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声明]

关键词:
摘要: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德尔格Savina呼吸机故障维修3例

    Savina呼吸机是德尔格Dr?ger医疗设备推出的一款涡轮增压式呼吸机,不需要空气压缩机,体积小巧,在断气断电的状态下仍可继续工作30 min以上,便于医院内带机患者的转运,也可用于成人和儿童重症管理[1]。该机小潮气量为50 ml,适用于复苏室、急诊室和亚急症护理环境。Savina呼吸机含有可用于成人和儿童几乎所有通气模式,其屏幕与操作面融为一体,单一旋扭式操作,直观快捷,呼吸波形及监测参数可同时显示,便于医务人员的观察。Savina呼吸机采用全自动定标及自检方式,具有漏气补偿功能,使参数设置更灵活。使用更方便[2]。

    作者:强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血透临床工程师岗位的职能转变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临床工程师在工作岗位中的任务和职能的转变。方法:通过资深血透临床工程师与临床医护人员紧密协作,结合临床实践,探索在新环境下血透工程师的工作职能。结果:长期的实践验证,说明血透临床工程师的工作职责已不再是简单的故障维修,而是要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预防性维护和定期质量控制的工作中。结论:随着医院以质量为根本,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的确立,血透临床工程师的只能终转变为质量控制和改善维修,使之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作者:贺昕路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东芝系列CT机TCT-300故障二例浅析

    CT机在医院诊疗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其技术含量高,价格昂贵,维修成本也较高。在CT机出现故障后应根据原理结构,围绕故障现象,认真分析排查,尽量自行解决,以降低医院维修成本[1]。现介绍两例东芝TCT-300机的故障现象和具体解决方法,供同行参考。

    作者:路宝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声明]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耳内窥镜下鼓膜置管联合腺样体切除术在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耳内窥镜下鼓膜置管联合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7例(102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45例,55耳)和对照组(42例,47耳)。观察组采用鼓膜置管虹吸引流法联合腺样体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仅单独采用鼓膜置管虹吸引流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资料,离院后6个月和12个月的听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有效率比较,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705, x2=7.460;P<0.05);两组在中耳积液时间相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7.662,P>0.05);两组复发耳数及感染耳数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197,x2=4.752;P<0.05)。结论:采用耳内窥镜下鼓膜置管虹吸引流法联合腺样体切除术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具有见效快、损伤小等优点,有较高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蒋杏丽;高志光;赵金花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CompoDock全自动无菌接管机原理与故障维修

    CompoDock全自动无菌接管机是一种高频接驳设备,适于无菌连接两根标准的无菌医用PVC管路,如血袋、去除白细胞滤器或血细胞分离套件,在管路对接之后仍然保持系统的封闭,实现无菌连接的途径,可完全阻止环境中的细菌进入封闭系统[1]。由于其用于制备特殊的血细胞成分,要绝对抱枕接驳时管路不受外界微生物的污染,因此有着严格的质量要求,现结合工作实践,将CompoDock全自动无菌接管机原理与故障维修案例进行整理小结,供同行参考。

    作者:黄斌斌;陈浩;林小灵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2例DR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眼底激光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眼底激光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提高率为67.9%,视力下降率为13.2%,显著好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0, x2=3.87;P<0.05)。治疗后观察组眼底出血、渗出、视网膜水肿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7,t=3.92,t=4.06;P<0.05)。结论:针对DR患者采用眼底激光与雷珠单抗联合治疗可明显改善视网膜相关症状,对其视力恢复具有良好推动作用。

    作者:张书林;尧雪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全身骨显像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目的:对影响全身骨显像质量的因素进行研究,制定个性化扫描速度,以期保证图像质量,同时降低患者占机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方法:对1048例患者全身骨显像进行研究,分析达到满足临床需求的图像计数所需的扫描速度与摆位时头颈肩部及胸部的大计数率和小计数率、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及体重等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获得便于临床应用中确定扫描速度的方法。结果:头颈肩部置于探头下时计数率的小值(R头颈肩min)与该扫描速度的相关性大,二者之间存在线性关系(Speedstd=7R头颈肩min+3)。结论:利用公式简捷估算每位患者所需的扫描速度,实现个体化扫描速度的设定,进而获得保证每位患者图像质量的总计数。

    作者:曹仲年;耿建华;郑容;邹作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超声心动图对胎儿心脏横纹肌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胎儿横纹肌瘤的超声诊断方法、技巧及结局,提高对胎儿心脏横纹肌瘤的诊断认识。方法:选择3例胎儿心脏肿瘤病例进行超声追踪随访,以四腔心为主要切面,同时取五腔心切面、大动脉短轴切面、左心长轴切面、心室短轴切面以及流出道长轴切面等,反复探查肿块形态、位置、数量、界限、活动度及同周边的关系,并结合彩色多普勒对心脏结构等进行评价。结果:3例资料中2例引产经病理证实为胎儿心脏横纹肌瘤,另1例要求继续妊娠者,随诊观察,每隔3~4周复查1次超声心动图追踪超声变化,随访至产后4个月,肿瘤有缩小情况。结论:超声心动图是诊断胎儿心脏横纹肌瘤的可靠方法,并可随时追踪其变化,在诊断胎儿横纹肌瘤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张丹;任继媛;李静;王丽丽;李春星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一种多用途医疗纯水供给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研制一种成本低、可靠性高及易维护的多用途医疗纯水供给系统。方法:将多个医疗纯水用水点的初级过滤装置集中成为初级集成水过滤系统,生产出的软化水送至各用水点和纯水制备前级。根据各纯水用水点功能需求,分别进行单级或双级反渗透过滤。原水供给和软化水的输出采用双泵变频方法,确保原水和软化水供给的不间断性和稳定性。结果:经过临床应用验证,该系统性能稳定、运行成本低,易于维护和便于管理。结论:多用途医疗纯水供给系统的设计符合临床使用要求。

