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民间养胃方法靠谱吗?

高花兰

关键词:
摘要: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胃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养胃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民间也有很多的养胃方法在相互流传.养胃的方法有很多,关键是要结合自身来进行.日常生活调养法 一是饮食调理.食宜清淡、温热熟软,多吃豆油、菜油、青菜、水果、豆类制品、粗粮等,令大便通畅,脾胃和健.
药物与人杂志相关文献
  • 人体使用三字经(二)

    作者:王晓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如何合理应用止痛药?

    编辑同志:当被疼痛困扰时,药物治疗是临床缓解疼痛的主要措施之一.而临床常用止痛药品种繁多,该如何正确合理应用止痛药呢?山西 侠飞侠读者:疼痛是因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产生的痛觉,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症状.剧烈的疼痛不仅使我们产生痛苦和紧张不安的情绪反应,还可能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紊乱,甚至诱发休克.一旦出现疼痛,首先应前往医院就诊,待确定病因后再用药,切不可随意自行服用止痛药,以免用止痛药后掩盖病情,延误诊断治疗.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初春要防急慢性腰腿痛缠身

    阳春三月,正值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美好季节,人们脱去臃肿的冬装,又迎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但是,初春时节也是急慢性腰腿痛易发作的时期,其中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主.因此,初春时节要特别提防急慢性腰腿痛发作.

    作者:卢帆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老人味从何而来呢?

    编辑同志:这几年我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偶尔我会进入公婆的房间里拿东西,总闻到一股奇怪的味道.整理了房间,打扫了卫生,这种味道还是存在.虽然不算臭,但闻着总是怪怪的.床单、被褥上,甚至衣柜里都散发出这种气味…….据我了解,这是“老人味”,请问这“老人味”从何而来呢?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无痛感的心梗更可怕

    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心梗会带来剧烈的胸痛,有人甚至描述这种疼有“濒死感”.但麻烦的是,有一种心梗是无痛的;更加可怕的是,这种无痛心梗的发生率并不低.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无痛心梗占所有心梗的45%.有一个病人只记得自己有饭后出汗多的问题,能把衣服都湿透了,同时伴有轻微的头晕,后来检查发现是心脏右侧冠脉的中段已经有梗塞了.生活中,很多人到医院做心电图,被医生告知有“陈旧性心肌梗死”,但病人本身却从来没有明确的胸闷、胸痛等心梗的典型症状.没有胸痛过,并不意味着没有过心梗的症状.他们可能只是腹胀、头晕、出冷汗,或是轻微的胸闷胸痛.

    作者:钱振兴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民间养胃方法靠谱吗?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胃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养胃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民间也有很多的养胃方法在相互流传.养胃的方法有很多,关键是要结合自身来进行.日常生活调养法 一是饮食调理.食宜清淡、温热熟软,多吃豆油、菜油、青菜、水果、豆类制品、粗粮等,令大便通畅,脾胃和健.

    作者:高花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人体使用三字经(一)

    作者:王晓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九旬抗战女战士,一心痴迷学外语

    “在我的人生中,没有轰轰烈烈、可歌可泣的经历,也没有像其他抗战老同志们那样参加各种战役,他们有的负伤累累,有的严重伤残,有的身上至今还留有子弹.”胡世平老人谦虚地告诉笔者,她只是一个经历过抗日战争的普通离退休人员,一个没有参加过战役的后方勤务人员.她从新四军办的军事化学校走出来,参加抗日根据地政府工作,在新四军办的学校,她也曾经拿过枪站岗放哨,但没有打过仗.

    作者:海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帕金森病患者进行脑起搏器手术有讲究

    编辑同志:我母亲今年70岁,2005年开始出现左侧肢体不自主抖动、活动欠灵活,后不自主抖动逐渐累及右侧肢体,并自觉精细动作缓慢,被诊断为原发性帕金森病,随后服用美多芭等抗帕金森病药物.初的5年内,药物可明显改善抖动及活动慢等症状.但随着病情的进展,药物维持的有效时间缩短,且经常出现“冻结步态”,母亲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近我听说帕金森病患者进行脑深部电极植入术,又称脑起搏器手术,可有效改善病情.请问真是这样吗?是不是每个帕金森病患者都可以做脑起搏器手术呢?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善调生活,老人越活越年轻

    现代生活中,很多老年人越活越精彩,旧时代老年人连想都不敢想的生活方式已经在他们身上实现,什么去旅游、学开车、当义工、上老年大学、唱歌、跳舞、出书、上网开博客等等,各适其适,乐此不疲.人到老年,往往会更加注重身体的健康,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自己的身体素质下降,做很多事情都不方便.但只要善于调理生活,有些方法可以帮助老年人提高精力及身体素质的,使自己越活越年轻.

    作者:张正修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怎么治疗“炎症性肠病”?

    编辑同志:我身边有不少朋友常患上炎症性肠病,请问该怎么治疗才好?黑龙江 钦钊钦读者:医学上的“炎症性肠病”,不是泛指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肠道感染性疾病,而是专指“溃疡性结肠炎”(简称“溃结病”)和“克罗恩病”这两种疾病.溃结病变主要累及直肠和结肠,临床主要症状有腹泻、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孕吐需要就诊吗,又该如何治疗?

