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外伤伤口面积计算和存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高鹏;廖琪梅

关键词:图像, 伤口面积, ADO, 查询
摘要:目的:设计外伤伤口面积的计算和存储面积值系统。方法:在visual c++6.0开发平台下运用图像处理的相关技术计算得到伤口的面积;采用ADO方式访问Access 2003数据库,将面积数据存入数据库,应用SQL语言对库中信息进行检索。结果:由动物模型测量及保存的结果表明,系统达到了预期效果,实现了快速计算伤口面积并保存检索面积等信息的功能。结论:该系统完全适合计算和保存伤口面积值,并可以对面积信息进行检索,能够为医生的诊疗提供有效数据,为患者就医带来方便。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无线镇痛信息系统在麻醉科的应用

    目的:介绍无线镇痛信息系统在术后疼痛、慢性疼痛及癌性疼痛患者镇痛治疗中的应用,探讨其在手术麻醉科的使用价值。方法:无线镇痛系统通过镇痛终端发射无线信号给镇痛管理基站,将镇痛泵与无线镇痛终端相连,在设定的参数下进行持续或间断精密给药,以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水平。结果:对患者镇痛过程相关信息进行记录、处理和保存,通过监测台显示镇痛终端的运行及报警信息,自动生成患者自控镇痛记录单。结论:无线镇痛信息系统的应用提高了患者对镇痛治疗满意度,减轻了麻醉医师镇痛治疗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医疗工作质量,提升麻醉科的信息化管理水平。

    作者:杨霜英;于京杰;朱四海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CAD/CAE技术在化学发光成像仪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制一种用于生物芯片、免疫渗滤(IFA)及免疫层析(ICA)等化学发光信号检测的多用途成像仪器。方法: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辅助工程(CAD/CAE)技术,针对设计的多用途成像仪关键部件进行建模和仿真,对整体调焦定位架构进行分析,得到其承载静强度分布情况;以电荷耦合器件(CCD)摄像头作为热源,对其散热结构进行热-固耦合分析,得到热应力情况,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进一步优化结构。结果:通过对整体调焦定位架构和热-固耦合的仿真分析,为改进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同时,可减少开发费用及缩短开发周期。结论:CAD/CAE技术是进行产品结构优化设计的有效方法,是设计工作由经验类比方法向科学分析方法转变的重要保证,对于设计工作中提升产品性能、提高设计效率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陈玮;肖瑞;荣振;芦宏斌;张春霞;程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无意芳名遍万家--专访飞利浦基础医疗管理团队

    淡淡色彩,遮不住浓浓情怀;缓缓飘飞,传递着切切关爱。飞利浦的“蒲公英工程”如其名,似其形,充满朝气,顺风飘扬--从中国高纬度的北极小镇、四川的千年古镇,到平均海拔4500米的藏族“神山”……飞利浦以基础医疗业务为契点,犹如美丽而顽强的蒲公英,随风飘散到大江南北,落地生根,将殷殷希望传递到祖国的每一个角落,使点点健康惠及每一位普通民众。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呼吸机氧气转接头的设计与临床应用

    目的:研制两种氧气转接头,在不改变呼吸机氧气连接装置的情况下,实现中心供氧系统不同终端插座之间的快速转换使用,解决临时更换呼吸机氧气连接装置的困难。方法:设计一种双卡套式连接结构,两端分别连接终端插座和氧气插头,构成简单实用的氧气转接头。结果:制作的两种氧气转接头实现呼吸机与不同氧气终端插座无缝衔接,安装时间只需数秒。结论:应用转接头实现呼吸机在医院范围内快速调配,解决了氧气插头与插座不匹配的问题,同时节省了大量资金。

    作者:陆晓超;曾德举;李文斌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ICE3500原子吸收光谱仪维修案例

    原子吸收光谱法(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AAS)又称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基于试样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由光源发出的该原子的特征性窄频辐射产生共振吸收,其吸光度在一定范围内与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浓度成正比,以此测定试样中该元素含量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1]。通过测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量求出待测元素的含量。其特点是灵敏度高、精密度好、选择性好、方法简便、准确度高及分析速度快。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定量关系可用郎伯-比耳定律A=abc来表示。式中,A是吸收度,a是吸光系数,b是吸收池光路长度,c是被测样品浓度。

