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食管癌患者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远期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臧春燕;李洪水;赵强

关键词:食管癌,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多因素分析, 远期疗效, 医用直线加速器
摘要:目的:探究食管癌患者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后远期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472例食管癌患者,对所有患者采用CT机进行模拟定位,进行根治术性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并对其基本资料和影像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将筛选出来的因素纳入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寻求远期疗效的影响因素.结果:所有患者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1.0%、33.1%和26.2%,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部位分层、X射线下病灶长度、病灶长径、病灶大前后径、病灶大横径、病灶壁厚、食管原发病灶(GTV-E)、阳性淋巴结(GTV-LN)、GTV-E与GTV-LN两者总和(GTV-T)、是否外侵、有无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模式以及淋巴结个数与患者的远期预后均有显著相关;将单因素分析结果纳入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病灶长径、GTV-T为影响远期预后的独立因素(OR=1.647,OR=1.379;P<0.05).结论:食管癌CT影像上的GTV-T和病灶长径会影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的远期疗效,在制定治疗方案时应当作为重要评估指标.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加强肌肉骨骼超声质量控制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加强肌肉骨骼超声(MSKUS)的质量控制,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方法:分析医院MSKUS应用现状,建立MSKUS设备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的质量控制,加强人才培养,并与功能检查科开展应用MSKUS技术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比较MSKUS与核磁共振成像(MRI)在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检查准确性.结果:通过建立MSKUS设备质量控制体系及采取相关举措,超声设备的故障发生率较之前下降98%,检查准确率接近100%,操作失误率明显降低;MSKUS对于创伤性浅表软组织损伤的检查准确性与MRI相比无明显差异,治疗费用低于MRI,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结论:通过加强MSKUS设备的管理及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能够促进超声设备管理的不断完善,扩大MSKUS设备的应用范围,有效提高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彭刿;庞蓉;王军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高场强MRI诊断手腕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改变的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高场强MRI对于手腕类风湿性关节炎(RA)早期改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50例在医院就诊时以关节痛为主诉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高场强MRI诊断为手腕RA的患者纳入观察组(102例),非RA患者纳入对照组(48例),对手腕RA早期改变的诊断价值进行探讨.结果:高场强MRI诊断RA早期改变,滑膜增厚、骨髓水肿、骨侵蚀、关节腔积液和肌腱炎的诊断灵敏度均>60%,诊断的特异度均>50%,其中滑膜增厚的诊断灵敏度达到100%,观察组患者的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8.147,x2=27.943,x2=50.473,x2=51.549,x2=17.558;P<0.05),滑膜增厚、骨髓水肿、骨侵蚀、关节腔积液和肌腱炎均为对手腕RA诊断的独立影响因素(OR=9.631, OR=10.114,OR=25.867,OR=26.258,OR=14.027;P<0.05).结论:MRI是对早期手腕RA进行诊断的可靠方法,滑膜增厚、骨髓水肿、骨侵蚀、关节腔积液以及肌腱炎均可以作为诊断的主要征象,可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与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作者:曹燕;刘有云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糖尿病足换药处置架的研制与应用

    目的:设计一种糖尿病足换药处置架,以减少糖尿病足患者在伤口换药处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同时便于医护人员操作,满足临床应用需求.方法:糖尿病足换药处置架由支脚、升降筒、托架、弯盘、光学观察镜等组成, 能很大程度满足临床糖尿病足危重患者进行伤口换药处置使用.选取60例糖尿病足溃疡(DFU)患者,按照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糖尿病足换药处置架进行伤口换药处置;对照组采用常规床上伤口换药处置.观察比较并记录两组患者行糖尿病足伤口换药处置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患肢疼痛、烦躁、肌肉酸痛及低血糖)发生率,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调查临床医护人员使用糖尿病足换药处置架的满意度.结果:糖尿病足换药处置架的应用减少了换药处置过程中相关不良反应,提高了医护操作满意度.观察组患肢疼痛、烦躁、肌肉酸痛及低血糖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32,x2=5.455,x2=2.443,x2=0.218;P<0.05);医护人员对糖尿病足换药处置架操作使用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满意度为92.5%,对照组为8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86,P<0.05).结论:糖尿病足换药处置架操作简便、安全,适用于DFU患者伤口换药处置,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莉;付阿丹;易兰;杨静;尹业莉;何珊;刘淑芬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XN 9000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试管处理系统的性能评测分析及维修案例

    血细胞分析仪是医院临床检验应用的设备之一,也是诊断的基础设备,能对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进行分类计数,其同时可得到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压积等与血液有关的数据.血细胞分析仪提供各种异常报警信息,有效的帮助医生筛查异常样本,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XN 9000血细胞分析仪(日本希森美康株式会社)性能优越设计人性化,在临床使用中占有率较高[1].其通过TS-10试管处理系统可以实现自动分拣标本、标本归档、查找登记以及数据管理等功能.为此,针对XN 9000的TS-10试管处理系统所能实现功能、联网要求等性能进行测评解析,总结相应处理方案,以保障设备正常运转[2].

