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含莫西沙星联合微卡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远期疗效

蔡清河;李鸿槟;江芸;刘文君;林奇娟

关键词:含莫西沙星, 微卡方案, 耐多药肺结核, 远期疗效
摘要:目的 观察含莫西沙星联合微卡方案治疗在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患者中的远期疗效.方法 将20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6 LfxZPtoPK/18LfxZPtoP治疗,实验组采用6MfxZPtoPK+微卡/18 MfxZ-PtoP+微卡治疗,疗程结束时共有121例病例完成疗程且疗末痰菌阴转,其中实验组81例痰菌阴转,对照组40例痰菌阴转,调查分析两组痰菌阴转病例2年的随访结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愈后6个月、1年和2年的细菌学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实验组患者总的细菌学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此外,实验组患者治愈后6个月、1年和2年的胸部X线病灶恶化率及总的胸部X线病灶恶化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 莫西沙星联合微卡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具有很好的远期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高血压患者血β-HCG和Cys C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检测孕妇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血胱抑素C(Cys C)水平,探讨对妊娠期高血压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及100例正常孕妇的血清进行血β-HCG及血CysC的检测.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β-HCG和血CysC分别为(51 076±34 037)mIU/mL和(1.62±0.43) mg/L,轻度子痫前期组孕妇血-HCG和血CysC分别为(46 689±25 925)mIU/mL和(1.26±0.30)mg/L,与正常孕妇组(36 672±26 295)mIU/mL和(0.80±0.18)mg/L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子痫前期组血β-HCG与轻度子痫前期组血β-HCG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度子痫前期组血CysC与轻度子痫前期组血CysC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血β-HCG的检测有助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诊断,同时,血Cys C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所造成的肾功能损害更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并可作为判断其病情轻重的指标,联合检测血β-HCG及血Cys C对了解其病情进程更具指导的意义.

    作者:王莉平;游伟强;资捷;丁丹丹;方小龙;向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陕北农村地区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陕北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现状、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知识知晓及健康行为形成情况.方法 按照随机抽样法,选择8个村作为调查点,以调查点≥3岁的常住人口为调查对象.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检测调查对象粪便中蛔虫、钩虫、鞭虫虫卵,12周岁以下儿童以透明胶纸法检测蛲虫卵.在每个调查点随机抽取8户以上的家庭,对家庭成员进行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卫生行为调查.结果 共粪检1 352人,阳性4人,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0.29%;蛲虫感染检测108人,阳性11人,蛲虫感染率为10.18%;入户调查329人,土源性线虫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38.29%,62%以上的调查者有良好卫生行为.结论 陕北农村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率较低,但儿童蛲虫感染率较高;人群卫生行为较好,但防治知识知晓率偏低.应继续加强防治工作,促进健康教育,以有效降低该病的危害.

    作者:马莉;景彩霞;薛亚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结核分枝杆菌四种常用方法检测比较

    目的 分析2014年结核标本检测结果并比较4种实验室常用检测方法以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4年792份结核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并对罗氏改良培养法、荧光定量PCR法、涂片金胺O染色法及T-SPOT.TB等四种方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792例标本中共有37例阳性,占4.7%;培养法具有高的灵敏度(100.0%),TB-PCR法特异度可以达到100.0%,金胺O染色灵敏度较低为64.9%,T-SPOT.TB灵敏度为97.3%、但特异度不足90%.结论 金胺O染色和结核培养可以应用于基层医院;对于有条件的医院,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特征选择适当的检测方法,科学地结合TB-PCR和/或T-SPOT.TB,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许宏涛;陈东科;赖惠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HbA1c、GSP和FPG检测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糖化血清蛋白(Glycosylated serum protein,GSP)及空腹血糖(FPG)的检测对糖尿病(DM)诊断、治疗及控制管理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61例经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和62例健康体检者,以酶法分别检测HbA1c、GSP、FPG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26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HbA1c、GSP、FPG的升高率分别为54.0%(141/261)、60.9%(159/261)和93.5% (244/26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HbA1c、GSP、FPG平均含量分别(7.6±1.3)%、(270.4±38.8) μmol/L、(10.5±2.0) mmol/L;62例健康体检者HbA1c、GSP、FPG含量分别为(4.8±1.2)%、(179.2±57.0) μmol/L和(4.8±1.2)mmol/L,2型糖尿病患者和62例健康体检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FPG阳性率高,提示FPG为检测即时血糖,受到影响因素多,难以代表患者在管理治疗过程中真实血糖水平.因此,如能联合HbA1c和GS检测,对糖尿病评价更有意义.

