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朝波;何树成;王娜娜;王世浩;谢博多;王春梅
目的:设计一种便携式内窥镜的冷光源系统,以外接的方式为内窥镜提供高质量的照明。方法:采用特制的发光二极管(LED)作为冷光源,以光纤为传导介质,设计LED到内窥镜前端的光学系统;以TPS61165为大电流驱动芯片,芯片STM32产生PWM信号,设计LED的控制电路;通过外接镶嵌的方式设计LED照明的散热系统。结果:经过临床测试,冷光源系统照度稳定,显色指数高,色温低,散热效果好。结论:便携式内窥镜冷光源的照明系统非常适合便携式内窥镜的运用。
作者:周文光;孔悦;王春飞;许新建;毛坤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如何在生产和运输环节,医院内部物流及使用环节中规范植入性医用耗材的管理。方法:针对植入性医用耗材的特殊性和高风险性特点,依照国家的相关法规,依托信息化条件,规范植入性医用耗材原材料、产品加工、销售、仓储运输以及患者使用环节的追踪溯源,并对植入性医用耗材溯源规范化管理进行探讨。结果:建立植入性医用耗材各个环节的溯源管理流程,形成植入性医用耗材规范化管理模式,通过不完整信息快速检索实现双向溯源,从而有效控制植入性医用耗材的不良事件发生,降低医疗风险。结论:通过探讨为植入性医用耗材溯源制定相关的规范化管理标准提供参考。
作者:仇保跃;蒋勇;闫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对比观察应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ALP)与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为此类患者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72例和对照组50例;观察组采用PFNA治疗,对照组采用ALP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术中出血、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平均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术后负重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3个月Harris评分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37,t=41.483,t=18.512,t=9.724,t=8.351,t=14.078;P<0.05)。观察组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152,P<0.05)。结论:PFNA及ALP长期疗效无差别,但PFNA创口更小、术中出血少、骨折愈合时间及负重活动时间更早,早期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庞杰;刘磊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针对特种设备的采购流程和使用安全管理进行探讨。方法:通过具体分析特种设备购置时应具备的产品资质、使用人员应具备的操作资质以及安全使用中的注意事项,从制度、流程等方面全面强化特种设备采购和使用的安全管理。结果:总结购置时的资质审核及使用中的注意事项可有效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减小使用安全隐患。结论:医院设备管理人员了解特种设备采购及日常安全管理流程,从制度、措施上保证特种设备的安全使用。
作者:徐恒;徐艳芳;田金;许锋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改善严重肾衰竭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血脂及蛋白水平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治疗的严重肾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高通量MHD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MHD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各炎性因子指标相比无差异;经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6和hs-CRP水平均有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和hs-CRP水平较对照组的水平更低,相关数据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138,t=5.891,t=11.093;P<0.01)。两组治疗前各血浆蛋白指标水平相比无差异;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P、ALB和β2-M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对照组ALB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913,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蛋白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5,t=59.923,t=3.474,P<0.01)。各血脂指标水平相比无差异;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和TG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较治疗后的对照组指标改善明显,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63,t=6.914;P<0.01)。结论:高通量MHD治疗严重肾衰竭患者可在常规MHD滤过小分子毒素特质的基础上加大滤过范围,促进炎性分子、血浆蛋白分子及血脂大分子等中、大分子的清除,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宋明爱;闫灵芝;王小雪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320排CT冠状动脉造影和血清可溶性ST2(sST2)的相关性,探讨其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疑似冠心病患者146例,入院后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完善320排CT冠脉造影和sST2检查,分析两者的相关性。结果:146例患者中30例检测结果在正常范围内;116例320排CT冠脉造影结果和sST2检测结果明显高于正常值,并随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增加而增加。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和sST2检测结果的关系:轻度、中度和重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751,r=0.641,r=0.638;P<0.05)。结论:320排CT冠脉造影结果和sST2检测结果呈正相关,可用于冠心病的辅助诊断。
