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加强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培养,树立专业品牌,提升就业质量水平.方法:分析就业形势与高等教育的普遍规律和市场形势的规律性,正确树立专业的就业意识,不断加强学生培养和学科建设,将品牌和自我特色建设有效地结合在一起,以此提升毕业生的就业市场品牌效应与就业质量水平.结果:据资料调查显示,近几年来该专业的就业率相对较高,且毕业生大多到南方的沿海地区和大城市,受到了用人单位、各大医院的欢迎和一致好评.结论:医学影像专业是学院主打专业,也是品牌特色专业,在面对扩招形势下的局势中,研究保证影像学专业质量的有关措施,促成毕业生的就业理想,提升就业质量水平,终巩固和推广专业品牌.
作者:赵宇;滕婷;邵国强;祝因苏;施海彬 刊期: 2017年第06期
在面对各类灾害困境时,国家救援队的任务是快速有效救援,减少生命伤害和财产损害,把损失降到低.国家救援队体现国家的实力和发达程度,更体现医疗救护队的水平.在重大灾害面前,于第一时间为灾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至关重要.许多发达国家组建国家救援队并配备各类救援装备,将救灾医疗队视为灾害应急卫生救援中的主体力量.美国把应急管理的活动贯穿到缩减、准备、反应和恢复4个基本领域;俄罗斯的紧急状态部负责整个应急救援的统一指挥和协调,直接对总统负责;日本积极参与国际灾害卫生救援作为参与国际性事务的一种方式;德国应急救援工作严谨而完善;法国的灾害卫生救援体制的模式与急救医疗系统的模式一致;意大利以军队担负着主要的救灾任务.借鉴发达国家救援队组成及其装备,对完善我国的应急卫生救援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冯琼;许建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与镇静治疗的相关因素,以改善镇静治疗策略,降低VAP的发生率.方法:选取行机械通气同时使用镇静药的218例ICU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以是否发生VAP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157例),比较两组患者在镇静时间,镇静评分、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总的镇静时间为(7.51±7.86)d,镇静评分为(-2.69±1.09)分,机械通气时间为(8.52±17.11)d,住ICU时间为(24.44±21.93)d,对照组患者总的镇静时间为(3.83±2.91)d,镇静评分为(-1.22±1.52)分,机械通气时间为(6.47±5.70)d,住ICU时间(11.63±7.49)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850,t=5.0334,t=7.8012,t=6.4368;P<0.05).结论:患者机械通气镇静时间、镇静深度与VAP发生率有相关性,通过在镇静策略上进行改进,可降低VAP的发生率.
作者:张海燕;李亚洁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比较观察立体定向微创手术联合术后高压氧及丙戊酸钠治疗脑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医院诊治的120例脑肿瘤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取立体定向微创手术联合术后高压氧及丙戊酸钠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活质量.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368,x2=25.145;P<0.05);生存质量中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生活质量等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67,t=9.028,t=8.995,t=9.187;P<0.05).结论:立体定向微创手术联合术后高压氧及丙戊酸钠治疗脑肿瘤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
