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子陵
目的:观察改良中凹卧位对妇科腹腔镜术中患者气道峰压(Ppeak)、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影响及术后复苏的影响。方法:对45例经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为Ⅰ~Ⅱ级的患者择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2例)。对照组采用头低脚高截石位(T体位);观察组采用改良中凹卧位,观察两组患者术中Ppeak及PETCO2变化情况,统计两组患者术后的拔管时间,恶心、呕吐及寒战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术中气腹后15 min、30min、60min对照组患者的Ppeak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26,t=2.838, t=2.881;P<0.05);对照组患者气腹后30 min、60 min的PETCO2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5,t=2.436;P<0.05),术后拔管时间对照组大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63,P<0.05)。结论:改良中凹卧位可以降低妇科腹腔镜术中患者的Ppeak和PETCO2,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复苏。
作者:吴浩;张伟;蒋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为加强医疗设备采购管理,提高医疗设备采购管理效率,促进医院设备资源的增值,寻求科学的设备采购方式与方法,建立规范的采购模式,将粗放式经验行为规范成科学的采购方法。方法:运用财务管理学中的净现值法,做好医疗设备采购经济效益分析,结合具体案例和数据分析医疗设备采购中供应商提供的设备采购方案。结果:在假定资金成本率为10%,三种方案均按直线折旧法的情况下,方案一净现值为6966.25万元;方案二净现值为10619.18万元;方案三净现值为5746.08万元;方案二净现值大,选择第二方案,该方案产生的净现值大。净现值法为医院做好设备采购和科学投资、改善经营管理提供了重要保证。结论:净现值法在医疗设备采购中的运用表明,在设备采购方案出现多样化,有多种选择的时候,采用净现值法进行量化为决策提供依据。净现值法的运用与传统的采购方案选择相比,对医疗设备采购管理具有规范性和科学性,对数据分析具有准确性和客观性。
作者:查磊;蔡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基于移动数据终端的手术室管理模式,优化医院手术室管理。方法:选择2015年7月间待手术患者96例,分别使用传统手术管理和移动数据终端(PDA)手术管理两种方式进行管理,测评患者的满意度,并对两种手术管理方式进行比较。结果:PDA手术管理大屏呼叫系统实施后医护工作效率提高27.5%,且无差错,患者满意度在96%以上。结论:PDA大屏呼叫系统对于优化手术管理流程、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起到明确作用,是在传统管理模式基础上的创新。
作者:卢道兵;刘兴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追踪方法学在医用高值耗材管理中的应用,发现医用高值耗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隐患,提出解决方法。方法:设计并运用基于高值耗材的系统追踪与基于患者的个案追踪,对医院高值耗材管理进行追踪检查,汇总追踪的情况,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存在的隐患制定相应改进措施。结果:通过追踪发现,医用高值耗材使用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品种引进、采购实施方案、使用科室落实及组织领导是医用高值耗材管理的主要方面。结论:高值耗材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追踪方法学发现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可为医院医用高值耗材安全管理提供有效保障。
作者:金鑫;张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微量注射泵是医院急诊急救和临床治疗护理的常用医疗设备,其安全可靠的使用对患者和医护人员至关重要[1]。为减少微量注射泵技术性能的不可靠性带给患者和护理工作的不必要负担,微量注射泵的质量控制检测就显得尤为重要。阻塞报警压力测试是微量注射泵质量控制检测的重要参数,关系到患者的医疗安全[2]。当阻塞报警压力值大于规定范围时,报警时间将延后,注射将长时间中断,如果此时注射的是需持续注射的特殊药品,长时间中断很可能危及病患生命。当阻塞报警压力值小于规定范围时,注射泵将过于灵敏,报警频发,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正确的检测出注射泵的阻塞压力报警值是为临床提供有力技术支持的关键项目。
作者:王成俊;姜洪刚;谭武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在椎体追踪和肺追踪模式下,定位中心的改变对靶区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3例肺癌患者,对椎体追踪靶区2例和肺追踪靶区1例进行计划设计,椎体追踪靶区分为靠近椎体病变和远离椎体病变。选择与靶区中心对应的定位中心进行计划设计,逐渐改变定位中心,每移动一个椎体设计一个计划,计划命名为T1-T5。结果:采用椎体追踪的靶区剂量分布参数均有所变化,其中覆盖靶区体积改变较大,如靠近椎体靶区的覆盖靶区体积由95.73%改变为93.08%,而远离椎体靶区的覆盖靶区体积由98.52%改变为90.42%。采用肺追踪的靶区剂量分布不随定位中心的改变而改变。结论:采用椎体追踪的靶区,定位中心的改变对靶区分布有一定影响,当定位中心改变较小时,剂量分布变化不大,而当定位中心改变较大时,剂量分布有较大的变化,其中远离椎体的靶区剂量分布改变较靠近椎体的稍大;采用肺追踪模式的靶区,定位中心的改变对靶区剂量分布无影响。
