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骨碱性磷酸酶测定指导佝偻病维生素D治疗的探讨

唐华;滕焕昭;任萍;李坤华

关键词:骨碱性磷酸酶, 酶测定, 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 击治疗, 现报告如下, 效果满意, 生化检查, 临床应用, 大剂量, 基层医院, 婴幼儿, 症状, 判定, 疗效, 患儿, 方法
摘要:使用维生素D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分普通治疗和大剂量突击治疗,剂量、疗程、疗效常依据患儿的症状、骨X线及血生化检查来予以判定。为探讨一种较简单且适应基层医院开展的方法,我们对110例婴幼儿佝偻病进行了骨碱性磷酸酶(BALP)测定,并同时进行骨X线观察,用来指导维生素D治疗,经临床应用,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微创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股骨皮下组织厚度和肝脏大小与巨大胎儿体重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股骨皮下组织厚度(Fetal thigh soft tissue thickness,TSTT)和肝脏长度(Live long,LIL)与巨大胎儿体重的关系。方法①应用B超对50例临床诊断为巨大胎儿的TSTT、LIL、股骨长(Femur length,FL)和双顶径(BPD)进行测量,并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经单相关系、复相关系分析和逐步回归方法选择预测巨大胎儿的优回归方程。②应用此方程对22例巨大胎儿进行前瞻性验证。结果 TSTT与新生儿体重的相关关系(线性)好(r=0.8751,P<0.01),其次为LIL(r=0.7912,P<0.01)。用TSTT和LIL两项指标建立的二元回归方程对22例巨大胎儿前瞻性预测,50%病例绝对误差<50 g,36.4%病例绝对误差≥50 g<150 g,13.6%病例绝对误差≥150 g<175 g,平均相对误差率1.95%。结论超声测量TSTT和LIL能正确预测巨大胎儿体重。

    作者:杨超梅;张凤兰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前臂神经损伤7例诊治体会

    前臂神经切割伤,若能及时确诊手术,大多数疗效较好。我院自1995~2000年收治前臂神经损伤7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7例均男性,年龄11~50岁,均为开放性锐器伤,6例神经完全离断,无合并骨折;15~60分钟到我院就诊,均合并有肌腱断裂,6例有多发肌腱损伤。多发前臂神经损伤3例。4例尺神经损伤中,合并有尺动、静脉损伤3例。

    作者:吴兴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妇科腹腔镜手术184例分析

    近年来随着妇科腹腔镜的广泛应用及技术熟练,目前此技术已从单纯作为诊断而扩大到妇科疾病的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我院自1998年7月至2000年10月,应用德国产WISAP型腹腔镜进行各种妇科手术184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周国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脱水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观察及护理

    结核性脑膜炎(结脑)是结核杆菌进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的脑膜非化脓性疾病[1],常是全身血行结核的脑部表现。本病多见于青少年,临床上多有低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表情淡漠等,治疗上除抗结核外,常需脱水治疗。但是大剂量或长时间脱水容易导致病人电解质紊乱,加重病情。因此,重视脱水后的观察及护理尤为重要。1999年1月至2000年3月,我科共收治结脑病人32例,现将脱水治疗的观察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杨育清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青年大肠癌87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青年大肠癌的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且其症状无特异性,误诊率高,值得注意。今对我院1987年1月至1998年12月住院确诊的年龄≤30岁大肠癌患者87例与同期住院的非青年大肠癌中随机抽取的60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7例中男54例,女33例,年龄17~30岁,平均27.6岁,发病率11.1%(87/786);对照组60例中男39例,女21例,年龄32~71岁,平均60.2岁。

    作者:唐绍贤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PCA的应用与管理

    PCA(病人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analgesia)的优点在于减少用药剂量,易于调整用药量,使用药趋于个体化,用药及时、合理,便于自行给药,体积小,易于携带。我院自1998年起为986例患者术后实施PCA,取得满意效果,现将其应用与管理介绍如下。

    作者:杨文霞;李天佐;张炳熙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环丙沙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氨茶碱药物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量化地研究环丙沙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氨茶碱药物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口服氨茶碱(100 mg,8h 1次)后加服环丙沙星(500 mg,12 g 1次),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平行监测合用前后茶碱的经时血药浓度,拟合茶碱药物动力学参数并做统计学比较。结果与合用前相比,患者血清中茶碱浓度显著增高(P<0.05),消除半衰期非常显著地延长(P<0.01),消除率下降(P<0.05)。结论合用环丙沙星对氨茶碱的消除动力学有显著性抑制,临床合用时应注意茶碱的血浓度监测,防止氨茶碱因代谢减慢而引起蓄积中毒。

    作者:梁宇坚;肖力;王永林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抗PPD-IgG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对我所诊治的活动性肺结核465例、肺外结核32例、非结核58例、健康者20例的血清抗PPD-IgG水平进行检测,并对42例活动性肺结核的抗体水平进行追踪观察,报告如下。

    作者:赵亚玲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婚姻质量的调查

    目的调查了解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recurrence vaginal candidasis,RVC)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其婚姻质量问题。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Olson婚姻质量问卷对72例RVC患者和72例正常对照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RVC患者在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婚姻满意度、性格相容性、夫妻交流、业余活动、性生活、与亲友关系等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RVC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其婚姻生活质量欠佳。