    编辑同志:我看到不少女性怀孕后都会出现孕吐现象,请问这是怎么回事呢?孕吐需要就诊吗,又该如何治疗?河北 商秀芳商读者:女人一生中开心的事情莫过于成为母亲.但是,当被告知已有身孕的时候,接踵而来的便是“愁煞人”的“孕吐”.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网络心理测试千万别当真

    网上心理测试流行市民黄小姐是个“网虫”,经常泡在网上,所以经常能看到网页推送的各种心理测试,有测爱情的,有测个性的,也有测财富、测性取向的.出于好奇,黄小姐有空的时候都会点进去做一下题,有时候觉得有意思,便推荐给朋友、同事测试.“我发现身边很多朋友都爱做这类测试题,因为每个人内心都有探索自我的冲动,而网上的心理测试简单易行,给大家提供了一种途径.”黄小姐说.

    作者:周一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常吃此菇,养生靠谱

    平菇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用菌,无论食素炒还是制成荤菜,都十分鲜嫩诱人,加之价钱不贵,实在是餐桌上的佳品.但是许多人都不太了解的是,常吃平菇的话,连疾症都难近身呢.所以平时适量吃点平菇,对身体真是好处多多.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初春家常菜营养益家人

    寒冷的天气逐渐消失,而春风拂面和绵绵春雨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唐代著名医药学家和养生学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千金方》中论及春季的饮食养生时曾提出:“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的饮食原则.意思是说,在春季里除了重视对肝脏的保养外,还应该注意对脾胃的调养,在日常饮食中应注意少食用酸味食物,多吃甘味食物,以调养脾胃.传统饮食养生学认为,西红柿、柑、橙子、橘、柚、杏、木瓜、枇杷、山楂、橄榄、柠檬、石榴、乌梅、鳟鱼、蜂乳、醋等为酸味食物,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食用的绝大多数食物都属于甘味食物,如米面、蔬菜、禽鱼肉蛋等.其实,具有酸味的食物往往含维生素C较多,所以只是强调适当地少食酸味食物而不是不食.

    作者:张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老来难入眠应对要得法

    睡眠占人生的三分之一时间,当人们工作一天疲惫后,美美地睡上一觉,第二天便精神抖擞、精力充沛了.现代睡眠医学已经发现,睡眠中的疾病有90余种,且往往是白天某些疾病的基础,因此,睡眠问题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俗话说”30岁前睡不醒,30岁后睡不着”,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50岁后,很多老年人的睡眠都非常“浅”.在白天,老年人们似乎随时随地就能睡着,不是看着电视打盹,就是前一分钟还在跟你说话,下一分钟就酣然入睡.而一到晚上,躺在床上却翻来覆去睡不着,很多老年人感叹长夜难熬.即使睡着了,凌晨三四时又醒了.

    作者:刘姿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常有无名火疾病登门扰

    南宋词人辛弃疾词《贺新郎·用前韵再赋》: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生活并不尽如人意,在快节奏、高压力的作用下,很多人不知不觉变成了“炸药包”,沾一丁点“火星”就会爆发.但愤怒不仅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还会“引火上身”,把健康搞得一团糟.生气会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进而影响免疫细胞功能的正常运转,降低抵抗力,终引发疾病.

    作者:卢帆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养生馆里的仿荤素菜莫常吃

    现代生活中,都市里有很多素菜馆,打着养生、减肥的口号卖一些仿荤素菜,除了我们熟悉的素鸡、素鸭,还有足以让人眼前一亮、莱式新颖的素虾仁、素猪肝,甚至素鱼翅、素鲍鱼、素海参等.仿荤素菜就是用非动物性原料加工制作出与荤菜的外形、色彩、口感甚至口味都极为相似的一类素菜.例如用生面筋、藕、湿淀粉等原料代替猪排骨制作的茄汁“排骨”.

    作者:钱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初春盗汗多发时找准原因中医调

    立春过后,年过花甲的孙老师就被一件烦心事困扰:晚上睡觉时,常不知不觉地出汗,醒来后出汗停止,却发现睡衣湿透,被子被蹬到一旁.同时感到口干、烦躁、浑身发冷,腰部还有酸困不适的感觉.一番“望闻问切”后,医生对孙老师说:“你这是肾阴虚导致的盗汗证.”

    作者:董绍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鸡年说鸡药

    2017年是农历鸡年,其实在中药里有许多以“”鸡”命名的中草药,疗效确实,现择其要者介绍如下,供大家玩赏.鸡头 又名芡实、鸡头米,出自《本草纲目》,为睡莲科植物芡的成熟种仁,产于湖南、江苏、湖北、安徽等地.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涩、平,入脾、肾、心经,有补脾止泻,固肾涩精之功,本品甘能补脾,涩能止泄,故对肾虚遗精,脾虚泄泻甚效.

    作者:胡献国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药物与人杂志

药物与人杂志

主管: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北京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