作者:王军;秦向英;赵丽;刘增良;刘洋;于海明;马春杰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医院在用呼吸机质量控制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将得到的统计数据用于指导呼吸机的维护管理.方法:使用PF-300型气流分析仪对医院在用的50台呼吸机采集潮气量、通气频率、气氧浓度、吸气压力水平及呼吸末正压(PEEP)在不同设置值下的示值和测试仪示值,并进行分类单项分析.结果:医院在用呼吸机整体合格率为80%,按品牌合格率排名:品牌B>A>C;按科室合格率排名:科室5>科室4=科室3>科室1>科室2;按呼吸机使用期限:<3年的合格率为87%,>3年的合格率为77%;按呼吸机参数合格率:PEEP=呼吸频率>峰值压力>潮气量>氧浓度;按监测值准确性排名:品牌A>C>B;按监测值稳定性排名:品牌A>B=C;按显示值准确性排名:品牌A>B>C;显示值稳定性排名:品牌A>C>B.结论:根据医院在用呼吸机的质量控制数据情况,工程师可有针对性的加强对呼吸机的维护保养工作,提高设备的质量与安全,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作者:吴海燕;马继鹏;范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分析生活在黔南地区10年以上的苗族、布依族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探讨定量CT(QCT)测定椎体骨密度(BMD)在诊断骨质疏松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在医院接受腰椎QCT检查的100例骨质疏松症中老年女性,年龄47~86岁,按每10岁为一个年龄段分为5组;采用QCT测定受检者BMD,扫描线定位于L2-4椎中间层面,与椎体平行扫描;分析受检者骨质疏松症BMD情况.结果:经QCT测量,5组骨质疏松症患者BMD明显下降,BMD均低于80 mg/cm3.所有骨质疏松症患者BMD随年龄增高而下降,且为严重骨质疏松症.结论:QCT诊断骨质疏松症敏感、准确、重复性强,易于推广应用,腰椎QCT骨密度测量对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吕廷勇;陆涛;古明高;梁显著;马炳莲;朱奉兴;田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基于戴明循环(PDCA)法增进医院多参数监护仪的质量控制水平,确保多参数监护仪使用安全.方法:运用PDCA法,明确各阶段质量控制的分解要点,将多参数监护仪应急维护与预防性维护紧密结合,细化监护仪的维护与维修方法,做好监护仪的质量控制工作.结果:通过PDCA法对多参数监护仪进行质量控制,使监护仪设备的维护进入良性循环,能够在临床使用中安全可靠.结论:运用PDCA法对医院多参数监护仪进行质量控制,可细化应急维护和预防性维护的各个环节,确保多参数监护仪的安全使用.
作者:吴洪仔;谢德斌;廖戈莹;邱勇飞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基于Serv-U软件搭建实验室文件传输程序(FTP)服务器,加强学校计算机实验教学中文件存储、访问及数据共享.方法:在校园局域网中,利用Serv-U软件搭建实验室FTP服务器,通过创建和设置域、群组和用户并设置其属性值,实现数据文件存储和方便访问和快速查看.结果:基于Serv-U的FTP服务器,为医学院校师生提供一个数据共享和自由访问的存储平台,能够满足对移动数据的使用需求,促进实验课程高效地开展,提高教学质量及教学效率.结论:搭建基于Serv-U的FTP服务器,在校园网内为师生提供了一个文件存储和访问平台,可有效促进计算机实验教学方式的改革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作者:刘文艳;潘清;杜菁;王珂;杨淼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在双光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骨密度时不同扫描模式的差异.方法:选取50例临床科室推送的需要进行骨密度检查的患者,进行腰椎和股骨的骨密度测量,采用3种不同模式的扫描方法:A扫描模式,患者身体平躺,选择OneScan(一次性扫描、无需海绵垫块)扫描模式;B扫描模式,患者身体平躺,不选择OneScan扫描模式;C扫描模式,患者下肢放在海绵垫块上,不选择OneScan扫描模式.结果:A、B两种扫描模式所得腰椎的骨密度值对比,第1、2、3、4腰椎及4节腰椎的平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721,t=-0.153,t=-1.239,t=-1.892,t=-1.469;P>0.05);A、C两种扫描模式所得的骨密度值对比,第2、3、4腰椎及4节腰椎的平均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61,t=3.824,t=4.582,t=4.399;P<0.05),第1腰椎无统计学意义(t=-0.006,P>0.05).结论:采用OneScan扫描模式进行骨密度测量会高估腰椎的骨密度值.
作者:周翠红;王猛;金超岭;刘杰;李环;李红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血液透析机是由体外循环通路、透析液通路以及基于微电脑技术的控制监测电路组成[1].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在用的金宝AK200S型血透机(瑞典金宝公司)是按照血液透析设备IEC60601-2-16标准而设计的,具有操作简单、数据直观和使用便捷等特点.该设备治疗前均有检查保护系统的功能,当探测错误即停止治疗并提示错误代码[2].现就临床应用中的一例故障现象进行分析,与同行分享解决方法.