    作者:何煦芳;程旋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深圳市528例HIV-1感染者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

    目的 研究深圳市HIV-1病毒亚型、传播途径的分布特征,为艾滋病的整体防控工作提供帮助.方法 采集528例HIV-1病毒感染阳性病例的流行病学信息及标本,运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方法对病毒基因进行扩增、测序,确定基因亚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28例HIV-1感染者中86.6%为性传播途径感染.528份样本中共发现CRF01_AE、CRF07_BC、CRF08_BC、CRF02_ AG等4种毒株及B、B’、C、A1等4种亚型,其中以CRF01_AE、CRF07_BC、B为主要流行毒株或亚型,其构成情况为54.5%(288/528)、25.0%(132/528)、9.3%(49/528).CRF01_AE在男男同性恋感染者、异性性途径感染者、吸毒感染者的构成比分别为51.2%、59.3%、66.0%.结论 深圳市HIV-1感染者以性传播途径为主.病毒型别呈现多样性特征,性传播、吸毒感染人群中以CRF01_AE为主要流行毒株,血液途径感染人群以B亚型为主要流行毒株.

    作者:孔东锋;王晓辉;秦彦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血清25(OH)D3与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目的 分析血清25-羟维生素D3与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共100例,同时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10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性别、年龄、血压、脂谱、血糖、血清25(OH)D3水平等.测定所有入组者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HOMA-IS)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B),分析血清25(OH)D3水平和三组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糖尿病组的SBP、FPG、2hPG、HbA1c、TG和LDL-C显著高于正常组,25(OH)D3和HDL-C显著低于正常组,P均<0.01.血清25(OH)D3和HOMA-B及HOMA-IS之间存在正相关,r值分别为0.413和0.229,P<0.05;血清25(OH)D3和HOMA-IR之间存在负相关,r=-0.236,P<0.05;回归方程分别为HOMA-B=0.413×VD+0.432,HOMA-IS=0.229×VD+0.238,HOMA-IR=-0.236×VD+0.527.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25(OH)D3水平较低,可能与其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和胰岛素抵抗有关,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

    作者:鄢燕琼;陈传绮;郭铁成;钟晓红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常州市有螺环境现状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常州市有螺环境改造现状,为螺情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全市有螺环境资料,对所有有螺环境进行现场调查并进行环境分类,建立数据库分析各类环境特点,并应用Google Earth软件绘制分布图.结果 常州市有螺环境共计6 174个,面积3 911.97万m2,分布于7市(县、区)的51个乡(镇)、414个村.根据环境分类,Ⅱ类环境多,Ⅰ、Ⅱ、Ⅲ、Ⅳ类环境面积的构成比分别为24.8%、54.4%、11.3%、9.5%.金坛市、武进区、溧阳市的有螺环境面积大,分别占全市总面积的31.0%、24.4%、24.0%.金坛市、溧阳市、武进区、新北区以现况Ⅱ类环境居多,天宁区、钟楼区、戚墅堰区以现况Ⅰ类环境居多.Ⅳ类环境主要分布在武进区和新北区,分别占68.3%、25.9%.江湖滩、内陆和山丘3种类型流行区有螺环境面积的构成比分别为9.9%、49.8%、40.3%.3种类型流行区均以Ⅱ类环境居多,面积分别占52.3%、50.1%、60.2%,Ⅳ类环境所占比例分别为22.5%、14.1%、0.7%.结论 常州市有螺环境分布广,面积大,应重点加强对Ⅲ类、ⅣV类环境的监测.

    作者:何明祯;陈弘;谢轶青;徐辉;邹永根;朱仕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广州市海珠区723例疑似登革热病例血清学检测分析

