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雁
目的探讨博苏对高血压病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120例高血压病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60例,试验组口服博苏5~10 mg/d,如降压达不到理想血压(收缩压≤135 mmHg,舒张压≤85 mmHg),可根据病人情况加服一种或多种其他类降压药,直至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对照组根据病人情况给予除了包括博苏在内的所有β受体阻滞剂以外的任何一种或多种降压药,直至血压降至理想水平,两组所有病例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个月进行QT离散度测量.结果对照组降压治疗2个月后,其心率(HR)、OTd、大QT间期(Qtmax)、小QT间期(QTmin)均无明显变化(P>0.05);试验组治疗2个月后,大QT间期(Qtmax)无改变(P>0.05),HR显著减慢(P<0.01),小QT间期(QTmin)及QTd显著缩短(P<0.01).结论博苏治疗高血压病可使QT离散度明显缩短,有利于防止恶性心律失常及严重心脏事件发生.
作者:阮锡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院外科1995~2002年收治重症中毒性休克82例,休克原因:胆系感染20例,急性腹膜炎12例,肠梗阻24例,脓毒败血症14例,重症胰腺炎7例,急性坏死性肠炎5例.本组死28例,直接死于休克21例,休克病死率为25.6%.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姜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痛、吐、胀、闭是各类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征.解除梗阻的方法,除手术外,可行保守治疗,如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灌肠,局部热敷等,亦可采用针灸疗法.针灸治疗可在短时间内完全解除梗阻,临床上有独到之处,笔者用针灸治疗此病有点滴体会,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上消化道出血属急、危、重症,病情变化迅速,在消化内科较为常见,维持有效血液循环、防止失血性休克是抢救的重要措施,也是消化内科护士基本的操作之一,而传统的静脉穿刺针往往难以满足此要求.为此,我院消化内科将远端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应用于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李运梅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外伤性脑脊液漏是颅脑损伤的合并症之一,多为颅底骨折或穿透开放损伤所致,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颅内感染危及生命.笔者采用腰穿持续引流治疗颅底骨折所致的脑脊液漏19例,效果良好,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朝华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病原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63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与颅脑外伤、大剂量使用脱水剂、高碳酸血症、低血容量休克等有密切关系,是导致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主要原因.结论及早认识发病原因,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复查CT,是避免漏诊误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
作者:庞赤宇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胸的病因、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生儿气胸1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少量闭合性气胸(肺组织压缩<30%)给予保守治疗,其中3例气胸均在次日吸收,1例因双侧气胸3 d后吸收.另10例大量气胸(肺组织压缩>30%)及张力性气胸要行胸腔闭式引流,平均4~5 d病情好转后拔管.5例因原发病和/或并发症需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延长留管时间到1 w.有3例因原发病重而死亡.结论导致新生儿气胸的病因不同,有些是可以预防的.一旦发生气胸应早期诊断,对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气胸采用相应的治疗手段,防治其并发症发生,患儿预后大多良好.
作者:王文祥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低血容量性休克是小儿肾病综合征常并发的危重症,若诊治不及时可危及生命,现将我科收治的10例报告如下.
作者:何苑棉 刊期: 2005年第03期
下腔静脉滤过器置放术是近几年来不断成熟和完善起来的一种预防肺动脉栓塞的介入放射学技术.我院2000年3月至2004年11月共为128例下腔深静脉血栓患者施行了下腔静脉滤过器置入术,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刘业慧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种植在子宫腔以外的妊娠,为妇科常见的急腹症.近年来异位妊娠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面有不少新的进展,现综述如下.
作者:谭广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比较解磷注射液和氯磷定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81例AOPP的临床资料进.A组94例,用解磷注射液治疗,B组87例用氯磷定治疗.结果A组患者达到阿托品化时间(10.5±3.6)h,住院时间(108.7±10.5)h,治愈率94.68%,病死率5.32%.B组患者达到阿托品化时间(16.7±3.6)h,住院时间(150.6±13.8)h,治愈率83.91%,病死率16.09%.两组相比,达到阿托品化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治愈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 or0.05).结论解磷注射液治疗AOPP与氯磷定治疗比较,可提高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死亡率.
作者:唐建林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柿子是我区特产,小儿喜欢食用,因此小儿柿子粪石性肠梗阻时有发生.我院1990年1月至2004年5月共诊治小儿粪石性肠梗阻47例,治疗结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威;胡虞乾;廖明成;邓水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继发脑损伤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如何减少继发脑损伤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关键.我院2002年2月以来,用降温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发热病人5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劳建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痉挛性脑瘫简称(SCP)是脑性瘫痪中常见的一种类型.主要表现为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多数病例有不同程度的四肢痉挛,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步态异常和肢体畸形等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我院采用高选择性脊神经后根切断术(SPR,治疗SCP 8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杨艳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口腔是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的途径之一.在正常情况下,机体抵抗力强,不易发生口腔炎,而患病时,机体抵抗力降低,病原体趁虚而入,在口腔内迅速繁殖,易引起口腔局部炎症、溃疡及口臭,故保持口腔清洁是十分重要.多年临床观察发现,口腔pH值变化与口腔炎的严重程度有关.笔者2001~2003年在对脑外伤致昏迷病人进行口腔护理时,进行pH值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林素洁;陈成丽;廖红珍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降低急性重症胆管炎(ACST)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佳手术时机.方法分析433例ACST患者不同术前处理及手术时机MODS的发病率.结果ACST患者入院4 h内经抗休克治疗好转,8 h内立即手术MODS的发病率低;与其他术前处理及手术时机治疗比较,ACST患者MODS的发病率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入院4 h内经抗休克治疗好转,8 h内立即手术可能是降低ACST并发MODS发病率的佳手术时机.
作者:黄荣柏;黄效廷;胡锡琮;李敏江 刊期: 2005年第03期
我院急诊科在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间共出诊接诊骨折病人86例,在转运过程中给予病人舒适护理以减轻疼痛及损伤,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怀英 刊期: 2005年第03期
内镜诊断和治疗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美国ASGE(American Societyfor Gastrointstinal Endoscopy)估计每年接受消化内镜检查者达1000万人次以上[1].内镜作为一种侵入人体腔内的仪器,因其材料特殊,构造精细,存在许多管腔、窦道,许多部件不耐高温、高压、怕腐蚀,只能采用低温消毒或消毒剂浸泡,又因其造价高,医院内镜数量少,使用频率高等原因,给内镜消毒带来许多困难,是造成医院疾病交叉感染和医源性传播的重要途径.此外,由于消毒剂使用不当,也会对病人与工作人员造成化学性伤害.因此,正确地对内镜进行消毒,预防与控制内镜引起交叉感染和危害,对患者和工作人员有极重要意义.现将内镜引起感染及消毒方法研究进展介绍如下.
作者:唐小兰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精神分裂症患者施行外科手术时,其麻醉管理较为困难,尤其在发病期,做好术中麻醉管理是保证病人安全和预防术中精神病发作,术后病情加重的重要环节.现就我院收治的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急诊手术麻醉处理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陆雁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48例冠心病患者与46例健康对照组血清中CRP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组与健康对照组血清中CRP含量分别为(5.06±2.64)mg/L和(2.61±0.36)mg/L,有显著性差异(P<0.05).冠心病组中心肌梗塞患者血清中CRP含量明显高于心绞痛患者及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结论CRP与冠心病有相关性,对评判其病变严重程度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黄筱文 刊期: 200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