、可溶性细胞调亡因子(APO-1/FAS)、细胞癌基因检测,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等的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或间接反映癌肿存在.为此,对这些标志物作一综述,以探讨其对恶性胸液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陈先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住院病人安全护理的体会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也在逐渐提高,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呈上升趋势.老年人住院,使护理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安全护理问题日益突出.下面就有关老年住院病人的安全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黎月球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31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染色体追踪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染色体核型在病程中的变化与临床关系.方法采用24 h、48 h培养法制备骨髓染色体,G显带技术对31例Ph+CML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追踪分析.结果有10例发生了新的额外染色体异常改变,占32.2%.额外染色体异常有+12,+15,+21,18q+,i(17q),r(2),r(17)等,以及两条染色体间的易位,这些出现二次染色体畸变病例多在检出新的额外染色体异常后半年左右因化疗不敏感或急变死亡.结论Ph+CML患者在病程中出现额外染色体畸变,提示临床疗效差,预后不良.通过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核型追踪分析有助于对CML临床疗效观察以及预后判断.

    作者:戴盛明;李湧;谭鹤长;黄培山;韦叶育;王慧芳;黄崇媚;邵晶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分期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临床分期与胎龄、体重、预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84例NEC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NEC临床分期与患儿胎龄、体重、预后及外周血WBC、PLT有关(P<0.01).结论胎龄、体重、WBC、PLT等指标,对判断NEC患儿的临床分期,进而对决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维琼;张晓敏;杨冰岩;莫庆仪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研究进展

    胫腓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3.7%[1].带锁髓内钉用于治疗胫腓骨骨折是近20年来创伤骨科的主要进展之一.随着人们对带锁髓内钉固定的生物学和生物力学特性以及手术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带锁髓内钉已成为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一种安全、理想、较好的内固定的方法[2].

    作者:廖德发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