    作者:马洪滨;王义辉;唐伟;黄晓庆;张德昌;陈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外伤伤口面积计算和存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目的:设计外伤伤口面积的计算和存储面积值系统。方法:在visual c++6.0开发平台下运用图像处理的相关技术计算得到伤口的面积;采用ADO方式访问Access 2003数据库,将面积数据存入数据库,应用SQL语言对库中信息进行检索。结果:由动物模型测量及保存的结果表明,系统达到了预期效果,实现了快速计算伤口面积并保存检索面积等信息的功能。结论:该系统完全适合计算和保存伤口面积值,并可以对面积信息进行检索,能够为医生的诊疗提供有效数据,为患者就医带来方便。

    作者:高鹏;廖琪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数据挖掘技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医疗数据挖掘能够对医院现有数据库中数据进行自动分析并提供有价值的医学知识,为医院管理中各项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方法:介绍数据挖掘的概念,分析数据挖掘的主要任务,阐明医学数据挖掘的应用现状。结果:对数据挖掘技术在医院中医疗质量管理、医用耗材备货管理、手术室感染管理以及影像科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研究。结论:提出数据挖掘应用时必须注意的问题,肯定了快速发展的图像数据挖掘技术所具有的较高学术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陈郁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投稿指南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子宫肌瘤单次整体超声消融治疗无效原因分析

    目的:分析单次整体体外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效果不佳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方法:对子宫肌瘤单次整体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效果不佳后行手术治疗的5例患者治疗资料及术中所见、术后组织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本组HIFU治疗平均功率362~400 W、辐照时间998~2947 s、治疗剂量398500.0J~1178800.0J、治疗强度789~1091 s/h;HIFU治疗后11~16个月症状改善不明显,核磁共振检查或超声检查提示瘤体未明显缩小或稍增大,HIFU治疗后至手术时间为11~22个月;其中4例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手术,1例患者行全子宫切除术。超声所见:子宫浆膜层光滑,与盆腔脏器、腹膜均无粘连,受照子宫肌瘤病灶中心1/2~4/5区域均为灰白色干酪样或乳状坏死,瘤体表层1/5部位见粉色典型螺旋状平滑肌组织结构、质地较软,部分呈囊性变;子宫浆膜层、子宫肌层及子宫内膜外观正常。术后病理检查提示:瘤体组织为平滑肌组织或有透明变性,无恶性病变组织。结论:肌瘤的部位、瘤体血供及治疗能量是影响HIFU疗效的重要因素,个体化治疗是HIFU成功的原则,彩色多普勒检测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吴莺;高悦;王燕;金志春;郭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脑卒中偏瘫早期介入康复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早期正规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将90例初发急性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分为康复组(56例)和对照组(34例)。康复组在发病3个月内生命体征平稳后开始进行正规的康复治疗;对照组在发病3个月后生命体征平稳后进行正规的康复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1个月,治疗后2个月采用Brunnstrom偏瘫分级标准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的Brunnstrom偏瘫分级标准评分无统计学意义(x2=0.074,P>0.05)。治疗1个月、2个月后康复组的Brunnstrom偏瘫分级标准评分有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9.32,P<0.01)。结论:在发病早期对患者进行正规的康复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肢的运动功能,降低致残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作者:孙丽;蒋金鹏;车媛;刘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介入放射线诊疗设备应用及不良事件检测

    目的:介绍介入放射学的设备、材料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更好地掌握介入放射治疗的方法,减少介入放射治疗在临床应用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介绍各种影像设备DSA、CT、MRI等的性能及使用方法以及介入放射线设备防护知识,分析产生介入治疗不良事件的原因,给出避免介入治疗不良事件的方案。结果:介入放射医生在介入放射线诊疗中增强了放射线设备防护意识,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介入放射治疗应用中存在不良事件发生的潜在因素,会损害医生与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导致临床诊断事故,为此应做好防犯工作,使介入放射治疗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作者:芦静;尹今扬;胡良运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社关于邮箱变更的重要通知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CT引导射频消融在肺癌治疗中的优势

    目的:探讨CT引导下射频消融在肺癌治疗中的优势与不良反应,为肺部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手段。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邯郸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施行CT引导下肺恶性肿瘤射频消融(RFA)的36例患者(46个病灶)为研究对象,观察术中及术后影像学变化。结果:36例患者治疗中检测无创血压、脉搏、指端末梢血氧饱和度,主观主诉疼痛不适均无明显改变。46例病灶术后3个月、6个月复查增强CT,根据实体瘤的评价标准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26例、稳定或无进展4例、进展14例(病灶均为新发病灶),总有效率(CR+PR)为61%(28/46)。36例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少量气胸2例(5.6%),咳血4例(11.1%),术后发热7例(19.4%),平均住院时间为5~7 d。结论:CT引导肺部恶性肿瘤RFA治疗具有安全性高,术中不良反应及创伤小,疗效好的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作者:李学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79例脑转移伴颅外转移患者放射治疗的生存分析