作者:高行新;陆军;李莎;姜澎;崔晓磊;黄永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在肾功能不全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置管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08例血液透析的患者,按照中心静脉置管术中的穿刺方式分为对照组(386例)和超声组(322例)。对照组采用体表解剖标记定位,以胸锁乳突肌部的锁骨头、胸骨及锁骨所形成的三角区域作为穿刺点,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超声组采用超声扫描,明确右颈内静脉的位置、内径及血流充盈情况,选择穿刺置管的目标静脉,术中实时监测引导穿刺针路径,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插管。观察两组穿刺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情况。结果:超声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82,P<0.01);超声组置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3,P<0.01),穿刺舒适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9,P<0.01);超声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24,P<0.01)。结论:超声引导下实施静脉穿刺置管术有助于了解静脉位置、管腔内径及血流充盈等情况,可提高穿刺置管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艳辉;王建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气管内镜定位系统在临床中应用,以提高设备在常规使用过程中的准确性。方法:通过探讨电磁导航支气管镜(ENB)技术、系统组成、临床操作和工作环境要求,提出气管内镜定位系统的临床应用和使用环境标准。结果:电磁导航支气管镜结合了电磁导航技术、虚拟支气管镜和三维CT成像技术,通过实施引导定位,准确到达常规支气管镜无法到达的肺外周病灶和纵膈淋巴结获取标本行病理检查,并可进行局部注射药物或行放射性粒子植入等介入治疗。结论:气管内镜定位系统体现了一体化的微创技术及医学可视化的优势,是介入性肺病学发展史上的巨大进步。
作者:李旦;干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上颌牙列三维方向位置于磁力扩弓后(MPE)的改变。方法:选取30例住院治疗的患者,对其行螺旋CT测量其治疗前后的三维数据,观察治疗前后上颌牙列三维位置、标志点以及角度的变化,将数据进行配对符号检验进行比较。结果:患者上颌牙列位置在治疗前后的垂直向、矢状向以及水平向上均有改变。第1前磨牙、第1磨牙均发生了整体移动及颊倾;第1前磨牙区为上颌大扩宽位置;上颌中切牙三维位置向前、向下移动。结论:患者上颌牙列MPE前后的变化可根据螺旋CT清晰呈现,为MPE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作者:赵宾;王继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的质量控制,确保了医疗器械临床试验结果的真实性、科学性和可靠性。方法: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成立专职的二级质量控制小组,明确质量控制小组职责,制定检查申请单、问题反馈与追踪表及受试者信息登记表,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对19项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进行质量控制。结果:保障了受试者权益与安全,保证了临床试验数据真实、准确及完整。结论: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专职的二级质量控制小组对临床试验项目进行严格、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为临床试验结果的真实性、科学性及可靠性保驾护航。
作者:杨春梅;袁丹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设计高原寒区野战环境下、实战训练时医疗所伤病员远程分类系统,以提高伤病员的抢救效率,降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前端发射设备、组网设备及高集成模块,实时采集现场视频、音频等伤病员数据信息,以无线数字方式实时、连续和高质量地将数据信息传输至医疗所分类门诊中心。结果:危急重患者抢救效率和伤病员分类检伤效率显著提高,高原寒区野战医疗卫勤保障能力明显增强。结论:利用远程分类系统将分类检伤工作前移,为危急重伤病员争取黄金救治时间,能够极大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作者:朱刘松;李佳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探讨临床可疑肾实质来源肿瘤患者术前18F-FDG PET/CT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选取126例可疑肾实质来源恶性肾肿瘤患者,按照患者的年龄将其分为老年组(42例)和中青年组(84例)。所有患者按常规方法行18F-FDG PET显像,通过勾画感兴趣区(ROI)方法计算原发、转移灶及正常肾实质标准化摄取值大值(SUVmax)和原发灶靶本比(T/B),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恶性114例,良性12例,18F-FDG PET诊断敏感度、特异度、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37.72%、83.33%、95.56%和12.35%;②转移患者16例,原发灶大小及SUV均明显高于未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12,Z=-4.26,P<0.001);③老年患者组原发灶大小、SUV及转移发生率与中青年组相比无显著差异;④透明细胞癌病灶18F-FDG PET阳性率及代谢活性显著低于非透明细胞癌病灶,大小无差异。结论:SUVmax和T/B值均不适用于肾实质来源肿瘤诊断。原发灶代谢明显增高时,诊断恶性把握较大,且病理类型常为非透明细胞癌。肿瘤原发灶越大、代谢越高则越易发生转移。老年肾肿瘤患者的18F-FDG PET影像特点与中青年组一致。
作者:胡桂兰;霍力;郑有璟;邢海群;纪志刚;吕京桥;李方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冷光源在各种腔镜手术和检查中是必不可少的设备,尤其是在手术室和耳鼻咽喉科、消化科,如果无冷光源,绝大部分手术和检查治疗无法进行。冷光源属于高电压、大电流及高发热类医疗设备,在使用过程中极易损坏。为此,以桐庐尖端冷光源为例介绍冷光源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典型故障以及维修体会经历,就医用冷光源的维修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徐杰;雍帅;王旭;梁科俊;刘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设计葡萄糖溶液阻抗检测系统,分析研究葡萄糖水溶液浓度水平与阻抗的关系,为研究人体血糖检测与血液阻抗的关系奠定基础。方法:采用AD5933中的数字频率合成器(DDS)产生激励信号,施加在待测阻抗上,模拟数字转换器(ADC)采集相应信号并送到片内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模块进行数字处理,测量结果通过I2C送至单片机,再由单片机与计算机上位机通讯,计算机显示该阻抗值。结果:该仪器能够实现电阻、电容、电感及葡萄糖水溶液阻抗快速和准确地测量。实验验证,阻抗幅值和相位测量的相对误差较小,电阻阻抗平均偏差为0.04,相位平均偏差为0.15 o。结论:葡萄糖水溶液阻抗检测系统的应用,可准确测量出葡萄糖水溶液浓度水平;葡萄糖水溶液浓度与阻抗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0.99。
