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碧冰;陈明春;李俊杰;周敏慧;李丹;林绍华;张静
目的 研究探讨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相关检测指标在中医气虚证、血虚证辨证分型中的变化规律及应用.方法 参照全国中西医结合虚证与老年研究专业委员会修订的中西医虛证辨证参考标准,筛选气虛组对象41例、血虚组对象40例及正常对照组50例,进行反应体液免疫的IgA、IgG、IgM、C3、C4五项指标以及反应细胞免疫功能的CD3、CD4、CD8、CD4/CD8四项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的检测,并统计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 气虛证组的IgG、C4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血虚证组的IgG、IgM、C3、C4四项指标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在细胞免疫检测指标申,气虚证组及血虚证组与对照组相比,均表现为CD3下降、CD4下降、CD4/CD8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 体液免疫学指标中的IgG、IgM、C3、CA,和细胞免疫指标中的CD3、CD4及CD4/CD8检测,对中医气虚证、血虚证辨证分型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作者:丁文;邱训军;谢燕红;区显维;邹科文;詹能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克隆微小RNA hsa-miR-106b并构建其慢病毒表达栽体.方法 将PCR扩增得到的miR-106b前体序列和pLVTHM载体经双酶切后连接,产生pLVTHM-miR-106b慢病毒表达载体,双酶切后测序鉴定,筛选阳性克隆.用pLVTHM-miR-106b、psPAX2和pMD2.G质粒共转染包装细胞293FY,包装产生慢病毒.结果 经双酶切鉴定和测序证实,成功构了miR-106b的慢病毒表达载体pLVTHM-miR-106b.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包装细胞293FT呈绿色荧光.结论 成功构建了has-miR-106b的慢病毒表达栽体,为深入研究miR-106b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作者:郑林;王爽;丁彦青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海南黎族人群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C6PD)基因C1311T多态性分析,进一步理解海南黎族人群G1376T和G1388A突变遗传背景.方法 运用硝基四氮唑蓝定量法对海南黎族男性全血标本进行筛查,随机选取无关海南黎族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和正常标本各50份,PCR扩增G6PD外显子11至13序列并测序.结果 筛查出海南黎族男性G6PD缺乏86例.在50例G6PD缺乏症的标本中,检出27例G1376T突变、12例G1388A突变和3例G6PD cDNA C1311T突变.在50例海南黎族正常标本中,检出12例C6PD cDNA C1311 T突变.全部C6PDcDNA C 1311T突变标本均合并IVS-11T93C突变,但未观察到G6PD C13011T合并其他突变.结论 C1311T同义突变在海南黎族人群中是普遍存在,C1311T突变与IVS-11T93C突变可能是在较早的一次突变中同时产生的,但与G1376T突变或G1388A突变可能存在不同起源.
作者:王颖;杜杰;蔡望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淮安市肺结核患者发现与治疗转归情况,为下一步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1~2009年淮安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季度、年报表进行分析.结果 截止2009年底,全市共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0 175例,新发涂阳患者11 859例,占39.30%;2005年之前,活动性肺结核和新发涂阳肺结核登记率呈增高趋势,2006年之后逐渐下降;新发涂阳肺结核平均治愈率迭92.29%.结论 实施DOTS以来,淮安市肺结核病人发现和治疗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结核病控制效果显著.
作者:丁守华;谢靖;金韬;万青灵;张远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抗甲状腺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 对640例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Grave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的640例患者中,32例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0%.其中12例发生了单一不良反应,20例发生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与初诊还是复发无关.不良反应主要出现在开始治疗的3个月之內(65.6%).不良反应以皮肤反应为常见,其次是肝功能受损和白细胞减少.他巴唑较丙基硫氧嘧啶更容易引起皮肤反应(P<0.05).结论 Graves病患者口服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过程中,特别是开始治疗的3个月之内应重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王青平;殷丽;王娟娟;付怀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川芎嗪加普鲁卡因治疗混合型过敏性紫癜疗效.方法 对6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疗程14~21d,治疗组予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川芎嗪和普鲁卡囚静点治疗,疗程5~10d,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时间,住院天数及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皮肤紫癜消退(5.1±1.3)d,对照组为(10.2±2.4)d,治疗组平均症状缓解时间为4~6d,对照组为9~12d,治疗组与对照组住院天数分别为7~10d和13~16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联合普鲁卡因治疗混合型过敏性紫癜疗效显著.