    作者:赖雪蕾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NeuViz 128型CT颈部增强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比较评估

    目的:对比研究在相似扫描条件下两款CT设备在颈部增强时图像质量与辐射剂量的差异.方法:选取120例身体质量指数(BMI)为18.5~24.9 kg/m2的患者,按照数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NeuViz 128型CT设备进行扫描,对照组采用GE HD750型CT设备进行扫描.两组扫描条件相同,分别比较颈总动脉与颈内静脉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颈部皮下脂肪CT值的标准差(SD)、客观图像质量和图像的容积CT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CT动脉期图像的SNR分别为42.70±15.75和51.34±15.32,CNR分别为35.60±14.62和42.35±13.66,SD分别为7.64±1.94和7.13±2.07,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854,t=-1.607,t=0.833;P>0.05);静脉期图像的SNR分别为24.25±9.34和27.03±8.54,CNR分别为16.46±7.48和16.63±6.3,SD分别为7.71±1.91和7.09±1.56,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038,t=-0.086, t=1.192;P>0.05);CTDIvol分别为12.4±0.00和13.52±0.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725,P<0.05);DLP分别为373.42±14.00和372.73±17.55,ED分别为(2.20±0.08)mSv和(2.19±0.11)mSv,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7,t=0.593;P>0.05);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分别为(4.57±0.50)分和(4.63±0.48)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23,P>0.05).结论:在相似条件下行颈部增强扫描,两款CT设备可以获得相同的图像质量,且辐射剂量相同.

    作者:曹锋;王传彬;董江宁;高飞;李乃玉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不同标本保存条件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核酸鉴别试验的影响

    目的:评估保存时间和温度对低载量[3倍检测限(limit of detection,LOD)]和极低载量(0.5倍LOD)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阳性标本核酸检测(NAT)鉴别检出率的影响,选择适合的核酸鉴别检测前标本保存条件.方法:分别将60 IU/ml和5 IU/ml的HIV-1阳性标本于4 ℃、-20 ℃及-80 ℃的3种温度条件下保存7 d,以0 d保存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作为对照.当60 IU/ml标本保存0 d和7 d时以及5 IU/ml保存1 d、3 d和7 d时,使用Procleix Utrio Plus鉴别检测试剂对标本进行30次重复检测,记录和比较不同保存条件下HIV-1阳性标本的检出率及其变化趋势.结果:60 IU/ml HIV-1标本,在3种温度条件下0 d和7 d时HIV-1阳性检出率均为100%.5 IU/ml浓度的标本在0 d时均有50%以上的阳性检出率;保存3 d后,4 ℃内保存的标本阳性检出率下降至50%以下,-20 ℃及-80 ℃两个温度保存的标本的检出率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仍保持50%以上的检出率;保存7 d后3种温度条件下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下降,仅-80 ℃条件下阳性检出率与0 d对照一致,仍为56.67%,并且4 ℃条件下保存7 d的标本检出率与0 d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34, P<0.05).结论:极低病毒载量(0.5倍LOD)的HIV-1阳性标本易受环境因素影响,应尽早完成核酸鉴别检测,如需保存应存放于-80 ℃条件下.

