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娜;富诗岚;何宝婷;雷伊玲;唐少鹤;林泽君;孙逸明;马静
目的 使用两种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方法分别检测干血斑(Dried Blood spot,DBS)样本并比较耐药结果,以期建立适合的检测方法.方法 选择河南省和安徽省经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5年以上HIV感染者共35名,采集全血制作干血斑标本,进行CD4+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测定,分别使用两种文献报道的方法扩增干血斑标本中的HIV-1 pol区核苷酸片段,进行HIV-1基因型耐药检测,并比较34个主要耐药突变位点差异.结果 低载量<1×103 copies/mL,方法2具有更高的扩增率(5/5),而方法1能扩增成功3份(3/5).方法2共检出269个主要耐药突变位点,两种方法耐药位点的一致率为95.9%(258/269).与方法1比较,有11个耐药位点存在差异,7个位点由混合碱基引起,另4个差异位点则集中为:E138Q和K101Q.结论 两种方法都能够检测病毒载量大于1×103 copies/mL的样本,但是对于低载量样本方法2较方法1有更好的表现,后续应选择更多的不同亚型标本进行研究.
作者:赵海;邢辉;廖玲洁;邵一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热习服对小鼠热射病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C57小鼠分别建立热习服和热射病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CON组)、热习服组(HA组)、热射病组(HS组)、热习服后再接受热应激组(HA+HS组).观察各组小鼠一般行为学表现、肛温变化、脑组织含水量及死亡率.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TUNEL染色观察神经元凋亡情况,透射电镜观察神经元形态改变.结果 在43℃环境中暴露120min后,HS组肛温升高至(42.8±0.83)℃,死亡率为33%,脑组织含水量为(82.6±12.7)%;HA+HS组肛温升至(40.0±0.67)℃,未有动物死亡,脑组织含水量为(77.8±12.1)%,以上指标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 0.05).组织病理观察可见HS组脑组织细胞肿胀,胞质疏松,染色质边集,核明显固缩,内质网短小分散,排列紊乱,线粒体明显增大,线粒体DNA固缩,空泡化等,并有大量神经元凋亡,HA+HS组亦可见类似病理变化及神经元凋亡,但病变程度明显轻于HS组,而对照(CON)组及单纯热习服(HA)组以上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热射病可导致小鼠脑组织水肿,脑组织结构改变,神经元凋亡增加,对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伤严重.热习服预处理可减轻脑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易均凤;何根林;赵清;银涛;杨学森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广州市学龄儿童的营养状况和贫血状况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探究中国城市儿童超重/肥胖与缺铁性贫血的关系提供初步的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参加2013~2014年广州市学生体质健康检查的7~14岁学龄儿童,检测身高、体重和血红蛋白指标,依据身高体重指数(BMI)把学龄儿童的营养状况划分为消瘦、超重、体重正常和肥胖等四组.分析学龄儿童不同营养状况下的血红蛋白及贫血的分布规律,探讨消瘦、超重和肥胖等的营养状况与血红蛋白和贫血的关系.结果 广州市区的3 187名7~ 14岁学龄儿童参与了本次调查,其消瘦、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6.3%、10.8%和8.0%.其中,男生超重和肥胖率明显高于女生(P值均<0.01).学龄儿童贫血率为2.2%,其中男生贫血率为2.3%,女生贫血率为2.2%,贫血率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儿童的年龄与血红蛋白浓度均呈正相关关系(P<0.01),并且消瘦者发生贫血的危险性较正常体重大(OR=1.23,95%CI:1.05~ 1.41,P<0.05).按性别分组后,男生BMI与血红蛋白浓度呈负相关关系(P<0.01);与正常体重组比较,消瘦男生更易于发生贫血(OR=1.30,95% CI:1.07~1.53,P<0.01).女生中不同营养状况与贫血则未见明显相关.结论 广州市7~ 14岁学龄儿童中消瘦男生发生贫血的危险性较大,但超重、肥胖与贫血之间未见明显相关性;而女生营养状况与贫血之间未见明显相关.