作者:李立佳;符梅竹;阎青青;黄月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暗娼人群被认为是一个地区艾滋病(AISD)传播的放大器,加快了艾滋病从一般人群的扩散[1,2].了解暗娼艾滋病/性病(AIDS/STD)感染状况可为国家的AIDS/SID疫情监测和行为干预提供重要参考信息[3].为了掌握防城港市暗娼的HIV感染状况及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进一步制订艾滋病的干预措施和干预效果评价提供相关信息和依据,防城港市CDC于2009年7~9月对本市的暗娼进行健康调查问卷及HIV检测,现将调查及检测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黄忠禧;龙海艺;黄永春;韦涌梅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深圳市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0年在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诊治的67例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资料.结果 深圳市67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男、女之比为1.5∶1,平均年龄为33.2岁,外来流动人口占深圳市耐多药肺结核的比例达92.5%.病变范围迭4个及以上肺野占61.2%,伴病灶空洞形成占71.6%,耐4~5种抗结核药者占49.3%,伴合并症者占63%,其中以肝功异常比例高,占22.4%.结论 应高度重视流动人口对大城市耐多药肺结核防治的影响,建议高耐药地区初治结核病患者治疗前常规进行痰培养和药敏试验,以早期发现、早期合理治疗耐药结核病.
作者:吕建文;扬应周;吕德良;吴清芳;张玉华;管红云;车晓玲;李明珍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AgNOR检测在急性白血病分型诊断中妁意义.方法 采用Ploton改良的AgNOR技术,对124例急性白血病和40例正常人AgNOR进行检测.结果 急性白血病AgNOR比正常人明显增高(急性白血病为4.68±0.98/核,正常人1.36±0.24/核),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从急性白血病各亚型AgNOR检测结果排列顺序看,Mr高(AgNOR 7.82±0.28/核),M3低(AgNOR 3.52±1.07/核).结论 AgNOR的检测可作为急性白血病的分型、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的指标之一.
作者:符清宇;陈晓丹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笼诱法和粘蝇紙法在苍蝇密度监测中的差异,为选择更合适的苍蝇密度调查和灭效评估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在同一环境地点中同时布放粘蝇纸和捕蝇笼进行比对试验,分析比较2种方法的监测结果.结果 粘蝇纸法的平均密度为6.44只/张,茏诱法的平均密度为1.81只/茏,经统计学分析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粘蝇纸法和茏诱法所诱捕的优势蝇种均为家蝇,其次为丝光绿蝇,在诱捕咸蝇的种群方面两者没有显著差别.结论 粘蝇纸法能捕获监测环境中更多的苍蝇,更能真实反映实际的苍蝇密度.