    目的:分析总结脑转移伴颅外转移患者颅内、颅外多部位放疗的作用,探讨多部位放疗在颅内、颅外多发转移患者治疗中的作用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第二炮兵总医院2007年7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79例脑转移伴颅外多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全脑放疗(WBRT),且在放疗前或放疗后6个月内新发颅外转移灶。52例患者加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S),其中45例接受颅外转移灶的放射治疗。结果:随访率为97.5%,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期(MST)为7个月,而单纯颅内放疗组,颅内、颅外多部位放疗组的MST分别为4个月、10个月,两组患者12个月的生存率分别为3%和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419,P<0.001)。结论:颅内、颅外多部位多次放疗是脑转移颅外多发转移患者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作者:王成;邹跃;孙松韦;陈星宇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脊柱结核CT、MRI诊断优势选择

    目的:分析脊柱结核的CT、MRI表现,比较两种技术的诊断优势。方法:对手术病理证实的18例患者脊柱结核的CT、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能较好地显示骨质破坏、骨质增生硬化、死骨及新生骨形成、椎间隙狭窄、椎旁软组织肿胀/肿块和腰大肌脓肿、骨性椎管狭窄及钙化,但不如MRI敏感。而对椎间盘受累及脊椎结核早期变化的评估,椎旁软组织肿胀/肿块的范围准确评估,MRI占明显优势。结论:CT与MRI结合检查可全面反映脊柱结核的影像学特征,有利于脊柱结核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作者:张洪业;邓凯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基于OpenCMISS的心脏电生理模拟解决方案

    目的:心脏电生理模拟对于深入了解心脏的内在工作机制和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解决由于心脏电生理模拟涉及的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中实际编程问题,探讨研究心脏电生理模拟的高效编程方案与设计。方法:借助新西兰奥克兰生物工程研究所开发的数学建模环境OpenCMISS,给出了OpenCMISS的一些基本概念、编程原则、流程以及模拟实例。结果:OpenCMISS的良好编程环境能够有效实现心脏的电生理模拟。结论:基于OpenCMISS的心脏电生理模拟解决方案可极大减少程序开发的难度,为从事电生理模拟领域的研究者提供有效的工具。

    作者:郑诗强;张镇西;李怡勇;郭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X射线环境水平标准装置的研究与建立

    目的: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技术规范及我国现行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在国家二级标准剂量学实验室建立用于校准X射线环境水平剂量仪的标准装置。方法:通过标准剂量仪测量不同附加过滤后的X射线束的衰减,测定标准辐射场常用的半值层及空气比释动能率,确定环境水平X射线辐射线质的有效能量和平均能量。结果:测定的辐射线质等参数与ISO和国家标准给出的技术指标误差<2%,满足标准装置的要求。结论:建立的X射线环境水平标准装置可以用于校准环境水平辐射剂量仪、并为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提供实验条件。

    作者:欧向明;赵士庵;丁艳秋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TR-8000型血液透析机水路图分析

    东丽TR-8000单人血液透析机具有3CPU控制系统设计,提供可靠的控制、监视平台和安全的处理系统。甘肃省中医院透析中心现有血透机、血滤机共30台。TR-8000水路循环系统分别由RO水系统、A和B 液配比系统、平衡室密闭回路系统、脱水系统、消毒系统5部分组成。

    作者:李羽翠;滕璐灵 刊期: 2014年第01期

  • 麻醉信息系统在医院临床中的应用

    医院麻醉医生不仅越来越重视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同时也越来越依赖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医院在完成医院信息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以及影像数据传输及储存系统(PACS)等业务系统建设的基础上开始构建并应用手术麻醉信息系统,以保障医院手术麻醉的质量和安全。手术麻醉系统与HIS、LIS系统进行患者数据共享,对麻醉手术医疗信息闭环管理。在介绍麻醉信息系统的概念、主要功能以及麻醉信息管理预期效果的同时,指出目前医院麻醉信息系统应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作者:朱弋;徐正雄;李文峰 刊期: 2014年第01期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主管: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主办:中国医学装备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