作者:朱艳娜;富诗岚;何宝婷;雷伊玲;唐少鹤;林泽君;孙逸明;马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索对暗娼人群开展性病/艾滋病综合防治干预的方法和措施并评估其效果.方法 关键人物培训、同伴教育、发放宣传材料,提供免费检测、咨询、治疗及转诊服务等.结果 2009~2011年间,暗娼人群接受干预的比例提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24.24% (206/850)上升到干预后的80.11%(423/528),安全套使用率由干预前27.65%(235/850)上升到干预后的96.02%(507/528);梅毒感染率由干预前8.71%(74/850)下降到干预后的3.41%(18/528),(x2=14.67,P< 0.01).淋病、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率由干预前1.99%(8/402)、17.66%(71/402)下降到干预后0.00%(0/528)、4.73 %(25/528).(x2=8.39(校正),P< 0.01;x2=41.2,P< 0.01).艾滋病的感染率由干预前0.24%下降到干预后0.00%(x2=0.15(校正),P> 0.05).结论 对暗娼人群进行综合行为干预措施是有效可行的,也有明显的社会效益,但如何有效地、持续提高行为干预的效果仍任重而道远.
作者:许海卫;王黎明;钟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啶对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肾功能及磷酸化STAT3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SPF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I/R组)、假手术组(S组)和右美托咪啶预处理组(Dex组),每组10只.I/R组切除右肾,左肾缺血45min,再灌注60min,造肾I/R模型;Dex组于造模前泵注30minDex;每组于I/R后6h取肾脏制作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另取血样,分离血浆,多功能生化仪检测肌酐(Scr)和尿素氮(BUN)含量;ELISA检测肾损伤分子-1(Kim-1)、IL-1β、TNF-α及P-STAT3含量;Western-blot检测肾组织中P-STAT3表达的变化.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与S组相比,I/R组肾脏损伤严重,炎症明显,而Dex干预组则明显减轻;肾功能及炎性因子检测结果显示,与S组比较,I/R组和Dex组Scr、BUN、Kim-1、IL-1β、TNF-α及P-STAT3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Dex组明显低于I/R组(P<0.05).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I/R组肾脏中P-STAT3表达增高,Dex可降低P-STAT3表达水平.结论 Dex可以减轻由I/R引起的肾功能障碍,抑制炎性反应,降低磷酸化STAT3表达,对肾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吕鹏;徐长荣;沈中顺;白军;路遥;马恩友;查朔南;李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毛霉菌病是一种少见的威胁生命的侵袭性真菌感染,常见于糖尿病人.该病的发病率虽较低,但病情凶险,死亡率较高.鼻眶脑是毛霉菌病主要的发病区域.本文通过回顾以往的文献,总结患糖尿病时毛霉菌病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特征、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为以后在临床上治疗糖尿病患者提供理论帮助.
作者:刘海蔚;高勇义;陈道雄;陈开宁 刊期: 2014年第11期
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是由耶氏肺孢子菌(Pneumocystis jiroveci,Pj)引起的肺部机会性感染,呼吸道标本染色显微镜检查和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诊断Pj感染的重要手段,但是染色镜检方法低估了Pj感染,而常规PCR方法无法区分定植和现症感染,外周血检测(1,3)-b-D-糖苷(1,3-b-D-glucan)和抗Pj特异性IgG和IgM抗体的动态变化,能辅助诊断PCP.定量PCR需要进一步标准化并确定诊断PCP的阈值.Pj的培养已经成功报道,大大推动了PCP的研究.