作者:侯秀华;杨劲英;黄远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型受体α(PPARα)的表达水平与冠心痛(CHD)的关系.方法 选择66例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的冠心痛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1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5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22例.另选择冠脉造影正常的23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以ELISA法测定其淋巴细胞中的PPAR-α水平.结果 冠心病患者与非冠心病患者组比较PPAR-α的表达水平明显减低(37.97±12.98,57.53±12.87,P<0.01);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PPAR-α表达水平分别为:AMI(28.05±8.28)0.05).结论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α的表达下调,随着CHD病情加重PPAR-α的表达进一步下降;PPAR-α可能参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生发展,并与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
作者:马瑞莲;姚震;王天松;李巍景;钟江华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检测正常人群和狼疮肾炎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m-Alb),探讨其对早期狼疮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45例狼疮肾炎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并与20例健康人员作对照.结果 20例正常对照组申尿微量白蛋白阳性0例,45例狼疮肾炎组阳性1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狼疮肾炎患者随着病程的延长,尿微量白蛋白阳性率不断升高.结论 尿微量白蛋白是诊断狼疮肾炎早期损伤的可靠生化指标,对临床的早诊断、早治疗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宁学玲;宁学洪;李国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弄清澜沧江下游地区蚊虫种类、分布及其幼虫孳生习性.方法 蚊虫成蚊采用牛圈诱蚊灯诱捕法、人工牛圈捕捉和人饵白天诱捕方法.采集幼虫采用勺和吸管等方法在各类蚊虫孳生地捕捞幼虫.结果 调查澜沧江下游地区2个县,用诱蚊灯捕获蚊虫26 754只,隶属7属33种,在思茅共捕获咸蚊10 494只,隶属5属24种,在勐腊、勐海和孟连县调查,共捕获蚊虫409只,隶属5属14种;幼虫调查,共捕获蚊虫6 051只,隶属3亚科,10属40种.结论 澜沧江下游地区蚊虫种类繁多,不同的蚊种有不同的孳生习性,优势蚊种为三带喙库蚊,中华按蚊、白纹伊蚊属次优势蚊种,以上3种蚊虫种群密度高,分布较广.
作者:王丕玉;周红宁;吴超;郭晓芳;顾云安;董利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蛋白芯片技术检测临床标本中抗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免疫印迹法(immunoblot,IB)为参比方法,蛋白芯片法(Protein chip)为待评方法,对62份标本的抗ENA抗体进行平行测定,并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配对x2检验.P>0.05,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91.43%,阴性符合率均为92.59%,总符合率为91.94%,Kappa值=0.84.结论 与传统的免疫印迹分析法检测抗ENA抗体相比,蛋白芯片法具有同等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由于操作更简便,判定方式更客观,因此应用蛋白芯片检测抗ENA抗体在临床实践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暴旭广;张德明;莫炳强;袁小澎;江凌晓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海南地不容总生物碱的镇痛抗炎作用及急性毒性.方法 采用小鼠热板法、扭体法及甲醛测痛试验观察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棉球诱导小鼠肉芽组织增生试验模型观察抗炎作用,通过胸腔白细胞游走试验研究其对炎症渗出液中白细胞数量的影响,应用交叉菜胶致足肿胀试验测定爽性组织中前列腺素E2(PGE2)含量并初步探讨其抗炎机理,急性毒性试验采用改良寇氏法测定LD50.结果 海南地不容总碱能明显延长小鼠舔后足时间,减少扭体次数,降低甲醛测痛试验第一、二时相的疼痛强度;减轻小鼠耳肿胀,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肉芽组织增生,有效抑制白细胞游走,并能明显减少大鼠炎症组织申PGE2含量.其LD50为0.569g·kg-1,95%可信限为0.519~0.623g·kg-1.结论 海南地不容总碱镇痛、抗炎作用显著,其机理可能与抑制PGE2的产生与释放有关.
作者:储美娜;朱毅;董志;赵映淑;杨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提高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水平.方法 比较经內科胸腔镜胸膜活检确诊的结核性胸腔积液60例(结胸组)和恶性胸腔积液56例(恶胸组)患者胸腔镜检查结果和临床资料.结果 1.临床表现:患者年龄:结胸组较恶胸组年轻(t=5.77,P<0.01).胸腔积液量:结胸组大量者较少(x2=13.75,P<0.01);中量者较多(x2=13.92,P<0.01).胸水性质:结胸组黄色胸水较多见(X2=21.47,P<0.01),恶胸组血性胸水较多见(X2=23.88,P<0.01).2.內科胸腔镜下表现:结胸组胸膜粘连、增厚、干酪样坏死和粟粒结节较多见;恶胸组胸膜多发息肉和斑片状白苔较多见.3.胸水ADA结胸组较恶胸组为高(P<0.05);而胸水和血清CEA水平恶胸组比结胸组为高(P<0.05).结论 內科胸腔镜检查联合胸水ADA、胸水和血清CEA等检测,提高了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诊断、鉴别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作者:孙卫红;钟爱虹;魏淑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5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结和探讨其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5例危重症甲型H1Nl流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者均有发热、鼻塞、咽痛、咳嗽、咳痰,出现血小板异常,胸部影像学显示双肺渗出性改变,并先后出现呼吸衰竭.4例有心肌酶升高.3例痰培养有细菌生长.5例均予奥司他韦抗病毒,抗感染和机械辅助通气、营养支持及对症等综合治疗.2例痊愈出院,3例好转.结论 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常合并肺部细菌感染和呼吸衰竭,易出现血小板异常和多脏器损伤.奥司他韦抗病毒、抗感染、机械辅助通气等综合治疗是抢救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重要手段.