作者:董强;敖国昆;张铎;董莘;袁小东;李利佳;马隽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索活化型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蛋白抑制剂(PIAS3)对肺腺癌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及相关意义,为进一步研究利用辐射应答基因启动子驱动的PIAS3腺相关病毒载体联合放射治疗肺腺癌提供基础。方法:利用MTT比色试验和克隆形成率实验检测转染pCMV-Sport6-PIAS3后对肺腺癌细胞A549存活和增殖的影响;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实验检测共转染pCMV-Sport6-PIAS3、PRC-CMV、PRC-STAT3及PRC-STAT3-CT后对p-STAT3入核的影响。结果:PIAS3过表达导致A549细胞生长显著抑制,克隆形成能力显著降低;免疫荧光染色实验结果表明,转染pCMV-Sport6-PIAS3后,STAT3入核被显著抑制,通过共转染表达STAT3和STAT3-CT后,STAT3入核仍显著受到抑制。结论:PIAS3过表达可抑制STAT3的入核,继而阻断其功能,从而降低肺腺癌细胞A549的生长和增殖能力。
作者:俞庆华;李峰生;黄乃祥;高玲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制一种核医学水源放射性污染智能防护系统,以有效控制民用放射性污水的排放,减少公共环境污染。方法:根据国家有关水源放射性管理规定对放射性废水的处理标准,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电离辐射传感技术,自主研制一种智能化的放射性水源污染防护系统。结果:该系统无需人工干预,可实时防护放射性水污染,保障排放的废水放射性浓度<3.7×102 Bq/L。结论:水源放射性污染智能防护系统可实现放射性废水排放的智能化和自动化,保证所排放废水的放射性浓度水平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作者:李岩;张永寿;汪鹏飞;田军;邵亚辉;赵修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调查具有正常生育能力、围绝经期和绝经早期妇女骨密度(BMD)测量值和身体成分的变化,分析身体成分对BMD的影响。方法:采用韩国OsteoSys公司生产的EXA-3000型前臂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器,检测在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非惯用手前臂远端BMD,对300例围绝经期妇女、300例绝经早期妇女和300例正常生育妇女进行BMD测量,记录身高、体重及体质量指数(BMI)。结果:围绝经期和绝经早期妇女的体质量、BMI和BMD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低体重是绝经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OP)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骨量流失从围绝经期开始,绝经后骨质疏松防治工作应及早实施。
作者:黄喜顺;吴义森;兰宇频;邱耀辉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探索一种可行的γ能谱分析用于辐射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常见场景情况下外照射所致器官剂量的估算方法,并展望此方法在器官剂量估算中的应用前景。方法:采用无源效率刻度方法对阳江高本底地区居民居住环境所测量的γ能谱进行分析,根据已有的转换系数对居民器官剂量进行估算和分析,并和对应位置所测量的空气比释动能所估算出来的全身有效剂量进行对比。结果:采用无源效率刻度方法,分析阳江高本底地区和对照地区居民(成年男性)包括红骨髓、结肠(壁)、甲状腺及眼晶体等30个人体器官的年器官吸收剂量和全身有效剂量。高本底地区居民全身有效剂量的估算结果(不含宇宙射线)为1.97~2.93 mSv/a,计算得到的测量点的空气比释动能和在同一测量点实测的结果相一致。结论:该实验设计方案合理,其结果可信,同时表明该方法在小剂量电离辐射所致器官剂量估算中的应用可行。
作者:朱卫国;张庆;牛昊巍;张守志;孙全富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缺血型烟雾病与出血型烟雾病磁共振(MR)影像特点的差别,提高预测烟雾病出血的概率。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及MR影像学资料。结果:64例烟雾病患者中,大年龄49岁,小年龄26岁,平均年龄38.2岁;其中缺血型烟雾病患者21例(占32.8%),以额叶及顶叶分布为主;出血型烟雾病患者43例(占67.2%),以背侧丘脑(共28例,占65.1%)、基底节区(共9例,占20.9%)、单纯脑室内(共4例,占9.3%)以及单纯蛛网膜下腔(共2例,占4.6%)分布为主。出现脑底烟雾状异常血管网、脉络膜前动脉及胼胝体背侧动脉增粗、大脑后动脉与皮质软脑膜血管增粗、眼动脉增粗、颈外动脉分支血管增粗在缺血型烟雾病及出血型烟雾病分别为15例共28侧支(占71.4%)和38例共62侧支(占88.4%)、12例共24侧支(占57.1%)和35例共45侧支(占81.4%)、8例共16侧支(占38.1%)和30例共58侧支(占69.8%)、5例共10侧支(占23.8%)和13例共24侧支(占30.2%)、7例共11侧支(33.3%)和27例共54侧支(62.8%)。结论:迂曲扩张的脉络膜动脉及颅底异常增生的血管网是烟雾病发生出血的主要原因。
作者:谢安明;丁耀军;李功杰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研制中药热雾治疗仪,将热雾治疗垫内的药液雾化后激活成具有活性的分子微粒,经皮肤进入人体深层,以促进药灶区域的血液循环、代谢物质的交换和损伤组织的修复。方法:通过采样温度信息,单片机输出PWM波控制热雾治疗仪内的发热元件,加热药物并进行治疗。结果:中药热雾治疗仪的研制,在疗养院康复医学科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依据个人热耐受程度任意调整设定温度,获得舒适的治疗效果。结论:中药热雾治疗仪温度提升快且连续可调,热雾治疗垫内的药液雾化更充分,且故障率低。
作者:李朝波;何树成;王娜娜;王世浩;谢博多;王春梅 刊期: 2015年第01期
医用负压吸引系统主要是采用真空技术吸除患者体内的痰、血、脓及其他污物,普遍应用于手术室、抢救室、监护室、住院病房和口腔科等临床科室。该系统设备通常与中心供氧系统配套安装使用,是医院医用气体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负压的压力按医院各科室需求不同,分别由中心负压吸引系统与口腔科负压抽吸系统构成[1-4]。
