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华支睾吸虫感染的临床特征分析

张文洁;聂俊峰;苏永嘉

关键词:华支睾吸虫, 胆道, 肝, 胰腺, 粪便检查
摘要:目的 探讨华支睾吸虫感染者临床表现特征,提高对该寄生虫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 收集2010年住院的906例华支睾吸虫感染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 华支睾吸虫感染者占同期住院患者16.5%,其中男性797例,比例远高于女性(88.0%vs 12.0%).70.4%患者无明显消化道症状.并发肝胆胰疾病患者总数为220例(24.3%),以胆石症比例高(16.0%),其中胆囊结石伴胆囊炎78例,胆管结石伴胆囊炎67例.粪检虫卵阳性者占90.2%.结论 华支睾吸虫感染症状隐匿,与肝胆胰疾病关系密切,粪便反复多次查虫卵简便易行,可作为筛查方法,戒除生食鱼虾习惯对减少感染有重要预防作用.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胃癌干细胞研究进展

    目的 胃癌是全球第四常见的癌症,具有高死亡率和较低的5年生存率.肿瘤干细胞(CSC)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肿瘤细胞,许多研究已证实在多种实体瘤中存在CSC.虽然CSC在肿瘤细胞总数中只占很小比例,但在肿瘤的起源、发展、转移及复发等方面均有重要的作用.胃癌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为胃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蒋思卿;彭大为;何立香;元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海南省全球基金疟疾NSA项目实施一年分析

    目的 了解海南省全球基金疟疾国家策略申请(NSA)项目实施一年(2010.7-2011.7)情况,为制订消除疟疾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海南省疟疾NSA项目各种活动报表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全省NSA项目实施一年,无恶性疟报告病例,年血检率为1.39%,疟疾病例(含疑似病例)规范治疗率达89.8%.结论 NSA项目实施一年,海南省“三热”血检率、疟疾病例规范治疗率等项目活动均达到全球基金项目工作指标要求.

    作者:陈春香;王光泽;王善青;曾文;蔡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转铁蛋白与Bel-7402肝癌细胞耐药性关系的研究

    目的 研究转铁蛋白与Bel-7402肝癌细胞耐药性的关系.方法 根据已知转铁蛋白序列设计引物扩增基因片段,荧光定量PCR检测其在敏感Bel-7402细胞株、阿霉素抗性Bel-7402细胞株之间的表达水平差异.结果 成功扩增Bel-7402肝癌细胞转铁蛋白基因片段,荧光定量PCR表明转铁蛋白基因在阿霉素抗性Bel-7402细胞株的表达量是敏感Bel-7402细胞株4.83倍.结论 转铁蛋白基因对肝癌细胞的耐药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作用,可为研究肝癌耐药性的备选基因,以及为肝癌耐药性检测提供新的靶标.

    作者:谭文彬;周广起;王霄;路海;亚白柳;刘永春;李士根;郭永和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HIV/AIDS患者合并分枝杆菌感染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HIV/AIDS患者合并分枝杆菌感染及其耐药状况.方法 对601例HIV/AIDS患者标本用中性改良罗氏(Lowenstein-Jensen)培养基和BacT/ALERT 3D 240全自动培养仪同时进行分枝杆菌培养;培养阳性者用硝基苯甲酸(PNB)培养基、噻吩-2-羧酸肼(TCH)培养基进行菌种初步鉴定和用绝对浓度间接法进行8种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分枝杆菌培养阳性116例,检出率为19.30%;其中结核分枝杆菌93株,检出率为15.41%,非结核分枝杆菌23株,检出率为3.89%;93株结核分枝杆菌总耐药率为26.88%,耐多药率(MDR-TB)为7.53%,广泛耐药率(XDR-TB)为1.08%;23株非结核分枝杆菌总耐药率为100%.并且多数呈多重耐药.结论 HIV/AIDS患者并发分枝杆菌感染率及其耐药率较高,尤其是非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率更高,对HIV/AIDS患者疑为分枝杆菌合并感染时,应对相关标本进行分枝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以便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黄丽玲;廖光付;唐柳生;青建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垂体腺瘤与信号传导机制异常

    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的肿瘤之一,近年来多种因素被证实与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有关.垂体(瘤)旁分泌因子以及外周循环靶腺激素信号传导通路功能失调,能够促进相应细胞增殖,进而发展为肿瘤.