    目的 分析疑似登革热病例实验室IgM抗体检测结果,为有效控制登革热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临床医生报告的疑似登革热病例血清样本,随机采用金标免疫层析法(ICT)或捕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Mac-ELISA)进行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统计学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差异,分析区域内登革热流行特征.结果 共检测样本723例,其中ICT法检测样本345例,检出阳性100例,阳性检出率为28.99%;Mac-ELISA法累计检测样本486例,阳性检出120例,阳性检出率24.69%,两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11,P>0.05).全区18条街道均有阻性病例发生,发病高峰期为10月,20~49岁年龄段为主要发病人群,男女性别比为1∶1.12.结论 区域内登革热发病集中在人口密集及卫生环境相对较差的区域,阳性病例集中出现在8~11月,中青年为主要发病人群,应适时防控,严防暴发流行;实验室检测结果与采样时间密切相关,ICT检测方法可以作为登革热流行期间早期筛查,及时采集患者血清进行IgM抗体检测对疫情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郭鹏娟;詹希美;甘标;黄芳;王国玲;刘青连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Jagged-1对Ang Ⅱ诱导后EPCs的VEGF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Jagged-1对内皮祖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增生、凋亡及成血管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Jagged-1质粒转染EPCs,血管紧张素Ⅱ进行干预后,利用BrdU细胞增殖实验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Real Time-PCR技术检测VEGF mRNA表达,ELISA技术检测上清中VEGF浓度,采用体外血管生成试剂盒检测血管生成能力.结果 Jagged-1转染后,EPCs组Jagged-1蛋白、VEGF mRNA表达、EPCs的增生能力与成血管能力均较未转染组显著增高(P<0.01).血管紧张素Ⅱ干预后,Jagged-1质粒转染的EPCs的VEGF表达、增生能力及成血管能力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但其VEGF表达、增生能力及成血管能力较对照组与未转染组显著增高(P<0.01).结论 提高EPCs的Jagged-1表达,可以提高EPCs的成血管能力,原因可能是EPCs中高表达的Jagged-1可以通过提高VEGF的表达与分泌而促进EPCs的成血管能力.

    作者:蔡朝民;何小解;刘香萍;徐羽中;李小云;彭运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高血压人群血清叶酸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高血压人群叶酸营养水平与血清炎症因子的关系,为叶酸防治慢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纳入2014年1月至2014年8月在云南省弥勒县人民医院体检中发现的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19例为研究对象,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分离血清,检测血清叶酸和hs-CRP、TNF-α、IL-1β、IL-6等炎症因子,分析血清叶酸浓度和炎症因子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高血压病人群中,血清叶酸浓度高者,IL-1β、IL-6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的血脂及其他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叶酸浓度与IL-1β、IL-6呈负相关关系(x2=-0.395、-0.203,P<0.01、0.05),与TNF-α 、hs-CRP的相关系数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血压人群的血清叶酸浓度与炎症指标明显相关,血清叶酸浓度高者其炎症指标IL-1β、IL-6较低,提示良好的叶酸营养状况有助于降低高血压人群的慢性炎症水平.

    作者:郑辐;薛瑶纯;李培德;韦柳;赵秀娟;马静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7852株临床分离病原菌株的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病原菌株的分布情况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海南省人民医院2013年1-12月份分离出的7 852株病原菌,用DL-96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并对其分布特点和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共收集到非重复临床分离菌7 85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5.9%(5 176/7 852),革兰阳性菌20.5%株(1 613/7852),真菌13.5%(1 062/7 852).构成比排名前5名的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14.2%)、大肠埃希菌(13.0%)、肺炎克雷伯菌(8.3%)、鲍曼不动杆菌(7.0%)、金黄色葡萄球菌(6.8%).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分别占4.3%和27.1%,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均敏感,对利奈唑胺、替考拉宁敏感率较高,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敏感性较高.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40.4%、24.3%,ESBLs阳性菌株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非产ESBLs阴性的菌株.非发酵菌仅对粘菌素、多粘菌素B敏感性较高.鲍曼不动杆菌耐药率高于铜绿假单胞菌.结论 临床分离的病原菌种类较多,且耐药性较高,及时监测病原菌变化及耐药趋势,提高临床标本送检率,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至关重要.

    作者:毛春燕;吴华;刘玲丽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一起食物中毒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检测

    目的 对一起食物中毒样品进行致病菌检测,准确分析食物中毒原因,为食物中毒的处理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国家标准GB4789.10-2010、GB 14938-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和WS/T80-1996《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方法对采集的12份食物中毒样品进行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测;应用荧光定量PCR法对检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肠毒素检测.结果 在12份样品中检出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来自患者呕吐物4份,砧板棉拭子1份,全部检出A型肠毒素,未检出其他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总检出率为41.7%.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A型肠毒素是此次食物中毒的病原体.实时荧光PCR快速检测方法适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的基因分型.

    作者:樊沙丽;杨慧;邵予;邓泗沐;刘俊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重症监护室环境中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分析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物体表面的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分布、耐药性及其同源性,为医院感染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从重症监护室不同物体表面采集样品,用全自动细菌分析仪鉴定鲍曼不动杆菌,并对分离株用K-B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再用重复序列PCR技术(REP-PCR)检测其基因型.结果 重症监护室不同物体表面共分离鉴定出112株鲍曼不动杆菌,主要分布在空气流通的回风口和患者密切接触的部位.药敏结果显示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哌拉西林耐药率高(58%),米诺环素耐药率低(37%),多重耐药的菌株占41%.REP-PCR检测分为10种基因型,以A型和B型为主,分别占了32%和24%.结论 环境中的鲍曼不动杆菌在重症监护室的物体表面分布较广,耐药菌株较多,应加强监测工作,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减少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发生.