作者:周菁楠;朱立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前,量子点技术在生物医学中取得了广泛的应用,由于其具有独特的光谱特性和很好的光化学稳定性,逐渐成为生物医学检验领域中一种重要方式。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科学家已对量子点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优势逐渐显现,20世纪的末期被应用到生物学领域。至此之后,量子点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受到关注和重视,在生物医学的多个领域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并具有广阔的前景。
作者:汤陌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建设高效健康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体检、门诊及住院健康档案动态化管理,有效控制慢性病。方法:利用无线移动网络,结合医疗大数据平台,对患者穿戴或便携家用监测设备进行接收及发送指令,通过分析数据为医生提供治疗方案。结果:应用医疗大数据健康管理平台后患者的满意度从原来的89%提高到95%,体检后的患者复诊率明显上升。结论:健康管理平台的建立,可精细化地管理患者的医疗大数据,逐步实现服务资源的佳配置,有效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
作者:刘子陵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体外冲击波与高频热疗对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BP)的疗效。方法:选取76例CABP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高频热疗组与冲击波组,每组38例。高频热疗组实施体外高频热疗,冲击波组实施体外冲击波治疗,并于治疗6周后依据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及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来评定疗效。结果:①冲击波组治疗后NIH-CPSI评分、疼痛评分、排尿及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改善幅度明显高于高频热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6,t=4.19,t=4.08,t=3.31;P<0.05);②冲击波组前列腺按摩液(EPS)中白细胞介素-6(IL-6)从治疗前的(54.76±6.03)ng/ml升高至治疗后的(85.13±9.73)n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浓度分别从治疗前的(3.90±0.15)ng/ml和(3.40±1.18) ng/ml下降至(3.01±0.26)ng/ml和(1.51±0.70)ng/ml,改善幅度均明显高于高频热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5,t=3.13,t=8.29;P<0.05);③高频热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57.89%,冲击波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1.58%,冲击波组总有效率高于高频热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5,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体外高频热疗与冲击波治疗CABP均有一定疗效,但冲击波对患者疼痛及排尿症状的改善更为明显。
作者:赵丽杰;赵军凤;公艳玲;杨宝山;马海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医院门诊患者的诊疗行为,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方法:抽取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库中2013-2014年的门诊患者基本信息、诊断信息及处方信息等,建立数据模型,对医院中的患者结构及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数据分析所得出的数据,为医院持续性改进服务水平提供了有效支持。结论:基于HIS数据库对医院门诊患者行为进行分析研究,可使管理者从多视角透视医院的运行状况,从而为医院管理制定“精准决策”提供参考。
作者:徐吟佳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通过掌握药剂学发展的新进展,探讨基因药学实验技术在药剂教学的新思路。方法:以基因治疗为思路强化药剂学载体的设计方法,通过基因递送载体研究强化基因载体评价手段,引入基因药学实验技术。结果:熟悉siRNA加载与测定技术并依此进行新药设计,成为药学、化学、生物学和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教师及研究人员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明确使学生掌握该知识和技能是生物学时代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任务,能够适应生物学时代药学教育教学内容的改革需求。结论:现代药剂学已进入新的发展时期,探讨基因药学在药剂学教学中的作用和应用,使新型现代药剂学的教学具有更广阔的教学内涵和外延。
作者:崔纯莹;蒋雪云;李珊;赵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医院应用的设备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多,周围环境中无线网络等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电磁环境也趋于更加复杂,对超声仪器的干扰来源日益增多。为此,分析一台彩超受到电磁干扰的故障实例,并给出解决方案。
作者:张影;丛中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