    作者:费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应用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对某院门诊处方评价与分析

    目的 了解某院门诊处方质量.方法 随机抽取某院2009年11月到2011年6月门诊2 000张处方作为样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和定量评价.结果 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为2.54;抗菌药使用百分率为49.10%;注射剂使用百分率为29.25%;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为33.09%;药品通用名使用率为86.77%;不合理处方比例为48.55%,其中不规范处方占抽查处方44.95%,用药不适宜处方占2.55%,超常处方占1.65%.结论 该院门诊处方质量有待提高.

    作者:朱灿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家蝇抗菌肽Cecropin对人源性肿瘤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 分析家蝇抗菌肽Cecropin对人源性肿瘤细胞体外生长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四甲基偶氮噻唑蓝(MTT)MTT比色法测定家蝇抗菌肽Cecropin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人正常肝细胞株Changs,Liver生长增殖情况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家蝇抗菌肽Cecropin作用后4株肿瘤细胞凋亡的情况,对照组不加家蝇抗菌肽Cecropin.结果 家蝇抗菌肽Cecropin对4株人源性肿瘤细胞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并能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但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作用效果相对较强.结论 家蝇抗菌肽Cecropin能够影响人源性肿瘤细胞的生长与凋亡,作用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金小宝;龚水明;蒲俏虹;朱家勇;褚夫江;梅寒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西藏墨脱县1981~2010年疟疾流行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西藏墨脱县疟疾流行趋势与流行规律.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墨脱县1981~2010年疟疾发病情况.结果 1981 ~2010年,墨脱县共报告疟疾病例2 310例,年发病率维持在84.92/万以上,并呈波动状态;病例有明显的季节性分布,每年1~4月病例数较少,6月病例开始增多,7~10月达到高峰;墨脱县91.84%的病例来自雅鲁藏布江沿河两岸的墨脱镇乡等5个以门巴族为主的乡镇;病例集中在青壮年,以农民为主.结论 西藏林芝地区是目前西藏唯一存在疟疾病本地流行的地区,而墨脱县作为全国疟疾发病率高的县,在疟疾消除阶段应进一步加强病例的及时发现、及时治疗,消除疫点尽快达到国家消除疟疾标准.

    作者:卓玛央金;吴晓丽;王洪举;胡松林;张睿;徐慧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婴儿麻疹23例分析

    目的 总结分析入住我科麻疹患儿的发病特点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来自新疆南北疆的麻疹患儿年龄及发病特点,分析其发病原因及预防策略.结果 我院我科自2011年3月~2011年8月共收治麻疹患儿52例,其中1岁内婴儿23例,占总数的(4.2%),()岁内婴儿发病明显增多.结论 1岁内婴幼儿发病率与疫苗接种时间及母传抗体水平有关为婴()种疫苗是预防发病的重要策略.

    作者:郭熙英;努尔古丽;彭怡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两种培养基在甲真菌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目的 采用含放线菌酮和氯霉素的沙氏培养基(SCCA)、皮肤癣菌培养基(DTM)检测甲真菌病临床标本,将结果作比较,选出较好培养基用于诊断甲真菌病.方法 收集临床拟诊为甲真菌病的标本,分别接种于SCCA、DTM;记录菌株的开始生长时间、培养基开始变色时间及开始变色时菌落的直径,将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①SCCA、DTM的培养阳性率、菌种的生长速度及形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所有分离的皮肤癣菌,均能使DTM培养基变色;非皮肤癣菌生长时49.5%能使DTM培养基变色.而SCCA都不变色.③皮肤癣菌与非皮肤癣菌在DTM上生长情况的比较:其开始变色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变色时菌落直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肤癣菌开始变色时菌落直径≤5mm.结论 DTM不仅能用于诊断甲真菌病,而且能简便、快速、准确地分离鉴定皮肤癣菌,在甲真菌病诊断中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张华丽;廉翠红;张书岭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两种α-地中海贫血检测方法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血红蛋白电泳试验和PCR基因确证试验在α-地中海贫血临床诊断上的优劣.方法 先用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筛查新生儿、产检、婚检三类人群血液标本.阳性者重采标本,做血红蛋白电泳试验和PCR基因试验确证试验,比较两种方法的α-地贫检出率.结果 共筛查血液标本7 820例,其中获得红细胞脆性试验阳性1526例,占总人数的19.51%(包含α-地贫和β-地贫患者).1 526例阳性血液经用血红蛋白电泳试验,诊断为α-地贫者822例,占阳性人数的53.87%;分别同时进行PCR基因试验和三种广东地区常见的缺失型α-地贫检测,获得确证患者785例,占阳性人数的51.44%.两种方法经统计比较,x2=1.80,P<0.2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方法对α-地贫患者的检出率相近,有较理想的可比性.结论 血红蛋白电泳试验是一种既经济便宜又简单快捷的α-地贫诊断方法,其优越特性值得在临床实验室推广普及使用.