作者:任珊珊;任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抗结核化疗2个月末痰涂片转阴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提供参考.方法 采取回顾性方法对增城市人民医院2011年8月~ 2014年1月80例2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给予抗结核化疗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2个月后痰涂片转阴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治疗2个月末痰涂片转阴率90.0%.未转阴患者FBG为(12.4±5.6) mmol/L,HbA1c为(11.4±2.6)%.转阴患者FBG为(9.7±3.4)mmol/L,HbA1c为(7.8±2.3)%.转阴组、未转阴组FBG和HbA1c二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14,t=5.187,P均<0.05).转阴患者与未转阴患者中,FBG和HbA1c的水平呈现正相关性(r=0.15,r=0.31,P<0.05).糖尿病病程、病灶范围、空洞数量状况以及治疗后HbA1c水平是治疗2月末痰涂片未转阴的危险因素.结论 结合2型糖尿病合并初治涂阳肺结核患者相关因素分析结果,积极预防,提高治疗2月末痰涂片转阴率,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蒋婵;刘雪芳;曾炼坤;夏碧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厦门地区献血者细小病毒B19感染情况,为输血保障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部分厦门地区献血者标本进行细小病毒B19抗体检测,并对抗体阳性献血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对其中部分细小病毒B19-IgM阳性标本进行细小病毒DNA检测,分析细小病毒B19-IgM阳性与病毒血症的关系.结果 在1 078名献血者中,细小病毒B19-IgM阻性率为4.7%(51/1 078),细小病毒B19-IgG阳性率16.7%(181/1 078),总抗体阳性率20.3%(219/1 078);总抗体阳性率随年龄段增大而升高(x2=7.948,P<0.05),本省籍献血者阳性率低于外省籍(x2=6.994,P<0.05),不同职业献血者中农民的阳性率高占35.47%,不同性别、血型的献血者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3份细小病毒B19-IgM阳性标本仅检出2份细小病毒DNA阳性,献血者细小病毒B19核酸阳性率不低于0.18%(2/1 078).结论 厦门地区献血者中存在细小病毒感染,在今后的输血保障工作中应引起重视.
作者:欧山海;林永财;陈长荣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例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 患者主要以发热、消瘦、贫血、咳嗽、乏力、纳差、腹泻、皮疹、淋巴结肿大等为临床特征;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为2个/μL者1例,(10~ 20)个/μL者4例,(20~ 30)个/μL者3例,60个/μL者1例,85 个/μL者1例,血培养马尔尼菲青霉菌均阳性,其中合并口腔培养白假丝酵母菌阳性4例,痰培养白假丝酵母菌阳性2例,大便培养白假丝酵母菌阳性2例,痰涂片结核杆菌阳性1例,合并结核性淋巴炎1例;10例患者均以两性霉素B治疗,好转6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2例.结论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感染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可以表现为发热、消瘦、贫血、咳嗽、乏力、纳差、腹泻、皮疹、淋巴结肿大,多发生于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显著低下患者,两性霉素B治疗有效.
作者:刘健;张蓓蓓;夏瑾瑜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安阳市人间布鲁氏杆菌病(布病)治疗及防治经验,为防治和控制布病疫情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1~2013年安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61例布病患者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多梯化,以发热、关节疼、肌肉疼痛常见,肝脾和睾丸肿大少见,发病确诊中位数为36.18d,72.41%病人有误诊,病人以青壮年居多,30~65岁年龄组占发病总数的80.46%.患者职业以农民为主,占78.54%,男女之比为2.95∶1,261例患者有62例来自林州市,居各县区之首.全年均有发病,每年5~6月份发病人数达到高水平,占总数的34.10%.结论 加强布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对患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防止急性病人转为慢性.
作者:高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2008~ 2012年1~2月份平顶山市传染病报告病例监测分析,探讨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中是否存在着春节效应以及对网络直报工作的影响.方法 对2008 ~ 2012年1~2月份平顶山市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进行描述,对春节效应采用同比分析,发病率的检验采用z检验法.结果 2008~ 2012年平顶山市传染病春节期间日均报告病例数低于各年全年日均报告病例数,春节所在月份报告发病率低于非春节月份平均报告发病率(z=1.77,P=0.0384),历年2月份包含春节的传染病平均发病率同比低于往年不包含春节的传染病平均发病率(z=1.85,P=0.0322).结论 平顶山市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中存在着春节效应,可使春节所在月份的传染病报告发病率降低,采用移动平均法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春节效应对监测数据分析的影响.
