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甲状腺功能减退致黏液水肿性心包积液1例

袁军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黏液水肿性, 心包填塞, 甲状腺功能亢进, 现报告如下, 心包积液, 患者, 次全切, 治疗, 术后
摘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并发心包积液较为常见,但极少出现心包填塞.我们治疗了1例42岁因甲状腺功能亢进行甲状腺次全切术后迟发甲减黏液水肿和心包填塞患者,现报告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人性化服务在呼吸内科病房的应用

    护理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护理所崇尚的人文精神是一种以尊重为核心的人道伦理意识的精神.而护理实践中的人文精神主要通过护理的内外和软硬环境所需要的人性氛围及护士个人的素养和品德来体现.这是一种对护理真善美追求过程的认识和情感.人文精神是整体护理的理论和导向,是整体护理的内在动力,而整体护理刚是人文精神的具体实践和应用.我科于2005年1月由护理部组织做为人文关怀全院试点科室之一,体现人文精神的护理服务理念,在护理实践中,其主导作用日益凸显,现总结如下.

    作者:梁云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临床应用进展

    自1980年日本学者Fujiwara首先报道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取得成功,PS在临床应用已有20余年历史,随着对PS研究的逐步深入,PS不仅在治疗新生儿RDS上取得显著疗效,治疗其它与PS缺乏相关性疾病也取得可喜进展.本文就PS的成分、制剂、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赵玉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医院感染产AmpC酶鲍曼不动杆菌的调查

    鲍曼不动杆菌在非发酵菌中,分离的阳性率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由于它作为条件致病菌不断地引起院内感染而被广泛关注,其多重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随着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医院内感染的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除了产生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外、AmpC酶的产生已逐渐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1].为此,对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作以下总结.

    作者:张勇昌;唐平;赵桂兰;赖伟忠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舒适护理在结肠灌注治疗中的应用

    舒适护理模式是使人在生理、心理达到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1],其目的是使病人身心处于一个舒适的状态,这种身心的舒适状态是现代医疗护理模式中病人的需要.2004年10月至2005年10月,我们把舒适护理模式运用于实施结肠灌洗机治疗病人,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锦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50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经超声心动图及X线心脏三位片确诊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50例,按入选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5例.两组均常规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洋地黄及利尿剂治疗.治疗组多加用倍他乐克治疗,倍他乐克从小剂量(6.25 mg/d)开始,逐渐增加剂量.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心率减慢,心功能改善,治疗后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左房内径缩小,左室射血分数增高.结论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长期坚持使用倍他乐克可使心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预后改善.

    作者:彭仁聪;宁正庆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脑胶质瘤中Survirvin、微血管密度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Survirvin蛋白、微血管密度(MVD)在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例正常脑组织和43例胶质瘤组织中Survirvin、MVD的表达.结果Survirvin蛋白在正常脑组织中无表达,在43例胶质瘤组织中蛋白阳性表达26例,阳性率60.5%.Ⅰ~Ⅱ级和Ⅲ~Ⅳ级间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Survirvin的表达与MVD密切相关(r=0.704,P<0.01).结论Survirvin蛋白异常表达在胶质瘤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肿瘤血管形成及肿瘤的病理分级密切相关.

    作者:杜安民;万从容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老年急诊患者异常心理的护理干预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也不断延长,老年人在人群中的比例也相应的增长,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1].随着生理机能的减退以及生活方式、生活内容的改变,老年人的心理思维模式也发生变化[2].急症作为急性应激事件会引起老年人一系列复杂的心理反应.其中异常心理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以及康复整个过程关键性因素,尤其是急重患者的异常心理对其治疗和护理的影响更大[3].为了提高老年急诊患者的治疗效果,我院针对老年急诊患者的异常心理反应通过加强观察和分析,并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伟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介入诊疗冠心病患者的系统健康教育

    目的通过对介入诊疗冠心病患者进行系统健康教育,从而提高术中顺应性,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将接受介入手术的386例病人随机分成常规健康教育组186例和系统健康教育组200例,并分别给于相应的健康教育,比较分析两组术中顺应性及术后并发症.结果系统组患者在术中的顺应性、病人满意度方面明显高于常规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随访心绞痛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系统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能增加患者术中顺应性及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康复.