    作者:刘素涵;谢凤云;程安一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层次分析法对卫生防疫站科室综合评价分析

    在卫生防疫科综合考评工作中,以往多采用单纯的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单因素考核等的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受到较多主观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出现偏离客观、公正的现象,如果利用数学方法将这些定性分析的考核指标进行量化,把多种考核因素做综合系统分析,就可避免许多因主观因素引起的弊端,所获得结果将会更加科学与合理。我站利用层次分析法来建立科学综合考核的教学模型,收到较好的成效。

    作者:胡仁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中线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

    中线外周T细胞淋巴瘤(middline preipheral T-cll lymphoma,MPTL)是发生于鼻腔、硬腭、鼻咽及咽喉等中线部位呈进行性坏死为特征的恶性淋巴瘤。现将我院1984年1月至2000年8月收治的16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新华;周天红;朱凌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素质教育在药理教学中的实施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如何让素质教育走进课堂?是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在药理学课堂教学中作了一些尝试,以抛砖引玉。1 寓勤于教,端正学风 寓勤于教,是让学生学好药理学的根本保证。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牢固专业思想,养成吃苦耐劳、勤学好问的良好学风,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教师在讲授知识时,首先应把握时机与学生谈理想谈抱负,谈攀登知识高峰的艰难。同时引导学生勤于记课堂笔记,勤于阅读教材,勤于提问,勤于思考。例如,讲药物发展史时结合讲述李时珍踏遍祖国山河写巨著《本草纲目》;讲青霉素一节时,介绍英国科学家反复试验才发现青霉素的经历。

    作者:陈陆生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吲达帕胺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疗效观察

    吲达帕胺(Indapamide简称IDP)具有利尿、钙拮抗作用,是对前列腺素系统有良好影响的新型降压药。我院1998年1月至2000年5月在老干部科对老年性高血压试用IDP治疗,现将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陈伟明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条形码在医院图书馆中的应用

    条形码技术是在计算机的应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引进,医院图书馆的各项业务工作逐渐使用计算机进行管理。在我国已建的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中,条形码是作为标示一本书的唯一性代码而存在的,与其他自动识别输入技术相比,条形码技术具有保密性好、差错率低、输入速度快、适用性强等特点,因而它已被广泛应用于商品流通、金融保险、工业生产自动化等领域,在图书管理中亦不例外[1]。

    作者:邹然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800名4~6岁儿童视力发育情况调查

    为了解幼儿园4~6岁儿童视力发育现状,于1998年5月,由市南区妇幼保健院对800名4~6岁幼儿园儿童,进行了视力和眼疾调查。现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青岛市南区3所幼儿园中4~6岁智力正常、体格健康的儿童800名。其中男428名,女372名,共1600眼。

    作者:王红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新生儿呼吸衰竭治疗中应用呼吸机的探讨

    应用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是救治新生儿呼吸衰竭(简称呼衰)的重要措施。呼吸机通过增加通气量、改善换气功能和减少呼吸功耗,使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和酸碱平衡失调得到改善或纠正,也使患儿的重要器官功能得到保护或改善。现就新生儿呼衰治疗中呼吸机的应用进行探讨。

    作者:黄海标;曾碧秀;蔡丽萍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抗癌药物鸦胆子的研究进展

    鸦胆子系苦木科鸦胆子属植物(Brucea Jauanica L Merr)的种子,始载于《本草纲目拾遗》[1]。Kapchan等[2]发现其醇提取物对人鼻咽癌细胞KB、Walker-256肉瘤和P388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有明显抑制作用。我国于1978年开始研制鸦胆子油静脉乳剂[3]并用于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现将其抗癌、抗消化道溃疡及降血脂等三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马杰津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泪囊鼻腔吻合术82例体会

    泪囊鼻腔吻合术重建泪囊到鼻腔的引流道,既去除了泪囊感染灶又解除了泪溢,是目前慢性泪囊炎的理想根治疗法[1]。我院1996~1999年共完成泪囊鼻腔吻合术82例90眼,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文青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急性心肌梗塞伴右束支阻滞的临床意义

    目的评价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并发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将我院1990~1999年收治的伴新出现的持续性RBBB的AMI患者共15例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收治的无束支传导阻滞的AMI患者共2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心肌梗塞范围(MIS)、严重并发症及住院病死率。结果观察组的MIS大,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高,心功能受损严重,住院病死率高,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伴随AMI新出现的持续性RBBB是临床经过凶险和预后不良的标志。

    作者:徐戈;李醒三 刊期: 2001年第03期

  • 球囊腰部直径分级次二尖瓣球囊扩张预防二尖瓣返流85例临床分析

    目的评价球囊腰部直径分级次扩张法(GBMV)在二尖瓣球囊扩张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5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患者分别应用球囊腰部直径分级次扩张法和改良Inoue法进行经皮穿刺球囊导管二尖瓣扩张术(PBMV),其中分级次扩张法51例,改良Inoue法34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比较,改良Inoue法扩张组二尖瓣反流率为14.7%,分级次扩张组无新增加二尖瓣反流病例,并且术中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前者。结论球囊腰部直径分级次扩张法能有效预防二尖瓣反流,是治疗二尖瓣狭窄的理想方法。

    作者:邵宏华;李德森 刊期: 2001年第03期

微创医学杂志

微创医学杂志

主管: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医学科学情报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