    作者:吴正煜;王萍;张立新;常利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二维矩阵用于加速器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质量控制检测的比较研究

    目的:研究二维矩阵应用于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质量控制检测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不同医院用于IMRT治疗的6台加速器,使用市面上常见的3种品牌二维矩阵对其重要的质量控制项目进行检测分析。结果:6台加速器的不同质量控制项目检测符合相应标准,不同矩阵间未出现明显差异。结论:使用二维矩阵进行IMRT质量控制检测简单可靠,可以作为IMRT加速器质量控制检测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红红;丁艳秋;程金生;翟贺争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征稿启事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单孔后腹腔镜与常规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单孔腹腔镜和传统腹腔镜经后腹腔途径治疗肾囊肿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22例肾囊肿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68例)。观察组采用单孔后腹腔镜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后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卧床时间、疼痛模拟评分以及疤痕长度等。结果:122例患者均完成腹腔镜下手术,无中转手术,无严重并发症。观察组在平均出血量、平均卧床时间、疼痛模拟评分及瘢痕长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97,t=12.365,t=4.236,t=7.371;P<0.05),而观察组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25,P<0.05)。术后随访3~6个月,两组患者均未见复发。结论:单孔后腹腔镜治疗肾囊肿具有创伤小、美容效果好及恢复快等优点,但手术操作要求高,需选择合适的病例及熟练掌握常规腹腔镜手术操作。

    作者:张晓峰;常德辉;周逢海;王养民;张斌;苗鹏程;张伟君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原核质粒pGEX-4T-2-PLEKHQ1及真核质粒pCMV-Myc-PLEKHQ1的构建与蛋白表达

    目的:构建基因PLEKHQ1的原核质粒及真核质粒。方法:全长编码基因PLEKHQ1的聚合酶链反应(PCR)产物经EcoRⅠ和Kpn1双酶切后,分别与双酶切后的载体pGEX-4T-2及载体pCMV-Myc相连,在pGEX-4T-2-PLEKHQ1转化E.coli DH5α提取质粒后,转化E.coli BL21中诱导GST-Q1融合蛋白表达,利用谷胱甘肽琼脂糖4B纯化诱导的融合蛋白;而pCMV-Myc-PLEKHQ1则瞬转至293TX细胞;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GST-Q1和Myc-Q1融合蛋白表达。结果:将获得的重组质粒进行双酶切鉴定,得到约1500 bp的目的片段,符合预计大小。质粒经测序分析正确后,Western blot检测到诱导及纯化后的GST-Q1和转染293TX后的Myc-Q1蛋白。结论:成功构建的pGEX-4T-2-PLEKHQ1和pCMV-Myc-PLEKHQ1重组质粒,为深入研究PLEKHQ1功能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者:陆琤;周晨辰;张鹏飞;张硌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投稿指南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欢迎订阅2013版《中国医学装备年鉴》

    作者: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便携式γ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对露天农作物的放射性应急监测

    目的:探讨便携式γ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监测露天农作物放射性污染的可行性,建立核事故向周围环境释放大量放射性核素时,随着大气运动、降水和自身重力等因素而降落到地面污染露天农作物的监测方法。方法:从便携式γ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出发,拓展其性能和功能,并利用国家二级标准实验室γ-刻度计检验其成像功能和剂量率测量值的准确性。结果:使用γ-刻度计中137Cs和60Co点源来检验便携式γ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所得成像清晰,能准确划分放射性污染范围,剂量率测量值小相对偏差<3%,大相对偏差为30.6%。结论:便携式γ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能够划分放射性污染范围,较为准确的剂量率定值,因此可应用于核事故情况下露天农作物的放射性应急监测。

    作者:张庆;李文红;张京;周强;拓飞;徐翠华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一种多功能心肺复苏器检测装置的设计

    目的:研制一种多功能心肺复苏器检测装置,以满足对心肺复苏器的质量控制。方法:通过对心肺复苏器性能参数的梳理,整合压力、位移、时间及呼吸等功能检测模块,实现心肺复苏器主要技术参数的定量检测。结果:多功能心肺复苏器检测装置设计布局合理,可实现对多参数同时采集和定量检测。结论:该检测装置的研制将实现心肺复苏器性能的全面、快速检测,对提升心肺复苏器在注册生产、流通及应用等环节的检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赵彦忠;黄呈凤;张庆勇;张秋实;李捞摸;王继升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2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均在给予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予鼻导管持续供氧作为对照。观察两组治疗3d后疗效、生命体征及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3d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x2=18.90,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后动脉血pH值、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呼吸频率(RR)、心率(HR)以及血氧饱和度(SaO2)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3,t=-5.23,t=4.38,t=6.28,t=-8.53,t=9.31, P<0.05)。结论:基础治疗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可使患者病情明显缓解,提高预后。

    作者:刘洁 刊期: 2015年第05期

  • 小波分析技术在肝肿瘤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小波分析技术在肝肿瘤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超声获取的肝肿瘤组织图像,经Photoshop技术变换后的小波系数与图像的组织纹理空间分布及局部特征的对应关系进行分析,即行细节按列排序、列细节按行排序及对角线细节按Z排序。结果:通过小波分析技术对肝肿瘤组织纹理图像的量化分析,提供了频谱数据及图像的纹理分析信息,获取了病灶区域与正常组织纹理定量的数据描述。结论:小波分析技术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肝肿瘤提供了分辨、分析病灶性质及程度的可靠依据。

    作者:王倩云;温雪娟;陆婉玲 刊期: 2015年第05期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主管: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主办:中国医学装备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