    作者:杨生宙;黄梅霞;李祥顺;陈海玲;莫积万;林丽琴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病例选择和标本保存对流感病毒分离率的影响

    目的 研究流感病毒分离率的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周浦医院2008年采集的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的相关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008年周浦医院流感样病例病毒分离率为53.27%.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病季节和接种时间是流感病毒分离率的影响因素,咳嗽或咽痛、送样时间(48小时之内)对流感病毒分离率影响在统计学上无意义.结论 样品收集48小时内进行检测;一季度和三季度是流感病毒活跃期,尽量多采集样本.有无咳嗽或咽痛在统计学上无意义.加强流感病例发病特点及我国ILI评估的研究.

    作者:胡青坡;宋海红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海南省医防合作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工作评价

    目的 评价海南省结防机构与综合医院合作对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工作的影响.方法 收集非结防机构网络报告肺结核患者转诊追踪工作报表,分析肺结核患者网络报告、转诊及追踪情况,评价医防合作对肺结核患者发现的贡献率.结果 2005~2010年,非结防机构肺结核患者报告率在9.0/10万~10.2/10万之间,转诊到位率由27.6%上升到54.2%,追踪到位率由57.7%上升到80.0%,患者总体到位率由47.1%上升到89.3%.非结防机构结肺结核患者发现的贡献率逐年提高,由2005年的15.4%逐年上升到2010年的26.2%.结论 通过医防合作,落实转诊及追踪,可明显提高肺结核患者发现水平.

    作者:林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结核病并发剥脱性皮炎型药疹1例分析

    目的 继发性肺结核和淋巴结结核患者1例,使用抗结核药和抗菌药物治疗,出现药疹,全身皮肤呈现弥漫性潮红、红斑,多处皮疹出现脓疱、糜烂、面部水肿伴随出现高热,体温高39.0℃,咳嗽咳痰症状加重,肺部啰音增多,临床诊断为剥脱性皮炎型药疹.经抗感染和抗结核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皮疹渐消失,部分脓疱结痂,脱屑,取得良好效果.

    作者:陈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北京市西城区2011年甲型H1N1流感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 了解和掌握2010~2011年流感流行季节后北京市西城区人群中甲型H1N1流感的免疫水平.方法 2011年4月4日~15日,在西城区随机抽取3个街道共750人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血清标本进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抑制(hemagglutination-inhibition,HI)抗体检测,比较不同人群甲型H1N1流感保护性抗体阳性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结果 750名调查对象甲型H1N1血清抗体阳性率为32.00%(240/750),GMT为1∶15.13.6~15岁年龄组抗体阳性率高(53.33%),其次是≥60岁组(28.67%),而25~59岁年龄组HI抗体阳性率低(24.00%),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职业间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滴度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城区普通人群中已经建立一定的免疫屏障,但25 ~59岁年龄组保护性抗体比例仍较低,有必要对其加强流感疫苗的宣传和接种.