    作者:高俊;单靖岚;叶丹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深圳市梅毒疫情重报现况分析

    目的 调查了解深圳市性病疫情监测报告机构梅毒重报情况,分析梅毒疫情重报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分层随机抽取20家性病疫情报告机构皮肤性病科、妇产科和泌尿外科门诊就诊的梅毒患者进行个案调查,获得患者社会人口学特征、联系方式、既往就诊情况等信息.分别建立本次调查获得的患者个案信息数据库及2004~2009年网络报告中梅毒疫情报告数据库,用SAS 9.1软件筛选出两个数据库中患者姓名一致或姓名相似(同音不同字)的卡片,将其姓名及其他信息整合成分析用的数据库.根据本次调查拟定的重卡判断标准对上述数据库中每一例调查个案信息进行人工核对和确认重卡.结果 本次调查患者770例,主诉为复诊的梅毒患者占59.22%.本次调查发现被重复报告个案95例,确定重卡率12.58%,被重复报告111次,其中当年重复报告个案占62.11%,跨年占37.89%.影响梅毒疫情重报的因素主要是患者进行多次、跨地区、跨年度就诊,以及在重复就诊时填报的病种、职业、现住址、年龄等不一致.经调整后梅毒发病率为65.65/10万,比调整前下降10.63%.结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梅毒重报情况不容忽视,应对目前常规查重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同时应加强各级医疗机构梅毒疫情报告质量的督导力度.

    作者:蓝丽娜;冯铁建;洪福昌;郝元涛;罗珍胄;吴肖冰;陈祥生;胡国清;朱琦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ELISA法、荧光免疫法及PCR检测婴幼儿腹泻常见病毒

    目的 了解不同方法学检测婴幼儿腹泻常见病毒的检测结果差异及一致性情况.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免疫荧光法(四联法)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筛查深圳市福田区引起临床婴幼儿急性腹泻的轮状病毒(RV)、肠道腺病毒(EAdV)、诺如病毒(NV)和星状病毒(AstV)的抗原,并将检测结果数据进行对比.结果酶免法与荧光免疫法检测数据对比:对RV,NV,EAdV的抗原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AstV抗原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对RV的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558),对NV,EAdV和AstV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差(Kappa值分别为0.142,-0.025和0.361);ELISA法和PCR检测数据对比:ELISA法除对EAdV阳性检出率低于PCR外,对其他3种病毒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PCR,且经x2检验显示两种方法对4种病毒的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对RV,NV,AstV的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值均>0.75),对EAdV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537);荧光免疫法(四联法)和PCR检测数据对比:除AstV外,两种方法对其他3种病毒的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RV的检测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764),对EAdV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452),NV和AstV的检测结果一致性差(Kappa值分别为0.181和-0.017).结论 ELISA法和荧光免疫法(四联法)对腹泻病毒的检测,除轮状病毒外,其它病毒检测结果的一致性较差,只可用于腹泻病原的初步筛查,确认必须进一步做培养或分子诊断;ELISA法、荧光免疫法(四联法)与PCR三者间的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LISA法与PCR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明显较好.以PCR检测结果作为评估标准,ELISA法对四种腹泻病毒抗原的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均优于荧光免疫法,荧光免疫法检测结果的假阳性率较高.

    作者:刘泽滨;王琼;胡琴;陆学东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含莫西沙星联合微卡方案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远期疗效

    目的 观察含莫西沙星联合微卡方案治疗在耐多药肺结核(MDR-PTB)患者中的远期疗效.方法 将200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6 LfxZPtoPK/18LfxZPtoP治疗,实验组采用6MfxZPtoPK+微卡/18 MfxZ-PtoP+微卡治疗,疗程结束时共有121例病例完成疗程且疗末痰菌阴转,其中实验组81例痰菌阴转,对照组40例痰菌阴转,调查分析两组痰菌阴转病例2年的随访结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愈后6个月、1年和2年的细菌学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而实验组患者总的细菌学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此外,实验组患者治愈后6个月、1年和2年的胸部X线病灶恶化率及总的胸部X线病灶恶化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结论 莫西沙星联合微卡方案治疗耐多药结核病疗效确切、复发率低,具有很好的远期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蔡清河;李鸿槟;江芸;刘文君;林奇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元江县1953~2012年传染病流行趋势分析