    作者:孙婧;黄力勤;刘正敏;王瑞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多功能战救电瓶车在小型岛屿等特殊环境医疗后送中的应用

    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小型岛屿进攻以高科技局部战争为主要作战方式,其作战环境恶劣,作战强度大,短时间内伤病员的数量将极大增加,由于岛上救治机构收容能力有限,发生大批伤病员短期内不能恢复战斗力,均需后送至后方医院进行专科治疗和康复治疗.因此,要求小型海岛医疗后送须具备与伤病员后送数量和频度相适应的快速后送能力和机动能力[1].不同后送工具的配置,对于部队战时卫勤保障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如何做到准确、快速的医疗后送,节约医疗后送的时间以及提高救治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作者:龚建军;王丽;张忠明;熊林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对比研究一款市售智能手环监测功能的精准性

    目的:对市售的一款智能手环血压等监测结果进行测评,为智能手环在健康监测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品牌智能手环10只(1~10号),对血压、心率、运动和睡眠监测功能的精准性进行对比研究,其血压和心率测定结果与参比电子血压计的结果比较,24 h计步数与苹果6s手机和Withings Activité Pop型智能手环的结果比较,睡眠时间仅在智能手环之间进行比较.结果:在10只智能手环中仅5号、6号和7号3只智能手环收缩压测量值与参考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t=3.20,t=-4.53;P<0.05),其余智能手环收缩压测量值与参考值无差异;除9号智能手环心率测量值与参考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手环的舒张压与心率测量值均高于参考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智能手环血压心率测量值精确性差于参考值,其中收缩压测量值和心率测量值的CV%与参考值CV%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6,t=5.58;P<0.05).智能手环24 h计步数测量值与苹果6s手机和Withings型智能手环测量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智能手环、苹果6s手机和Withings智能手环的计步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智能手环之间的睡眠监测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智能手环可以用于健康监测,但血压心率监测数据较参考电子血压计有明显差异,不能代替专业检测设备.

    作者:何也;李杰;任庭苇;周吉永;张勇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鱼肉中甲基汞不确定度分析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鱼肉中甲基汞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采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鱼肉中甲基汞含量,应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理论,分析影响其不确定度的因素来源,对各不确定度因素进行评定,并计算合成不确定度,终给出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鱼肉中甲基汞含量的测量结果(ω)=(817.94±105.02)μg/L(k=2,置信水平为95%).结论: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可用于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鱼肉中甲基汞含量的不确定度分析,使测定结果更加可靠.

    作者:王艳春;籍术良;杨文英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64排螺旋CT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技术在先天性心脏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前置门控扫描模式在成年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扫描中取得满意图像和扫描参数的设定.方法:使用64排螺旋CT对医院收治的18例成年CHD患者进行扫描成像.对比剂团注流率4 ml/s,注射70 ml后继续注射20 ml生理盐水,继续注射15 ml对比剂,再跟踪注射25 ml生理盐水.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和对比剂智能跟踪方式进行扫描.感兴趣位置选在与气管分叉处同等高度的降主动脉,阈值为130 HU,采用阈值触发扫描方式.应用后处理工作站(Philips EBW)采用矢状位、冠状位和轴位的重建,并进行三维的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大密度投影(MIP)和容积再现(VR),观察患者心脏腔室和外周血管状况.结果:心脏各房、室结构清楚,与外周血管比邻关系清晰,可见主动脉瓣和房室间隔;经重建后的影像诊断结果与多普勒超声心动影像吻合.结论:利用64排螺旋CT前置门控扫描技术,有效降低辐射剂量时,可以得到符合诊断要求、有价值的心脏各房室和外周血管影像.在扫描中参数的配置准确恰当、对比剂的用量用法得当、扫描速度的快慢、扫描时间的长短以及触发阈值的设定均为获得高质量影像的关键因素.

    作者:杨毅;高宝林;刘晶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医用多功能电动助力平车的临床应用效果

