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常有无名火疾病登门扰

卢帆

关键词:
摘要:南宋词人辛弃疾词《贺新郎·用前韵再赋》: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生活并不尽如人意,在快节奏、高压力的作用下,很多人不知不觉变成了“炸药包”,沾一丁点“火星”就会爆发.但愤怒不仅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还会“引火上身”,把健康搞得一团糟.生气会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进而影响免疫细胞功能的正常运转,降低抵抗力,终引发疾病.
药物与人杂志相关文献
  • 中老年人偏胖些益健康

    俗话说:“千金难买老来瘦.”其实,这句话未必正确,因为消瘦和超重或肥胖一样,都不是健康的表现.《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倡导的10条健康生活方式中,第一条“在健康体重范围内尽可能的瘦”,对多数成年人来说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对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未必适用.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活动以及内分泌等的变化,很多人难以保持年轻时的体态.而有研究显示,老年人稍胖,死亡率反而低.由此可见,对老年人来说,在健康体重范围内体重稍高一点更有益于健康.

    作者:张洪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网络心理测试千万别当真

    网上心理测试流行市民黄小姐是个“网虫”,经常泡在网上,所以经常能看到网页推送的各种心理测试,有测爱情的,有测个性的,也有测财富、测性取向的.出于好奇,黄小姐有空的时候都会点进去做一下题,有时候觉得有意思,便推荐给朋友、同事测试.“我发现身边很多朋友都爱做这类测试题,因为每个人内心都有探索自我的冲动,而网上的心理测试简单易行,给大家提供了一种途径.”黄小姐说.

    作者:周一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用好家庭药箱里的药

    咳嗽不一定就是感冒 大多数人一咳嗽就会认为是感冒引起,习惯自己当大夫,吃一些抗感冒、止咳化痰的药物,比如盐酸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氢溴酸右美沙芬,这三种药是很多家庭里的常备药物.咳嗽分为有痰和无痰,不能一概而论.而且有时咳嗽也并非就是感冒引起.上面列举的这三种药物,有化痰的,也有专门止咳的.

    作者:张乾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民间养胃方法靠谱吗?

    现代人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胃病的发生率越来越高,养胃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民间也有很多的养胃方法在相互流传.养胃的方法有很多,关键是要结合自身来进行.日常生活调养法 一是饮食调理.食宜清淡、温热熟软,多吃豆油、菜油、青菜、水果、豆类制品、粗粮等,令大便通畅,脾胃和健.

    作者:高花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吃水果,这些问题你弄清楚了吗?

    水果吃多少?每人每天吃半斤就足够成大妈平常无聊时就不停地吃水果,有时候一天就吃了葡萄、木瓜、苹果、芭蕉、桔子、枣子6个品种的水果.“水果中没有脂肪,多吃些没有问题.”那么,水果真的是吃得越多越好吗?这是吃水果的一个误区!《2016年中国膳食指南》中推荐每人每天的水果摄入量是250~350克,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半斤八两.所以吃水果并不是越多越好,因为水果中糖分较多,热量也很高,长期超量摄入反而容易造成肥胖.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更是要慎重地选择水果,建议吃一些升糖指数较低的水果,例如苹果、猕猴桃、梨等.

    作者:海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常吃此菇,养生靠谱

    平菇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用菌,无论食素炒还是制成荤菜,都十分鲜嫩诱人,加之价钱不贵,实在是餐桌上的佳品.但是许多人都不太了解的是,常吃平菇的话,连疾症都难近身呢.所以平时适量吃点平菇,对身体真是好处多多.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浅谈老年糖尿病治疗的特殊性

    1.饮食控制要适度由于老年人活动量小,能量消耗少,故应适当控制饮食量.忌食肥肉、荤油等高脂肪食物,多食粗粮杂粮、豆类及新鲜蔬菜,增加纤维素摄入,戒烟忌酒.在血糖控制较好时,可食少量含糖量不高的水果(苹果、梨)等.对于已有较重并发症的高龄患者不必过分限制饮食.

    作者:王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选择食物别只考虑营养成分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都越来越重视营养.尤其是近年来,人们吃东西更讲究的是食物本身的营养,不少人在采买食品时也会留意“食物营养成分表”.其实,判断食物营养价值,不能只看数据.食物对个人是否有营养,主要跟五方面相关:即营养素含量、营养素密度、抗营养素因素的含量、营养素的利用率和食物的营养贡献.

    作者:张洪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晨练前后进食有讲究

    早晨是一天的开始,这一天是否能快快乐乐、健康的度过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早晨.很多老年人都有早睡早起的习惯,早起之后会进行一些健身运动.晨练不仅可以帮助老年人打发空余时间,还能让老年人强身健体.尤其是关于晨练前要不要吃东西这个问题,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说,晨练前一定要吃东西,不然容易出现低血糖.又有人说,早上空腹运动,减肥效果好.到底哪一种说法才是正确的呢?这要因人而异.