作者:邓玉婷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采用全球定位系统与北斗卫星系统(GPS/BDS)双模卫星同步时间服务器,解决医院各信息系统时间不同步且存在时间误差的问题.方法:引入GPS/BDS双模卫星同步时间服务器,通过天线实时同步GPS/BDS卫星时间,确保时间服务器的时间能够准确无误地与国际协调时间同步;将需要同步时间的各服务器或工作站,通过设置操作系统的时间程序,将Internet时间同步服务器的IP地址设置为医院内部架构的时间服务器的IP地址,使其按适当的频率同步运行.通过时间服务器的终端程序设置,添加数字时钟的IP地址,实现数字时钟的时间与时间服务器同步.结果:GPS/BDS双模卫星同步时间服务器能够确保各服务器或工作站操作系统的时间准确性,并确保各应用系统采集时间的准确,从而确保了医院各信息系统数据库记录时间的准确性,解决了医院各信息系统时间不同步且存在时间误差的问题.结论:引入GPS/BDS双模卫星同步时间服务器可使局域网内服务器、工作站和数字时钟与国际协调时间(UTC)同步,且效果良好.
作者:陈志强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多层螺旋CT(MSCT)在诊断肺血栓栓塞-深静脉血栓(PTE-DVT)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30例疑似PTE-DVT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PTE患者行MSCT以及容积重建(VR)、多平面重建(MPR)、大密度投影(MIP)及轴位图像等三维重建;对DVT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检查;观察患者血管内栓子的形态、大小及位置,分析两种方法检查出的肺动脉栓塞状况和深静脉栓塞征象.结果:30例患者诊断出阳性患者15例,其中DVT占66.7%(10/15),PTE占86.7%(13/15),诊断为PTE-DVT的患者8例,占53.3%(8/15).MSCT检查发现肺动脉发生血栓栓塞情况的患者有10例,共诊断出发生血栓栓塞的肺动脉有50支;CDFI检查发现深静脉发生栓塞情况以及静脉壁波动消失的患者有12例,共诊断出发生血栓栓塞的深静脉有16支.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MSCT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互相结合、借鉴,方能更加快捷、简便、安全和准确地在临床中诊断出PTE-DVT,为临床治疗PTE-DVT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阮俊;杨高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远程心电监护技术是微电子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通讯技术以及医学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关键技术环节包括数据预处理、特征点识别、分析诊断和远程预警.利用远程心电监护技术,可以跨越地域的限制,随时随地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预警并及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做到心血管疾病的早预防、早发现和早治疗.
作者:苏红森;高鹏;刘鹏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对比研究多层螺旋CT(MSCT)与肺动脉MRI技术在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医院进行影像学检查的86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使用MSCT肺动脉造影下的增强扫描进行病情的分析;观察组患者使用MR进行肺动脉的成像和肺动脉栓塞的病情分析,将诊断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诊断的灵敏度和约登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52,x2=10.052;P<0.05),观察组的灵敏度高于对照组,诊断特异度两组均为100%;不同部位的栓塞诊断观察组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左侧多发的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68,P<0.05);而右侧多发、单发和双侧多发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355,x2=0.917,x2=2.912;P>0.05);对不同间接征象的诊断,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两组肺段梗死的诊断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30,P<0.05);而两组心包积液、胸腔积液和肺动脉高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214,x2=3.733,x2=3.281;P>0.05).结论:对于急性肺动脉栓塞的患者,应用MR成像技术进行诊断,操作方便快捷,诊断准确率高,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判定准确.