    目的:评价自制的多功能电动助力平车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诊科收治的120例危重患者,依据检查日期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将单日检查的患者纳入对照组,使用普通医用平车进行转运;双日检查的患者纳入观察组,使用自制的医用多功能电动助力平车进行转运,比较两组患者从急诊科转运到病房所需要的时间、患者外出检查时人力支出以及转运中各类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采用调查问卷对转运中患者舒适满意度进行调查.结果:观察组转运中由急诊到检查室的转运时间、检查搬运时间及检查室到病房所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4,t=22.15,t=15.85;P<0.05);观察组转运中人力支出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2.50, P<0.05);观察组转运中患者呼吸困难、导管(引流管)滑脱及输液部位肿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09,x2=8.64,x2=8.29;P<0.05);观察组转运中的舒适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54,P<0.05).结论:研制的医用多功能电动助力平车在转运危重患者中使用简单、方便且安全,实现转运由人工向电动转变,提高了转运速度,缩短了转运时间,降低了无效供氧、呼吸困难、导管脱落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了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庄丽凤;李玉琼;黄加顺;田君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一种手术用多功能导线整理挂板的设计及其在手术室应用的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目的:评价手术室护理中一种手术用多功能导线整理挂板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满意度.方法:选取108例接受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行手术室风险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使用手术用多功能导线整理挂板,比较两组间心理舒适度、护理质量及满意度评分.结果:两组术后焦虑(SAS)及抑郁(SDS)评分均优于术前;观察组术后SAS及SDS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2126,t=13.3934;P<0.01);观察组基础护理为(96.23±3.24)分、无菌情况为(95.56±7.23)分、护理记录为(93.36±6.32)分、物品管理为(93.65±6.45)分、安全管理为(95.69±2.65)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1185,t=13.8281,t=8.7427, t=11.0142,t=10.0133;P<0.01);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4.44%,对照组为79.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523,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手术用多功能导线整理挂板可有效提升患者心理舒适度,促进护理质量,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作者:吴琼娅;翁湘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成像对肝转移瘤的疗效评价及HIF-1α和VEGF表达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成像对肝转移瘤的疗效及对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评价.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肝肿瘤患者,按照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使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成像进行检查,对照组行常规检查方法,两组均进行肝转移介入治疗,分析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疗效以及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接受治疗前两组患者体内HIF-1α和VEGF含量均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HIF-1α和VEGF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61, t=12.346;P<0.05).结论:使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和动态增强成像参与评价肝转移瘤的治疗疗效及基因表达的评价,能够有效增强诊断的准确性.

    作者:张旭;冯莉莉;张骞;麻增林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基于GM(1,1)模型的北京市某核心功能区卫生人力资源预测分析

    目的:使用GM(1,1)模型对2020年北京市某核心功能区卫生人力资源进行预测分析,为政府部门科学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GM(1,1)模型进行预测分析,以及采用Excel 2016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Matlab编程拟合GM(1,1)模型.结果:2020年,某核心功能区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12.23人,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数预测将达到14.65人;在增长趋势方面,卫生技术人员上升了16.14%;执业(助理)医师数上升了15.44%;注册护士数上升了14.04%;药师(士)的数量上升了14.55%;技师(士)数下降了11.29%.结论:2020年的医护比为1:1.20,低于全国和北京市相关规划提出的要求;在技师(士)的数量上,从2015年的1461人下降到了2020年的1296人,下降了11.29%;提示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做好防范和改进措施.

    作者:王宗武;石学峰;袁淑婷;马晨骋;王丹;白倩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间歇推进插管与螺旋型插管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的时效对比

    目的:对比间歇推进法插管与螺旋型插管方式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的时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12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插管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间歇推进法插管,对照组采用传统螺旋型插管,对比两组的插管成功率、并发症及肠内营养开始时间.结果:观察组的肠内营养等待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4.925,P<0.05);在插管过程中,两组的鼻黏膜轻度出血的发生概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出现呼吸道异位或消化道穿孔等并发症.观察组48 h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752,P<0.05).结论:间歇推进插管法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实施肠内营养的时效性较高,安全有效.

    作者:周颖;单学栋;宋红梅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分析不同参数对胸部增强CT扫描辐射剂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胸部增强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CT)检查的辐射剂量数据,探讨胸部增强CT扫描的诊断剂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对比在4台CT设备上扫描的297例患者扫描数据,按设备型号分为设备A组、设备B组、设备C组和设备D组,比较CT设备间扫描序列的差别,统计分析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和有效剂量(ED).结果:4组设备对所有病例扫描的CTDIvol值分别为(12.18±4.13)mGy、(8.86±3.18)mGy、(10.70±5.18)mGy和13.59 mGy,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58,P<0.05);4组病例的DLP值分别为(433.54±145.18)mGy·cm、(311.62±112.75)mGy·cm、(368.04±181.22)mGy·cm和(475.75±34.25)mGy·cm,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33,P<0.05);4组病例的ED值分别为(6.07±2.03)、(4.36±1.58)、(5.15±2.54)和(6.66±0.48)mSv,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32,P<0.05).辐射剂量两两比较均有差异.结论:胸部增强CT扫描患者的受照剂量与CT机型号及采集参数相关,自动管电流模式下患者的有效剂量低于固定管电流;角度射线管电流调制技术会有效降低患者有效剂量,临床中可以通过优化采集条件降低患者的受照剂量.

