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二宁;胡振快
非酮症高渗性脱水是糖尿病的严重代谢紊乱,常表现为血糖极度升高、脱水,血浆渗透压升高而无明显酮症酸中毒,一般多伴有不同程度神经系统障碍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常常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的急性并发症.
作者:莫永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骶管阻滞治疗对慢性盆腔痛镇痛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6例慢性盆腔痛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采用骶管阻滞治疗,对照组37例用芬必得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疼痛明显缓解,且起效快、完全缓解及缓解持续时间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5.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P<0.01).结论骶管阻滞镇痛疗效优于芬必得,且无明显副作用,可作为临床治疗慢性盆腔痛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作者:梁建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为了较好的反映不同年龄阶段牙颌系统的特征和进行相应的口腔预防保健,一般按牙颌系统生长发育规律分为低龄期儿童(乳牙萌出前期和乳牙列期)、学龄期儿童(混合牙列期)和青春期(恒牙列期)三个阶段.尽管乳牙的萌出时间存在个体差异,但到了3岁时95%以上的第二乳磨牙已萌出,乳牙列完成.3岁前婴幼儿的营养状况、哺乳问题、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等所造成的影响均可在3岁乳牙列完成期体现,而此时恒牙胚也正在发育成熟阶段.乳牙列完成后3~6岁,面颌和牙齿的变化明显,乳牙龋患率达高峰,因此3岁儿童期可视为儿童口腔保健的分水岭,做好3岁前儿童的口腔预防保健工作对防治混合牙列期甚至恒牙列期的异常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就3岁前儿童常见口腔疾病的概况、预防保健措施及治疗手段加以综述.
作者:施春梅;周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近年我院收治先天性梅毒患者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例1:女.出生10 d后,因发热、鼻子出血、嗜睡1 d入院.查体:体温38.5℃,反应差;皮肤干燥,有不规则红斑及脱屑.眼睛有黄色分泌物,鼻腔内有渗血,双肺呼吸因粗糙,腹胀,肝脏右侧肋下3 cm,质软,脾脏未及.大阴唇红肿,阴道口见少许血液.肛周有放射状皲袭裂.实验室检查:WBC 13.2×109/L,RBC 4.57×1012/L,PLT 157×109/L,HGB 153 g/L,Ly%34.8,GR%59.1%;TRUST(+),TPPA(+).患儿母亲TRUST(+).诊断:先天性梅毒.用青霉素抗炎治疗,治愈出院.
作者:张翠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当前常用医用消毒剂成分达标率越来越低,甚至难以达到消毒效果,这对血站采血工作带来极大的影响,为保证采血前消毒质量,以减少血站感染的发生,本站实行对购进的消毒剂进行再次检定制度,所有消毒剂均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采供血,在实际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雁 刊期: 2006年第03期
2005年5月我院开展了首例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获得成功.随访3个月,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63岁,因双膝疼痛伴畸形5年入院,曾行膝关节抽液治疗,休息后好转.近1年来出现双膝内翻畸形.查体:神志清,精神好,T 36℃,P 85次/min,BP 135/85mmHg,R 16次/min;专科检查:双膝内翻畸形,皮肤松弛,髋部脂肪垫肥厚,皮肤局部有色素沉着,双膝ROM 0~120°.入院诊断:双膝退变性关节炎.2005年5月7日在全麻下行双侧膝关节置换术.
作者:辛国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鼻出血止血失败的原因.方法对治疗失败的56例鼻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止血失败的原因主要是盲目填塞止血,其次为患者恐惧心理、鼻中隔偏曲、鼻腔肿物及异物未能及时发现,以及治疗医生经验不足和对解剖结构不熟悉.结论鼻出血止血失败是由多种原因和多种危险因素所致,应针对具体病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作者:梁海烈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红皮病型药疹是药疹中严重的类型,其主要表现为全身皮肤鲜红,肿胀伴以渗液、结痂,继之大片叶状磷屑剥脱,渗液有异味[1].该病发病急,进展快,皮损严重,常常伴有明显的全身症状以及肝、肾、心脏方面的损害,不仅给患者身心带来极大的痛苦,也该治疗和护理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我科于2005年3月收治了1例口服甲氨喋呤后致红皮病型药疹的患者,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韦燕平;陈洁莲;温武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D-二聚体(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它的生成或增高反映了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近十多年来,国内外的研究充分证实了D-二聚体检测已成为临床诊断血栓性疾病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在临床诊断各种疾病中,对观察疗效和判断预后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冠状动脉疾病、肝脏疾病、恶性肿瘤以及产科疾病等等.本文对D-二聚体的基础理论,常用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黄作群;覃桂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陈旧性髓室底穿通病牙在农村地区并不少见,除个别为医源性外,多数因龋坏引起,治疗往往较困难.笔者2000年来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78例,并随访3年,取得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永红;王腊忠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医护理学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学科.由于在传统中医临床实践中,一直医护不分家,建国后中医护理学才获得独立发展的机会,真正成为一门专门学科,直至1999年才在几所中医药大学开始中医护理的本科教育.因此当前中医护理学科迫切需要大力加强科学研究来壮大与完善自身.但是中医护理研究的人才队伍建设很薄弱,由于大都是从中等中医护理教育基础上发展而来,时间很短,还没有建立完善的理论体系,没有高水平的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方式都未能完全突破生物医学模式,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观念落后.因此建立起稳定高素质的中医护理研究队伍是中医护理学科发展的首要大事.