作者:吕锐利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多位点熔解曲线体系(Mutiple locus melting curve system,MLMC)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进行分子分型,并评价其可行性.方法 建立并应用多位点熔解曲线体系检测59株金葡菌,以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ulsed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作为金标准,评价MLMC方法应用与金葡菌食物中毒快速溯源的可行性.结果 MLMC将59株金葡菌分为19个型别,包括11个流行克隆和8个散发克隆.PFGE将其分为15个型别,包括8组流行克隆和7个散发克隆.两者有13株金葡菌呈现不一致的分型结果,两种方法分型一致性为77.97%(46/59).MLMC和PFGE的Simposn相关系数依次是0.92和0.87.结论 结合流行病资料分析,认为MLMC方法具有良好的分型能力、分辨力和合理性,同时操作简单快速,分辨率高于PFGE分型技术,可应用于金葡菌食物中毒的快速溯源和筛查.
作者:王冰;李迎慧;扈庆华;林一曼;石晓路;邱亚群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通过对162例肝吸虫病病例的临床分析,增加对该病临床特征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对确诊的肝吸虫病患者的流行病学史、病原学检测、辅助检查、并发症、临床表现等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16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中无症状者占78人,48.15%,仅有轻微症状者54人,占33.33%,出现腹痛、畏寒、发热、黄疸者30人,占18.52%;有吃生鱼片史者152人,占93.83%;一次粪检检出虫卵者99人,占61.11%,两次以上粪检才检出虫卵者60人,占37.04%;肝吸虫抗体阳性者占90.24%,嗜酸性粒细胞升高者占75.31%,肝功能异常者占22.22%,B超检查异常者占81.48%.主要并发症有:胆囊炎和(或)胆结石占30.25%,阻塞性黄疸占11.73%,急性梗阻性胆管炎占3.70%,肝硬化占1.85%.结论 肝吸虫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一次粪便虫卵检查漏诊率较高.增加粪检的次数,同时进行肝吸虫抗体、嗜酸性粒细胞和B超等检查,并结合流行病学史,可减少肝吸虫病误诊和漏诊情况的发生.
作者:王兆为;余珂;王武;刘梦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2013年广东省疟疾流行特点,为全省消除疟疾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资料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3年广东省网络报告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2013年广东省本省疟疾疫情的病例为106例、全部为输入性病例,其中间日疟17例,恶性疟79例,三日疟2例,卵形疟8例;死亡病例1例,疟疾年发病率为0.1001/10万.全省15个地级市中的38个县(市、区)有疟疾报告病例,深圳(28例)和广州(26例)共报告疟病例54例,占全省总数的50.94%(54/106);全省6个地级市和83个县(市、区)无疟疾病例报告.全年各月均有病例报告,无明显季节性.男女性别比为14.14∶1 (x2=23.841,P<0.05).年龄分布主要集中在20~ 40岁,共有101例,占总报告病例数的95.28 (101/106),年龄小16岁,大60岁.以商业服务、工人、家务及待业和农民这四类人员为主,共有57例,占总数的53.77%(57/106).2013年广东省报告疟疾149例(包括106例本省籍和43例外省籍和外国籍人士)显示,全部为输入性病例,疟疾病例主要输入来源为非洲和亚洲,分别为133例和11例,分别占总发病数的89.26%和7.38%,其余洲输入5例,占3.36%;输入疟疾病例多的国家为加纳(29例)、占19.46%,其次为喀麦隆17例、占11.41%,第三是尼日利亚16例、占10.74%.结论 2013年广东省疟疾疫情相对稳定,但是2013年的输入性疟疾病例比2012年的输入性疟疾病例多,应该加强输入性疟疾的监测和防控,特别是应该加强对劳务输出人员的健康教育和回国人员监测管理.
作者:潘波;阮彩文;林荣幸;刘梦然;邓卓晖;张志兴;张启明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氨苄西林耐药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基因分布特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用K-B法检测氨苄西林耐药性,头孢硝噻酚纸片法检测β-内酰胺酶,TEM型和ROB-1型基因采用PCR扩增和序列分析法.结果 检出62株氨苄西林耐药流感嗜血杆菌,其中60株β-内酰胺酶阳性.60株β-内酰胺酶阳性株中58株检出TEM-1型基因,占96.7%,1株检出ROB-1型基因,占1.7%,1株未检出基因型.结论 产TEM-1型β-内酰胺酶是流感嗜血杆菌主要耐药机制,但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株的出现更值得关注.
