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江生
目的:了解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50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状况问券调查,并对50例体检正常者进行对照.结果:Ⅱ型糖尿病患者在SCL-90量表总分,阳性项目分、躯体化、焦虑、抑郁、恐怖以及SAS、SDS量表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0.01).结论:Ⅱ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心理障碍,主要表现为躯体化、焦虑、紧张、抑郁、恐惧,因此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还应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
作者:陈金玉;张莹;汤玉川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观察益气温阳活血方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影响.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对照组41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维生素B1、维生素B12肌肉注射,每天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益气温阳活血方.2组连续治疗30天,观察临床症状、体征、肌电图等指标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症状、体征及神经传导速度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气温阳活血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安全、有效,且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创伤愈合是一个复杂生物学过程, 通常认为是由进入伤口的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和合成分泌、细胞外基质的纤维化、新生血管长入伤口的血管化和表皮细胞增生覆盖创面的再上皮化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作者:程治强;李钰珑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发生机制、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方法:对我院2000年-2006年收治的36例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诊疗方法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36例,男 28例,女8例.30例有肝炎病史,34例合并肝硬化,突发右上腹剧痛29例,休克6例,腹膜刺激征26例,腹腔穿刺、B超及CT的诊断率分别为:85%、76%、92%.其中32例行手术止血,成功率100%,术后2周内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28例获得随访:其中10例术后10个月内复发死亡,16例生存1年以上.保守治疗4例,2例住院期间死于失血性休克,2例死于肝功能衰竭.结论: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时急诊行剖腹手术止血可以有效止血并同时切除肿瘤,部分患者可以达到根治性切除,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作者:杨学堂;杨玲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新生儿结膜炎分泌物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分布及耐药特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常规分离培养葡萄球菌,K-B法药敏实验.结果:40例新生儿患者眼分泌物中常规培养出葡萄球菌18例,血浆凝固酶阳性葡萄菌2例;血浆凝固酶阴性表皮葡萄球菌16例.药敏试验显示葡萄球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头孢呋辛、红霉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四环素、新诺明耐药率较高,对庆大霉素耐药率低.结论:本地区新生儿结膜炎分泌物中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分离率高,对抗菌药物表现出多重耐药.
作者:王跃钢;蒋丽;李明成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开胸术后肺栓塞的高危因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收集开胸术后发生肺栓塞26例患者(A组),并与同期未发生肺栓塞5 316例患者(B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A组中高龄,恶性肿瘤的患者比例高(P<0.01),肥胖,术前伴糖尿病、房颤的患者居多(P<0.05).结论:高龄,恶性肿瘤,肥胖,糖尿病、房颤是开胸术后发生肺栓塞的高危因素.有效预防可减少发生率,及时治疗可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彦中;韩文周;候良宝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通过对需要用胰岛素治疗的老年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正规治疗,提高患者的住院适应能力和自我保健能力,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住院患者2004~2006年我院就诊的老年患者320例,进行合适的健康教育.结果:97%的患者都能坚持正规应用胰岛素治疗,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使患者医疗费用明显降低、住院日明显缩短,同时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结论:糖尿病的治疗为一种综合治疗,注射胰岛素是药物治疗中重要的措施之一,教会患者及家属正规注射胰岛素,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保证,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教育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靳素梅;李菊香;付玉玲 刊期: 2007年第19期
临床上对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处理不外乎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方法,我院4年来对42例深Ⅱ度烧伤行早期削痂+异体皮覆盖术,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
作者:李松谋;吴海东;韩飞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通过对门诊西药房退药情况进行总结,对退药原因进行分析,促进医生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方法:选取我院210 张退药申请单进行分析.结果:退药原因以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病情加重住院进一步治疗等为主.结论:在用药过程中必须注意药品的不良反应;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注重职业道德的教育.
作者:张晓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多发性硬化诊断中的价值.方法:运用病历统计方法,计算头颅MRI在多发性硬化患者中的异常率.结果:MRI异常率为82.53%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检查有助于临床确诊MS,且确诊率提高.
作者:常海军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在消毒供应工作中实施程序管理,提高终末质量.方法:制定消毒供应工作流程图,每个程序的具体要求文字化,各项操作都有明确的步骤,明确质量评分标准,经培训合格后上岗并严格执行.结果:实施程序管理后,消毒供应工作的环节质量、终末质量明显提高,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实施程序管理,注重程序质量,推动终末质量的提高.
