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学期刊的现状和出路

黎有文

关键词:医学期刊, 期刊质量, 职称评定, 影响因子, 学术水平, 期刊种类, 论文, 精品期刊, 核心期刊, 组织, 时代, 竞争, 晋升, 稿源, 稿件
摘要:我国的医学期刊种类繁多,目前已达2 000余种.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医学期刊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无论是职称评定或晋升,均要求作者在较高学术水平和质量,如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因此,期刊相互之间对优秀稿件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组织好的稿源,争取到优秀的论文,编辑好期刊,创造精品期刊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当今显得尤为急迫和重要.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ICU医院获得性感染分析及预防

    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又称医院感染,是指病人在住院期间获得的感染,入院时既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重症监护病房(ICU)为抢救危重症患者提供了先进的设施,但也造成了一些患者的医院获得性感染.据报道,外科ICU的医院感染率(15.9%)明显高于普通病房(5.4%)[1],北京某大型综合性教学医院的检测资料表明,ICU院内感染率高达到50%以上,甚至达100%[2],感染是导致抢救终失败的重要原因[3].医院内感染不仅会引起病人病情的恶化,还会造成病人治疗费用的上涨,对社会及个人均带来严重危害.可见ICU病房为医院感染的重点,感染控制十分必要.本文旨在通过对ICU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分析,阐述ICU获得性感染的预防措施,以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目的.

    作者:黄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80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颈动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对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颈动脉推注溶栓治疗,并与同期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80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3%,对照组为63.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溶栓的疗效明显优于静脉溶栓,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吴植彬;黄彩森;李统干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实验室人员对艾滋病的防护措施

    实验室工作人员直接或间接接触到各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因素,如各种化学试剂、病人的血液和体液、分泌物等.目前艾滋病在全球蔓延,我国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人数正在迅速增加,艾滋病对实验室人员潜在性危险因素随之增多,因此,实验室人员的自我防护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笔者谈谈实验室人员对艾滋病的自我防护.

    作者:覃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溶栓治疗的护理

    急性肢体动脉栓塞是栓子脱落,被血流沿动脉管腔推向远端,阻塞动脉血流而导致肢体缺血以至坏死的一种病理过程.急性肢体动脉栓塞发病突然,病死率高.我科于2003年6月至2005年12月采用介入溶栓治疗急性动脉栓塞6例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黄秀练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应用纤维支气管镜清除气管插管内痰痂35例

    我院近年应用纤维支气管镜(FOB)清除气管插管内痰痂35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3年10月至2005年12月在我科经口气管插管病人35例,在FOB明视下判断为气管内大量痰痂形成,均符合应用FOB检查的适应证,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19~96岁,平均62岁.本组均为气管插管患者,其中3例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情好转已停用呼吸机2d以上等待拔管患者;32例为机械通气患者,诊断为COPD 12例,心脏术后3例,肺切术后13例,其它4例.应用FOB清除气管插管内痰痂1~5次,共87次.术前注意备好抢救药物和器材.

    作者:梁月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1例

    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引起过敏性休克少见,笔者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74岁.因头昏、肢麻1周就诊.既往元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P 74次/min,R 20次/min,BP 150/80 mmHg.患者一般情况尚可,神志清晰,呼吸平稳,两肺未见异常.心率70次/min,律齐,无杂音.腹无异常.神经系统未见异常.ECG正常.

    作者:韦丽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卡介苗素辅助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卡介苗素辅助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口服莫西沙星400 mg,1次/d,治疗组同时肌注卡介苗素1 m-g/次,每周3次;两组均10 d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和84.0%,痊愈率分别为66.7%和66.0%,两组比较,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介苗素辅助莫西沙星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卡介苗素能明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是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有效的辅助药物.

    作者:裴泽飞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MARS人工肝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检测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分子吸附再循环(MARS)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肝衰竭前后TNF、IL-1β、IL-2、IL-6、IL-8的水平变化,探讨检测细胞因子在肝衰竭患者肝细胞损害机制中的作用,及其在评价人工肝疗效中的意义.方法47例肝衰竭患者在MARS治疗前后测定其血清中TNF、IL-1β、IL-2、IL-6、IL-8的浓度水平.结果47例患者体内细胞因子水平TNF、IL-1β、IL-6、IL-8在人工肝治疗后显著下降(P<0.05),IL-2显著上升(P<0.05).结论TNF、IL-1β、IL-2、IL-6、IL-8在肝衰竭患者肝细胞的损害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MARS人工肝治疗前、后其水平有明显变化,可以作为人工肝疗效的良好评价指标.

    作者:甄联华;林爱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激光治疗中浆病的时机及安全定位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中浆病)的时机及安全定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65例69眼中浆病患者按病程长短分为两组,A组病程<3个月;B组病程≥3个月.选择相同的参数给予激光光凝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激光光凝治疗后,视功能变化及复发率等情况.结果69只眼经激光光凝治疗后,视力提高2~9行,有效率达100%,均无并发症,病程越短,视功能恢复越好(P<0.05),但病程的长短与复发率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渗漏点位置与视功能恢复无直接关系.结论早期行激光光凝治疗可缩短病程,促进视功能的恢复,安全有效.