作者:肖航;吴祥林;姚伟;陈俊玲;王光磊;李如凯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北京市昌平区性传播疾病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探讨其流行规律,为今后制定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8~ 2013年昌平区性病疫情报告资料及人口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8~ 2013年昌平区性传播疾病的年平均发病率为52.43/10万,男女之比为1.16∶ 1,年龄主要集中在20~39岁,占68.17%,职业以家务及待业、农民、商业服务及干部为主,共占65.27%,地区以东小口镇、回龙观镇、城北街道及北七家镇为主,共占64.44%.结论 2008~2013年性病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淋病呈下降趋势,梅毒有上升态势.性病发病人群大多集中在男性、青壮年、家务及待业这一群体.
作者:李芬;王会松;刘红新;郭松洋;侯钊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制备家蝇幼虫血淋巴中的抗真菌肽-1(Musca domestica antifungal peptide-1,MAF-1),对分离出的MAF-1进行结构与功能分析.方法 通过C18柱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相(RP-HPLC)相结合的方法制备MAF-1,通过圆二色谱和微量液体菌落计数法检测MAF-1在100℃30min、100℃1h、2% SDS溶液及5% SDS溶液作用条件下结构及活性变化的情况,进而探索MAF-1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结果 通过C18柱固相萃取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分离制备出MAF-1;通过圆二色谱测出水溶液中MAF-1主要以α[螺旋及β折叠为主,无规卷曲的构象也存在;随着物理方法煮沸和化学变性剂SDS的加入,对MAF-1 β折叠结构影响较大,其抑菌活性也相应降低.结论 物理煮沸和化学变性剂SDS对MAF-1的二级结构和功能有一定的影响,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
作者:涂涛田;韩洁;季恒青;刘南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头孢曲松钠治疗早期神经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早期梅毒(一、二期梅毒)患者进行血清学及脑脊液检查,将确诊的28例无症状神经梅毒和4例梅毒性脑膜炎随机分成两组,均住院接受治疗,其中头孢曲松钠组17例,予头孢曲松钠2g/d静脉滴注,连续14d;青霉素组15例,应用水剂青霉素治疗,400万U/次静脉滴注,每4h一次,连续14d.结果 治疗后6个月,头孢曲松钠组和青霉素组血清学RPR滴度分别有16例(94.1%)、14例(93.3%)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分别有7例(41.2%)、7例(46.7%)下降4倍及以上.CSF RPR滴度分别有9例(52.9%)、8例(53.3%)出现下降;治疗后12个月两组分别有14例(82.4%)、13例(86.7%)血清学及CSF RPR同时转阴;治疗后18个月两组分别有16例(94.1%)、14例(93.3%)血清学及CSF RPR转阴,各有1例仍未转阴,但血清学RPR滴度持续下降,目前仍在随访.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孢曲松钠可以替代水剂青霉素,作为治疗早期神经梅毒的有效药物.
作者:于增照;徐敬星;史同新;李亚婷;李民;李永喜;曲才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目的 评价环卵沉淀试验(Circum oval precipitin test COPT)在广州管圆线虫病检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根据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时间不同将SD大鼠分为B、C、D3组,(A组为正常SD大鼠,E、F组分别为感染血吸虫、旋毛虫的SD大鼠),每组5张单凹载玻片,每张采用10个广州管圆线虫虫卵,与感染前后不同时间段大鼠血清各30μL进行反应,放置37℃C孵箱内孵育,72h后置显微镜下观察阳性反应结果并计算环沉率.结果 广州管圆线虫幼虫感染后7d、14d和28d,SD大鼠血清环沉率分别为24%、68%、90%;感染前SD大鼠血清、血吸虫阳性血清和旋毛虫阳性血清广州管圆线虫环沉率分别为0%、0%和2%.结论 COPT法检测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的大鼠血清抗体具有一定的免疫学诊断价值,为广州管圆线虫病散发病例的快速诊断提供可选择的方法.
作者:薛士鹏 刊期: 201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