作者:陈英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胸下段食管癌的理想术式.方法:回顾性收集胸下段食管癌患者1 058例,其中颈部吻合762例(A组),胸内吻合296例(B组),并对两组的临床资料、生存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1) A组术后吻合瘘发生率高,住院时间长,但切缘癌发生率、胃食管反流发生率低于B组(P<0.05).(2)两组1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5年生存率A组高于B组(P<0.05).结论:胸下段食管癌应行食管切除颈部吻合术,以改善预后,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刘彦中;韩文周;候良宝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掌握患者及家属使用保护性约束衣后效果,分析使用价值.方法:采取自制调查表,对300例患者使用保护性约束衣效果进行调查.结果:用于痴呆症防走失防跌伤的有171人次,占57%;用于自主行动能力障碍防跌伤的有129人次,占43%.一日使用时间长的为7小时,一日使用次数多的为6次,一次使用时间长的为6小时.300例使用保护性约束衣患者均未发生跌倒或损伤现象.家属主动接受使用率为96%,患者主动接受使用率为48%,护士操作使用的为30%,陪护人员操作使用的为70%.结论:功能位无损伤保护性约束衣可广范运用于保护性护理行动中,它不仅便于专业技术人员操作使用,而且便于普通家属或陪护人员使用.
作者:胡荷琴;张秀华;杨惠;冯萍;张薇芳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联合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将112例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54例.对照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氨茶碱,治疗组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万托林,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症状缓解、总显效率、肺功能改善情况,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普米克令舒、万托林为目前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尹珊辉;王刚;李颖庆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蒙古族皮质下双语失语症的特点.方法:用脑CT或MRI扫描的高精确定位对病前已掌握两种语言的蒙古族皮质下急性脑血管病病人进行定位,然后参考北京医院王新德修改的汉语失语症检查法进行言语测定,1月后进行复评.结果:双语失语症只见于部分皮质下脑血管病例,占52.12%;双语失语多为不完全性中度语言障碍,病灶主要位于尾状核头部、壳核、内囊前肢、放射冠区及基底节周围白质部分.结论:皮质下双语失语症的特点与国内汉语皮质下失语症基本一致,恢复表现为几种形式.皮质下双语失语症发生与病灶部位,大小有关.
作者:周铁宝;张昕红;赵福全 刊期: 2007年第19期
髋臼或股骨头发育不良是成年人继发性髋骨关节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对应关节面的不相适应或对应面的减少是导致关节力学改变和关节病变的原发因素.髋臼或股骨头发育不良伴有临床症状者多需手术治疗,髋臼旋转截骨术是髋臼周围三维立体面截骨,能很大程度上改善关节面的相容性,增加髋臼有效负荷面,加强关节稳定性[1].
作者:曲艳辉;刘倩;许莉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了解克赛用于断指再植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对本院2003年10月至2004年12月住院治疗的断指再植患者174例,观察记录断指再植血管危象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应用克赛治疗组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x2 =8.470,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应用克赛进行抗凝溶栓治疗,根据再植血管条件,应用克赛进行术后抗凝溶栓治疗,可大限度提高断指再植的成功率.
作者:高文 刊期: 2007年第19期
循环血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CEC)是机体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从外周血中所获取的内皮细胞.生理状况下,机体细胞不断新陈代谢,衰老的内皮细胞脱落,进入血液循环,其数量一般较少,易于辨认.当机体由于心血管疾病、缺氧、损伤、应激等导致血管受损,大量内皮细胞衰老、死亡、脱落进入血液循环,导致循环血中内皮细胞数量急剧增多,形态多样.
作者:隆淑芬;刘渊;苏先华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分析新式剖腹产及其改进术后腹壁粘连情况,以期改进现有手术方式,减少或减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650例新式剖腹产术后再次剖腹产术腹壁粘连情况进行分析.其中450例不缝合腹膜及腹直肌腱划(包括小部分腹直肌)(A组);200例采用缝合腹膜及腹直肌腱划(包括小部分腹直肌)(B组).比较其腹壁切口粘连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粘连.结果:A组165例(37%)有粘连情况(轻-重);B组42例(21%)有粘连情况(轻),无明显重度粘连.两组腹壁粘连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新式剖腹产术缝合腹膜及腹直肌腱划可以减少腹壁粘连程度;降底再次手术难度.
作者:吴淑玲;朱震寰;洪巧连 刊期: 2007年第19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解决ALSS治疗前患者心理问题中的作用.方法:对32例行ALSS治疗患者的心理问题应用循证护理的方法进行干预.结果:循证护理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患者的心理问题,大大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改变了以护士凭经验和感觉为主的工作习惯和行为,促进了护士主动寻找科学证据的意识,不仅锻炼了护士的临床思维能力,完善了自身的知识结构,而且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结论:应用循证护理,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认知行为干预和社会支持等护理干预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大大提高其对护理的依从性.
作者:邢爱静;段传霞 刊期: 2007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