    目的 了解元江县60年传染病流行规律和变化趋势,为今后制订传染病防控策略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元江县1953~2012年的传染病报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元江县1953~2012年共报告传染病28种357 922例,年均发病率3 946.95/10万.消灭了烈性传染染病天花;消除了白喉、脊髓灰质炎、鼠疫、炭疽、百日咳、钩端螺旋体病、斑疹伤寒;已基本消除了疟疾、麻疹、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膜炎、新生儿破伤风、麻风病;新发现传染病有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发病率顺位居前五位的传染病由1953~1962年的流感、疟疾、痢疾、麻疹、百日咳转变为2002~2013年的手足口、腮腺炎、肺结核、感染性腹泻、肝炎.2002~2013年,呼吸道传染病在总传染病发病中的构成比由1963~1972年75.87%降至31.89%;肠道传染病由1953~1962年的9.87%上升至49.84%;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由1953~1962年的73.06%降至5.67%;血液性及性传播疾病自1990年后有报道,所占比例逐年上升.艾滋病、肺结核、手足口、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感染性腹泻、淋病是元江县当前流行的主要传染病.结论 元江县60年传染病发病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传染病谱、发病顺位发生了重大变化.今后防控工作必须提高传染病法制化管理水平,针对各种传染病流行特征制订综合性防控措施并加以落实,重点抓好免疫规划疫苗针对疾病的控制以及艾滋病、肺结核、手足口等重点传染病的监测与防控.

    作者:杨继清;王志刚;武惠勇;李文雅;李红星;刘冬琴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氧化应激的影响因素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阻塞性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氧化应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于海南省农垦总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OSAS患者60例为病例组,同期选择2型糖尿病无OSAS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记录血糖波动指标日内血糖平均绝对值(MODD)及平均血糖漂移幅度(MAGE),检测8-异前列腺素F2α、C-反应蛋白(CRP)、血脂、血压、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两组年龄、性别、吸烟、病程、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患者的8-异前列腺素F2α、MODD和MAGE分别为17.63 ng/L、1.93 mmol/L、5.66 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4.84 ng/L、1.71 mmol/L和5.08 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异前列腺素F2α与MODD (β=3.22,95%CI:2.15~4.31)及MAGE(β =0.83,95%CI:0.08~1.57)存在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OSAS患者氧化应激水平高于2型糖尿病无OSAS患者,氧化应激指标8-异前列腺素和血糖波指标MODD、MAGE存在正相关.减少血糖波动可能减少其氧化应激反应.

    作者:吴祖荣;陈宗存;符茂雄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南宁市2014年登革热流行特征及防控效果

    目的 分析南宁市2014年登革热流行概况,评价综合防控效果,为今后登革热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南宁市2014年登革热疫情资料和蚊媒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流行因素和特征,用发病率、疫情持续时间、新发病例、布雷图指数评价综合防控效果.结果 2014年南宁市共发生登革热病例719例,年发病率10.62/10万;疫情涉及全市12个县区,发病高峰在9月和10月,占94.02%;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临床症状均为轻型,有81.08%的病例呈现典型的登革热症状.经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后,一周内平均布雷图指数和外环境平均标准间指数降低到安全值范围.结论 2014年南宁市登革热为一起输入性、局部多点暴发疫情,总体呈低流行态势,经政府主导、多部门联动,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防控效果显著.

    作者:卢耀状;吕忠其;廖克昌;郭亮永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一株肠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

    目的 分析并找出肠致病性大肠杆菌Deng(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 Deng,EPEC Deng)的全基因组序列特点.方法 EPEC Deng来源于我国婴幼儿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菌株采用诊断血清鉴定血清型,通过自动细菌鉴定仪,使用微量肉汤法进行药敏试验.进一步提取细菌总DNA,构建测序文库,通过Illumina 2000仪器测序,然后利用多引物PCR等方法进行补缺口及拼接,终获得完整的全基因组.采用相关软件获得基因序列,通过对比已知的蛋白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注释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EPEC Deng菌株归属O119:H6,药敏结果显示该菌株对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氨苄西林及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对其余的抗菌药物均敏感.EPEC Deng基因组包含5 233 046 bp,GC含量50.48%.基因组通过注释后总共有5 347个编码蛋白序列,80个tRNA的编码基因,以及22个完整的rRNA基因编码的操纵子.EPEC染色体基因组中含有致病岛,大小约为40Kb左右,与数据库中的一个37Kb的致病岛(AF200363.1)序列极为相似,相似度达到99%.结论 完成了肠致病性大肠杆菌基因组精细测序分析,PAI是EPEC致病的关键,为进一步研究菌株的进化关系提供了基因数据.

    作者:陈重;李多云;程航;邓向斌;邓名贵;潘伟光;杨唯枝;王红燕;姚伟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