作者:吴涛;蔡笃运;吴彪;符健;许小珍;潘光华;高慧;邱平;施理;肖芙蓉;陈所贤;林锋;贾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保山市2005~2008年主要肠道传染病的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对保山市2005~2008年报告的伤寒和副伤寒、甲型肝炎、痢疾等主要肠道传染病病例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08年保山市共发现伤寒和副伤寒、甲型肝炎、痢疾等主要肠道传染病3 171例.发病总体上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年发病率分别为44.25/10万、32.25/10万、32.99/10万、20.95/10万,平均发病率是33.55/10万.结论 保山市主要肠道传染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但对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三种主要肠道传染病仍应加强防治,应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同时加强食品卫生、饮用水卫生监测、监督管理,把好病从口入关.
作者:李加全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验证灰色系统GM(1,1)模型应用于四种细菌性传染病发病率预测的效果.方法 用GM(1,1)灰色模型对广西壮族自治区1995~2008年的伤寒副伤寒、流脑、细菌性痢疾和其它感染性腹泻等四种细菌性传染病进行拟合,并预测1996~2010年的发病情况,验证所建模型的精确度.结果 四病所建立的GM模型方程分别为Y(t+1)=-201.881797e-a.0533521+215.581797、Y(t+1)=-0.931478e-0.294844t+1.531478、Y(t+1)=-761.597889e-0.066299t+811.127889和Y(t+1)=-528.234109e-0.056819t-494.354109,C值分别为0.7831、0.1568、0.5059和0.5465,P值分别为0.4615、1.0000、0.8462和0.7692,拟合精度分别为不合格、好、合格和勉强,实际值与预测值的符合程度以流脑为高,次为细菌性痢疾和其它感染性腹泻.结论 GM(1,1)模型适用于广西流脑、细菌性痢疾和感染性腹泻的预测,不适用于发病率波动性较大的伤寒副伤寒的预测.
作者:林玫;李永红;黄君;吴兴华;廖和壮;梁大斌;吴秀玲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 掌握宝安区传染病爆发疫情的发生及其规律,评价传染病防治效果,分析流行因素及探讨新形势下的防治策略.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宝安区2006~2009年传染病爆发疫情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6~2009年共爆发疫情155起,发病13 565人(男8 547人,女5 018人),总罹患率为2.80%;涉及病种10种;疫情中主要为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分别占爆发疫情总数的78.71%和20.0%;疫情涉及8个街道,其中以新安、西乡、观澜为多,分别占爆发总数的27.21%、20.41%、13.61%;疫情主要发生在3~6月,以及9~11月,而7~8月、12月至次年2月发生较少;发病单位主要集中在学校和工厂,分别占爆发总数的82.6%和12.3%.疫情以儿童、青年发病为主,所有病人中工人占80.2%,学生占17.7%,幼儿占1.1%,幼儿的罹患率高为13.85%,学生和工人的罹患率次之,分别为5.09%、2.50%.结论 学生及流动人口是宝安区传染病爆发的主要人群,加强疫情监测及宣传教育是防制重点.
作者:陈兵;吴泰顺;马智超;周小涛;李苑;陈亿雄 刊期: 2011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