    作者:刘潇潇;张震;初艳慧;孙强;王慧雯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海南三亚市2001~2010年流动人口疟疾疫情分析

    目的 探讨流动人口疟疾防治经验及防治效果,为今后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01~2010年三亚市流动人口疟疾防治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从2001年疟疾带虫发病率0.55/万(26/48.8),下降至2010年为0.结论 10年疟疾疫情资料统计分析表明三亚市流动人口疟疾防治措施得到落实,疟疾带虫发病数极明显的下降,防治效果显著.

    作者:罗丕泽;李朝勇;周淑娟;吴德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国大学生吸烟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目的 探讨我国在校大学生吸烟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 利用Meta分析方法综合定量分析国内14篇关于在校大学生吸烟的危险因素的研究文献.结果 本次研究共调查了15 521人次,合并OR值(95%CI)有统计学意义的前七位主要危险因素分别为:性别8.632 (6.875~10.839)、吸烟正向态度3.749 (2.645~5.313)、是否饮酒3.007 (2.055~4.401)、父母吸烟2.752 (2.152~3.520)、周围人及朋友吸烟2.384(1.610~3.528)、经济状况2.197(1.223~3.94.4)、情绪与心理2.026(1.169~3.513).结论 我国在校大学生吸烟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性别、吸烟正向态度、是否饮酒、周围人及朋友吸烟等,因此在今后的我国大学生禁烟干预活动中应围绕这些主要影响因素开展禁烟工作.

    作者:雷春萍;熊鸿燕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人参皂甙Rg3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人参皂甙Rg3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治疗失败晚期乳腺癌患者40例,化疗方案均未紫杉醇+卡铂/顺铂,至少化疗2~3个周期,其中紫杉醇的剂量为135-175mg/m2,卡铂按Auc5计算,顺铂按50 mg/m2一次给药或分次给药,同时口服参一胶囊,用法为每日2次,每次20mg,56d为一疗程,口服2疗程以上.结果 治疗组获益为90%,与对照组相比,效果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中恶心、呕吐及白细胞下降,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人参皂甙Rg3与化疗联合治疗晚期乳腺癌了提高疗效,且降低化疗毒性反应.

    作者:许鸿雁;庄庆媛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与微量元素缺乏病例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学龄前儿童营养不良患病与微量元素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 在江门市幼儿园随机抽取60名年龄3~6岁营养不良儿童(消瘦、体重低下及身材矮小各20例),按1∶1比例与60名同性别、同年龄的正常儿童配对,分别进行相关社会因素的问卷调查及血清微量元素水平的检测.结果 消瘦、体重低下以及身材矮小儿童间血清五种微量元素浓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铁、锌和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P<0.05),镁和铜与对照组相比则无显著差异(P>0.05).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儿童消瘦发病率的主要因素为家庭经济年收入、平均奶制品摄入量、血清锌以及血清铁水平(P<0.05),影响体重低下发病的主要因素为家庭经济年收入和血清锌(P<0.05),而影响身材矮小发病的因素为母亲身高、父亲身高、血清钙和血清锌(P<0.05).结论 低血清锌、铁、钙与儿童营养不良密切相关,可能是后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一露;赵丽娟;谢巧珍;阮彩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北京市153株沙门菌多重耐药性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北京市153株沙门菌分离株多重耐药情况和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的沙门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WHO全球沙门菌监测系统及北京市肠道门诊监测系统分离到的153株沙门菌进行生化鉴定、血清分型同时采用K-B纸片法检测药物敏感性,并统计相关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153株沙门菌药敏结果显示多重耐药菌株为61株(39.87%),其中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要的多重耐药血清型.61株多重耐药菌株中以耐4~5种抗生素为主,占55.74%(34/61);主要耐药模式为耐五种抗生素:氨苄西林、链霉素、磺胺异噁唑、萘啶酸、四环素,占27.87%(17/61).61株多重耐药菌株中男女比例1.54∶1,以男性为主.年龄分布以0~10岁(占24.59%)和21 ~30岁(占27.87%)为主.结论 沙门菌多重耐药性分析提示耐药模式更加多样化,耐药人群趋于年轻,进一步强调合理选择及使用抗生素的必要性.

    作者:张新;曲梅;刘桂荣;李洁;贾蕾;李锡太;黎新宇;黄芳;王全意 刊期: 2012年第03期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中国热带医学杂志

主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中华预防医学会;海南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