作者:刘士龙;李晓梅;李鹃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设计与构建血糖仪质量控制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血糖仪质量控制的动态管理。方法:针对现有便携式血糖仪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目前医院血糖仪质量控制管理模式和方法后,提出质量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结果:系统功能包括血糖仪台帐信息管理、质量控制记录管理、生化比对结果管理、管理规程及相关制度管理以及仪器在使用过程中的耗品管理。结论:通过血糖仪质量控制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确保了临床安全有效使用。
作者:陆迎春 刊期: 2015年第01期
Vitros350干式化学分析仪是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分析系统。仪器采用多层膜干化学技术,通过测定干片颜色变化来确定化和物浓度,具有连续随机上样和急诊插入功能,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够满足临床准确、快速和灵活的诊断需求[1]。
作者:强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TruebeamTM直线加速器的机械参数、射野参数以及影像等中心和呼吸门控系统等进行测试,探讨该加速器性能检测和质量保证的内容及方法。方法:使用水平仪和坐标纸等测量机器的相关机械参数;使用胶片、三维水箱和剂量仪等测量机器的相关射野参数;使用IsocCal模体验证影像等中心偏移;使用剂量仪验证呼吸门控出束准确性。结果:所有测试的机械参数均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在射野参数方面,光野射野一致性误差<1.2 mm,射束的平坦度<105%(非均整射束除外),对称性<102%,绝对剂量误差<1%;影像等中心偏差<3 mm;实施呼吸门控时其剂量偏差<0.5‰。结论:TruebeamTM直线加速器性能优越,适合开展复杂的放射治疗技术。
作者:黄宝添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和解决高效液相色谱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多种技术问题。方法:总结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使用过程常发生的柱压力不稳、基线噪音增大、色谱柱柱效下降以及化合物保留时间漂移等问题,提出了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法。结果:通过分析判断,解决了高效液相色谱的技术问题,有效提高了仪器完好率和使用率,保证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结论: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正确使用、保养和维护可以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发挥仪器设备的大效益。
作者:宋学英;杨华;赵逸松;唐静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分析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接受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并随机将其分为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接受替罗非班治疗的观察组,并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血小板CD40L表达、血清CRP水平以及心血管事件发生等情况。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小板CD40L表达强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81,P<0.05);②给药后1 d、1周和4周观察组患者的血清CR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3,t=2.748,t=4.719;P<0.05);③接受药物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介入治疗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93,P<0.05)。结论:围术期替罗非班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血小板表达及炎症水平,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杜睿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结合综合医院评审的契机,探索应用先进的质量管理工具,优化呼吸机管理流程,降低使用安全风险。方法:选择2012年医院在用呼吸机维护统计数据,应用排列图、帕累托曲线和鱼骨图等质量管理工具,对影响医院呼吸机临床使用安全的因素进行戴明循环(PDCA)法分析,总结并提出改进意见。结果:分析发现,累计构成比落在23.6%~80%区间的人为操作、压缩机进水、管道漏气和消耗品管理是主要问题。应用鱼骨图分析,对问题进行人员、操作、设备及耗材管理4方面归类,从设备管理、耗材管理及人员培训3个方面优化现有制度和流程。通过改进方案的实施,基本解决由于耗材管理造成的安全风险,且效果明显。结论:利用质量管理工具能更直观地反映医院呼吸机临床使用安全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保障呼吸机使用安全,从而使医院医疗设备器械管理更加科学、有效和规范。
作者:郑蕴欣;蔡圣浩;陈颖 刊期: 2015年第01期
目的:随着医用材料产业的迅速发展,如何对医用材料进行有序管理是医院职能部门和使用科室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方法:通过将办公自动化(OA)系统与医院信息系统和医院物资供应链管理系统集成,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理顺关联关系,优化医用材料管理流程。结果:该平台可为医院提供完整的医用材料追溯解决方案,增加工作效率,增强透明度,提高管理水平。结论:所提出的集成平台管理方案为医用材料管理流程优化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提升了医用材料的管理水平。
作者:邓力;郭赤;胡承穆;张冀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