    作者:詹妍;汤伟民;张玉云;周慧芳;钟悦满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电针结合神经肌电促通仪治疗中风后遗症60例

    笔者近年来采用电针配合神经肌电促通仪治疗中风后遗症60例,并与单纯针刺手法治疗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东挺;欧爱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头、体部肿瘤X-刀治疗的CT定位

    头、体部X-刀适形放疗的技术在临床应用以来,越来越受到临床的重视和认可.放疗后的疗效除与肿瘤的大小、部位、病理类型等有关外,还与放疗计划制定有直接关系,治疗计划系统的制定有赖于CT定位的准确性.

    作者:刘家永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55例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消化道出血绝大多数是由消化性溃疡引起.短时间内大出血一般由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所致.消化道大出血死亡率约为10%,60岁以上患者出血死亡率高于中青年,约占30%~50%[1].对于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判断及抢救是否及时正确有效,健康教育是否到位,对其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

    作者:罗艳姣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手术室安全管理的探讨

    手术室是进行手术治疗和抢救病人的重要场所,手术室安全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病人的生命安危,也直接影响着医疗质量的提高.只有建立一套完整、系统、科学,有效的安全护理管理措施,才能使护理人员自觉的用法律意识约束自己,强化安全护理意识,树立安全第一,严格遵循各种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做到防患于未然,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

    作者:刘琼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股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指血液在静脉系统内不正常凝结,造成肢体缺血以致坏死的一种急性疾病.治疗方法较多,有手术取栓、介入溶栓治疗、经外周静脉穿刺双向溶栓等[1].但常用的仍是药物治疗,即通过药物进行抗凝溶栓、祛聚治疗.临床上一般通过外周静脉滴注途径治疗,但治疗时间长.我科2003年9月至2005年10月收治下肢深静脉血栓21例,对其中6例采用股动脉注射尿激酶治疗,现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韦亿萍;罗琼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微波治疗宫颈糜烂126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微波辐射热疗法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方法对126例妇科门诊宫颈糜烂患者采用微波辐射热疗法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一次治疗显效率高达81.0%(90/126),有效率95.2%(120/126).结论微波治疗宫颈糜烂操作简单、安全、方便适宜推广应用.

    作者:邹富娟;黄玉梅;韦月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肺表面活性物质临床应用进展

    自1980年日本学者Fujiwara首先报道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取得成功,PS在临床应用已有20余年历史,随着对PS研究的逐步深入,PS不仅在治疗新生儿RDS上取得显著疗效,治疗其它与PS缺乏相关性疾病也取得可喜进展.本文就PS的成分、制剂、临床应用及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赵玉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医院感染产AmpC酶鲍曼不动杆菌的调查

    鲍曼不动杆菌在非发酵菌中,分离的阳性率仅次于铜绿假单胞菌,由于它作为条件致病菌不断地引起院内感染而被广泛关注,其多重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困难.随着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医院内感染的病原菌,革兰阴性杆菌除了产生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外、AmpC酶的产生已逐渐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1].为此,对医院感染鲍曼不动杆菌作以下总结.

    作者:张勇昌;唐平;赵桂兰;赖伟忠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10 287例女性性传播疾病FQ-PCR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分析10 287例女性性传播疾病检测结果以了解性传播疾病感染情况.方法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淋球菌(NG)、人乳头瘤病毒(HPV)、疱疹病毒(HSV)五种病原体进行定量测定.结果五种病原体患者阳性率为39.5%,阳性率依次为UU(32.24%),CT(3.57%),HPV(2.73%),NG(0.49%)和HSV(0.49%).病例中以21~40岁年龄段感染率高.结论UU为女性性传播疾病的主要感染因素,感染率高的是生育期妇女.

    作者:丁燕玲;梁志东;孟晓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人性化服务在呼吸内科病房的应用

    护理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护理所崇尚的人文精神是一种以尊重为核心的人道伦理意识的精神.而护理实践中的人文精神主要通过护理的内外和软硬环境所需要的人性氛围及护士个人的素养和品德来体现.这是一种对护理真善美追求过程的认识和情感.人文精神是整体护理的理论和导向,是整体护理的内在动力,而整体护理刚是人文精神的具体实践和应用.我科于2005年1月由护理部组织做为人文关怀全院试点科室之一,体现人文精神的护理服务理念,在护理实践中,其主导作用日益凸显,现总结如下.

    作者:梁云萍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住院尘肺病人的心理分析与护理对策

    护士是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的直接实施者,她们与病人接触的时间多,在掌握病人病情变化,心理状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对本所(院)近年来收治的尘肺病人的心态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针对6种心理变化,采用了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坚芳;林锦芬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