作者:王建辉;刘有云 刊期: 2017年第06期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究图谱法强化心电图识别对心内科护士监护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120名心内科护理人员进行图谱法强化心电图识别培训后的监护能力,按照数表法将所有护理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6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心电图识别知识培训;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培训基础上给予图谱法心电图识别培训.对比分析两组护理人员培训后心电图综合应用能力评分、对异常心电图识别能力以及发现异常恶性心电图及成功救治例次.结果:培训后干预组护理人员的基础理论、描记能力和现场分析能力等心电图综合应用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96,t=8.596,t=8.283;P<0.05);干预组护理人员对心电图室上速、房扑及室扑等异常心电图的识别能力明显强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x2=18.836,x2=17.698,x2=16.773;P<0.05);且干预组心内科护理人员发现恶性心电图率及成功救治率分别为73.3%、100.0%,对照组分别为31.7%、8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184,x2=10.484;P<0.05).结论:对心内科护理人员给予图谱法强化心电图识别,可有效提升护理人员对心电图的识别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能够更快判断患者病情,协助医生精准诊疗.
作者:暴雨;刘玉春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以乙酰肝素酶(HPA)基因为靶点,构建短发夹RNA(shRNA)慢病毒表达载体,研究慢病毒携带的shRNA对乳腺癌HPA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乳腺癌HPA基因为靶基因,根据RNA干扰(RNAi)序列设计原则,通过构建3对shRNA重组慢病毒的表达载体,转染乳腺癌MDA-MB-231细胞,在体外采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HPA基因蛋白表达水平;在体内构建乳腺癌模型,通过免疫组化检测HPA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在体外实验中,HPA-shRNA-1组和HPA-shRNA-2组均有效抑制了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HPA的表达.在体内实验中,HPA-shRNA-2组HPA基因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及空白对照组,HPA-shRNA-2组阳性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504,P<0.05).表明在体内实验中HPA-shRNA-2组可以下调HPA基因蛋白表达.结论:以HPA为靶点构建shRNA重组慢病毒载体,体内外实验均能下调乳腺癌HPA基因的表达,可为乳腺癌靶向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陈国利;郑志方;张学军;裴天禄;张金光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优化小鼠肝组织扫描电镜样本的制备方法.方法:通过改良灌注固定的部位、优化灌注材料及步骤、采用经门静脉灌注固定和改变固定流程等制备小鼠肝脏扫描电镜样本,并对比改良制备方法与常规制备方法的组织细胞形态观察结果.结果:改良后的样本制备方法较好地保存了小鼠肝组织以及细胞的生活状态,可清晰观察肝脏组织及细胞的超微形态结构,获得了颇为理想的观察效果,且操作简便,成功率高,优于传统制备方法.结论:经门静脉灌注固定制备小鼠扫描电镜样本是比较优越的扫描电镜制样方法,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作者:姚莹华;陈育尧;吕志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凝血功能的改变及与肿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72例胃癌患者,按照肿瘤侵犯深度,将其分为早期胃癌组(29例),进展期胃癌组(143例);又将172例患者根据是否有转移分为无转移组(52例),有转移组(120例);选择5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对所有入组人员的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血小板计数(PLT)等凝血功能进行检测并比较分析.结果:胃癌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检测的FIB、AT-Ⅲ、PLT总体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0,t=2.47,t=3.13;P<0.05);其中,进展期胃癌组患者与早期胃癌组比较,FIB、PLT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4,t=-2.31;P<0.05);转移组患者与无转移组比较,FIB、PLT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4.24,t=-2.36;P<0.05).结论:对胃癌患者凝血功能的检测,有助于为血栓形成和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提供实验室依据,为是否需行抗凝或止血治疗提供参考,FIB、PLT的变化,对间接预测肿瘤的发生、浸润和转移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宇;杨澎;田晓波;王娜 刊期: 2017年第06期
目的:为满足医学院校形态学课程对多媒体的清晰度要求,建立提升多媒体使用效果、保障教学质量的预报警机制.方法:为每一台多媒体设备建立履历档案,对其主要零部件出现故障的使用时长进行分析,提前推断故障预期发生时间,做到早预防、早检修.结果:实施多媒体动态管理后使每一台多媒体设备处于佳使用状态,摆脱设备未坏但使用效果不佳的处境.结论:通过对多媒体设备寿命周期管理,实现故障率直线下降,有效降低维修成本,保障医学院校教学质量,提高师生使用满意度.
作者:王文婷;邱灼雄;杨世广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