    作者:张连宇;吴宁;耿建华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应变率成像技术监测化疗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应变率成像(SRI)超声影像技术在评价化疗药物致乳腺癌患者左室心肌局部收缩及舒张功能影响中的优势.方法:选择90例经病理确诊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经乳腺癌术后均采用辅助5-氟尿嘧啶+表阿霉素+环磷酰胺(FEC)方案化疗.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对乳腺癌患者1~6周的6个化疗周期进行观察,分别于化疗前1 d及每周期化疗后第5 d行心肌酶学、常规超声心动图及应变率成像检测,并观察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随化疗药物累积量增加,应变率成像结果显示,第6个周期中部舒张压早起峰值应变率(SRe)、房缩期峰值应变率(SRa)、收缩期峰值应变率(SRs)与化疗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01,t=2.246,t=2.334;P<0.05).化疗后第6个周期与化疗前各部位相比SRe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7,t=5.46,t=7.02,t=9.11,t=7.38,t=8.24;P<0.05);化疗后第6个周期与化疗前各部位相比SRa显著性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1,t=6.21,t=9.48,t=8.72,t=5.47,t=7.39;P<0.05);第6个周期时SRs值明显降低(t=8.18,t=9.27,t=5.37,t=6.25,t=5.54,t=8.93;P<0.05).常规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化疗后与化疗前相比,第6周期时,患者的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E峰与舒张晚期血流速度A峰比值(E/A)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7;P<0.05);第6周期时谷草转氨酶(AST)、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PK-MB)、乳酸脱氢酶(LDH)、肌酸磷酸激酶(CPK)以及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水平均显著升高(t=9.66,t=7.56,t=5.57,t=6.62,t=8.89;P<0.05).结论:应变率成像技术能够早期较精确的反映化疗药物对乳腺癌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俊峰;苏菁;李朝喜;李小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医用质子重离子加速器纯水分析系统设计及应用效果评估

    目的:基于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质子重离子加速器设备(IONTRIS系统),设计在线纯水分析系统,通过运行数据统计,评估该系统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西门子S7-300 PLC控制系统,从纯水系统内的传感器中采集在线数据;分析设备运行规律,设置报警限值;使用WINCC软件开发上位机监控及分析系统,实时处理在线数据;通过系统应用前后单月耗材应用成本比较,评估该系统的应用效果.结果:应用在线纯水分析系统后,实现了纯水系统状态的实时监控,耗材的使用效率得到提高.结论:在线纯水分析系统的应用对于提高运行效率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李万宏;伍松海;朱春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加速器工作人员穿戴铅围裙辐射防护效果监测

    目的:监测加速器工作人员穿戴铅围裙在治疗室辐射防护(接受残余辐射的剂量和损伤)效果.方法:进行铅围裙防护实验,并应用热释光剂量计(TLD)对铅围裙内外对应点的剂量进行监测,在同样的照射条件下,第1次为无金属着装(工作裤无拉链和金属纽扣),第2次穿自己的牛仔裤(均带金属拉链和纽扣一枚),体前围裙内外各取左、中、右(L、M、R)3点,体后无围裙遮挡对穿取3点测试平均有效剂量.结果:①进行同次比较铅围裙内外点平均有效剂量,第1次铅围裙内各点平均有效剂量高于铅围裙外各点平均有效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002,P<0.01);第2次铅围裙内各点平均有效剂量高于铅围裙外各点平均有效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158,P<0.05);②进行两次试验平均有效剂量之间的比对,第2次体后各点平均有效剂量明显高于第1次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005,P<0.01);③第2次铅围裙内、外平均有效剂量均高于第1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91,t=0.0537;P>0.05).结论:加速器工作人员,尤其育龄女性仅仅使用铅围裙是不能起到预期的防护作用,相反会增加受照剂量,应严格按照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ICRP)、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安全标准(IBSS)和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CBSS)相关规定执行,进入机房不应佩戴有金属物质的配饰和衣服配件;应将降低所受辐射剂量保护健康的方法写入操作规程或指南中.

    作者:祖国红;王厚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呼吸运动预测算法的研究

    在胸腹部放射治疗中,由于呼吸运动会影响放射治疗精度,故采用实时跟踪技术,其为现代精确放射治疗中有效的解决方法.综述实时跟踪放射治疗中用来补偿系统响应延时的呼吸运动预测算法,并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性能及发展现状,展望未来实时跟踪技术的发展及趋势.

    作者:余度;康开莲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中国医学装备杂志

主管:中国医学装备协会

主办:中国医学装备协会