    作者:刘姿含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莫和别人比子女

    比富有让老人容易失落民间有俗话说,“三十岁前看父敬子,三十岁后看子敬父”.曾经很多孩子把自己的父母当成一种骄傲,多少年以后,当孩子们长大了,他们也再次成为父母口中时常谈论的话题.小唐的父母退休前一直经商,经济比较富裕,孩子刚工作就给他买房买车了,跟邻居们聊天时,被人问及孩子的婚事,他们就会夸耀:“我们已经给孩子买房买车了,很多女孩子都追他呢,不着急,要慢慢挑.”让邻居们觉得他们很显摆,总是跟别人说自己家里的事,实在有点不搭调.时间长了,很多邻居都不愿意和他们聊天.

    作者:张洪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痛风常扰,管好嘴巴降尿酸

    近段时间,年近古稀的顾女士痛苦不已,她的双手双脚肿得发红发亮,已经完全无法弯曲,刀割般的疼痛让老人连路都走不了,到医院检查后才知道是痛风发作.痛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了解发病原因并积极把尿酸降到标准值是可以治愈的.

    作者:思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控制血糖享受健康

    门诊回放张先生,48岁,国营企业老总.常驻地:海外.生活节奏:常年忙碌,空中飞人.我和他相识是在5年前,那时他刚40出头,因为患糖尿病好几年,血糖一直不在“及格线”上,那几个月心脏还跟着凑热闹,有时胸闷、憋气,心电图提示:心肌供血不足.

    作者:王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别在怒火中犯下大错——生气时不该做的7件事

    带“气”入睡.带着“气”入睡,会让你的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导致失眠或严重影响睡眠质量.不妨要告诉自己,晚上生气着急也没用,先睡个好觉养精蓄锐,明天再说.带着愤怒开车 愤怒之时,人的视线会变得狭窄,开车时可能看不到行人和其他车辆.研究证实,人在愤怒时开车会增加交通事故的可能性.不妨听点节奏缓慢、曲调忧伤的抒情歌曲,调节心情.

    作者:钱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常有无名火疾病登门扰

    南宋词人辛弃疾词《贺新郎·用前韵再赋》: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生活并不尽如人意,在快节奏、高压力的作用下,很多人不知不觉变成了“炸药包”,沾一丁点“火星”就会爆发.但愤怒不仅不能解决任何问题,还会“引火上身”,把健康搞得一团糟.生气会导致内分泌系统紊乱,进而影响免疫细胞功能的正常运转,降低抵抗力,终引发疾病.

    作者:卢帆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家人关系是诱发心理疾病之主因

    连生两个女儿,夫妻、婆媳关系乱成一锅粥;两个儿子都不省心,中年男人抑郁了……都说家是港湾,有时却也是烦恼的根源.据广西南宁首条心理健康公益热线的统计数据显示,家庭关系成为诱发精神类疾病的重要因素,其中夫妻关系首当其冲,排名第一.

    作者:李艳鸣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初春要防急慢性腰腿痛缠身

    阳春三月,正值冬去春来、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美好季节,人们脱去臃肿的冬装,又迎来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但是,初春时节也是急慢性腰腿痛易发作的时期,其中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主.因此,初春时节要特别提防急慢性腰腿痛发作.

    作者:卢帆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需要注意些什么?

    编辑同志:我是一名房颤患者,为避免血栓栓塞症的发生,医生说我需要抗凝治疗,因此必须长期服用华法林.请问房颤患者服用华法林期间究竟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河南 纪民才纪读者:华法林是为双香豆素类抗凝剂.在体内可竞争性对抗维生素K而发挥抗凝作用,同时具有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由于疾病本身的特性及华法林在体内与食物、药物所发生的相互作用,导致服药期间需要注意的事项相对较多.那么服用华法林期间究竟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初春盗汗多发时找准原因中医调

    立春过后,年过花甲的孙老师就被一件烦心事困扰:晚上睡觉时,常不知不觉地出汗,醒来后出汗停止,却发现睡衣湿透,被子被蹬到一旁.同时感到口干、烦躁、浑身发冷,腰部还有酸困不适的感觉.一番“望闻问切”后,医生对孙老师说:“你这是肾阴虚导致的盗汗证.”

    作者:董绍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如何合理应用止痛药?

    编辑同志:当被疼痛困扰时,药物治疗是临床缓解疼痛的主要措施之一.而临床常用止痛药品种繁多,该如何正确合理应用止痛药呢?山西 侠飞侠读者:疼痛是因组织损伤或潜在的组织损伤产生的痛觉,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症状.剧烈的疼痛不仅使我们产生痛苦和紧张不安的情绪反应,还可能引起机体生理功能紊乱,甚至诱发休克.一旦出现疼痛,首先应前往医院就诊,待确定病因后再用药,切不可随意自行服用止痛药,以免用止痛药后掩盖病情,延误诊断治疗.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检测血糖不可随意追加滴血量

    编辑同志:我发现有的糖尿病患者,因为在家使用血糖仪的时候,发现采血量不够,血糖仪没有正常运作,便尝试再追加血滴.请问这样的做法是否正确?追加滴血后血糖仪能正常运作?这样的检查结果会不会不准呢?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药物与人杂志

药物与人杂志

主管: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北京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