    作者:林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恶性胸液中诊断性生化标志物

    恶性胸腔积液的代表为癌性胸腔积液,其终确诊为癌性胸腔积液仍需靠胸水中查到癌细胞,以及胸膜病理检查,但胸液中癌细胞检测的阳性率不高.胸液中某些生化标志物如胸液中瑞粒酶、核仁组成区嗜银染色(Ag-NoR)、细胞角蛋白19(CYFRA21-1)、DNA含量分析,肿瘤标志物、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可溶性尿激酶受体、可溶性细胞调亡因子(APO-1/FAS)、细胞癌基因检测,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等的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或间接反映癌肿存在.为此,对这些标志物作一综述,以探讨其对恶性胸液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陈先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电针结合神经肌电促通仪治疗中风后遗症60例

    笔者近年来采用电针配合神经肌电促通仪治疗中风后遗症60例,并与单纯针刺手法治疗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东挺;欧爱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特应性皮炎的治疗进展

    特应性皮炎(AD)又称异位性皮炎、异位性湿疹、遗传过敏性湿疹,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发病机理复杂,治疗上无特殊治疗,目前在该病的治疗上近年来进行了许多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现就近年来对该病的新疗法、新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刘慧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1例重症尿毒症病人的护理

    尿毒症是一种较严重的晚期慢性肾脏疾病,对病人生活有很大影响,不能治愈.2004年我科收治了1例重症尿毒症合并多种疾病的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龚秋萍;谭海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垂体腺瘤是常见的良性肿瘤,人群发病率一般为1/10万,高者可达7/10万[1].垂体腺瘤好发年龄为青壮年,对病人生长、发育、劳动能力、生育功能有严重损害,并造成一系列社会心理影响.大多数患者以手术治疗为主,目前多采用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方法切除垂体腺瘤.该手术具有创伤小,手术野暴露直接,恢复快等优点.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我院采用经鼻蝶窦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46例,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秀葵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29例中晚期胃癌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腹腔热灌注治疗中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对29例中晚期胃癌患者行手术切除,术中放置硅胶管,术后用5-Fu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2个疗程后拔除硅胶管.结果29例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时间均优于文献报道的胃癌术后全身化疗.结论中晚期胃癌腹腔热灌注化疗能消除腹腔游离癌细胞及残存微小癌灶,能明显提高疗效.

    作者:吴裕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医学期刊的现状和出路

    我国的医学期刊种类繁多,目前已达2 000余种.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医学期刊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无论是职称评定或晋升,均要求作者在较高学术水平和质量,如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因此,期刊相互之间对优秀稿件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组织好的稿源,争取到优秀的论文,编辑好期刊,创造精品期刊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当今显得尤为急迫和重要.

    作者:黎有文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治疗的心理特点及术前焦虑的多因素分析

    目的通过对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治疗的心理特点及术前焦虑的多因素分析,为进一步的综合性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通过自拟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对96例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测评,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前有焦虑情绪者61.5%,其中特质性焦虑、既往手术或介入接触史、同病室手术反应者的影响、术后身体恢复情况估计、神经质病人、是否了解手术过程是患者焦虑的主要因素.而消极应对方式高于常模,表明射频消融治疗时多伴有较重的抑郁情绪.社会支持量度明显高于一般手术者,可能与人们对射频消融治疗认识严重于一般手术的心理反应有关.结论术前及术后进行积极的综合性心理干预,对于缓解病人的焦虑及术后的恢复非常重要.

    作者:刘新宇;王晓枫;韦有芳;马静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31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染色体追踪观察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染色体核型在病程中的变化与临床关系.方法采用24 h、48 h培养法制备骨髓染色体,G显带技术对31例Ph+CML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追踪分析.结果有10例发生了新的额外染色体异常改变,占32.2%.额外染色体异常有+12,+15,+21,18q+,i(17q),r(2),r(17)等,以及两条染色体间的易位,这些出现二次染色体畸变病例多在检出新的额外染色体异常后半年左右因化疗不敏感或急变死亡.结论Ph+CML患者在病程中出现额外染色体畸变,提示临床疗效差,预后不良.通过细胞遗传学染色体核型追踪分析有助于对CML临床疗效观察以及预后判断.

    作者:戴盛明;李湧;谭鹤长;黄培山;韦叶育;王慧芳;黄崇媚;邵晶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预防气管内插管心血管反应的研究现状

    自1895年Kirstein首次借助喉镜行气管内插管,1913年Jackson正式确立以直接喉镜完成气管内插管的理论,至今气管内插管在临床麻醉、急诊抢救、呼吸支持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尤其是心血管反应,在窥喉和气管插管过程中,表现为血压急剧升高(收缩压平均升高6 kPa)、心率增快、心律失常及心肌缺血.此反应对原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缺血性或瓣膜性心脏病、高龄、病 重及心功能受损的患者常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在插管过程中死亡.一直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这方面研究较多,现就这一反应的发生机制及预防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何二宁;胡振快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溶栓治疗的护理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是栓子脱落,被血流沿动脉管腔推向远端,阻塞动脉血流而导致肢体缺血以至坏死的一种病理过程.急性肢体动脉栓塞发病突然,病死率高.我科于2003年6月至2005年12月采用介入溶栓治疗急性动脉栓塞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秀练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40例病因分析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病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门脉高压性胃病,消化性溃疡多见.饮洒及非甾体类药物为主要诱因.内科治疗有效率为97.5%,病死率为2.5%.结论积极寻找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作者:罗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