作者:丁富平;陈佩仪;何燕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立止血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对住院的56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止血、对照组用止血敏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止血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立止血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
作者:张传凯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一种给药途径,但是由于一些药物浓度较高,对血管刺激性大,或者因病人烦躁不安等原因,容易造成静脉外渗性损伤,引起局部水肿或血肿,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也影响了治病和抢救工作.笔者2004年12月至2005年10月对40例静脉外渗病人尝试用神灯(TDP)治疗器治疗,疗效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带丽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也不断延长,老年人在人群中的比例也相应的增长,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1].随着生理机能的减退以及生活方式、生活内容的改变,老年人的心理思维模式也发生变化[2].急症作为急性应激事件会引起老年人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反应.其中异常心理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以及康复整个过程关键性因素,尤其是急重患者的异常心理对其治疗和护理的影响更大[3].为了提高老年急诊患者的治疗效果,我院针对老年急诊患者的异常心理反应通过加强观察和分析,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伟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脊柱损伤是由暴力造成严重临床后果的创伤,随着CT的普及和广泛应用,CT检查已成为诊断脊柱损伤的必须甚至首选的检查手段.我院1994~2003年诊治脊柱损伤患者80例,现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CT扫描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华斌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用131碘治疗甲亢疗效好、安全简便、副作用少、费用低,已成为甲亢的首选治疗方法[1],其主要并发症是早期或晚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简称甲减)[2].甲减发生后,患者要坚持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给患者生活带来不便,造成患者极大精神痛苦.因此,我院除了从生物学角度积极治疗患者的躯体疾病外,还从社会、心理的角度积极了解和处理患者的心理问题,给予心理健康咨询、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雷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患儿临床分期与胎龄、体重、预后、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等指标的相关性.方法84例NEC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NEC临床分期与患儿胎龄、体重、预后及外周血WBC、PLT有关(P<0.01).结论胎龄、体重、WBC、PLT等指标,对判断NEC患儿的临床分期,进而对决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维琼;张晓敏;杨冰岩;莫庆仪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TVS)观察宫外孕药物保守治疗效果的可行性.方法选择经TVS诊断的早期宫外孕38例,注射氨甲喋呤(MTX)保守治疗,应用TVS动态监测治疗前、后孕囊或包块变化情况.结果38例早期宫外孕肌注MTX保守治疗后,24例见心管搏动消失、包块逐渐缩小,甚至消失,血β-HCG降至正常,治愈率63.2%(24/38),14例治疗后宫外孕包块破裂、增大或无明显变化,均改行手术治疗.结论TVS操作简便,重复性强,对早期诊断宫外孕、动态监测宫外孕药物保守治疗、指导临床及时调整治疗措施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覃美瑛;冯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浆病)的时机及安全定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65例69眼中浆病患者按病程长短分为两组,A组病程<3个月;B组病程≥3个月.选择相同的参数给予激光光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激光光凝治疗后,视功能变化及复发率等情况.结果69只眼经激光光凝治疗后,视力提高2~9行,有效率达100%,均无并发症,病程越短,视功能恢复越好(P<0.05),但病程的长短与复发率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渗漏点位置与视功能恢复无直接关系.结论早期行激光光凝治疗可缩短病程,促进视功能的恢复,安全有效.
作者:詹妍;汤伟民;张玉云;周慧芳;钟悦满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期常见病症之一,可由多种病因所致.我院2004年1月至2005年6月共收治疗新生儿高未结合胆红素166例,现对其发病病因进行分析.
作者:李烈坚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